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柠条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保持的重要树种之一,为了提高柠条丸粒化种子播种造林成活率,筛选出合适的丸粒化配方,研究了不同粘着剂浓度、丸粒化材料和丸粒化倍数对柠条丸粒化种子的吸水性、崩解率影响。结果表明:当羧甲基纤维素钠浓度为1.25%时,柠条丸粒化种子吸水性最好,达到18.83%,丸粒化材料对吸水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选择羧甲基纤维素钠浓度为1.25%,丸粒化倍数为7,丸粒化充料配比为B3(粘土∶滑石粉∶高岭土=3∶3.5∶3.5)和C2(粘土∶滑石粉=4∶6)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柠条丸粒化种子播种造林较合适的配方。低于2%含水量的土壤环境,能延长丸粒化种子的崩解时间,降低崩解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不同丸粒化包衣配方(共16种配方)对冰草种子物理性状、萌发特性的影响,以筛选出最优丸粒化包衣配方。结果表明,当滑石粉:膨润土配比为85:15,种粉比1∶1.2,聚乙烯醇浓度20%,芸苔素内酯400 mg/L时丸粒化包衣配方最优,此时单粒率93.87%、崩解率93.50%、抗压强度330.48 g、发芽率63.33%、发芽势49.67%、发芽指数11.23、活力指数137.01,各项数据最为均衡,是值得推广应用的配方。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行种子磁粉丸粒化包衣并磁化处理方面的研究。[方法]研究磁粉丸粒化包衣及磁化处理对油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出苗率及幼苗素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种子丸粒化包衣时添加适量磁粉并进行磁化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和出苗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幼苗素质得到了改善。[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得出的发芽率、发芽势、出苗率和幼苗素质指数,确定油菜种子磁粉丸粒化包衣的最佳磁粉含量为20%,磁化磁场强度为100 mT。  相似文献   

4.
应用丸粒化包衣和拌种处理评价4种杀虫剂对玉米种子的安全性和玉米苗期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筛选出效果最佳的种子处理药剂和用药剂量,为玉米苗期草地贪夜蛾防治提供保苗新技术.结果 表明,药种比为10∶1000的氯虫苯甲酰胺丸粒化包衣处理和药种比为2.5∶1000的25%乙基多杀菌素拌种处理不影响出苗率,其余处理对出苗率均有影...  相似文献   

5.
矮牵牛种子丸粒化包衣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自制配方进行了丸粒化包衣处理,研究了不同包衣倍数和添加生物菌剂对矮牵牛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丸粒化种子单籽率>95%,有籽率>98%,整齐度>96%,单粒抗压强度>3 N.丸粒化处理对该批次矮牵牛种子发芽和出苗没有显著影响,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提高幼苗鲜重.  相似文献   

6.
锦鸡儿属植物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近年来在播种(飞播)造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提高锦鸡儿属植物丸粒化种子造林成活率,筛选出合适的丸粒化配方,选出没有结团、丸粒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单籽率和有籽率高、崩解时间较长的柠条种子丸粒化配方,在室内研究其发芽特性。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丸粒化配方6A3C1、7A2C1、8A3C1的发芽率高于75%,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配方8A3C1的发芽率最高(81%),是柠条锦鸡儿丸粒化的合适配方。小叶锦鸡儿除8A3C1与对照相同,8A1C1显著低于对照外,6A2C1、7A2C1、7A3B2、8A3B2等配方均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柠条锦鸡儿的发芽率高于小叶锦鸡儿的发芽率,但发芽势总体差异不显著。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12 h以内,柠条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丸粒化种子均能崩解萌发,低于2%的土壤含水量,对柠条丸粒化种子的崩解萌发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7.
玉米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4种填充剂粉料膨润土、硅藻土、大白粉、粉煤灰和2种粘结剂107胶、羧甲基纤维素(CMC)进行了种子丸粒化材料筛选试验。通过试验选出膨润土、107胶作为加工玉米丸粒化种子的丸衣材料,确定了玉米丸粒化种子的加工工艺流程,并对丸粒化种子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证明经过丸粒化处理的玉米种子不影响其发芽率,为实现玉米精量播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种子丸粒化是一种新型的种子处理加工技术,种子丸粒化的研发对种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其主要制作过程是种子在丸粒机内通过机械和汽流旋转带动种子旋转和悬浮翻滚,然后加入雾化的液体使种子表面湿润,再加入粉剂和粘合剂形成丸粒种子。丸粒化种子的应用推广具有提高种子发芽率、抗病虫害能力、实现精细化机械播种等优点。国外在农作物、蔬菜、花卉等微小粒型种子上丸粒化技术已走向成熟。国内在甜菜、棉花、玉米、高粱、水稻等作物上的种子丸粒化技术也逐渐趋于成熟,但与国外的成熟技术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今后应注重丸粒化的填料、药剂筛选和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丸粒化种子的整齐度;提高种子生长发育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加强质量检测,降低材料成本。  相似文献   

