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介绍肌皮瓣法重睑术并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2013 年 1 月—2016 年 3 月,共 1 560 例患者行肌皮瓣法重睑术,总结随访达 6 个月以上的 158 例患者临床资料。男 18 例,女 140 例;年龄 18~35 岁,平均 23.4 岁。单侧 13 例,双侧 145 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重睑过窄、重睑形态过浅、单睑、上睑臃肿、上睑皮肤松弛。均无重睑整复术史。术中逐层修剪眼轮匝肌至睑板前之间的组织,保留切口下唇眼轮匝肌、肌下毛细血管网和睑板前筋膜,将切口上下缘全层皮肤、肌肉组织及睑板前筋膜进行解剖对位缝合。结果术后 158 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 个月~2 年,平均 8.3 个月。随访期间,9 例(12 只眼)重睑线过浅或消失,经小切口重新修剪睑板前组织并缝合后,获得满意效果。其余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重睑形态自然、连贯、持久,切口无明显瘢痕,切缘未见明显凹陷。结论肌皮瓣法重睑术具有恢复快、创伤小、肿胀轻、重睑效果稳定且持久、切口无凹陷、无明显瘢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采用改良 Z 形切口法矫正内眦赘皮的疗效。方法2013 年 9 月—2015 年 3 月,采用改良 Z 形切口法对 93 例内眦赘皮患者行内眦赘皮矫正术。女 80 例,男 13 例;年龄 16~40 岁,平均 30 岁。轻度内眦赘皮 35 例,中度 54 例,重度 4 例。64 例伴单睑,29 例伴不明显重睑。85 例同期行重睑术,8 例不明显重睑者单纯行内眦赘皮矫正术。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 Ⅰ 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12 个月,平均 9 个月。患者上睑无明显瘢痕;内眦部外观平整,泪阜显露适中,睑裂变长;内眦角与重睑线衔接流畅。患者均对效果满意。结论改良 Z 形切口法矫正内眦赘皮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内眦形态自然,能达到功能与形态完美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 Park 重睑术中同时切除部分上睑眼轮匝肌深层脂肪矫正上睑臃肿的效果。方法2015 年 9 月—2016 年 7 月,对 32 例双侧上睑臃肿患者行 Park 重睑术时,同时切除部分眼轮匝肌深层脂肪。男 10 例,女 22 例;年龄 19~32 岁,平均 25 岁。均为双眼手术。提上睑肌肌力均正常,均无重睑手术史。结果患者切口均 Ⅰ 期愈合,无明显淤血肿胀、提上睑肌功能障碍发生。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2~14 个月,平均 10 个月。患者重睑线弧度自然流畅,内眦赘皮无牵拉变形,重睑形态达自然状态,无凹陷性瘢痕形成,上睑臃肿明显改善,提上睑肌功能正常。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Park 重睑术中部分切除眼轮匝肌深层脂肪可有效改善上睑臃肿患者重睑术后的美学效果,达到功能与形态完美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风筝皮瓣修复外眦分裂痣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10 年 10 月—2018 年 4 月,收治 20 例(20 眼)外眦分裂痣患儿。男 13 例,女 7 例;年龄 4~14 岁,平均 7.9 岁。中度范围病变(最大直径 1.5~2.0 cm)11 例、小范围病变(<1.5 cm)9 例。外眦分裂痣切除后,遗留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 0.72~3.23 cm2。切取改良风筝皮瓣修复缺损,重建外眦结构与形态。 结果病理检查显示混合痣 16 例、皮内痣 4 例。术后皮瓣均成活,切口 Ⅰ 期愈合。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22 个月,平均 13.6 个月。外眦无畸形、外翻,无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瘢痕形成不明显,随访期间无恶变和复发。末次随访时,疗效评价为优 16 例、良 3 例、差 1 例。结论改良风筝皮瓣修复外眦分裂痣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外眦外观及功能均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横切纵缝法内眦赘皮矫正术并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4 年 2 月—2016 年 12 月采用改良横切纵缝法内眦赘皮矫正术治疗且随访时间达 6 个月以上的 119 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 8 例,女 111 例;年龄 18~38 岁,平均 22.7 岁。内眦赘皮呈眉型 12 例,睑型 57 例,睑板型 39 例,倒向型 11 例。其中轻度(覆盖泪阜<1/3)42 例,中度(覆盖泪阜 1/3~2/3)58 例,重度(覆盖泪阜>2/3)19 例。内眦赘皮行单纯矫正术 6 例,同期行重睑术 113 例。依据内眦生理美学进行新内眦点定位,通过短横切口对内眦韧带浅面错构的眼轮匝肌及内眦韧带至皮肤的纤维连接进行分离、重置,将内眦韧带进行精确缩短折叠后,对术区顺应眼周郎格线进行无张力对位缝合。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19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 个月~2 年,平均 8.6 个月。3 例患者术后 3~6 个月出现内眦术区瘢痕增生明显,局部使用得宝松注射联合硅凝胶及 CO2 激光治疗后 10 个月瘢痕萎缩变平。其余患者内眦赘皮术后均改善良好,内眦间距明显缩窄,双侧睑裂长度增加,泪阜充分显露,内眦角形态自然,术区未见明显瘢痕,效果满意。 结论改良横切纵缝法内眦赘皮矫正术具有手术设计及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效果明显、稳定、持久,瘢痕不明显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提上睑肌缩短术联合 Mustarde 双 Z 形切除术矫正儿童小睑裂综合征(blepharophimosis-ptosis-epicanthus inversus syndrome,BPES)的疗效。