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的休眠和萌发是植物生活史重要的两个环节,植物激素在其中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利用ELISA方法测定了弱休眠性花生品种Chico(CC)和强休眠性丰花1号(FH1)花生种子在萌发过程不同部位中脱落酸(ABA)、赤霉素(GA3)、油菜素内酯(BR)和吲哚乙酸(IAA)的含量。结果表明,FH1新鲜收获种子和干种子中不同部位ABA含量水平明显高于CC;吸水萌发过程中,两品种子叶中ABA含量和ABA/GA3比例变化趋势呈现明显差异,但两品种整体ABA含量及ABA/GA3比例随吸胀降低。研究表明,ABA在检测的三个部位中均发挥作用。萌发中后期,两品种子叶中GA3含量上升,表明GA3主要在子叶发挥作用。两品种IAA及BR含量在种子萌发过程变化趋势一致,它们主要在胚轴及胚根发挥作用。新鲜种子中IAA含量较高,吸胀后呈"波浪型"变化趋势,总体维持明显低于新鲜收获的种子中的水平;且FH1中IAA含量水平明显低于CC品种。萌发过程中两品种BR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FH1的BR含量明显高于CC种子。总之,不同品种间内源激素含量水平存在差异,FH1中较高的ABA水平与其较强的休眠性有关;萌发过程中GA3、BR的提高和较低的IAA水平促进胚轴伸长及胚根生长。  相似文献   

2.
以1年生福建山樱花和日本樱花实生苗为试材,设置对照(CK)、轻度干旱胁迫(LS)、中度干旱胁迫(MS)、重度干旱胁迫(HS)4种处理,探究干旱胁迫对福建山樱花和日本樱花幼苗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树种在LS处理下,GA3(赤霉素)和IAA(生长素)的含量均高于对照,ABA(脱落酸)的含量和对照无显著差异。在MS和HS处理下,GA3和IAA含量呈现明显降低趋势,ABA、ABA/GA3和ABA/IAA的含量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随着干旱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在LS处理下,GA3、IAA和ABA的含量无显著变化,而MS和HS处理中,GA3和IAA含量呈现出下降趋势,ABA含量、ABA/GA3和ABA/IAA呈增加的趋势。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福建山樱花ABA、GA3、IAA、ABA/GA3和ABA/IAA的含量均要低于日本樱花,这表明日本樱花比福建山樱花可能存在着更强的通过调节自身的激素水平来应对外界干旱胁迫的能力,这可能正是日本樱花比福建山樱花更加抗旱的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六倍体小黑麦株高形成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六倍体小黑麦株高形成与内源激素的关系,以六个不同株高的六倍体小黑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小黑麦在株高形成时期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矮秆小黑麦品种的ABA、ZR和GA含量在所调查时期均显著高于高秆品种,而IAA含量在生长后期则显著低于高秆品种。同时高秆小黑麦中IAA/ABA、GA/ABA与(IAA+GA)/ABA的比值均高于矮秆小黑麦,但ZR/IAA、ZR/ABA比值的变化趋势则与IAA、GA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可见不同株高类型的小黑麦在株高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不同茶树品种新梢夏季生长休止、冬季休眠与内源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内源激素水平差异及激素间的比值变化与新梢生长和休止密切相关,高含量IAA及高IAA/zeatin与IAA/GA3比值,导致夏季生长休止;高含量ABA及高ABA/GA3与ABA/zeatin比值,是诱发冬季休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利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技术,测定了亚麻雄性不育系及可育系花蕾不同发育阶段生长素(IA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以及赤霉素(GA3)等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两者间4种内源激素的平衡关系。结果表明:1)在花蕾的整个发育时期,不育系和可育系4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差异明显,且含量高低明显不同。结果表明IAA和GA3含量的降低及ABA和ZR含量的提高可能与亚麻雄性不育的发生密切相关。2) IAA/ABA、IAA/ZR、IAA/GA3和GA3/ABA在两者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大小差异很大。表明4种内源激素之间平衡关系受到破坏可能会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剑麻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水平的关系.在对剑麻H.11648花芽分化进程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了花芽分化期剑麻花芽中的脱落酸(ABA)、生长素(IAA)、玉米素(ZT)和赤霉素(GA3)4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剑麻H.11648茎尖ABA、ZT的含量均在花芽分化初期达到高峰,而GA3的含量在花芽分化基本完成时达到高峰,IAA含量在花芽分化中期处于低谷,且内源激素出现高峰或低谷的时间与其花芽分化完成时间一致,表明测试激素均与花芽分化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高水平的ABA、ZT、ABA/GA3、ABA/IAA、ZT/GA3和ZT/IAA及较低水平的GA3、IAA有利于剑麻的成花.  相似文献   

7.
潘根生  钱利生等 《茶叶》2000,26(4):200-204
本文研究了不同茶树品种新梢夏季生长休止、冬季休眠与内源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内源激素水平差异及激素间的比值变化与新梢生长和休止密切相关,高含量IAA及高IAA/zeatin与IAA/GA3比值,导致夏季生长休止;高含量ABA及高BAB/GA3与ABA/zeatin比值,是诱发冬季休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半夏叶柄为材料,比较MS+BA 2.0 mg/L+NAA 0.1 mg/L(CK)和MS+LFS 0.3 mg/L(Lingfasu,LFS,灵发素)2种培养基在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在半夏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发育过程中,2个处理组内源激素变化趋势,除ABA大致呈“M”状外,IAA、GA3和ZR激素大致呈“∧”状;在半夏体胚发生的重要时期(胚性愈伤组织时期和早期胚时期),LFS处理组中IAA和ABA的含量显著高于CK组,ZR在早期胚时期高于对照29.0%,GA3含量以C  相似文献   

