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阳通脉汤对脑梗死恢复期(阳虚痰瘀阻络证)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恢复期(阳虚痰瘀阻络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阳通脉汤治疗。两组治疗2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畏寒肢冷、倦怠懒言、便溏、目眩头晕、痰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神经相关因子[神经元特异性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速度值(Vs)],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畏寒肢冷、倦怠懒言、便溏、目眩头晕、痰多积分,NIHSS评分,MRS评分,NSE、GFAP水平,PI指标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以上积分及实验室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BDNF水平,Vm、Vs指标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散偏定痛饮加减对急性脑梗死(ACI)(风痰瘀阻证)患者溶栓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参考指南行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组溶栓治疗同对照组,并采用散偏定痛饮加减内服。两组治疗1周。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生活活动能力及风痰瘀阻证单项指标评分以及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ACI(风痰瘀阻证)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P <0.05),BI评分高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风痰瘀阻证单项指标评分、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低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P <0.05)。结论 于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应用散偏定痛饮加减对ACI(风痰瘀阻证)患者溶栓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明显,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和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脑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清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按指南采取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治疗,1剂/d,分早晚2次分服。两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步行能力、风痰瘀阻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脑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清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疗程结束后上下肢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步行能力、风痰瘀阻证症状(头晕目眩、痰多、舌质黯)、NIHSS评分以及IMT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55%(29/31),显著高于对照组为67.74%(21/31)(P0.05);观察组患者疗程结束后大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最大峰值流速(Vs)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管阻力指数(RI)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疗程结束后血清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疗效明显,且可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以及下调血清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6,(3):259-261
目的:观察痰瘀阻络方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干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痰瘀阻络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于入院当日和治疗后第7天、第14天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总体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NIHSS),Barthel指数,中医症状体征量化等指标,在第14天对两组患者进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第7天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中医症状体征量化改善不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第14天的NIHSS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中医症状体征量化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NIHSS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中医症状体征量化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72.2%)。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痰瘀阻络方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痰瘀阻络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郭欢 《北京中医》2008,(8):623-625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汤剂联合常规用药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用药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大黄(庶虫)虫丸汤剂化裁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流变学指标及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以大黄(庶虫)虫丸汤剂化裁联合常规用药能够明显提高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平肝涤痰通络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平肝涤痰通络汤,对照组加服天麻醒脑胶囊;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95.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及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涤痰通络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用于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疗效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5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化痰通络汤及针刺治疗,均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BI评分升高(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7.27%,对照组65.4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化痰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脑饮对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实验设计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脑饮治疗,分别选治疗前、治疗第7、14日为观察点,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数据采用计算机SPSS19.0版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结果治疗后第7日,治疗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Modified Rankin Scale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第14日与治疗前比较,两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Modified Rankin Scale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指数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自拟通脑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的有效良方。  相似文献   

9.
赵灵 《新中医》2020,52(8):72-75
目的:观察辛温开窍方联合西医治疗痰浊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痰浊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辛温开窍方治疗。比较2组凝血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8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辛温开窍方联合西医治疗痰浊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较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更好,能改善凝血指标、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影响研究。方法本组研究的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与观察组63例。观察组采用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6%)高于对照组(76.19%)(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增加而NIHS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ib和血浆黏度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和血浆黏度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DL-C水平增加而LDL-C、TG和TC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而LDL-C、TG和T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且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1.
