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行了5个脱毒甘薯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苏薯8号高产、抗性强,可作为主推品种在凯里市推广,鲁薯8号、豫薯王可作为搭配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2.
甘薯脱毒是一项高新生物技术.脱毒后甘薯病害轻、生长快、产量高.近年来脱毒甘薯应用被列为省重点农业科技项目,但不少地区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脱毒薯应用是项新技术,不论啥品种,只要是脱毒薯,尽管大量推广.不同品种有不同的适应性,不能一概而论盲目推广.如徐薯18脱毒薯适应切晒薯干、加工淀粉.北京553脱毒薯适应食用.因此,在引进和繁殖脱毒薯品种时,首先要考虑市场需要.  相似文献   

3.
脱毒甘薯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脱毒甘薯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生育特性、抗性、产量存在较大差异,以冀薯98产量最高,达57 377.42 kg/hm2,当地甘薯产量最低,为44 635.63 kg/hm2,金沙县应引进并推广冀薯98、豫薯12号、济薯15号等脱毒甘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商薯19在各个甘薯种植区种植,引起甘薯品种种性严重退化,品质变劣,产量下降。主要进行了脱毒甘薯商薯19与未脱毒甘薯商薯19产量比较试验及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为脱毒甘薯商薯19的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 1.选用良种,建立采苗圃 皖南岗丘区适宜推广的脱毒甘薯品种主要有徐薯18、皖薯1号、皖薯2号以及食用型良种北京553及紫罗兰甘薯等。要利用大棚、小拱棚、地膜加温保温等方式,建立采苗圃。采用以苗繁苗的育苗方式加快种苗繁殖速度,解决脱毒甘薯量小和栽插推广用苗量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豫西旱地脱毒甘薯生长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豫薯7号、8号为试材,比较分析了甘薯脱毒苗与普通苗生长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甘薯茎叶增长最快的时期在移栽后55~80 d,而块根增重最快的时期在移栽后80~105 d;LAI的高峰出现在移栽后80d左右,之后LAI开始下降,但脱毒甘薯的LAI则表现出峰值高、持续时间长、后期下降慢的特点;脱毒甘薯的RGR表现为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降低,而NAR则出现两个峰值,分别在移栽后55 d和105 d。脱毒甘薯的茎叶生长量、LAI、RGR、NAR及产量等指标都显著高于未脱毒的普通薯。不同品种的脱毒薯增产性能不同,豫薯7号脱毒薯的增产幅度达48.59%,豫薯8号达43.56%。  相似文献   

7.
福建脱毒甘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甘薯病毒种类、脱毒苗的增产机理、甘薯脱毒苗的抗病性是否变化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供试的 6个甘薯品种的田间带毒率为 1 0 0 % ,检测出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SPFMV)、甘薯潜隐病毒 (SPLV)、甘薯褪绿斑病毒 (SPCFV)中SPFMV是最主要的种类。脱毒甘薯的主茎长度、叶片数、茎分枝数、茎叶鲜重、叶面积系数均高于普通甘薯。生长势强、结薯较早、收获期大薯的数量和重量显著增加 ,是脱毒甘薯能显著增产的主要原因。脱毒“岩薯 5号”变异株对甘薯蔓割病、薯瘟病的抗性明显强于未脱毒的“岩薯 5号” ,经茎尖培养的甘薯脱毒苗 ,其抗病性存在变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甘薯在种植过程中因连年种植出现的病害发生加重、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等因素严重制约了甘薯产业的发展。甘薯脱毒技术是脱除病毒、恢复品种种性、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但生产中脱毒苗的供应能力不足,为了探索其解决办法,以徐薯18、龙薯9号为试验材料,根据甘薯龙薯9号扦插苗自身吸收矿质元素的量计算所得的基质培配方龙9以及1/2龙9、MS、1/2MS为处理,进行了脱毒苗组培扩繁的比较探究。结果表明,徐薯18和龙薯9号1/2龙9配方的茎节数和茎长均为最好,但试验过程中该配方出现了叶片黄化现象,故对1/2龙9配方进行了完善,并在徐薯18、龙薯9号、烟薯25、绵薯10号、遂宁524及北京1号6个甘薯品种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2改良龙9配方处理下的各品种茎长和茎节数均优于MS配方,这对于解决生产中脱毒苗供应不足的问题以及经济效益的增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甘薯新品种商薯7号的特征特性以及其高产优质大面积栽培技术。主要栽培技术:推广甘薯脱毒,适时早插,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精细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这为甘薯新品种商薯7号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甘薯是商洛的主要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1万hm2.因其为无性繁殖作物,生育期间易受病毒病浸染,并逐代积累,导致种性退化.商洛地区目前主要推广品种为徐薯18,由于应用时间长,种薯退化十分严重,大大影响了甘薯的产量.1999年市农科所积极引进甘薯脱毒种薯新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对于解决品种退化,逸除甘薯病毒危害,促进增产增收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脱毒甘薯不同世代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脱毒商薯19和脱毒北京553不同世代苗以及未脱毒薯苗的产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脱毒薯世代苗均较未脱毒甘薯苗有一定的产量挽回损失,世代数越小,挽回损失越高。不同品种间相同世代薯苗挽回损失率表现不同,脱毒商薯19在F2代与未脱毒甘薯苗在产量上差异显著,而脱毒北京553在F2代与未脱毒甘薯苗在产量上虽有一定的增产,但差异不显著。在生产上推广脱毒种薯苗,宜采用脱毒一、二代种薯苗,特别是脱毒二代,既增产又降低成本,而不宜推广脱毒三代及以后世代的种薯。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 1996年率先在福建省内进行脱毒甘薯的应用研究 ,并相继在全省范围内示范推广 ,实践证明 ,脱毒甘薯比未脱毒薯 (同品种 )生长势强 ,结薯早 ,薯皮光滑 ,商品性好 ,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由于甘薯受气候环境、耕作条件、病虫害的影响,品种退化,造成产量不高,降低了农民种植甘薯的积极性。近两年我们引进脱毒甘薯新种花、岩薯5号,与当地无脱毒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示范,脱毒甘薯亩产达3500公斤以上,比当地无脱毒品种增产21.7%,显著提高甘薯的产量和品质,深受群众的喜爱。脱毒甘薯新种花的高产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4.
<正> 利用春甘薯地早春套种马铃薯,一般亩产马铃薯1500~2000公斤、甘薯2500~3000公斤。 1 品种选择 马铃薯用特早熟品种费乌瑞它;甘薯用高产、高淀粉脱毒薯冀薯98、SL-19、豫薯12、豫薯[3等,或高产食用型脱毒薯冀薯4号、冀薯6-8、苏薯8号等。 2 土质选择 选择排灌水方便的沙壤土,切忌在黏土地套种两薯。  相似文献   

