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纳米含能材料、纳米金属粉、纳米催化剂及纳米碳材料4个方面综述了纳米材料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进展,归纳了各类纳米材料的特点及其在固体推进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如纳米材料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分散技术、影响纳米材料微观形貌和粒度的因素、纳米材料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催化作用机理及利用纳米材料改善固体推进剂的力学性能等。  相似文献   

2.
新型纳米材料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纳米催化剂、纳米金属在改善固体推进剂性能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总结了纳米材料在制备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纳米材料在固体推进剂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新型燃烧催化剂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各种新型燃烧催化剂,即新型碳物质催化剂、绿色催化剂、有机含能催化剂、纳米复合催化剂和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了固体推进剂用燃烧催化剂的发展方向,可为该领域科研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期关于金属氧化物的形貌可控合成以及它们作为燃烧催化剂的应用方面的一些研究。简要介绍了微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讨论了几种典型的具有特殊形貌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结构特征,以及它们在含能化合物催化热分解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良好催化性能。最后,对形貌及晶相可控的纳米燃烧催化剂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在固体复合推进剂应用方面所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附参考文献57篇。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当今世界对化石燃料资源的依赖,制备新型的催化剂进行纤维素高效降解具有重要意义。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及表面特性,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远远高于传统催化剂,目前已经被国内外作为第四代催化剂进行研究和开发。纳米粒子、纳米金属氧化物、负载型纳米催化剂以及磁性纳米固体酸催化剂等在纤维素催化转化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综述了纳米氧化铁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及其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的催化机理,指出了纳米催化剂在推进剂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纳米催化剂今后在推进剂中应用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固体酸催化剂可成为制备紫罗兰酮的环境友好型催化剂,综述金属盐、阳离子交换树脂、固体超强酸、分子筛和杂多酸等固体酸在催化假紫罗兰酮环化反应中的应用,固体超强酸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易失活、不易保存和稳定性不足等问题。通过对催化剂载体改性、加入其他金属或氧化物形成多组元固体超强酸、引入稀土元素或特定的分子筛改性制备固体超强酸以及引入纳米级金属氧化物制备出纳米型固体超强酸等,这些均可为催化剂提供合适的比表面积、增加酸中心密度、增加酸种类型、增加稳定性和提高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燃速催化剂的浓度,催化界面,催化剂间的协同效应,以及对现有燃速催化剂进行改性等几个方面综合阐述了提高过氯酸铵复合固体推进剂燃速催化剂催化效率的途径,并用Summerfield燃烧理论作了说明。一、引言固体推进剂的燃烧速度是表征固体推进剂燃烧特征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实际应用中,随着发动机的用途不同,对固体推进剂的燃速高低要求也不一致。例如,助推器要求高燃速的  相似文献   

9.
丁羟推进剂中燃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燃速催化剂是调节丁羟推进剂燃速的最佳途径之一。综述国内外丁羟推进剂用燃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发展趋势,结合纳米燃速催化剂和复合燃速催化剂优点的纳米复合燃速催化剂有望成为燃速催化剂的一个发展方向。其中,解决纳米粒子之间的团聚及在推进剂中的均匀分散问题是纳米复合燃速催化剂应用的关键技术。简要介绍这方面的部分探索性研究工作,尝试为解决纳米复合燃速催化剂的团聚问题找到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介绍普通铝粉及微米级铝粉在推进剂中的应用,介绍金属纳米铝粉的制备方法,综述了用于固体推进剂的纳米铝粉的突出效应,分析纳米铝粉在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纳米氧化铅为燃烧催化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运用红外光谱法研究纳米氧化铅对 HMX固相热分解的影响 ,通过静态靶线法燃速测试仪考察纳米氧化铅在推进剂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红外谱峰的变化表明 :氧化铅对 HMX的固相热分解直接起催化作用。通过纳米氧化铅在 NEPE推进剂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表明 :纳米氧化铅可有效的降低 NEPE推进剂的燃速压力指数。  相似文献   

12.
纳米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纳米材料催化剂具有独特的结构及表面特性,特别是纳米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具有氧化物催化剂的复合效果及性能,因而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大大高于传统催化剂。综述了纳米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特性及制备方法,介绍了国内外纳米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应用研究状况,如在催化加氢、催化氧化、聚合反应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实例及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环己烷分子氧选择性氧化固体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环己烷分子氧催化氧化制环己酮固体催化剂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贵金属催化剂、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催化剂和分子筛催化剂。指出锆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和负载在分子筛上的金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及好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及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4.
NOx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催化剂是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的核心,其催化性能直接关系到脱硝效果的好坏。本文介绍了该领域新开发的贵金属、金属氧化物、分子筛、碳基催化剂等低温脱硝体系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对碳纳米材料催化剂和新型杂多酸催化剂等新成果作了介绍,并且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用 Pb(NO3 ) 2 、Bi(NO3 ) 3 和 Na OH为原料 ,通过室温固相反应 ,制备出纳米 Pb O和纳米 Bi2 O3 粉末 ,用 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产物的组成、大小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纳米 Pb O和 Bi2 O3 作燃速催化剂 ,在 RDX- CMDB推进剂中进行了配方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纳米 Bi2 O3 能够提高推进剂的燃速 ,同时降低压强指数。  相似文献   

16.
纳米PbO和Bi2O3粉的制备及对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用Pd(NO3)2、Bi(NO3)3和NaOH为原料,通过室温固相反应,制备出纳米PbO和纳米Bi2O3粉末,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产物的组成、大小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纳米PbO和Bi2O3作燃速催化剂,在RDX-CMDB推进剂中进行了配方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纳米Bi2O3能够提高推进剂的燃速,同时降低压强指数。  相似文献   

17.
Gates  B.C. 《Topics in Catalysis》2000,14(1-4):173-180
Because solid catalysts are typically complex in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researchers have often used structurally simple models in attempts to identify catalytic sites and understand reaction mechanisms. Among models of metal catalysts, single crystals are the prototypes, but, because they cannot represent support effects or the smallest metal clusters and cannot easily be used in long-term catalyst testing, they are complemented by other types of model catalysts, including metal particles on well-defined planar supports and nearly molecular clusters of a few metal atoms each on metal oxide and zeolite supports. This account is a comparison of the various types of model metal catalysts and a summary of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each. Examples of rhodium and of platinum catalyst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catalyst type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them. More data are needed as a basis for comparisons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various model catalysts.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碳和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姜瑞霞  谢在库 《化工进展》2006,25(5):507-511
从均相及多相催化剂体系和反应条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二氧化碳和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开发最新进展。介绍了均相催化剂体系包括有机金属烷氧基化合物、碱土金属烷氧基化合物、碱性催化剂和乙酸盐催化剂;多相催化剂体系包括负载型金属催化剂、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和氧化物催化剂。对催化剂及反应体系的设计、光催化剂、杂多酸催化剂、离子液体体系、助催化剂及吸水剂的使用、微波加热、膜反应器以及超临界二氧化碳溶剂体系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