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腺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102例疑似宫腔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病理活检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经阴道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析并比较不同病变周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26例为宫腔炎症,24例为子宫肌瘤,25例为子宫腺肌症,27例为腺肌瘤;经阴道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炎症、子宫肌瘤周边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期峰值流速(Vd)、血流搏动指数(PI)及血流阻力指数(RI),分别低于子宫腺肌症、腺肌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经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患者40例,作为子宫肌瘤组。同时选择同期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子宫腺肌瘤40例,作为子宫腺肌瘤组。两组均行经腹和经阴道两种超声方法检查。记录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两种方法下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诊断情况,并与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观察诊断符合率情况;观察子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子宫动脉阻力、波动指数和血流量情况。结果子宫肌瘤组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与阴道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瘤组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与阴道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血流量显著高于子宫腺肌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组子宫动血流阻力显著低于子宫腺肌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都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超声下子宫动脉阻力、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和血流量检测有助于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7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情况,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观察其诊断符合率、声像特征,探讨鉴别要点。结果97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60例、子宫腺肌瘤29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8例,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33%,79.31%,62.50%。包膜、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及频谱特征是两者的鉴别要点。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直观、完整地提供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声像信息,影像学医师应加深对其声像特征的认识,以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前壁瘢痕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的声像图特征,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经剖宫产术后的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二维声像图特征与彩色血流显像及血流频谱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剖宫产术后瘢痕与子宫肌瘤的声像图变化特征。结果:定期随访后,1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患者彩超图示前壁近宫颈处异常回声区均无明显变化,3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前壁下段肌瘤患者的彩超图示异常回声均有所增大,CDFI血流信号增多。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瘢痕及子宫肌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是鉴别诊断剖宫产术后患者子宫瘢痕和肌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在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子宫腺肌瘤、4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并测定各组子宫动脉、病灶周边及内部RI。选取50名健康妇女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二维图像上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均呈特征性改变。CDFI示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患者子宫动脉平均RI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子宫肌瘤周边血流丰富,内部血流信号稀少或无;子宫腺肌瘤周边血流信号稀少,内部见丰富或星点状血流信号,子宫肌瘤周边及内部动脉RI均低于子宫腺肌瘤内部动脉RI(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为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阴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127例,经阴道超声分析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征。结果:二维图像上均呈特征性改变;CDFI示子宫肌瘤周边血流丰富,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为0.56±0.18,子宫腺肌瘤周边血流信号稀少,RI为0.76±0.06;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腺肌瘤符合率分别为:95.8%、94.6%。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腹彩超和阴道彩超在子宫肌瘤患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子宫肌瘤患者216例,所有患者先经腹彩超检查子宫,后经阴道彩超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16例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205例,发现肌瘤240个。经腹彩超确诊178例,肌瘤205个;经阴道彩超确诊202例,发现238个肌瘤,两种诊断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肌瘤数和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经腹彩超诊断(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经阴道彩超检查显著优于经腹彩超检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彩超在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7例患者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后进行肌瘤检测,重点观察手术前后肌瘤体积、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的变化。结果①术后肌瘤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并且随着观察时间的不同,肌瘤内部可见多种回声改变;②子宫动脉栓塞术近期效果明显,术后1-6个月肌瘤体积逐渐缩小;③术后肌瘤体积的缩小程度与肌瘤内部回声、肌瘤位置、肌瘤内血流情况有关。结论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获图像清晰、立体感强、测量瘤体体积准确,并可以显示肌瘤内外的立体血流分布情况,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是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对疗效的长期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动脉、肌瘤周边部与内部的血流参数,与50例正常女性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作对照,分析其差异性。结果:肌瘤组子宫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P)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与正常组对比明显增高,而血流阻力指数(RI)和收缩期峰值流影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明显低于正常组;肌瘤周边部SP、ED、RI、S/D均高于瘤体内部。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准确反映子宫动脉在生理与病理状态下的血流特征和子宫肌瘤的血供状况,并对提示子宫肌瘤恶性变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87例, 与经阴道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图像特征, 观察病变处血流状态,测量血流阻力指数。