方法2015 年 3 月—2017 年 6 月,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联合 Mustarde 双 Z 形切除术一期矫正 26 例儿童双眼 BPES。其中,男 16 例,女 10 例;年龄 4~14 岁,平均 7 岁。均有典型的小睑裂四联征。7 例伴有鼻梁低平,20 例伴有弱视和斜视。睑裂长度(19.5±4.5)mm,睑裂宽度(2.5±1.6)mm,内眦间距(42.1±6.5)mm,提上睑肌肌力(5.5±1.3)mm。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3 例获随访,随访时间 2~12 个月,平均 10 个月。其中 2 例矫正不足、3 例过度矫正,6 例眼睑线弧度欠佳,均无眼睑内外翻和角膜炎发生。其余患儿均成功矫正上睑下垂和内眦赘皮,眼睑线弧度自然。术后 7 d 测量睑裂长度(27.2±1.9)mm,睑裂宽度(12.5±1.3)mm,内眦间距(29.4±2.6)mm;以上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127,P=0.042;t=0.341,P=0.029;t=0.258,P=0.038)。术后无因睑裂宽度、长度回退导致的成角畸形发生。 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联合 Mustarde 双 Z 形切除术能达到一期矫正儿童 BPES 目的,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前皮下内固定支架(anterior subcutaneous internal fixator,INFIX)和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4 年 6 月—2019 年 12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48 例不稳定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INFIX 内固定 21 例(INFIX 组),钢板内固定 27 例(钢板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以及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患者部分负重、完全负重时间。采用 Matta 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Majeed 评分系统评价骨盆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16 个月,平均 12.5 个月。INFIX 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钢板组(t=−11.965,P=0.000;t=−20.105,P=0.000)。术后两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部分负重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4 周,INFIX 组与钢板组 Majeed 评分中疼痛、工作、立位及行走、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坐位及性生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0,P=0.003;t=−6.135,P=0.006)。INFIX 组股外侧皮神经损伤、股神经损伤及异位骨化发生率明显高于钢板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NFIX 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前环骨折可获得较好疗效,与钢板内固定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感染风险较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腰椎皮下指数(modified subcutaneous lumbar spine index,MSLSI)预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LDD)早期疗效的效果。方法将 2014 年 2 月—2019 年 10 月收治并接受单节段 TLIF 的 450 例 LDD 患者纳入研究。基于术前腰椎 MRI 测量的 MSLSI,从小到大排序后将患者均分为 3 组(n=150)。其中,A 组 MSLSI 0.11~0.49,B 组 0.49~0.73,C 组 0.73~1.88。3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类型、手术节段及改良 Charlson 合并症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4 椎体水平皮下脂肪厚度、BMI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 3 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第 1 天引流量、术后第 2 天引流量、总引流量、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及非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 MSLSI 与 BMI 相关性,用偏相关分析研究 MSLSI、BMI、改良 Charlson 合并症指数、L4 椎体水平皮下脂肪厚度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采用 ROC 曲线分析 SLSI 以及 MSLSI 对 TLIF 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预测价值。 结果3 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下地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第 1 天引流量、第 2 天引流量、总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 组术中出血量多于 A、B 组,住院时间长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组分别有 22 例(14.7%)、25 例(16.7%)、39 例(26.0%)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3 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6,P=0.662)。