15.
种甘薯要想获得高产,必须根据地力选择适宜的品种,这是我多年种植甘薯得到的经验。  比如,苏薯8号宜在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在旱薄地种植易感根腐病,难以获得高产;而烟251则相反,在肥水条件好的地块种植易感软腐病,反而不高产。我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山地、岗坡地、旱薄地,应选种抗逆性强、抗根腐病的品种,如脱毒徐薯18、卢选1号、豫薯7号、豫薯12、烟薯14、脱毒北京533、脱毒138、烟251、52-7等优良品种;有水浇条件、土质中等的,可选种脱毒冀薯4号、苏薯8号、西农431等优良品种。种甘薯要根据地力选品种@高国子!河北省元氏县野鹿头…  相似文献   

16.
四个脱毒甘薯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金山57、岩薯5号、湘薯75-55、新种花4个脱毒甘薯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金山57鲜薯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湘薯75-55和新种花,显著高于岩薯5号,晒干率、出粉率与新种花差不多,鲜食口感较好。岩薯5号产量次之,极显著高于新种花,与湘薯75-55差异不显著,其品质较好,但晒干率、出粉率最低。湘薯75-55晒干率、出粉率最高。新种花产量最低,晒干率、出粉率较高,鲜食品质优。4个脱毒甘薯品种均可根据不同用途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甘薯无病毒苗的组培快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甘薯田间繁殖很易感染病毒,造成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椐报道脱毒三代与未脱毒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而且脱毒薯在田间应用年限越长,单株薯重越轻。通过组培快繁不但提高繁殖系数,而且避免了病毒的感染,保持品种种性。岳薯1号、梅营1号淀粉含量均达20%以上,产量超过45000kg/hm2;紫薯80是一个深受欢迎的、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紫色品种。组培快繁对这3个无毒甘薯品种生产具有重要意义。1 材料与方法于4~6月份采集岳薯一号、梅营一号、紫薯80无毒甘薯苗茎尖,用自来水冲洗0.5~1.0h。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后,…  相似文献   

18.
甘薯是南安市最主要的薯类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666.7hm^2,长期种植新种花、湘薯75-55、金山57、台薯系列等老品种,加上农户留种自繁和沿用传统的栽培方式,导致出现品种混杂、种性退化、抗性差、产量低、品质下降等不适于甘薯食品加工的问题。为了促进南安市甘薯生产,南安市农技站在引进脱毒甘薯品种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1999年从龙岩市农科所引进脱毒甘薯品种(苗)试种,经南安市多点试验示范表明,脱毒甘薯的增产幅度达10%~25%,且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脱毒甘薯品种,目前全市推广面积已达2666.7hm^2,占全市甘薯种植面积的43.5%。推广脱毒甘薯栽培技术对提高甘薯产量、品质和效益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经济效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5个高淀粉脱毒甘薯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甘薯1号产量最高,为45 000 kg/hm~2,增产幅度最大,较对照胜利百号增产30.4%,综合性状最好;其次是豫薯抗病1号,单产38 100 kg/hm~2,较对照增产10.4%,2个品种均适宜在铜仁市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迷你型甘薯是指单块薯重50~150克,短纺锤形,大小均匀,薯肉红色或黄色,质地细腻,风味浓郁,早熟性好.生育期110~130天,烘干率25%~29%,商品薯率75%~85%,地下部结薯浅而集中,易于机械化收获的小型甘薯.迷你型甘薯适合现代小家庭微波烘烤或整个蒸煮,用于粗精粮搭配食用.目前我国推广较多的迷你型甘薯品种有"脱毒心香"、"脱毒金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