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菌斑控制的临床指标,评价其预防牙周疾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0例牙周疾病患者,于全口洁治和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后2周(基线)、基线后12,24及48周检测临床指标,其中23例实施严格的菌斑控制,另外17例加以对照.结果菌斑控制组基线后12,24及48周时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菌斑控制组基线后48周时的临床附着丧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菌斑控制能够有效地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7,(2):229-230
目的:探讨前磨牙松动伴缺失运用纤维加强树脂粘接桥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前磨牙松动伴缺失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结扎丝牙周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纤维加强树脂粘接桥修复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松动牙齿固定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固定前及固定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丧失度(AL)、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等牙周状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均无1例出现牙齿松动;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无1例出现牙齿松动,对照组牙齿松动率为5.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牙齿松动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牙齿松动率8.82%(P<0.05)。固定后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AL、PLI、PD指标均显著优于固定前(P<0.05);固定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PLI、PD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AL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结扎丝牙周夹板固定治疗比较,纤维加强树脂粘接桥修复治疗前磨牙松动伴缺失效果更佳,牙齿松动发生率更低,牙周组织更健康,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应用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3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共80颗牙,全口洁治和根面平整后, 以患者患牙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为实验组,口服牙周康为对照组,于基线、基线后4、12周检测临床指标: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基线时临床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基线后4周、12周,两组临床指标均显著比各自基线时有改善.基线后12周,实验组PLI、PD显著低于对照组,GI无显著差异;基线后20周,实验组菌斑指数PLI、GI、P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局部应用治疗慢性牙周炎短期内可以显著缓解牙周炎症状,且效果优于全身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多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50例作为牙周炎组,纳入同时期口腔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牙周炎组患者进行超声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等牙周基础治疗。比较基线时两组患者间和牙周炎组治疗前后牙周状态相关指标(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血清和龈沟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5、IL-6、IL-8水平差异。结果:基线时牙周炎组牙周状态相关指标PD、CAL、SB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牙周炎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PD、CAL、SBI与基线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基线时牙周炎组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5、IL-6、IL-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个月,牙周炎组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5、IL-6、IL-8与基线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性指标明显升高,通过牙周基础治疗能有效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其牙周状态。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2):1179-1182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80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米诺环素凝胶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龈沟出血指数(SBI)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PD、CAL、S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PD、CAL、SB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1);观察组患者PD、CAL、SBI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1β、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1);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盐酸米诺环素凝胶联合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状况,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多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50例作为牙周炎组,纳入同时期口腔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牙周炎组患者进行超声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等牙周基础治疗。比较2组患者牙周状态相关指标,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临床附着水平(CAL),以及血清和龈沟液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5、IL-6、IL-8水平差异。结果基线时牙周炎组牙周状态相关指标PD、CAL.、SBI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牙周炎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PD、CAL.、SBI与基线水平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基线时牙周炎组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5、IL-6、IL-8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1、3个月,牙周炎组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5、IL-6、IL-8与基线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明显升高,通过牙周基础治疗能有效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其牙周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牙周牙髓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治疗的重度牙周炎患者50例(50颗患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24)采用牙周牙髓治疗,研究组(n=26)采用牙周牙髓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水平、出血指数(BI),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牙齿松动度,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根尖片。结果治疗前两组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6个月、12个月PD均低于治疗前(P <0. 05),治疗12个月研究组PD小于对照组[(5. 60±0. 21) mm比(6. 35±0. 38) mm](P <0. 05);治疗前两组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AL均小于治疗前(P <0. 05),治疗12个月研究组AL低于对照组[(5. 79±0. 22) mm比(6. 16±0. 26) mm](P <0. 05);治疗前、治疗3个月两组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6个月研究组BI低于对照组[(0. 62±0. 11)比(1. 95±0. 77)](P <0. 05);治疗12个月研究组BI低于对照组[(0. 45±0. 12)比(1. 76±0. 76)](P <0. 05)。治疗前后两组牙齿松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对照组均有明显再生的牙槽骨。结论牙周牙髓治疗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较单纯牙周牙髓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伴与不伴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并分析两组患者牙周基础治疗与白细胞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无系统性疾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2例(CP组),伴2型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7例(CP+DM组)。所有患者行全口牙周检查和空腹血液检查,记录患者入院时的数据作为基线资料,包括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 AL)、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计数和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CP+DM组额外记录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对所有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重复入院时的所有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及血液指标的变化差异,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WBC与牙周临床指标及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牙周炎症和破坏程度一致,但CP+DM组WBC水平显著高于CP组[(7.14±1.99)×109/L vs. (6.01±1.26)×10 9/L, P=0.01]。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全口平均PD、AL、BI及PLI均显著低于入院时基线水平,且6个月时CP+DM组的PD比3个月时仍有进一步降低[(3.33±0.62) mm vs. (3.61±0.60) mm,P<0.05]。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相比,两组各项牙周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DM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7.09±0.79)% vs. (7.64±1.16)%,P<0.05;(7.06±0.78)% vs. (7.64±1.16)%,P<0.05], 6个月时的FBG显著低于基线水平[(7.35±1.14) mmol/L vs. (8.40±1.43) mmol/L,P<0.05]。CP组的WBC水平在治疗后3个月时显著低于基线水平[(5.35±1.37)×10 9/L vs. (6.01±1.26)×10 9/L,P<0.05],CP+DM组的WBC水平在治疗后6个月时显著低于基线水平[(6.00±1.37)×109/L vs. (7.14±1.99)×10 9/L,P<0.05]。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显示,WBC水平与PD及FBG呈一定程度正相关。