其中,C 组神经根损伤及切口无菌性并发症发生率高于 A、B 组,B 组神经根损伤发生率高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组分别有 13 例(8.7%)、7 例(4.7%)、11 例(7.3%)发生非手术相关并发症,3 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8,P=0.345),且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中枢系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50 例患者 MSLSI 与 BMI 成正相关(r=0.619,P=0.047);偏相关分析示 MSLSI 与切口无菌性并发症相关(r=0.172,P=0.032),与其余手术及非手术相关并发症均无相关性(P>0.05);BMI、改良 Charlson 合并症指数、L4 椎体水平皮下脂肪厚度与手术及非手术相关并发症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 MSLSI 的 AUC 值为 0.673(95%CI 0.546~0.761,P=0.025),SLSI 的 AUC 值为 0.582(95%CI 0.472~0.693,P=0.191)。 结论MSLSI 能预测 TLIF 治疗 LDD 的早期疗效,高 MSLSI 患者术中出血更多、住院时间更长,且神经根损伤及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小腿后侧宽蒂双动力皮瓣治疗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2011 年 3 月—2017 年 3 月,采用小腿后侧宽蒂双动力皮瓣修复 18 例前足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男 13 例,女 5 例;年龄 11~49 岁,平均 33 岁。缺损原因:外伤 16 例,伤后至入院时间 3~72 h,平均 15 h;马蹄内翻足矫形术后、足部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各 1 例。前足足底缺损 11 例、前足背侧缺损 7 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 6 cm×4 cm~15 cm×9 cm。18 例均合并骨、关节或肌腱外露,4 例合并骨折。皮瓣切取范围为 8 cm×5 cm~17 cm×10 cm。供区创面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手术时间 100~190 min,平均 140 min。术后 17 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 例远端小部分表浅皮肤坏死,局部换药 1 周后创面经植皮愈合。供区植皮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7 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 5~24 个月,平均 16 个月。皮瓣颜色、质地较好,蒂部略臃肿。踝部及足部运动功能基本正常。结论小腿后侧宽蒂双动力皮瓣血管恒定、血供可靠、静脉回流充分,修复范围大,术后成活率高,是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骨皮质临时固定技术在不稳定型顺向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维持复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 2015 年 5 月—2017 年 1 月收治的符合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31-A2.2 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且需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的患者 40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术中使用经骨皮质临时固定技术组,20 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0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体质量指数、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根据张世民等提出的术中透视内侧与前侧皮质对应关系(正性、中性、负性支撑)来判断骨折复位质量,观察内固定稳定及骨折愈合情况;术后 12 个月采用 Harris 评分评价患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试验组术中 2 枚克氏针共植入次数≤4 次 6 例(30%),5~8 次 7 例(35%),≥9 次 7 例(3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输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3~21 个月,平均 17 个月。术后无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再骨折等并发症以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试验组术中复位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Z=–2.794,P=0.024)。术后 12 个月试验组 Harris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1)。 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术中使用经骨皮质临时固定技术,可在术中有效维持复位效果,减少术者透视次数,提高复位质量,减少异体血输入,获得更好的髋关节功能,且不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对远端蒂腓肠皮瓣部分坏死危险因素进行的多种技术改良能否降低该皮瓣部分坏死率。方法回顾分析 2010 年 4 月—2019 年 12 月,采用改良技术设计并切取远端蒂腓肠皮瓣进行下肢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 254 例(256 处)患者(改良组)临床资料,并与 2001 年 4 月—2010 年 3 月采用传统方法设计并切取该皮瓣进行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修复的 175 例(179 处)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改良技术降低皮瓣近端位置、减小皮瓣长宽比和瓣部宽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软组织缺损部位及缺损范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并计算皮瓣瓣部及筋膜蒂长度、宽度,皮瓣总长及长宽比,旋转点位置;根据小腿后方 9 分区明确皮瓣近端位置;术后观察皮瓣部分坏死发生情况、创面成功修复率。 