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与多重耐药及利福平耐药程度强弱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绝对浓度法测定58株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线抗结核药物的药敏特性,对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谱进行分析。同时对含有核心突变区的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DNA测序,分析rpoB基因突变与多重耐药的关系,以及突变位点和突变性质与利福平耐药强弱的相关性。结果58株结核分枝杆菌中,利福平耐药株36株,敏感株22株。36株耐药株均存在,rpoB基因突变,其中88.9%(32/36)至少对利福平和异烟肼同时耐药。90.O%的利福平高度耐药株(18/20)与rpoB基因531位和526位密码子突变相关。密码子531位和526位各有1株双碱基突变,且均为多重耐药株。结论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所致的利福平耐药株大部分对异烟肼耐药,因此单独检测rpoB基因突变即可初步筛选多重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而rpoB基因的突变位点与利福平耐药程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快速检测痰耐药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了解利福平耐药的分予机制。方法根据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的耐利福平决定区设计引物.用PCR方法从耐药肺结核患者痰及临床分离菌株扩增rpoB基因片段,对扩增获得的rpoB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测定,比较分析耐多药、全耐、单耐利福平、全敏感或标准结核分枝杆菌株之间的基因序列差异。结果于6h内从耐药肺结核痰中快速检测到rpoB举因。耐多药菌株、全耐及单耐利福平分离菌株均检测有rpoB基因点突变,突变位点主要为531、516或526常见密码子,且绝大多数为单碱基突变,发现1例MDR-TB出现479位和531位密码子同时突变。敏感株和标准株无基因突变。结论PCR及序列分析方法可快速、准确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岗及其突变,结核分枝杆菌埘利福平的耐药性与rpoB基因点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河南省耐多药(MDR)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的突变特征。方法:收集150株MDR结核分枝杆菌,应用PCR扩增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编码区全长并测序,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DNA序列为参比序列,分析菌株的突变特征。结果:MDR菌株rpoB基因编码区存在突变者占97.2%(140/144),突变在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RDR)内者占96.5%(139/144),RRDR内和RRDR外同时存在突变者占99.3%(139/140);突变热点依次为rpoB531、rpoB526和rpoB516。发现未被记录的15个突变位点和4个突变类型,其中rpoB1284位点突变可能是多态性位点,与利福平耐药无关。结论:检测河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RRDR内位点的突变可预测MDR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张凌峰  高梅 《当代医学》2013,(20):15-16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相关基因rpoβ突变的特点。方法对临床结核病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对rpoβ基因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分析rpoβ基因突变与利福平耐药的关系。结果 300份痰液标本中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66株,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有21株耐利福平,耐药率为31.8%。21株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株中有16株发生氨基酸突变,突变率为76.2%,突变发生在密码子526、531、533上,以密码子531为主。结论 rpoβ基因突变是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的主要机制,但可能不是惟一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百色地区结核分枝杆菌(MTB)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的突变特征。方法收集128例结核病患者痰液标本,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绝对浓度法检测利福平耐药性,PCR技术检测耐药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序列并测序分析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的突变特征。结果分离培养获得98例MTB,98例MTB出现36株利福平耐药,耐药率为36.73%,36株耐利福平菌株中有27株rpoB基因发生突变,基因突变率为75.00%,其中516位点突变率为3.70%(1/27),531位点突变率为59.26%(16/27),526位点突变率为29.63%(8/27),533位点突变率为7.41%(2/27)。突变热点依次为rpoB531、rpoB526和rpoB533。结论百色地区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分子机制是因为rpoB的基因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特点。方法 6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通过全自动快速分枝杆菌培养鉴定系统(BACTEC-MGIT960)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在这60株菌株中,针对包括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RDR)在内的rpoB基因和异烟肼耐药相关位点katG315、inhA-15、kasA269、kasA312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T-A克隆后进行测序。结果在6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检出利福平耐药株45株,敏感株15株;异烟肼耐药株41株,敏感株19株;利福平和异烟肼同时耐药的有14株。在45株利福平耐药株中,rpoB基因RRDR突变发生率为91.1%(41/45),共检测到12种突变形式,主要突变位点在531、526、516、533,以Ser531Leu突变最常见,占rpoB发生基因突变株的51.2%(21/45)。在41株异烟肼耐药株中,katG315位点有29株发生突变,包括28株katG315(AGC-ACC)和1株katG315(AGC-AAC)突变,突变发生率为70.7%(29/41);inhA-15位点有9株发生突变,均为(C-T)突变,突变发生率为21.95%(9/41)。kasA基因未发现常见突变形式。结论深圳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位点与国内外研究基本一致,但各位点频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肝耐药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我国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INH)分离株katG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型的分子药敏检测方法。方法: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PCR直接测序法(PCR-DS)检测3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katG基因。结果: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对照观察所有INH敏感株的PCR-SSCP和PCR-DS图谱,均未发现异常;而在12株INH耐药株中,有4株无PCR-SSCP和PCR-DS图谱异常,占INH耐药株的33.4%;有5株在94位发生核苷酸错义突变,占INH耐药株41.7%,有3株在96位发生核苷酸同义突变,占INH耐药株的25%。结论:多数结核分枝杆菌对INH是由于其katC基因突变所致,可先用PCR-SSCP筛选突变株,再用PCR-DS方法测定其突变位点,达到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INH耐药基因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陈兆云  蒋静  王家路  杨立 《新疆医学》2012,42(11):55-59
