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东省城市生活电子地图面世,其覆盖了广东省21个地级市和主要城区,包含了各地的交通道路状况,生活、商务等30多项常用信息。这是广东省“数字化城市”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意味着电子地图率先进入普及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2.
城镇地籍信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地籍信息系统是利用GIS的理论与方法,在机助制图、机助制图基本软硬件设备的支持下,将各类地籍信息以数字化方式输入计算机,建立各类地籍信息数据库,实现城镇信息的传输、管理、更新及应用的数字化、自动化流程的技术系统。本文从系统的软硬件环境、总体结构、功能要求等方面阐述该系统的设计过程与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应用计算机机助编制统计地图的实验,探讨机助编制统计地图的有关问题。文章讨论了(一)应用计算机机助编制统计地图的意义。(二)统计地图信息的研究和分析。(三)统计地图自动成图软件系统及程序设计原理。(四)机助编制统计地图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20世纪,遥感技术的产生运用与发展是人类向前迈进的一大步。21世纪的今天,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对我们的遥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今天的辩题,我方认为,遥感应用发展的瓶颈问题是数据获取而非数据应用。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将波谱信息和上下文信息包含其中构建分类特征向量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核函数的支撑向量机用于分类,在人工彩色纹理数据分类和SPOT5遥感影像数据土地利用分类中,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机载LiDAR点云数据分类技术是LiDAR数据后处理的关键步骤。信息向量机、相关向量机及支持向量机可以在LiDAR点云数据分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三种分类器应用到点云数据分类中,通过实验验证了它们在点云数据分类中的性能,总结了它们在点云数据分类任务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徐庆荣 《地图》1994,(1):49-52
地图制图专业的计算机技术教育及其对专业课的影响徐庆荣(武汉测绘科技大学430070)在地图制图中,计算机技术的研究,从探索试验到逐步应用,已经历了数十年之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地图制图学科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如同2世纪发明地图投影,15世纪创立...  相似文献   

8.
第 一 期穴地测量应用人造卫星观测骛料研究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惕………………方 俊(1)三角网的混合周接观测平差抉……………………………………··顾旦生(15)利用电子针算机解算夫文重方水准明题…………………并厚泽、朱淑霞(35)应用模的方法研究似大地水准面高程公式垂核偏差公式和天文-重力水准公式……………………………………………赖敬文、丘其宪卜7)航空蟹彤测且利用电子针算机解算宴中三角测量的基本公式………y…………王之卓(0)m@9在等面积圆锥投影上量算距离和方位角的藉赣图………胡颧数、王近仁(71)第 二 期大地测且一等三…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测算法机助多用途坐标地籍系统的方法,探讨了野外采集少量特征界址点,通过其相邻点勘丈界址边长,采用整体平差方法进行调整,以其为起始点,接合各宗地草图上勘丈边长,及其图形特点,组成边角网,计算各未知界址点坐标,同时采用地籍码与地形,地物代码并用,经过地籍要素信息及地形、地物图形信息编辑,运行软件包,生成多用途坐标地籍图,宗地图,同时可输出宗地界址点坐标成果,宗地面积成果,且能进行面积统计分类,若与foxbase关系数据库连接,建立地籍数据库,最后接合试验情况,简单介绍本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信息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因此,对我们的影响也很大。从大的方面说,统计信息关系到国防建设、国家宏观经济的决策;从小的方面说,统计信息关系到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生活质量。既然统计信息如此重要,那么对统计信息的精确把控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传统的统计信息的表现形式是以文字、表格等为主,表现形式单一、枯燥,不能给使用者一个清晰的、直观的认识,这会导致使用者在应用统计信息进行决策分析、统计管理时出现偏差,对后期工作造成诸多不利影响。针对这些不利影响,我们将利用天地图辽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辽宁)将传统的统计信息与空间地理信息有机地组合起来,开发出一套可以对统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定位、查询、展示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统计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1.
乔彦友  武红敢 《地图》1996,(3):17-17
立体图的着色问题猜想乔彦友,武红敢(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100101)(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100091)著名的四色问题源于平面地图的绘制与应用。在过去一个半世纪中,围绕该问题的证明吸引了众多的科学家,极大地推动了图论理论的发展,目前已经...  相似文献   