结果两组皮瓣瓣部长度及宽度、筋膜蒂长度、皮瓣总长及长宽比以及旋转点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皮瓣筋膜蒂宽度明显大于对照组(t=–2.019,P=0.044)。对照组 32 处(17.88%)、改良组 31 处(12.11%)皮瓣近端位于第 9 区;改良组 42.58%(109 处)皮瓣长宽比超过 5∶1,高于对照组42.46%(76 处);改良组 57.42%(147 处)皮瓣瓣部宽度超过 8 cm,明显低于对照组 59.78%(107 处);但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皮瓣完全成活 155 处(86.59%)、部分坏死 24 处(13.41%),其中 21 处经对症处理后创面愈合、3 处最终截肢;创面成功修复率为 98.32%(176/179)。改良组术后皮瓣完全成活 241 处(94.14%)、部分坏死 15 处(5.86%),其中 14 处经对症处理后创面愈合、1 处最终截肢;创面成功修复率为 99.61%(255/256)。改良组皮瓣部分坏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4,P=0.007);两组创面成功修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0)。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131 个月,中位时间 9.5 个月。随访期间供受区创面均愈合良好。 结论针对患者自身情况,选择个性化改良技术可有效地降低远端蒂腓肠皮瓣的部分坏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穿支皮瓣结合游离植皮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 年 6 月—2015 年 10 月,收治 20 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 16 例,女 4 例;年龄 19~61 岁,平均 43.3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7 例,重物压砸伤 9 例,机器绞伤 4 例。创面部位:踝关节周围 6 例,足跟 3 例,足背 4 例,脱套伤截趾术后残端及前足底 7 例。创面范围 15 cm×10 cm~27 cm×18 cm。受伤至手术时间 11~52 d,平均 27 d。采用游离穿支皮瓣联合游离植皮方法修复,其中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11 例,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 4 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 3 例,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1 例,股前内侧动脉穿支皮瓣 1 例。其中采用嵌合穿支皮瓣 5 例,分叶穿支皮瓣 5 例,血流桥接穿支皮瓣 3 例(以血流桥接的方式将 2 个穿支皮瓣串联),联体穿支皮瓣 3 例。皮瓣切取范围 10.0 cm×6.5 cm~36.0 cm×8.0 cm;皮片切取范围为 5 cm×3 cm~18 cm×12 cm。结果术后 18 例皮瓣成活;2 例出现静脉危象致皮瓣坏死,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患者皮瓣及植皮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Ⅰ期愈合。20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4~18 个月,平均 8.3 个月。受区无感染发生,皮瓣质地、颜色良好;足部恢复日常行走功能。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结论游离穿支皮瓣能修复足踝部任何区域,尤其是前足底负重区域创面,且供区损伤小,联合游离植皮是一种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载柚皮苷复合支架的性能及其对兔骨软骨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利用 W/O/W 方法制备载柚皮苷和无载柚皮苷缓释微球;以凹凸棒石和 Ⅰ 型胶原蛋白为材料,通过“3 层夹心法”分别构建载柚皮苷、无载柚皮苷和载 TGF-β1 复合支架。分别利用体外缓释、扫描电镜和细胞计数试剂盒 8 法评价载柚皮苷微球的缓释效果、支架的形貌和细胞相容性。取 40 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 A、B、C、D 4 组,每组 10 只。于兔双侧股骨髁间窝处制备直径 4.5 mm、深 4 mm 的骨软骨缺损模型,A 组为缺损组(空白对照),B、C、D 组分别于骨软骨缺损处植入无载柚皮苷复合支架(阴性对照组)、载柚皮苷复合支架(实验组)及载 TGF-β1 复合支架(阳性对照组)。分别于术后 3、6 个月时取材,行大体、HE 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分别观察骨软骨缺损修复效果;Western blot 检测新生软骨 Ⅱ 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载柚皮苷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构建的骨软骨复合支架有较好的孔隙;载柚皮苷软骨层支架细胞的增殖率与无载柚皮苷支架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兔体内植入实验大体观察示,术后 3 个月 C、D 组缺损范围与 A、B 组相比明显缩小;术后 6 个月 C 组缺损处被新生软骨所覆盖,D 组新生软骨与周围正常软骨整合良好。组织学染色示,术后 3 个月 A、B 组缺损处被少量纤维组织填充,C、D 组可见少量软骨生成;术后 6 个月 C、D 组新生骨软骨组织与正常骨软骨类似,A、B 组缺损处以大量纤维组织为主。Western blot 检测示,术后 3、6 个月 C、D 组缺损处新生组织中 Ⅱ 型胶原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 A、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载柚皮苷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并对兔关节骨软骨缺损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延时皮肤牵拉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 年 12 月—2016 年 12 月,采用延时皮肤牵拉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 10 例。