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算机辅助下全髋关节置换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虚拟影像导航辅助下全髋关节置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3例(15髋)髋关节产疾患,在导航系统下进行小切口微创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前髋关节平均Harris评分40分(25~50分),采用改良Hardinge手术入路,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进行Harris评分分析和X线检查。结果在导航系统下顺利完成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平均手术时间为90min(80~105min),出血量为300ml(200~450ml)。术后Harris评分为90分(80~110分),优14髋,良1髋。平均随访2年(10~40个月),X线摄片发现1例髋臼假体周围出现透亮线,但无松动迹象。结论虚拟影像手术导航系统下可以精确地植入假体,减少假体松动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影像手术导航系统下进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1例(16髋)在导航系统下进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设定髋臼假体最佳植入角度为外展角45°,前倾角15°,股骨假体柄颈角为O°,柄干角140°.术后测定假体植入的角度情况,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结果]术后手术导航系统植入髋臼假体的前倾角为(15.6±1.2)°、外展角为(45.3±1.5)°,股骨假体柄颈角为(2.2±1.8)°,柄干角为(140.5±2.0)°.平均随访2.5年(40~15个月),术前平均Harris评分35分(25~35分),术后为X线片发现1例髋臼假体周围出现透亮线,而无松动迹象.[结论]非影像手术导航系统下可以精确地植入假体,减少假体松动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单纯髋臼翻修术治疗单纯髋臼假体松动与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全髋假体松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4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假体松动,分成2组(各22例),研究组采用单纯髋臼翻修术治疗单纯髋臼假体松动,对照组采用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全髋假体松动。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1.5、3、6、12个月Harri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3个月研究组Harri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髋臼翻修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短期内(3个月内)优于全髋关节翻修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构性植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8月~2006年10月,采用结构性植骨全髋置换治疗成人高位先髋脱位22例,29髋。男10例,女12例。左13例,右16例,年龄平均34.6岁(23~42岁)。临床症状主要为患髋疼痛、不稳定和跛行。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46.8分,双下肢长度差异平均为3.8cm,股骨头脱位高度平均为3.9cm,髋关节平均活动度:屈曲66.5°,外展23.8°,外旋20.4°,内旋5.3°。术中臼杯均安装于真臼处,自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使臼杯完全覆盖,充分软组织松解后髋关节复位。髋臼侧选用骨水泥假体18髋、小髋臼生物型假体5髋和普通生物型髋臼6髋;股骨侧选用生物型假体10髋、普通骨水泥假体13髋、窄直柄水泥假体柄4髋和长柄骨水泥假体柄2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关节活动度、双下肢长度差异、并发症等并进行Harris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95min(70~135min),出血400ml(300~650ml);伤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感染;术后1周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人工髋臼外展角平均为48.6°,前倾角平均13.2°。本组2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7.6个月(10~47个月),Harris评分平均89.2分(72~93分);髋关节平均活动度:屈曲115.3°,外展44.6°,外旋49.5°,内旋26.8°。双下肢长度差异平均1.2cm,2例术后股神经麻痹,术后4个月内恢复。随访期间未见明显植骨块吸收、假体松动和脱位。[结论]结构性植骨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成人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一种有效方法,很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功能和外形。结构性植骨可提供良好的髋臼覆盖,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并可保留骨盆骨量。脱位高度小于4cm经软组织充分松解后能下拉复位,不会造成股神经及坐骨神经永久性麻痹。  相似文献   

5.
