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姚健  施伟  袁颖  林巍巍  陈雪  李奕  王晓冬 《解剖学报》2007,38(5):505-510
目的 观察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对陈旧性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切除成年SD大鼠部分左侧坐骨神经,饲养60d形成陈旧性坐骨神经缺损后,以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修复缺损,同时设自体神经修复和不修复两对照组.修复术后3个月做神经-肌复合电位、腓肠肌湿重及再生神经形态学检测.结果 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修复组实验侧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腓肠肌湿重、移植物远侧再生神经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厚度等结果与自体神经修复组相似.不修复对照组则未记录到神经-肌复合电位,未观察到再生神经纤维结构,腓肠肌湿重明显小于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结论 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在一定程度上能修复缺损60d的大鼠坐骨神经.  相似文献   

2.
背景:作者前期将无细胞神经移植物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成功构建了组织工程人工神经。目的: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神经逆行示踪技术对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神经移植复合体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进行评价。方法:成年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①实验组:采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无细胞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②空白对照组:采用无细胞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③自体神经对照组:采用自体神经移植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术后12周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神经逆行示踪技术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再生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术后12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再生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优于无细胞神经移植物组,而与自体神经移植物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证实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对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可能达到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背景:作者前期已经成功将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并证明可以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目的: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观察和验证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构建大鼠坐骨神经15mm缺损模型。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实验组采用组织工程人工神经,空白对照组采用无细胞组织工程神经支架,自体神经对照组采用自体神经移植。桥接后12周通过大体观察、胫骨前肌湿质量、组织学等方法分析坐骨神经组织学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桥接术后12周:实验组大鼠肢体可以支撑着地,钳夹大鼠手术侧足底皮肤出现逃避反射,足底皮肤s-100蛋白染色呈阳性反应。实验组与自体神经移植组胫骨前肌湿质量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实验显示脊髓、后根神经节均可见数量不等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阳性细胞。实验组移植物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有髓神经纤维数、髓鞘厚度、神经组织面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结果验证了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可以促进神经组织学的修复重建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背景:作者前期制备了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并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其内,成功构建了组织工程人工神经。目的: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神经逆行示踪技术,评价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人工神经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对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采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无细胞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空白对照组采用无细胞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自体神经对照组采用自体神经移植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移植后12周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神经逆行示踪技术,对脊髓后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再生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移植12周后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再生评价结果提示,实验组与自体神经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优于空白对照组;足底皮肤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各组皮下均见棕色阳性反应。提示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对大鼠脊髓后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可以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和同种异体神经所构成的人工组织神经的组织相容性及其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取大鼠4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自体神经组、硅胶管组、正常组。实验组将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缝合成神经导管,其内充填去细胞的异体神经,修复大鼠10 mm坐骨神经缺损。术后4月,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观察,了解该人工组织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疗效。结果:该人工组织神经组织相容性良好,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正常组>自体神经组>实验组>硅胶管组,实验组疗效与自体神经组接近,明显优于硅胶管组。结论:将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和同种异体神经制成人工组织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背景:作者已经成功制备了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并且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目的: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运动功能的恢复。 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构建大鼠坐骨神经15 mm缺损模型,分别应用组织工程人工神经、组织工程神经支架或自行神经桥接坐骨神经缺损。桥接后20周再生神经电生理学测定,手术侧胫骨前肌湿质量、腓肠肌组织学及透视电镜分析。 结果与结论:桥接20周后,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与自体神经移植组胫骨前肌湿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神经干传导速度为(30.56±2.15)m/s。结果提示,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人工神经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可以促进再生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施伟  姚健  陈雪  林巍巍  焦海山  王晓冬 《解剖学杂志》2007,30(5):523-525,F0003
目的:用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桥接缺损1个月的大鼠坐骨神经,观察神经再生以及靶肌肉神经再支配的相关情况。方法:切除成年SD大鼠坐骨神经一段,造成1个月的神经缺损模型,用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进行桥接修复,3个月后进行神经及靶肌肉的观察。结果:术后3个月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组的复合肌动作电位、再生神经及腓肠肌的形态等和自体神经组接近,两组均明显优于缺损组。结论: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缺损1个月的大鼠坐骨神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用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辅加神经再生素 (NRF)桥接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 方法 用壳聚糖套管和聚乙醇酸纤维制成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 ,辅加促神经生长的中药有效组分NRF ,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10mm。术后作足迹试验 ;2 4周时对再生神经进行电生理学测试、形态学观察和计量学统计。 结果 术后 2 4周内 ,动物未见炎症及排斥反应。实验组的再生神经在足迹试验、电生理学、形态学及计量学上优于硅胶管桥接组。结论 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辅加NRF与周围神经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它对缺损的神经修复有较好的桥梁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晓冬  张沛云  陈罡  吴坚  胡文 《解剖学报》2003,34(3):251-255
目的 了解复合型医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辅加神经再生素修复狗坐骨神经缺损后,腓肠肌的形态变化。方法 将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连接在狗的坐骨神经缺损30mm处。以自体神经桥接和神经缺损的狗为对照组Ⅰ和Ⅱ。术后6个月时取腓肠肌进行称重、特殊染色和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下了解腓肠肌的形态变化并进行图像定量分析,同时了解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术后6个月,实验组腓肠肌的萎缩形态指标变化均轻于对照组Ⅱ,而与对照组Ⅰ相似。结论 经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修复缺损的坐骨神经后,使腓肠肌又重新获得神经支配,肌肉萎缩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脱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作用。方法 用组织工程学方法制备的大鼠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对再生神经进行电生理学功能测试,光镜、电镜观察移植物内的再生神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13周内,动物未见炎症及排斥反应。用脱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修复神经缺损,再生神经的传导功能、纤维数量、轴突直径、有髓纤维占有的面积与自体神经移植对照及计量学上统计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脱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它对缺损的坐骨神经再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异种神经移植后的周围神经再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丁文龙  刘德民 《解剖学报》1992,23(3):230-234
  相似文献   