姜双燕  李丰  张俊静 《光明中医》2022,(14):2501-2503
目的 探讨化痰通络汤治疗在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8月120例中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类型分组。痰瘀阻络组(40例)、风痰瘀阻组(40例)给予化痰通络汤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3组患者持续治疗14 d。分别对3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NIHSS)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痰瘀阻络组、风痰瘀阻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痰瘀阻络组、风痰瘀阻组治疗后NIHSS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痰瘀阻络组、风痰瘀阻组与对照组比较,预后良好率更高(P<0.05)。结论 根据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辨证类型采用化痰通络汤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神经功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为8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赵月臣  马兰 《陕西中医》2020,(2):174-179
目的:研究痰瘀阻络方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对脑血流灌注及血清6-醛前列环素F1a(6-k-pGF1a)、同型半胱氨酸(HCY)、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入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口服丁苯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痰瘀阻络方,两组均治疗28 d。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指标(双侧脑动脉峰流速及平均流速)、血流灌注指数(PI)、脑血管储备能力(CVR),统计血清6-k-PGF1a、Hcy、sICAM-1水平,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评分情况,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9.13%,高于对照组71.74%(P<0.05)。观察组治疗后PI、CVR、双侧动脉各流速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6-k-pGF1a、HCY、sICAM-1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NIHSS量表、改良Rankin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其他检查结果均正常,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痰瘀阻络方联合丁苯酞对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效果较好,其能明显改善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同时对血清6-k-PGF1a、Hcy、sICAM-1指标具有较好改善作用,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七藤脉宁方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七藤脉宁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运动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基底动脉的Vd、Vs、Vm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3、5周后的MAS和FMA评分均升高,NIHSS评分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S-QOL、ADL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藤脉宁方可明显改善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脑血流、神经、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郭欢 《北京中医药》2008,27(8):623-625
目的 观察大黄廑虫丸汤剂联合常规用药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用药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大黄廑虫丸汤剂化裁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流变学指标及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均优干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以大黄廑虫丸汤剂化裁联合常规用药能够明显提高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解语丹化裁内服、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风痰瘀阻证脑卒中后偏瘫患者FMA、MBI、SS-QOL评分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则加用解语丹化裁内服联合针灸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评价主要中医证候积分,用神经功能检查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Fugl-Meyer(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而FMA、MBI、SS-QOL评分则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解语丹化裁内服、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利于缓解风痰瘀阻证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脑卒中风痰瘀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筛选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风痰瘀阻证患者74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治疗,观察组采取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一般疗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中医证候学积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一般疗效、中医证候学积分、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血流动力学等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且两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半夏白术汤化裁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脑卒中风痰瘀阻证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并且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黄赛忠 《江苏中医药》2017,49(10):40-42
目的:观察进展性脑梗死中医证候与危险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15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类,并同时观察发病危险因素、不同时期的NIHSS评分,比较证候分布比例、不同证候之间危险因素及NIHSS评分的差异。结果:进展性脑梗死中医证候分布比例为瘀血阻络痰瘀阻络肝阳上亢风痰阻络阴虚风动气虚血瘀,证候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肝阳上亢证、阴虚风动证患者的高血压病和糖尿病例数明显高于其他4种证候,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痰瘀阻络、瘀血阻络证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例数明显高于其他4种证候,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风痰阻络证、肝阳上亢证、阴虚风动证及瘀血阻络证4种证候治疗后不同时期NIH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进展性脑梗死的常见中医证候为瘀血阻络证及痰瘀阻络证;痰瘀阻络证、瘀血阻络证与颈动脉斑块密切相关,而肝阳上亢证和阴虚风动证与高血压病、糖尿病密切相关;痰瘀阻络证、气虚血瘀证患者的预后差,而风痰阻络证、肝阳上亢证、阴虚风动证和瘀血阻络证的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当归芍药散原方对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西医规范化药物治疗,中药组以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当归芍药散口服,2周为1疗程.结果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MMP-9均明显降低,中药组均优于常规组.两组MMP-9水平与NIHSS评分均有正相关性.结论 经方当归芍药散原方可有效改善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的临床体征,降低NIHSS评分、MMP-9水平.  相似文献   

20.
自拟通脑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2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通脑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两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通脑饮,分别于首诊日,治疗第7天、14天、21天观察中医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变化、生活能力状态,并记录危险因素及血管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Barthel指数较前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脑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生活能力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