9.
胡麻种子丸粒化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胡麻的播种质量,提高田间出苗率和保苗率,选用吸水保水能力强的活性炭、凹凸棒和膨润土为主要原料,以不同配比对胡麻种子进行丸化处理,研究了丸化种子发芽指标和质量指标.结果表明:丸化种子的发芽指标较对照均有所降低,其中活性炭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达到对照的95.12%~99.51%,材料配施处理均高于其他丸化处理;除单用活性炭的处理外,含活性炭、膨润土的处理种子发芽势较其他丸化处理高出2.04%~39.41%,含活性炭、凹凸棒的处理种子发芽率较其他丸化处理高出2.66%~27.48%;除活性炭∶膨润土=1∶2、活性炭∶凹凸棒=1∶2的处理外,其他处理种子各发芽指标与裂解率变化趋同;活性炭处理的种子丸粒大小(6.76mm)、净度(83.6%)、均匀度(71.4%)、包籽效果(单籽率43.7%、含籽率208.7%)等质量指标较差,但其发芽指标高,可以通过与其他材料配施,既可改善种子的质量指标,又可保证高的发芽指标,因此,它是胡麻种子丸化处理较为理想的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三江源地区禾本科牧草丸粒化种子种植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禾本科丸粒化种子与禾本科非丸粒化种子、不同种植方式、不同牧草种子的3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别种植于三江源地区阴坡地和阳坡地,测定当年各处理的出苗数、叶片数、叶片长、根长和最大根长。结果表明,丸粒化种子和未丸粒化种子的披碱草在三江源地区的黑土滩当年出苗多、生长快;同德老芒麦在三江源地区的黑土滩的阳坡地当年出苗多、生长快;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当年出苗少、生长慢。在三江源阴坡地丸粒种子与非丸粒化种子的单位面积出苗数差异不显著,但丸粒种子的单株叶片数、最大叶长、根数、最大根长明显高于非丸粒化种子;在阳坡地丸粒种子的单位面积出苗数、单株叶片数明显高于未丸粒化种子。不管阴坡还是阳坡地,丸粒化牧草种子直播出苗数明显高于翻地开沟、播种、镇压的种植方式和耙地开沟种植方式。在三江源地区阳坡地的出苗与长势均好于阴坡地.  相似文献   

11.
飞播包衣种子技术是沙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该技术存在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即飞播种子的成活率低。本文以沙生先锋植物柠条种子为材料,利用正交试验设置不同包衣材料组合,再通过研究不同组分的包衣种子发芽率、苗质量以及包衣种子的多项物理指标,确立了适合柠条种子的丸化包衣剂最佳配方,即乙基纤维素1.5%、凹凸棒黏土和滑石粉的比例为2∶1和10%的“旱可舒”保水剂,并且最终的丸化倍率为1.0。该丸化包衣种子具有一定的吸水功能,在丸化包衣的基础上,再筛选出“尤特奇 (Eudragit) RS 30D”为成膜材料,制成厚度为10%的包衣薄膜,该薄膜可以有效“控制”柠条种子在不适合成苗的降雨量下的萌发,同时不影响在丰富降雨量条件下正常萌发与成苗。毛乌素沙漠实地播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丸化包衣处理的柠条种子,其成苗率提高了22%;对丸化包衣处理的柠条种子,再经过外敷薄膜包衣处理后,其成苗率提高了88%,明显高于丸化包衣处理的种子。这种复合型的丸化薄膜包衣种子可为毛乌素沙区的飞播治沙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同配合比混凝土7 d和28 d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测定,研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聚丙烯纤维粉煤灰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水胶比、粉煤灰、纤维和引气剂;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对7 d混凝土抗压强度有不利影响,但对后期强度贡献较大;粉煤灰掺量为15%和30%时都...  相似文献   