12.
论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集成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22  
随着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获取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传统的地基的、手工的、单点的、单要素向空基的、全自动的、面域的、全要素方向局长;所获取信息的数据量成几何级数增加,数据的质量和性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同时,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从传统的测绘领域迅速扩展到更加广泛的领域,这些新兴的应用反过来又对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动态和实时方面的巨大需求将促使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从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可以预见,在21世纪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将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并充分利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大好机遇,获得快速发展。本文在对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集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技术集成的模式和方法进行深入讨论,并通过典型应用的分析进一步阐述其应用领域和前景。最后,提出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集成是下一个世纪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地图创作的新潮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述彭 《地图》1990,(1):3-6
从地图学理论、科技进步、地图应用与更新、国际交往等方面概述十多年来我国地图制图的发展和进步。面对新形势,要反思既往、更新观念;①改变价值观念,增强实用性,提高科学创造性和有效信息量;②革新技术(遥感影像、机助制图、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分色);③发行要面向全球、开放搞活。  相似文献   

14.
自80年代初,PC-1500计算机在测量工作中迅速普及以来,由于广大测绘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编制了大量应用程序,使得该机在测量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PC机较为普及的今天,PC-1500机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谭熊  余旭初  秦志远  张鹏强  魏祥坡 《测绘学报》2015,44(11):1227-1234
信息向量机是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稀疏高斯过程方法,其模型训练速度快、内存耗费小、稀疏性强,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本文从高斯过程回归模型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向量机的高光谱影像分类方法,针对高斯过程分类中的非高斯噪声模型,采用假定概率滤波算法将分类问题转化为回归问题,通过最大化边缘似然函数进行模型训练,选择活动子集中的信息向量数量达到了稀疏的目的。通过ROSIS影像试验,表明了基于信息向量机的高光谱影像分类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测量技术具有防区外探测能力,全天侯、全天时、精确地获取大范围地面三维信息,经处理可制成数字高程模型和三维地形图,获得地表详细资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获取地形信息的手段和方式,这项高新测绘技术是继GPS空间测量技术又一次大飞跃,具有重要的运用前景。本文叙述了InSAR测量技术原理、相对于GPS优越性以及21世纪应用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7.
野外地质测量中手持GPS定位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PS在工程测量、导航定位等应用中所具有的优越性和方便性使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野外地质测量中小巧方便的手持GPS机能够起到辅助定点和导航的重要作用,是新时期实现现代化数字地质调查的基础设备之一。但由于野外地形、树木等多路径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测量精度和应用受到限制。针对手持机的特点,通过实际测点分类统计分析各方面因素对误差产生的影响程度,进而得出修正方案,提高测量精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情况 江苏省国土资源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应该说在全国国土资源系统中还是起步比较早的。这一、二十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是以数值计算和机助测(制)图为主要内容的早期计算机单机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19.
支撑向量机及其遥感影像空间特征提取和分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提出了基于支撑向量机(SVM)的遥感影像空间特征提取的新方法,并以SPOT全色波段影像上城市特征信息的提取为应用实例,并与人工神经网络(ANN)等特征提取方法进行综合比较,认为SVM方法不但能够获得比较高的分类精度,而且在学习速度、自适应能力、特征空间高维不限制、可表达性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GIS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得到了极大拓展 ,其基础理论研究也在应用的推动下进一步向前发展。人们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与理论研究的预测呈现出多样性 ,不断涌现的GIS研究热点令人眼花缭乱。本文从信息在GIS系统中的处理流程出发归纳总结CIS的理论研究 ,指出其基础理论研究基本是围绕着信息处理流程的各个环节展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