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节能》2016,(11)
介绍平顶山地区某住宅建筑的空调系统工程,该空调系统充分利用废弃矿坑的水资源作为水源热泵空调机组的水源。对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冷热源系统、水源侧水系统、空调水系统、空调末端及机房的设计及布置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对矿坑水源热泵系统的节能原理进行了分析。因矿坑水源较低的水温,空调机组的性能更加高效、稳定,进一步说明了矿坑水源热泵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对类似建筑物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节能》2016,(2)
以辽宁某医院的空调系统为例,对水源热泵分别与风机盘管及毛细管网联合运行的2种空调系统的运行能效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运行数据分析可知,制热时水源热泵与风机盘管系统COP为2.72,水源热泵与毛细管网系统COP为4.21;制冷时水源热泵与风机盘管系统COP为5.82,水源热泵与毛细管网系统COP为7.78。水源热泵与毛细管网末端联合运行的空调系统运行能效均高于水源热泵与风机盘管末端系统的运行能效,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应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是小型水/空气热泵机组的一种应用。通过连通建筑物周边区和内区的水循环环路将小型水/空气热泵机组并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环路,将建筑物内区制冷产生的冷凝热转移到周边区,作为周边区热泵的低温热源。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在对建筑物内区供冷的同时实现对周边区供热,使建筑物空调的内、外区冷热相抵,建筑物内部余热得到充分利用,节约了能源。本文比较了水环热泵系统相对于常规空调系统在系统结构、节省能源等方面的优势和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工程应用实例,分析了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变频控制热泵式VRV空调机组运行特性与节能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变频控制热泵式VRV空调系统冬夏季运行特性和节能性能作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分析了影响室内机制冷(热)量、机组功率的因素,得到了VRV空调系统的部分负荷运转特性,并在节能性能方面与普通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作了比较,证明该空调机组比普通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节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地下水源热泵空调(CGWHP)系统能耗偏高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分级处理空调送风的地下水源热泵(NGWHP)系统,其特点是利用地下水预处理新风后,二级利用地下水承担热泵机组的冷凝热,达到显著降低热泵机组能耗的目的。运用热工学理论建立NGWHP系统稳态仿真数学模型,在VC++环境下编写程序并模拟供冷模式下NGWHP与CGWHP系统的性能,比较分析地下水对两种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搭建实验装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NGWHP系统的能耗显著低于CGWHP系统。地下水供水温度下降或流量增大,两种系统的能耗均呈线性下降趋势。新风比为33%,地下水温从24℃降至15℃时,NGWHP系统的能耗较CGWHP系统平均低40.56%;地下水流量从1800 kg/h增至2300 kg/h时,NGWHP系统的能耗平均降低42.27%。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二者误差在±13%以内。研究结果可为NGWHP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行调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热泵热水装置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角度出发,对利用热泵进行家庭热水供给的太阳能与热泵热水结合装置、空调与热泵一体装置做了总结。介绍了正在进行试验研究的太阳能热泵热水空调一体装置,分析了该装置的运行能耗以及费用。太阳能热泵热水空调一体装置节能效果突出,实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7.
封小梅  左政  简弃非 《节能技术》2009,27(3):264-268
为得到中央空调系统中风冷热泵机组的最优化配置方案,本文建立了风冷热泵机组变工况能耗计算模型,根据建筑典型负荷工况、多台机组运行策略、以及机组变工况性能等参数,对风冷热泵机组的技术性、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热工况下采用多台机组配置方案比制冷工况下采用多台机组配置方案节能效果明显,较常规空调系统配置和方案,全年节约电耗3.4%。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率先颁布施行建筑节能地方性法规.率先建立实施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率先研究推广墙体自保温技术体系,率先开发推广淡水源热泵“水空调”。  相似文献   

9.
邱琳祯 《节能》2021,40(4):1-4
目前模块式风冷热泵广泛用于住宅和各类商用建筑,但采用空气换热存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在翅片管冷凝器上增设喷雾设备,在与空气进行显热交换的基础上,利用水的蒸发冷却过程增加潜热交换.经过测试,喷雾装置可显著强化冷凝器的换热效果,提高冷凝器的热交换量,降低热泵机组制冷运行的冷凝压力.在原基础上改进,提出新型风冷热泵喷雾系统,在...  相似文献   