13.
复合掺加粉煤灰和矿渣微粉两种超细掺合料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它们的优良品质和特点,在混凝土中产生优势互补,减小负面影响作用。试验采用大掺量超细掺合料配制高强泵送混凝土,探究复合粉掺量变化以及粉煤灰和矿渣微粉组分比例不同对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混凝土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矿渣微粉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迅速,而两者复掺对混凝土早期和后期强度增长明显。  相似文献   

14.
立足土壤肥力、环境质量角度研究采煤塌陷区不同充填复垦方式的土壤质量差异和优选顺序,能够明 晰复垦短期、长期内各种充填复垦土壤质量提升的短板所在,针对性地为复垦土地后期管护的选取和变更提供依 据。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基于土柱实验和“外采样,采用模糊数学法、内梅罗指数法进行土壤肥力、环境质量评价, 分别立足土壤肥力和重金属污染的角度对不同充填复垦方式进行复垦后短期、长期的优选排序研究。结果表明院基 于土壤肥力质量的充填复垦方式优选排序,在复垦后短期内表现为湖泥>粉煤灰>煤矸石>建筑垃圾,长期表现为粉 煤灰>煤矸石>湖泥>建筑垃圾;基于土壤环境质量的充填复垦方式优选排序,在复垦后短期内表现为湖泥>建筑垃 圾=煤矸石>粉煤灰,长期表现为湖泥>建筑垃圾>煤矸石>粉煤灰。  相似文献   

15.
张旭贤  牛新平  黄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33-22534,22603
[目的]研究粉煤灰不同掺量对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的影响。[方法]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比例的粉煤灰,对不同强度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结果]掺入粉煤灰能够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当粉煤灰掺量占胶凝材料总量20%时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最大。[结论]混凝土中可适当掺入粉煤灰。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研究了早强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对掺粉煤灰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和易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凝土中掺入早强减水剂量在0~1%时,混凝土早期强度明显提高,后期强度也有所增大;当粉煤灰掺量为20%、早强减水剂为0.8%时混凝土强度最大;当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时,粉煤灰掺量为25%,高效减水剂掺量为1.0%时混凝土强度最大;从而得出了掺不同类型减水剂粉煤灰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  相似文献   

17.
对新疆北疆纯粘土、粘土中掺入一定量水泥、石灰和粉煤灰制成的材料试件进行试验,测试试件在不同配合比下的抗压、抗折强度及导热系数。研究不同含水率,不同掺量石灰、水泥和粉煤灰对混合材料的抗压、抗折强度、导热系数的影响。得到适合于强度高、保温性能好的非烧土坯墙体材料。  相似文献   

18.
柯昌君 《长江大学学报》2007,4(3):111-114,126
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对高铝粉煤灰进行了分析,在不同蒸压制度下通过未反应CH量的测定、结合水量的测定、冷热盐酸中溶出量的变化以及XRD、SEM等方法对该粉煤灰的蒸压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粉煤灰的主要矿物组成为刚玉、莫来石、赤铁矿和少量玻璃相,不含二氧化硅。在不同蒸压制度下,该粉煤灰石灰蒸压试样中水化产物主要为C-S-H(I)和水石榴石,水石榴石的量较多,蒸压试样的强度很低,其原因与粉煤灰中可参与反应的硅的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温度与盐胁迫及其交互作用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辽甜1号’甜高粱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15/5、20/10、25/15、30/20和35/25 ℃共5个变温处理及0、50、100、200、300 mmol·L-1 5个NaCl浓度处理,研究不同处理的甜高粱种子萌发、早期幼苗生长及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及规律。结果表明,相同温度条件下,高浓度NaCl处理显著抑制甜高粱的种子萌发,其种子残留干重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其余萌发指标和种苗转化指标则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相同浓度NaCl处理下,温度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显著,其种子萌发指标、种苗转化指标(除种子残留干重)随着温度的上升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低温(≤20/10 ℃)条件下,抗氧化酶活性均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而高温(>25/15 ℃)条件下,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盐分、温度及二者互作均显著影响甜高粱种子的萌发和早期幼苗的抗氧化物酶活性,其中,盐分对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种苗转化指标(除种子残留干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更大,而温度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残留干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较大。在NaCl胁迫下,甜高粱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0/2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