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均能有效改善伴与不伴2型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状况,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但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指标及WBC水平对牙周基础治疗的反应慢于不伴糖尿病的患者,WBC在糖尿病与牙周炎的相互关联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雅皓丁硼乳膏局部应用辅助治疗慢性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5 0例男性单纯性牙龈炎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 (2 6例 )与对照组 (2 4例 )。实验组使用雅皓丁硼乳膏 ,对照组使用普通非药物牙膏。于基线、基线后 2周、基线后 4周检测菌斑指数 (plaqueindex ,PL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bleedingindex ,SBI)等临床指标。结果 基线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指标的均值无显著差异(P >0 .0 5 ) ,基线后 4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指标的均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局部应用雅皓丁硼乳膏能够有效地缓解单纯性龈炎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联合使用超声龈下刮治和甘氨酸龈下喷砂治疗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就诊的3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共有64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磨牙。以龈上洁治疗后1周的各项指标为基线,自身随机对照研究,一侧为试验组,行超声龈下刮治和甘氨酸龈下喷砂;另一侧为对照组,采用超声龈下刮治。治疗4周、12周后复查,通过牙周临床指标、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测定和苯甲酰精氨酸萘酰胺(BANA)试验评价2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 结果 2组牙周临床指标基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4周、12周除临床附着丧失以外2组的牙周临床指标均下降且均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较基线值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ANA试验结果表明治疗4周后致病菌总体数量均下降,2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后试验组仍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在12周的观察期内,甘氨酸龈下喷砂联合超声龈下刮治可有效改善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症状和炎症水平,相较于单独超声龈下刮治更利于治疗效果的长期保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照研究牙周翻瓣术联合应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应用牙周翻瓣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翻瓣术治疗。2组于治疗前(基线)、翻瓣术后1月及3月分别检测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水平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基线时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翻瓣术后1、3月,2组临床指标均显著比各自基线时有明显改善(P<0·01)。实验组的PD和CAL与对照组比较有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PLI和SBI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翻瓣术联合应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优于单纯翻瓣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 Vector治疗仪用于牙周翻瓣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左右侧需行牙周翻瓣术的37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试验组为患者一侧行牙周翻瓣术,Vector治疗仪进行根面平整,对照组为患者另一侧行牙周翻瓣术,Gracey刮治器行根面平整,两组于术前、术后3、6个月分别检测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结果术后3、6个月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两组组间PD、PLI、SBI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间CAL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控制牙槽骨吸收疗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ector治疗仪应用于牙周翻瓣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优于单纯翻瓣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6):86-89
目的 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治疗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科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60例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牙周常规治疗+无托槽隐形矫正,对照组实施牙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牙槽骨高度、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CI、SBI、PLI、PD、CAL、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牙槽骨高度、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I、SBI、PLI、PD、CA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牙周病患者实施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治疗,能使患者症状得到改善,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周丽珍  黄黎 《重庆医学》2015,(6):785-78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伴重度牙周炎患者不同牙周治疗后,牙周状况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 C 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将90例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进行冠心病治疗,基础组在冠心病治疗基础上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冠心病治疗基础上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翻瓣术,比较3组各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联合组和基础组经牙周基础治疗后,牙周袋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斑指数(PLI)、探诊深度、探诊出血均明显下降(P <0.05),并有显著的附着获得(P <0.05);联合组与基础组治疗后比较,PD、SBI、临床附着丧失(CAL)、探诊深度、探诊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和基础组 TNF-α、IL-6及 CRP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基础组和联合组治疗后血清中 TNF-α、IL-6及 CRP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牙周治疗和翻瓣术均能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相关血清炎性因子 TNF-α、IL-6和 CRP 水平,但相对于牙周基础治疗,翻瓣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四环素透明质酸凝胶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牙周局部应用四环素透明质酸凝胶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口内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选择8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共200个牙周袋分为四环素透明质酸凝胶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后在牙周袋内置入碘甘油或四环素透明质酸凝胶,每周一次,共4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基线,治疗后1周,4周和8周时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出血(BOP),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基线时各临床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刮治根面平整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较基线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辅助用药后PD,AL在8周相比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环素透明质酸凝胶是慢性牙周炎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刘昕  赵梦丽  陈精诚 《安徽医学》2022,43(5):510-514
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器对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牙龈卟啉单胞菌(P.g)和龈沟液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及MMP-9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序列编码放置在不透光密封信封中)将2020年1~8月于合肥市口腔医院就诊的42例正畸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观察组采用隐形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牙周健康指数,龈下菌斑中P.g检出率和百分含量,龈沟液TSP-1、TIMP-1和MMP-9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第6个月,两组患者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附着丧失(CAL)和牙龈指数(GI)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PLI、PD、SBI、CAL、GI治疗前后差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8、2.871、6.624、5.724、5.499;P均<0.05);治疗第6个月,观察组患者P.g百分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9,P<0.05);治疗第6个月,观察组患者龈沟液TSP-1、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TIMP-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94、4.922、7.901;P均<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隐形矫治器有利于口腔卫生维护,减少牙龈卟啉单胞菌,调节龈沟液TSP-1、TIMP-1、MMP-9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牙周状况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30名伴有中、重度牙周炎的冠心病患者,比较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的牙周临床指标(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血清IL-1β、TNF-α水平。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后,所以患者的牙周临床指标均有好转,血清中IL-1β及TNF-α水平明显降低。结论牙周基础治疗不仅能改善牙周状况,还可降低血清IL-1β和TNF-α和水平,有利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透明质酸辅助超声波洁治治疗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34枚确诊的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种植体,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局部应用透明质酸+超声波洁治,对照组局部应用碘甘油+超声波洁治,经过一周、两周、四周观察用药前后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的变化.结果 透明质酸组在一周时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