12.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for long-term delayed injuries is usually unsatisfied. Here we attempted to use a chitosan/polyglycolic acid (PGA) artificial nerve graft to bridge a long-term delayed 10-mm defect in SD rats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graft used for immediate repair of 30-mm-long dog sciatic nerve defects and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a 35-mm-long median nerve defect at elbow of a human patient. In this study, for experimental groups, the rat sciatic nerve had been transected leaving a 10-mm defect, which was maintained for 3 or 6 months before implantation with the chitosan/PGA artificial nerve graft. The animals non-grafted or grafted with autograft served as negative or positive control group. In experiment groups, nerve regeneration with functional recovery was achieved as measured by 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techniques, although differences in the quantit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regenerated nerve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3- and 6-month delayed subgrou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a few denervated Schwann cells survived and sustained their ability to myelinate axons at least 6 months, and (2) the atrophic denervated muscle could be reinnervated by regenerated axons through new muscle-nerve connections. These observations provide the possibility of guiding regenerated axons from survived axotomized neurons to distal nerve stump by the chitosan/PGA artificial nerve graft.  相似文献   

13.
聚乳酸/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观察聚乳酸/神经生长因子(PDLLA/NGF)缓释导管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的促进作用及其性能、降解过程。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自体神经移植组(A组),单纯PDLLA导管组(B组),单纯导管加导管内一次性给药组(C组),缓释导管组(D组),每组15只。制作坐骨神经10mm缺损模型,分别用自体神经移植、单纯PDLLA导管、PDLLA/NGF缓释导管桥接修复。于第1、2、3月后行大体观察、三头肌湿重恢复率测量、电生理检测、组织学和图象分析对比。结果:同时间段组间比较,除三头肌恢复率低以外,D组再生神经取得了和A组相似的效果,明显比B组和C组恢复好。结论:PDLLA/NGF缓释导管桥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能够有效促进神经再生,效果接近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应用对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本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GF治疗组、GM1治疗组、NGF+GM1联合治疗组,选取兔胫神经进行化学萃取,形成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桥接大鼠10mm坐骨神经缺损,移植前分别用等渗盐水(NS)、NGF液、GM1液或NGF+GM1液浸泡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术后各组大鼠术侧小腿肌内分别注射NS液、NGF液、GM1液或NGF+GM1液。术后4、8周行大体观察并用神经电生理、肌湿重、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测定神经纤维再生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示:在同一时间点,NGF+GM1联合治疗组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恢复率、小腿腓肠肌复合动作电位波幅恢复率、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均优于单独用药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GF+GM1联合治疗组有大量再生有髓神经纤维顺畅地通过远端吻合口。本研究结果提示联合应用NGF和GM1可明显促进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的神经纤维再生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背景:前期实验已初步证实许旺细胞复合小肠黏膜下层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构建的人工神经具有体外神经活性、趋化性。 目的:观察许旺细胞及小肠黏膜下层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球修复周围神经缺损后神经传导的再通情况。 方法:制作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随机分组:实验组以许旺细胞及小肠黏膜下层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球修复,阳性对照组以许旺细胞及小肠黏膜下层复合游离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修复,阴性对照组以许旺细胞及小肠黏膜下层修复,空白对照组以自体神经修复。 结果与结论:术后16周实验组再生神经纤维数目,DiI示踪标记的阳性神经元数量、S-100及神经细丝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髓鞘及再生轴突的超微结构恢复、神经传导速度及复合动作电位的改善均优于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P < 0.05)。表明许旺细胞复合小肠黏膜下层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球构建的人工神经可重建坐骨神经缺损后的神经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16.
异种神经移植后再生神经纤维的HRP逆行运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成年青紫蓝兔一侧胫神经于Guo窝上部切除5mm,移植入8mm长,经反复冰冻,融解5次的成年狗胫神经,将兔胫神经的近,远断端与植入的狗神经缝合。术后2、3、4、5、6周,将HRP注入距远端吻合部15mm处的远段胫神经,动物存活4天。于神经移植术后4、5、6周,在兔的L7,S1.2脊髓前角观察到HRP记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