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通过原硅酸四乙酯的水解和缩合,并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制得了纳米二氧化硅(平均粒径60-100nm)。讨论了SiO2的形成机理和CTAB的作用机理,并采用FTIR、XRD和TEM表征了纳米二氧化硅。  相似文献   

2.
介孔纳米二氧化硅是一种优良的药物运输载体,合成介孔纳米二氧化硅通常需要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做结构导向剂,但CTAB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因此将介孔纳米二氧化硅作为药物载体用于体内或体外实验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将CTAB去除干净。文章合成了一种介孔纳米二氧化硅,采用酸性乙醇萃取法与高压蒸气法结合将CTAB完全除去,此种方法目前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3.
胡彦伟  程珙  李浩然  何玉荣 《化工学报》2016,67(Z1):379-383
二氧化硅以其优越的耐热隔热性能引起各个行业的广泛关注。以硅酸钠为硅源、氯化铵为沉淀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分散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采用TG-DSC测试分散剂CTAB的分解温度,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以及扫描电镜对制备的二氧化硅粉末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此方法制备的二氧化硅颗粒为无定形态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80 nm。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硅以其优越的耐热隔热性能引起各个行业的广泛关注。以硅酸钠为硅源、氯化铵为沉淀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分散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采用TG-DSC测试分散剂CTAB的分解温度,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以及扫描电镜对制备的二氧化硅粉末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此方法制备的二氧化硅颗粒为无定形态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80nm。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纳米二氧化硅复合绝热材料的绝热机理及绝热性能,分别总结了溶胶-凝胶法和气相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复合绝热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就两种方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复合绝热材料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详细介绍了一些功能性添加材料,包括红外遮光剂、增强材料和高温收缩抑制剂,这些材料对纳米二氧化硅复合绝热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最后展望了纳米二氧化硅复合绝热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结构、表面改性机理及方法。介绍国内外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化学改性及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详述,最后对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天然胶乳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结构特点,简述了纳米二氧化硅作为无机稠化剂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综述了表面改性前后的纳米二氧化硅作为减磨添加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纳米二氧化硅的润滑减磨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结构特点,简述了纳米二氧化硅作为无机稠化剂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综述了表面改性前后的纳米二氧化硅作为减磨添加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纳米二氧化硅的润滑减磨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及其补强天然胶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权芳  彭政  罗勇悦  李永振 《广东化工》2009,36(11):63-64,72
简述了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结构、表面改性机理及方法,介绍国内外对纳米二氧化聩表面化学改性及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详述,最后对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天然胶乳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国内外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方法,并分类介绍了粉体纳米二氧化硅和胶体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方法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讨论了纳米二氧化硅与有机聚合物的反应机理及其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基于纳米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介绍了最近几年国内外其制备方法的研究.从水泥水化的微观机理、水化热、硬化水泥浆体结构与性能三方面,综述了纳米二氧化硅对水泥水化的影响,并展望了纳米二氧化硅应用于水泥基材料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2.
纳米二氧化硅的改性及其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氨基、巯基及四氧化三铁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进行了详细介绍,阐明了改性机理,并叙述了带有吸附基团的氨基或巯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在重金属离子吸附方面应用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应用化工》2022,(10):2856-2860
在系统总结纳米技术用于三次采油的基础上,综述了纳米二氧化硅在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重点讨论了纳米二氧化硅在降压增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以及剥离油膜方面的应用机理,对纳米流体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发展前景提出认识和展望,为纳米流体驱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摘要l自然界中的稻秆是一种二氧化硅(SiO2)/纤维素的纳米复合材料,SiO2与纤维素在纳米尺度的复合,使稻秆质轻和刚柔并具。效仿天然植物复合材料的构筑原理,纳米纤维素模板法仿生制备轻质阻燃材料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综述了二氧化硅的仿生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探讨了仿生制备的轻质阻燃材料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纳米二氧化硅-乙醇悬浮液中加入一定量鞣酸的方法,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引入羟基等活性基团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改性,并用SEM、FTIR和TG等手段对鞣酸表面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改性机理进行研究。利用交流阻抗图谱(EIS)研究包覆后二氧化硅对UV固化涂料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鞣酸是以化学键合的方式接枝到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良好,鞣酸改性纳米SiO2能极大提高UV固化涂层防腐蚀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分散性,拓展其应用领域,以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经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三元共聚物分散剂。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对分散剂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验证了其结构。将此分散剂应用于二氧化硅纳米粉体的表面改性以提高其分散性,同时考察了外加超剪切力场对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分散效果,研究了分散剂用量、超剪切力场强度和分散时间等因素对纳米二氧化硅平均粒径的影响,优化了工艺参数。激光粒度和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在分散剂用量为二氧化硅质量的1%、超剪切设备转速为18 000 r/min、分散时间为30 min条件下,由于分散剂和超剪切的协同作用,纳米二氧化硅悬浮液的分散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7.
通过低温震荡方法制备了过氧化氢凝胶。研究了微米和纳米级颗粒状二氧化硅对过氧化氢的胶凝行为及其所形成凝胶的刺激响应性。用R/S软物质测定仪研究了某过氧化氢凝胶配方的触变性能。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的粒度与表面性质直接影响其胶凝能力,亲水性纳米二氧化硅比亲水性微米二氧化硅具有更好的胶凝能力,而疏水性微米和纳米二氧化硅不能胶凝过氧化氢。亲水性纳米二氧化硅的过氧化氢凝胶具有显著的温度/剪切双重刺激响应性,并随过氧化氢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凝胶形成和刺激触变的可能机理。实验发现,加入微量表面活性剂与氢氟酸,能够有效提高凝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以醋酸锌、草酸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ZnO。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成功制得短柱状及棒状结构的纳米ZnO。借助XRD和TEM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属于纤锌矿结构的六方相ZnO,并且,在棒状结构纳米ZnO的形成过程中CTAB起关键作用,改变反应体系中CTAB的加入量,可以实现纳米ZnO的形貌控制合成。讨论了棒状纳米ZnO可能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9.
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化学修饰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微球,以乙醇作为分散介质,用硅烷偶联剂采用一步法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了表面化学修饰。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手段对其改性前后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修饰后的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疏水性增强;硅烷偶联剂与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羟基发生了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20.
纳米SiO2在高分子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了纳米二氧化硅对高分子材料的改性机理及其在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粘合剂和密封胶等高分子领域中最新研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