男 6 例,女 4 例;年龄 42~64 岁,平均 53 岁。急性创伤致皮肤软组织缺损 6 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后切口无法闭合 3 例,巨大痈切开引流后皮肤软组织缺损 1 例。缺损部位:大腿 4 例,小腿 3 例,上臂 2 例,背部 1 例。缺损范围为 10 cm×4 cm~22 cm×12 cm。创缘行 Pinch 试验,确认创面均无法直接闭合。结果牵拉过程中,3 例出现张力性水疱;无创缘血运不畅、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10 例患者创面经过 7~18 d 持续牵拉后明显缩小,均直接拉拢缝合;无植皮或游离皮瓣手术者。术后创口愈合良好。10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5~8 个月,平均 6.5 个月。创缘周围均无坏死,瘢痕呈线性,感觉及功能不受影响。结论采用延时皮肤牵拉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手术风险低、并发症少,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拱顶石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 2018 年 1 月—2020 年 6 月应用拱顶石皮瓣修复的 27 例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 18 例,女 9 例;年龄 8~63 岁,平均 43.9 岁。软组织缺损原因:肿瘤 3 例,溃疡 2 例,感染 8 例,创伤 7 例,游离或带蒂皮瓣修复术后供区缺损 7 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 2.0 cm×1.5 cm~15.0 cm×9.5 cm。应用拱顶石皮瓣类型为Ⅰ型 2 例、Ⅱa 型 16 例、Ⅱb 型 1 例、Ⅲ型 6 例、Moncrieff 改良型 2 例。皮瓣切取范围为 3.0 cm×1.5 cm~20.0 cm×10.0 cm。26 例供区直接缝合,1 例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手术时间 45~100 min,平均 67.5 min;住院时间 3~12 d,平均 8.5 d。术后发生切口裂开 1 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 2 例,均经换药后完全愈合;1 例切口肿胀充血,出现张力性水疱,术后 7 d 自行消退。其余患者皮瓣及植皮均成活,受区及供区创面Ⅰ期愈合,愈合时间 2~3 周,平均 2.2 周。所有患者均无疼痛发生。27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3~26 个月,平均 11.5 个月。未见明显瘢痕挛缩、皮瓣臃肿,受区皮肤质地、颜色与周围组织相近,感觉存在。结论拱顶石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愈合后皮瓣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相似,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猪胶原膜(商品名:无菌生物护创膜)植入大鼠体内后的远期转归。方法取 20 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10 只。实验组大鼠背部皮下植入猪胶原膜,对照组不植入猪胶原膜。实验组分别于术后 3、7、15 d 及 1、3、6、12 个月连续取材,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炎性反应、CD3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新生血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胶原排列;对照组于术后 12 个月取大鼠背部相同部位皮肤组织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实验组大鼠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明显红肿及炎性反应。大体观察示,随时间延长,猪胶原膜与周围组织接触紧密,无明显排斥反应,12 个月时猪胶原膜仍清晰可辨。组织学观察示,实验组术后 7 d 可见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浸润;15 d 及 1 个月与宿主组织连接处可见明显增生微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炎性反应渐消退;3 个月时猪胶原膜周围血管及细胞丰富,内部可见血管及细胞;6、12 个月猪胶原膜内血管增生及成纤维细胞逐渐减少,新生胶原增多,边缘有融合。术后 15 d、1 个月实验组炎性细胞数明显多于术后 12 个月对照组(P<0.05);12 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实验组术后 15 d 可见膜内血管新生,1 个月膜内、外血管新生明显,12 个月时血管新生较前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 15 d 及 12 个月 CD31 阳性表达量显著降低,术后 1 个月 CD31 阳性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示,实验组术后 12 个月移植物胶原排列与植入前无明显改变,内部可见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结论猪胶原膜植入大鼠体内后远期结构稳定,具有良好免疫耐受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扩张皮瓣血运障碍监测方法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扩张皮瓣血运障碍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扩张皮瓣血运障碍监测及防治的研究文献,并总结分析。结果术前利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荧光造影可设计血运丰富的皮瓣,减少术后皮瓣缺血坏死的发生;术后利用红外线热成像、近红外光血氧监测、植入式多普勒等技术监测皮瓣血运,有利于早期发现皮瓣血运障碍,并积极采取挽救措施,如放血、水蛭吸血、血蛭素静脉滴注及高压氧治疗等。