9.
3种无核荔枝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3个无核荔枝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等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通过与有核荔枝对比分析,阐明无核荔枝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讨荔枝无核但能发育成大果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核荔枝和无核荔枝果实中GA3和ABA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IAA和ZT表现差异较大,初步认为无核荔枝和有核荔枝果实发育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激素调控模式,或者果实发育与GA3和ABA关系更为密切;无核荔枝果实中高含量的IAA和低含量的ZT可能是其产生无核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周芹 《中国糖料》2005,(2):20-21,27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甜菜生长发育期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在甜菜根尖和幼叶中的含量,分析了这些内源激素含量对甜菜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甜菜生长发育过程中,根尖和幼叶,均是GA3的含量高于IAA和ABA。幼叶与幼根中IAA比值为11-29,表明甜菜IAA源于幼叶中,IAA含量提高,可促进叶丛快速生长。在糖分积累期,新叶继生时IAA含量迅速提高。随生育进程,幼根中GA3与幼叶中IAA的比值逐渐下降,与叶丛生长速度比较,表现了同步下降的关系。ABA主要存在于幼叶中,是幼根的1.6~17.4倍,随生育进程,幼根中ABA变化较小,有逐步下降趋势,而幼苗中ABA含量在生育后期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1.
水分胁迫对大豆幼苗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盆栽条件下对大豆苗期进行干旱和渍水胁迫处理,测定在逆境条件下,大豆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改变了大豆幼苗叶片内源激素的平衡.干旱胁迫下,ZR的绝对含量降低,ABA、GA3的绝对含量增加,导致IAA/ABA、ZR/ABA、GA3/ABA比值降低;而水渍胁迫下,GA3、IAA的绝对含量增加,ABA的绝对含量降低,ZR/ABA、IAA/ABA、GA3/ABA比值增加.  相似文献   

12.
2.5%单氰氨诱导巨峰葡萄芽解除休眠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巨峰葡萄(Kyoho grapevine)为材料,用单氰氨对其休眠芽进行催芽试验,并分析休眠解除过程中芽的内源激素、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5%单氰氨处理能解除巨峰葡萄芽的休眠;2.5%单氰氨处理使休眠芽内GA3和ZR含量升高,IAA、ABA含量不断降低,淀粉酶活性加强,从而促进淀粉加速降解为可溶性糖.推测内激源素水平及代谢变化可能是单氰氨解除巨峰葡萄芽的休眠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杧果感染畸形病过程中顶芽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凯特杧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接种病菌(Fusarium mangiferae)后顶芽内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接种病菌后,杧果顶芽内赤霉素和生长素含量急速上升,且在整个试验阶段明显高于健康处理,脱落酸含量在试验后期不断升高;分析发现,F. mangiferae侵染能够显著影响杧果顶芽内源激素的含量,改变IAA/ABA和GA3/ABA的平衡,致使杧果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进而引发畸形病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杧果花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玉杧和泰国金白花2个品种杧果在花芽膨大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的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玉米素核苷(ZRs)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芽膨大期金白花中ABA和LAA含量高于白玉杧,而白玉杧中GA3和ZRs含量高于金白花杧;初花期白玉杧中ABA和GA3含量高于金白花杧,而IAA和ZRs含量则低于金白花杧;盛花期白玉杧中ABA,IAA和GA3含量低于金白花杧,而ZRs含量高于金白花杧;末花期白玉杧中ABA,LAA,GA3和ZRs含量均低于金白花杧。  相似文献   

15.
以南京中山陵茶园中十年生龙井长叶茶树为试验材料,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自然低温下茶树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以探讨自然低温下茶树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自然越冬期间,茶树叶片中吲哚乙酸(IAA)含量的波动幅度最大,脱落酸(ABA)次之,而赤霉素(GA_3)与玉米素核苷(ZR)波动幅度较小;同时,除了ABA外,茶树其他内源激素IAA、ZR和GA_3含量变化趋势一致;激素间比值变化和相关性分析显示ZR与GA_3、ZR与IAA、IAA与GA_3含量变化极显著相关,ABA与IAA、ABA与ZR呈显著正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茶树内源激素之间关系密切,茶树可能通过调控ABA/(GA_3+IAA+ZR)的比值来适应自然低温环境。  相似文献   

16.
自然干旱胁迫下配方肥增效剂对水稻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揭示土壤自然干旱条件下配方肥增效剂对水稻植株内源激素的影响,以中稻培两优93为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了配方肥增效剂对水稻内源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酸(GA3)、玉米素核苷(ZR)的影响。干旱处理后,ABA在前期大量积累,后期呈下降趋势。根系和叶片中ABA含量大幅度升高,其中根系中ABA增幅达58~101倍,根源ABA积累幅度远高于叶源ABA积累幅度,而增效剂处理促进了ABA的积累。干旱胁迫前,增效剂处理水稻植株根系IAA、ZR和叶片GA3均显著高于对照;而干旱胁迫后,增效剂处理植株上述激素水平均大幅下降,而对照下降幅度较小。叶中IAA、ZR和GA3的变化则与根系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