目的:应用DNA芯片杂交技术快速检测临床分离株中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RifampicinRFP)和异烟肼(isoniazide INH)的3个耐药相关基因rpoB、katG、inhA基因,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4月门诊或住院患者的体液标本经培养、分离和鉴定得到的34株结核分枝杆菌样本进行耐药相关基因检测,并将结果与绝对浓度法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4株样本中,利福平rpoB基因有7株突变,总突变率为20.6%,其中6株为531(C-T)位点突变,1株526(C-T)位点突变。与药敏试验的符合率为88.2%。异烟肼基因突变有10株,总突变率为29.4%,其中7株为KatG 315(G-C)位点突变,1株为katG 315(G-A)位点突变,2株为inhA-15(C-T)位点突变。与药敏试验的符合率为85.3%。利福平的7株耐药株中,基因芯片检测5株为突变型,突变率为71.4%.,在利福平的27株敏感株中,基因芯片检测2株为突变型,突变率为7.4%。在异烟肼的9株耐药株中,基因芯片检测7株为突变型,突变率为77.8%,在异烟肼的25株敏感株中,基因芯片检测3株为突变型,突变率为12%。耐药基因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利福平71.4%和92.6%,异烟肼77.8%和88%。结论: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快速准确,可以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遵义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临床分离株rpoB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采用比例法对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分离的127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rpoB基因包括耐药决定区81个碱基在内的412bp片段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127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49株对利福平耐药,78株对利福平敏感.49株耐利福平临床分离株中,31株rpoB基因存在突变(63.3%),突变位点为531、526和516等;511位点CTG→CAG(Leu→Pro)为新的突变位点;4株双位点联合突变,其中2例为新的联合突变:GAC516GGC,ATC572CTC和CTG511CAG,CAC526AAC.结论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与rpoB基因突变相关,且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耐链霉素(SM)和利福平(RFP)的耐药分子机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同时检测rpsL基因、rpoB基因突变在结核分枝杆菌耐链霉素(SM)和利福平(RFP)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CR-SSCP技术对12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rpsL基因、rpoB基因突变同时进行检测,即首先用PCR方法同时扩增RFP、SM的rpoB基因和rpsL基因,然后进行SSCP分析。结果 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为对照,48株药物敏感株的rpsL基因、rpoB基因均未见SSCP图谱异常。特异性为100.0%,74株同时耐链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株中,59株(79.7%)有rpsL基因图谱异常;69株(93.2%)有ropB基因图谱异常。结论 ropB基因突变和rpsL基因突变分别是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和链霉素的主要分子机制。应用PCR-SSCP技术可同时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和利福平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rpoB.katG.inhA突变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PCR及芯片杂交技术平台,建立临床样品中结核分枝杆菌及耐药基因突变的快速诊断新方法.方法 根据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H37Rv序列,我们设计了覆盖rpoB基因81个碱基高变区的5个正常探针和6个可以探测特定突变类型的突变探针,制作膜芯片,并检测临床样品中结核杆菌的基突变情况,以此来判断耐药结果.结果 18个利福平培养耐药中的15个样品都在rpoB基因上检出有突变,利福平耐药突变检出率为83.0%(18/15);25个利福平敏感样品rpoB基因上都未检出突变.20个异烟肼培养耐药的样品中有16个在katG或inhA基因上检出有突变,异烟肼耐药突变检出率为80.0%(16/20);25个异烟肼敏感样品katG或inhA基因上都未检出突变.结论 用膜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结核杆菌耐药性检测.并具有快速、简便、敏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反向膜杂交技术对于肺结核病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反向膜杂交技术检测了40株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分离株、10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分离株、240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的rpoB、katG,、inhA突变基因。240例痰标本同时进行结核菌培养。106株膜芯片检测阳性样本测序验证。结果特异性方面:膜芯片检测40株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分离株,均为阳性;10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分离株,均为阴性。灵敏度方面:膜芯片检测240例临床痰标本中,66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占27.5%。耐药基因准确性方面:106例膜芯片检测阳性的样本进行测序验证,两者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反向膜杂交技术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突变基因,与常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测序检测耐药基因的结果相符,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Rv2629基因191位A/C突变和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69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Rv2629 基因序列,同时用基因芯片和PCR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其rpoB基因,并以传统的药敏试验为对照.结果 92.8%(64/69)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Rv2629为191C等位基因.29株利福平敏感株均无rpoB基因突变,Rv2629 191位A/C突变率为96.5%(28/29).40株利福平耐药株中,75%(30/40)存在rpoB基因突变,191位A/C突变率为90.0%(36/40).结论 Rv2629基因191位A/C突变和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可能没有直接关系,不能作为利福平耐药性检测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DNA芯片技术快速检测耐多药结核菌的常见突变位点,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为对照,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技术检测46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katG、rpoB基因。结果 46例耐多药菌株中,应用基因芯片检测出katG基因突变28株,检出率为60.9%(28/46);检测出rpoB基因突变37株,检出率为80.4%(37/46);同时检测出二者突变共25株,检出率为54.3%(25/46)。结论基因芯片技术操作简单、检测快速,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可作为临床耐药检测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5.
