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患者女性,36岁.既往雷诺现象13年,9年前诊断双肺间质纤维化,外院给予口服泼尼松40 mg/d治疗,2个月后逐渐减量,约1年后停药.4年前患者开始出现血小板减少,最低5×109/L,外院给予甲泼尼龙40 mg/d及人免疫球蛋白(20 g/d、5 d)治疗,血小板升至102×109/L后甲泼尼龙逐渐减量至l6 mg/d,加环孢素4mg?kg-1 ?d-1维持治疗3个月,此后甲泼尼龙继续减量至8 mg/d、环孢素减量至2 mg?kg-1?d-1维持治疗1年余.2年前患者病情稳定,停用所有药物.此后监测血小板,维持在(20~30)×109/L,未予治疗.入院前2个月,患者出现月经淋漓不尽,复查血小板6×109/L,外院先后给予甲泼尼龙500 mg/d冲击治疗3d,人免疫球蛋白20 g/d、3d,同时加环孢素5mg? kg-1?d-1,维持治疗1个月,效果不明显.再予甲泼尼龙1000mg/d冲击治疗3d,后减量至80 mg/d维持治疗l周,此后逐渐减至40 mg/d维持治疗,期间加环磷酰胺(600 mg/周)、雷公藤多甙(20 mg、3次/d)、长春新碱(2 mg)、达那唑(0.2g、2次/d)等治疗1个月,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控制月经,疗效均不明显,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入院体检:贫血貌,面具脸;双手指腊肠样肿胀;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可闻及帛裂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甲泼尼龙及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4~8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89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甲泼尼龙每天10~15mg/kg体重,连用3~5d;免疫球蛋白每天0.7~1.0g/kg体重,连用2~3d。B组给予甲泼尼龙每天2~3mg/kg体重,连用3~5d;免疫球蛋白每天0.4~0.5g/kg体重,连用4~5d。结果 A组退热时间和肢体抖动消失时间分别为(3.65±0.99)d和(3.68±0.95)d,B组分别为(4.56±0.80)d和(4.44±0.8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皮疹消失时间分别为(5.58±0.76)d和(5.84±0.6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和免疫球蛋白(短期内使用)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探讨重症肾脏疾病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易感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症肾脏病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原学及影像学依据确诊肺部真菌感染,根据病原学及药敏结果给予抗真菌治疗. 结果:本组患者中男13例,女12例,平均52.1 ±16.5岁(21~76岁);其中狼疮性肾炎6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5例,肾移植术后患者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3例,糖尿病肾病、多发性骨髓瘤和流行性出血热各1例.最常见的感染病原是白色假丝酵母菌(13例,52%),其次是曲霉菌(8例,32%),另有热带假丝酵母菌2例(8%),光滑假丝酵母菌和新型隐球菌各1例(4%).19例(76%)患者在感染前使用免疫抑制治疗.易感因素包括高龄,应用免疫抑制剂,贫血,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异常及合并糖尿病等. 结论:重症肾脏疾病行免疫抑制治疗患者易并发肺部真菌感染,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常见,控制易感因素、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预防及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7岁,农民.因反复腹痛、排黏液血便5年余,加重16 d入院.5年多前患者出现左下腹痛,伴大便次数增多,6~8次/d,间断排黏液脓血便,曾先后到多家医院及我院就诊,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UC)",予柳氮磺吡啶(SASP)、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为激素)等药物治疗,症状好转,但病情反复发作.人院前半年因再次排黏液血便,予硫唑嘌呤(Aza)及甲泼尼龙治疗,症状好转后甲泼尼龙逐步减量至停用,Aza 50 mg 2次/d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5.
霉酚酸酯联合激素及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MF)联合甲泼尼龙、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出1999-01~2004-0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4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达到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给予霉酚酸酯1.0~1.5g/d联合甲泼尼龙0.4mg/(kg·d)及拉米夫定0.1g/d治疗6个月,每2周复查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血清白蛋白、肝肾功能、HBV-DNA定量。结果治疗后9例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所有患者治疗后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未发现病毒复制增加。结论MMF联合甲泼尼龙、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肺部感染(SPI)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白介素10(IL-10)水平与甲泼尼龙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SPI患者100例作为SPI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和甲泼尼龙治疗,同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人员30例作为健康组。结果:SPI组外周血Treg、IL-10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均P0.05);治疗后,SPI组显效72例(72.0%)、有效20例(20.0%)、无效8例(8.0%);治疗后,显效和有效患者外周血Treg、IL-10水平较治疗前上升(均P0.05),且显效患者外周血Treg、IL-10水平上升值明显高于有效患者(P0.05)。结论:外周血Treg、IL-10水平与SPI的发生和转归有关,其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估甲泼尼龙治疗SPI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选择皮损面积〉50%的重症天疱疮患者13例,在静脉给予泼尼松60~90 mg/d或甲泼尼龙250~500 mg/d的基础上,联用甲氨蝶呤10~20 mg肌注,1次/周。13例患者病情均在2周内得到控制,2a内12例患者激素顺利减量,1例死亡。认为糖皮质激素与小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应用是治疗重症天疱疮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重症肌无力患儿采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使用甲泼尼龙20mg/kg冲击3d,后用泼尼松2mg/kg口服4d,以上为1个疗程.共计2~3疗程.现察临床疗效.结果 肌无力症状改善29例,有效率90.6%.3例改善不明显,口服溴砒定斯的明后症状改善.2年后随访,症状消失28例,4例病情稳定无进展.结论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王小倩  张明智 《山东医药》2012,52(48):58-59
目的 临床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甲泼尼龙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32例经正规治疗后复发或难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奥沙利铂100 mg/m2,静脉滴注,第2天;甲泼尼龙80 mg/d,静脉滴注,第1~5天.21 ~28 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3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22例缓解(68.75%),其中完全缓解(CR)7例(21.88%)、部分缓解(PR)15例(46.87%)、稳定(SD)8例(25.00%)、进展(PD)2例(6.25%).常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甲泼尼龙治疗复发或难治性菲霍奇金淋巴瘤近期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甲泼尼龙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应用剂量从小到大(40~1000mg/d),甲泼尼龙本身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在发生较重的过敏反应时,首选甲泼尼龙进行抗过敏治疗,但作为药物甲泼尼龙本身完全可以引起过敏反应.甲泼尼龙引起过敏反应确为少见,我们在应用它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过程中遇到2例对甲泼尼龙过敏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