10.
中小型火电机组凝汽余热回收节能潜力巨大,本文将低真空运行与吸收式热泵有机结合,针对中小型湿冷机组提出一种新型凝汽余热利用系统,既有效降低汽轮机背压提高的幅度,又克服了吸收式热泵投资高与占地大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汽轮机凝汽余热回收的可行性。本文以135 MW湿冷机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汽轮机末级运行安全分析,对机组背压及抽凝比设定安全性约束条件;并通过能效及经济性分析对构建的新型凝汽余热利用系统进行优化,得出系统供热等效电及单位供热量成本随着背压的提高先减小后增大,在背压P_b=23 kPa时出现了最低值,即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性均最佳,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成果用于指导中小型火电机组凝汽余热利用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蕴含较为丰富的低温余热资源,利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将这一部分热量回收能够大幅度提高机组的热效率。采用热力系统能效分布矩阵方程(EEDM)对采用5段抽汽驱动热泵的某300MW机组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热泵技术使机组循环效率和热能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246%和10.67%,能够很大程度的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12.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热泵与建筑空调 1.1热泵空调系统的原理及主要特点 1.1热泵原理 热泵(制冷机)是通过作功使热量从温度低的介质流向温度高的介质的装置.热泵与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是完全相同的,从热力学的观点看都是热机工作过程的反循环.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热电联产机组在集中供暖过程中的能耗,提出一种电厂循环水与热泵耦合的供暖方式,建立该采暖模式的能效计算模型,并以某350 MW超临界供热机组为例,计算该模式的能效指标。计算结果表明,在热泵制热系数4以上时,无论管网效率高低,系统供电量均增加。热泵制热系数越高,供热管网效率越低,系统供电量增加越大,相同煤耗量时最高供电功率能够达到25 MW以上。  相似文献   

14.
尹航  朱能 《地热能》2006,(3):9-13
探讨了校园建筑冷、热负荷的特点,介绍了适用于校园建筑供暖、供冷的冷热源。结合某工程实例,研究以水源热泵机组作为冷热源的水源热泵系统,并针对校园建筑冷、熟负荷特点,修正了冷热负荷。分析了水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性、环保性及校园建筑采用水源热泵作为冷热源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若干水源热泵示范工程实际的投资运行费用和系统能效进行分析,与采用常规空调的方案进行对比,得出在重庆地区水源热泵系统年运行费用可节约近30%,投资回收期为7~9年。  相似文献   

16.
水源热泵在上海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水源热泵系统的基本形式 水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或者是人工再生水源(工业废水、地热尾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水源热泵技术利用热泵机组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转移,将水体和地层蓄能分别在冬、夏季作为供暖的热源和空调的冷源,即在冬季,把水体和地层等自然界中的热量“取”出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中心的“规模”将不断扩大,“算力”不断提高,随之带来的“能耗”及“运行成本”也将不断攀升。为实现数据中心余热的有效利用,并实现能效的联动优化,构建了一种基于CO2热泵的产消型数据中心能源系统。  方法  将数据中心视为产消者,耗电的同时将制冷系统的余热回收,用于住宅供暖。产消型数据中心能源系统采用空气直接冷却、直膨式地埋管冷却和建筑供暖末端冷却三种方式实现数据中心全年的冷却,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冷却,降低系统电耗。CO2作为余热回收用热泵的工作介质,能够提高系统紧凑性与环境友好性。  结果  本系统可有效削减冷负荷,进而在平均占用率较低时,实现制冷电耗的降低。当平均占用率为0.6时,与常规房间级风冷空调机组相比,本系统可降低全年冷负荷108 MWh,节约电耗制冷电耗167 MWh,为建筑供热290 MWh,获得年收益4.23万元。  结论  本系统可实现数据中心余热回收用于建筑供暖,实现了数据中心非供暖期余热的有效利用。并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实现了数据中心余热与建筑热负荷的协调,为产消型数据中心的能效联动优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祖锟 《太阳能》1996,(4):18-20
土壤热源制冷机组──热泵高祖锟以土壤为热源的致冷机组(以下简称为土壤热泵),在冬季消耗少量的电能可有效地将低品位土壤热转换成35—50℃的热水,供建筑采暖,其性能系数约为2.3—3;在夏季把空调致冷的冷凝热传送给土壤,可以节约常规冷却塔耗水量的10—...  相似文献   

19.
王康 《能源工程》2012,(6):61-64
以杨凌某小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为对象,于2010年2月及8月份对系统的各用能设备进行实地监测。结合现行能效标准,提出了水源侧输配系统、用户侧输配系统、热泵主机及热泵系统的能效指标。经测试,水源侧、用户侧输配系统及热泵系统均处于非节能状态,热泵主机处于节能状态。该测试结果对于分析各用能设备能耗、发掘系统节能潜力、提高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能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能源的紧缺及公用及商用建筑中央空调的高速发展,对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改造途径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尤其是中央空调制冷系统在部分负荷下运行状况。本文分别对空调冷热源系统,空调机组及末端设备,水或空气输送系统进行分析,其中特别设计一种含有射流装置的回水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