外侧入路小切口技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髋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操作方法及优缺点.[方法] 2008年2月~2008年8月,采用外侧入路小切口进行单侧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28例.分析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切口长度8~10 cm.术中出血量为280~710 ml,平均410 ml;术后引流量为250~600 ml,平均420 ml.患者平均下床时间6.5 d(3~9 d).Harris评分从术前的41.2分提高到术后6个月的91.5分.[结论] 外侧入路小切口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易接受、术后关节功能好等优点,但应注意其适应证及容易发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方法 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对13例(18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5岁(22~51岁)。术后平均随访3.8年(2~5年),根据Harris评分进行评分,根据Gruen股骨分区法和DeLee-Charnley髋臼分区法对股骨假体和髋臼假体作影像学分析。结果 13例(18髋)患者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24.3分(0~38分)提高至术后平均87.3分(54~94分),疗效优6髋,良10髋,可2髋,优良率为88.9%。髋关节总活动度由术前平均35.4°(0°~105°)提高至术后平均192.6°(78°~225°)。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脱位或折断,异位骨化发生率11.1%(2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重建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假体选择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假体选择. 方法 1995年1月~2002年6月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术33例(33髋),其中男7髋,女26髋.翻修原因:无菌性松动22例,感染后松动8例(其中2例合并窦道形成);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磨损3例,不伴有假体中心性脱位.对无菌性松动和股骨头磨损患者采用骨水泥固定型假体13例,生物固定型假体12例,股骨侧翻修假体均选择骨水泥固定型广泛涂层假体,8例感染患者均行一期骨水泥固定型全髋置换. 结果随访6个月~7年6个月,平均3年11个月.2例出现X线透亮带,但无临床不稳;4例遗留持续性疼痛,无假体脱位、断裂.本组Harris评分由术前的24~47分(平均38.6分),上升为术后的68~88分(平均82.4分),满意率87.9%. 结论无菌性松动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髋臼侧翻修假体可选择骨水泥型假体、也可选择生物型假体,股骨侧翻修假体均选择骨水泥固定型广泛涂层假体,感染后的翻修选择骨水泥假体较好.  相似文献   

8.
85岁以上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方式选择及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85岁以上患者初次髋关节置换的手术体会,分别比较全髋与半髋置换、生物型半髋与骨水泥型半髋假体的不同疗效。方法对48例患者行髋关节置换,其中全髋置换14例,半髋置换34例(生物型23例,骨水泥型11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后随访行Harris评分及X线评估。结果全髋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高于半髋组。术后3个月时半髋与全髋组及生物型半髋与骨水泥型半髋组间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例3个月后失访,共35例获最终随访,平均随访28(6~78)个月,最终随访时全髋组与半髋组Harris评分为(87.9±6.2)分与(82.4±5.8)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无假体松动、感染病例。结论 85岁以上患者同样可以考虑全髋关节置换,生物型与骨水泥型置换疗效相似但生物型假体更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后侧入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01—2014-12采用改良后侧入路小切口行全髋置换50例(53髋)。观察并记录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12 h引流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全髋关节置换切口长度平均为7.0(6.0~9.0)cm,术中出血量平均150(100~250)ml,手术时间平均45(40~55)min,术后12 h引流量平均100(50~150)ml,住院时间平均2~7 d。术后随访1年,Harris评分平均93分,高于术前平均60分,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关节假体位置良好无松脱。结论改良后侧入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但应在熟练和严格指征的前提下谨慎开展这一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髋关节强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34髋)患者,根据患者术前情况,给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其中单侧4例,双侧15例(12例为双侧同期置换,3例为双侧分期置换),采用外侧切口,松解前方挛缩组织,股骨颈分次截骨。股骨头骨刀打碎或髋臼锉逐级打磨,股骨距保留1.5~2.0 cm,股骨扩髓一定要同假体形状匹配吻合良好。应用与锉及试模同型号的生物型假体,嵌入压迫固定,部分患者应用2枚髋臼螺钉固定。[结果]本组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10年,平均3.5年;康复后无须拄拐,生活自理,行走步态基本恢复正常,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术前评分为0~32分,平均19.2分;术后评分为70~96分,平均89.8分。疗效评价结果:优24髋,良7髋,可3髋,优良率为91.18%。[结论]髋关节强直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重建髋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术中正确的手术操作和术后恰当的功能锻炼是术后效果的良好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