微流芯片技术在耐药株结核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流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rpoB基因突变的可行性。方法:根据rpoB基因最为常见的三种突变形式(531TCG→TTG,526CAC→TAC,516GAC→GTC)设计引物,用于微流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同时与常规药敏试验和DNA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引物比例1:5,杂交温度52℃,杂交时间10min为最佳条件。在20株常规药敏试验为利福平敏感株中,微流芯片测出2株耐药株,并经DNA测序证实;而28株药敏试验为利福平耐药株中,1株微流芯片测定为敏感株,DNA测序证实为513位CAA→CTA突变。该法与常规药敏试验和DNA测序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3.8%(45/48)和97.9%(47/48)。结论:微流芯片技术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药敏方法,掌握南通地区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的突变特点,探索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利福平直接检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47例耐异烟肼、利福平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行PCR结合DNA直接测序法检测KatG及rpoB基因突变。以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为参比菌株,应用BACTEC460TB快速培养系统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自动培养、药敏。结果:47例耐异烟肼、利福平分离株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突变阳性分别为29例(61.7%)、43例(91.5%),两者同时突变26例(55.3%)。结论:PCR-直接测序法敏感、特异、可靠实用,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突变,用于临床耐多药结核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7.
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国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 (INH)分离株katG基因突变情况 ,探讨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型的分子药敏检测方法。方法 :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和PCR直接测序法 (PCR DS)检测 3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katG基因。结果 :以结核分枝杆菌H3 7RV 标准株对照观察所有INH敏感株的PCR SSCP和PCR DS图谱 ,均未发现异常 ;而在 12株INH耐药株中 ,有 4株无PCR SSCP和PCR DS图谱异常 ,占INH耐药株的33 4% ;有 5株在 94位发生核苷酸错义突变 ,占INH耐药株 41 7% ,有 3株在 96位发生核苷酸同义突变 ,占INH耐药株的 2 5 %。结论 :多数结核分枝杆菌耐INH是由于其katG基因突变所致 ,可先用PCR SSCP筛选突变株 ,再用PCR DS方法测定其突变位点 ,达到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INH耐药基因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多重PCR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同时扩增46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48株北京标准菌株、40例耐药及40例非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的inhA、katG、rpoB、IS1081等基因并采用测序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所有耐药样本基因(包括利福平、异烟肼耐药基因)及野生型菌株均被成功扩增。结论:应用多重PCR技术可同时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146-149
目的 了解台州地区临床流行的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基因的表型,为临床有效地治疗结核病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 年8 月至2020 年11 月送检于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的482 株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采用DNA 微阵列芯片法对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katG及inhA 基因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 482 例结核分枝杆菌中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出rpoB 野生型367 例,突变型115 例,其中突变型以rpoB531(C→T)突变为主,检出55 例;检出异烟肼耐药基因katG 和inhA 基因型均为野生型的372 例,突变型110 例,katG 基因突变型中katG315(G→C)突变和katG315(G→A)突变分别是91 例和12 例,inhA 基因突变型只有inhA-15(C→T)突变16 例。2020 年利福平基因耐药率增加到38.46%,异烟肼基因耐药率在6 年间没有明显增长。结论 台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基因型以野生型为主,但利福平基因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徐东芳  王庆 《安徽医学》2012,33(3):260-262
目的分析利福平耐药结核菌株rpoB基因突变特点,探讨DNA序列分析在药敏测定中的意义。方法对101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rpoB基因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观察其rpoB基因突变的规律。结果 101株临床分离株中,耐利福平91株,经DNA序列分析有85.71%(78/91)菌株存在rpoB基因突变的突变,主要集中在531位(44.87%)和526位(28.21%),未检测到发生缺失或插入碱基突变的菌株,10株敏感株均无突变。结论 rpoB基因核心突变区发生突变是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耐药的主要原因,其中531位丝氨酸和526位组氨酸是最常见的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