结论扩张皮瓣的成活受多种因素影响,术前利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及新兴成像技术设计扩张皮瓣、术中术后早期发现扩张皮瓣血运障碍,及时进行干预,可减少扩张皮瓣缺血坏死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比较,探讨采用弯角弥散导针行单侧穿刺PV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行PVP治疗的9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7例采用弯角弥散导针行单侧穿刺PVP(单侧组),46例行双侧穿刺PVP(双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骨密度T值、骨折AO分型、伤椎分布以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相对高度、Cobb角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弥散分布情况以及VAS评分、ODI、伤椎相对高度及Cobb角。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组手术时间较双侧组缩短(t=−13.936,P=0.000),骨水泥注射量较双侧组减少(t=−13.237,P=0.000)。术中单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9.14%,低于双侧组的3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5,P=0.034)。单侧组骨水泥分布评分为(7.0±1.3)分,其中优41例、良6例;双侧组评分为(7.4±0.8)分,其中优43例、良3例;两组骨水泥评分以及等级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30,P=0.107;Z=−1.013,P=0.311)。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单侧组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6.5个月;双侧组为3~10个月,平均6.1个月。组内术后24 h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以及伤椎相对高度、Cobb角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术后24 h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两时间点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伤椎对侧塌陷、再骨折、邻椎骨折及局部后凸畸形等并发症。 结论单侧穿刺PVP治疗OVCF术中采用弯角弥散导针,有利于骨水泥分布,不仅能获得与双侧穿刺PVP相似疗效,且手术时间更短、骨水泥注射量更少、骨水泥渗漏发生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宽蒂部设计以及改良缝合方法修复上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14 年 3 月—2016 年 8 月,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 11 例手部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男 8 例,女 3 例;年龄 18~65 岁,平均 38 岁。致伤原因:机器绞伤 7 例,交通事故伤 4 例。左上肢 6 例,右上肢 5 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 12 cm×7 cm~20 cm×10 cm。受伤至手术时间 2~5 d,平均 4 d。采用下腹部皮瓣修复 4 例,脐旁皮瓣修复 7 例。皮瓣切取范围 10 cm×9 cm~22 cm×10 cm;皮瓣采用宽蒂部设计,蒂部宽 8~18 cm,平均 15 cm;蒂部行改良缝合。术后 3 周断蒂。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无淤血、坏死及张力性水疱发生;创面均 Ⅰ 期愈合。供区切口均 Ⅰ 期愈合。随访时间 4~12 个月,平均 8 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皮瓣及供区均无溃疡形成。供区仅遗留线状瘢痕。结论腹部带蒂皮瓣进行宽蒂部设计并改良缝合,可减少腹部皮肤组织浪费,避免术后感染,且手术操作简便,固定牢靠,修复上肢大面积皮肤缺损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腿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儿童足踝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采用小腿穿支螺旋桨皮瓣治疗的28例儿童足踝部创面患者临床资料。男18例,女10例;年龄6~14岁,平均7.3岁。其中交通事故伤8例,慢性感染创面20例。病程2~4个月,平均2.8个月。术中彻底清创后,残留创面范围为5 cm×4 cm~9 cm×5 cm。入院后7~28 d待感染控制后进行手术,根据创面位置、大小和形状,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定位穿支血管情况,设计并切取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为6 cm×5 cm~11 cm×6 cm。其中2例联合游离皮片移植覆盖创面。供区直接缝合(22例)或植皮修复(6例)。结果术后26例皮瓣成活,其中20例创面Ⅰ期愈合,6例穿支螺旋桨皮瓣小桨端出现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2例出现静脉危象后坏死,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后愈合。供区创面均Ⅰ期愈合。28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5个月。皮瓣质地好,小腿整体外形良好,下肢运动功能满意。末次随访时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为(89.8±8.0)分,与术前(79.6±10.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05,P<0.001);获优2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2.8%。 结论儿童小腿穿支螺旋桨皮瓣有其自身特点,是一种修复儿童足踝部创面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