结果: 经阴道彩超检查误诊2例、漏诊3例, 诊断总符合率94%, 其中子宫内膜增生、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94%、100%、89%, 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与内膜癌的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阴道彩超检查对于各种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 对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有重要的鉴别价值, 是诊断子宫内膜疾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射频消融(RFA)子宫肌瘤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201例子宫肌瘤患者在RFA术前、术后6个月时的子宫及肌瘤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变化;观察血流状况,并测量子宫动脉、肌瘤周边动脉的阻力指数的变化。【结果】RFA术前子宫平均体积为(252.3±51.5)cm3,肌瘤平均体积为(52.3±26.1)cm3。RFA术后6个月子宫平均体积为(145.8±38.7)cm3,缩小42.46%,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肌瘤体积(21.8±9.5)cm3,缩小59.62%,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术前肌瘤周边有晕环,血流丰富;术后晕环消失,肌瘤周边及内部血流消失。术前子宫动脉RI为(0.70±0.08),术后6个月子宫动脉RI为([0.84±0.09),P<0.01],恢复正常。治愈108例(53.73%),显效59例(29.35%),有效32例(15.92%),无效2例(1.00%),总有效率99.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观测RFA治疗前、后子宫及子宫肌瘤大小的变化,并能观测子宫及子宫肌瘤血供的变化,是评价RFA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经阴道彩超观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子宫内膜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虹  谢波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4):71-72,75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子宫内膜的改变,以了解UAE治疗后短期(6个月)内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分型和频率及子宫动脉、子宫内膜下动脉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方法:随机抽取60例自愿要求行子宫肌瘤栓塞术的子宫肌瘤患者。患者均于栓塞前7d及栓塞术后1、3、6个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分型、内膜波状运动的类型和频率及子宫动脉、子宫内膜下动脉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指标。结果: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分布治疗前均以Ⅲ型为主,治疗后均以Ⅰ、Ⅱ型为主;子宫动脉、子宫内膜下动脉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治疗后下降。治疗后内膜厚度变薄、内膜下血流计数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行UAE术后短期(6个月)内,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及多普勒血流频谱特点,以提高超声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符合率。方法对68例子宫肌瘤及33例子宫腺肌瘤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检测结果与其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子宫肌瘤彩色多普勒血流常环绕肿瘤周边,其内部血流常为周边血管分支进入,而子宫腺肌瘤彩色多普勒血流常平行或走向稍紊乱进入瘤体内,与瘤体外正常肌层内血管走行方向基本一致。②子宫肌瘤多普勒血流频谱常表现为肿瘤周边血流峰值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肿瘤内部(P〈0.05);而子宫腺肌瘤周边与其内部血流峰值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RI)比较常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特点及其多普勒血流频谱特征是鉴别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值得重视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刘映虹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2945-2947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诊断骨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肿瘤患者80例,均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联合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分析良恶性肿瘤血流分布及血流参数情况。结果超声联合诊断结果显示恶性骨肿瘤57例,良性骨肿瘤23例,符合率为91.25%。恶性肿瘤血流分布主要为2级和3级,而良性肿瘤分布主要为0级和1级(P<0.05)。恶性肿瘤患者Vmax,Vmin 明显高于良性患者,恶性肿瘤患者 RI 和 PI 明显低于良性患者(P<0.05)。结论二维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改善对骨肿瘤的显像效果,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应用彩色超声及经阴道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65例子宫腺肌病和50例子宫肌瘤的子宫血流特点,发现在腺肌病患者子宫壁病灶内呈星状点状彩色信号且均可探及低流速血流,病灶周围极少探测到规则的血流;而子宫肌瘤肌核内极少探及血流,肌核周边呈间断环绕的条状彩色信号,可探及规则的低流速血流(92%),二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子宫动脉血流量(BFV)、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在两组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结果表明,彩超及经阴道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非创伤性且较客观的检查手段,并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治疗效果的观察  相似文献   

16.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首先常规检查子宫,然后检查两侧卵巢,充分显示卵巢。选用面积测量法测量卵巢的面积及卵巢髓质的面积,然后计算卵巢髓质与卵巢的面积比值,并记录。启动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测量卵巢髓质的PI、RI值,所有数据均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所有病例经确诊后分组进行比较。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组和卵巢多囊化组的面积比值、卵巢髓质PI,RI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卵巢髓质面积与卵巢面积的比值、卵巢髓质PI,RI值有重要辅助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价值,并观察其对患者子宫内膜及动脉血流的评价价值,为临床不孕症患者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85例原发性不孕症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女性健康人群120例为研究对照组。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于月经周期第8~11天、第13~16天及第20~24天检测2组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子宫内膜厚度、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子宫内膜厚度以受检者子宫长轴图像为准,然后检测受检者宫体部宫腔线前、后子宫内膜总厚径;同时对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于不同时段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PSA明显慢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于不同时段的PI及R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通过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了解及掌握不孕症患者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子宫内膜厚度情况,从而可有效评价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为患者临床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利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唐兴艳 《中外医疗》2013,32(3):99+101-99,101
目的探讨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对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经过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用量为12.5mg/d,每晚睡前服用,治疗时间为1个疗程(3个月)。结果 64例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贫血症状纠正,血红蛋白上升,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结论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小,是一种理想的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