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的临床应用及其美学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及对牙龈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对25例患者的60颗牙齿制作氧化锆全瓷冠联合纤维桩进行修复,随访患者12个月,通过对全瓷冠色彩的口内适应性、冠体有无破损和脱落及牙龈健康状况来研究其美学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客性.结果 修复体的色彩更接近口内自然环境,无破损及脱落,牙龈健康,医患双方满意.结论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完成的氧化锆全瓷冠增加了冠修复的美学效果,纤维桩增加了强度,其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均佳.  相似文献   

2.
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对牙周健康状况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的临床应用及其美学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及对牙龈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对25例患者的60颗牙齿制作氧化锆全瓷冠联合纤维桩进行修复,随访患者12个月,通过对全瓷冠色彩的口内适应性、冠体有无破损和脱落及牙龈健康状况来研究其美学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结果修复体的色彩更接近口内自然环境,无破损及脱落,牙龈健康,医患双方满意。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完成的氧化锆全瓷冠增加了冠修复的美学效果,纤维桩增加了强度,其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均佳。  相似文献   

3.
董亮  慕红文  刘秀富 《吉林医学》2013,34(17):3315-3316
目的:探讨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美学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对30例患者的50颗牙齿采用氧化锆全瓷冠修复设为治疗组。依据年龄相仿、牙位相同的原则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冠为对照组,随访12个月,对两组修复体色彩的口内适应性、冠体有无破损和脱落及修复前后局部龈沟液水平和龈沟液中骨钙素水平进行监测。结果:氧化锆全瓷修复体的色彩更接近口内自然环境,无破损及脱落。结论:通过CAD/CAM技术完成的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增加了冠修复的美学效果,其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均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及其美学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收治的59例患者(患牙78颗),行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患牙,随访一年,通过对全瓷冠色彩在口内的匹配度、有无破损和崩瓷、牙龈的健康状况以及与邻牙的接触关系来研究其美学性能、生物性能及稳定性。结果:59例患者对修复的效果整体满意。结论:通过CAD/CAM技术完成的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增加了全冠的美学效果,提升了冠修复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的临床应用及其美学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及对牙龈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9年我院进行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修复的87例患者(309颗牙)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中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修复的87例患者(309颗牙),边缘着色A级者占96.66%,龈缘密合度A级者占93.09%,修复体颜色A级者占94.91%,修复体周围龋A级者占100%,修复体折裂A级者占96.73%,基牙松动100%;评分较低的为龈缘密合度和牙龈颜色不协调。结论:为了减少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所出现的问题,分析失败原因,减少修复体失败的发生,必须严格遵守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的适应证和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AD/CAM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的修复效果、美学性、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对牙龈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CAD/CAM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修复的68例患者(264颗牙)的临床资料,对其从满意度、美学性、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对牙龈健康状况的影响几方面进行调查。从患者主诉、临床检查基牙的牙体、牙周状况等方面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多数患者,临床修复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未发生全瓷冠破裂及继发龋。14颗(5%)因发生严重并发症而修复失败。结论CAD/CAM二氧化锆全瓷冠无金属基底,颜色及透明度均优于金属烤瓷冠,修复体边缘密贴,具有较好的色彩效果和类似天然牙的光反射状况,适合对美观要求高或患牙不宜做金属烤瓷冠修复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氧化锆全瓷冠桥修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作技术,对45例患者的52颗牙齿制作氧化锆全瓷冠,随访6~18个月,采用全瓷修复临床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氧化锆全瓷冠桥修复体52件,其中单冠48件k前牙31颗,后牙17颗。3单位固定桥4件。单冠48件中,有1例后牙全冠戴牙后6个月牙合面出现崩瓷,予其拆除后重做。6个月1例全冠卡探针;12个月时1例患者1颗后牙龈轻微炎症治疗后好转。在3单位固定桥中4件中,6个月时1例探诊时少量出血,1基牙出现牙髓炎症。结论:氧化锆全瓷桥冠稳定性、美学效果及生物相容性均佳,是一种理想的全瓷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对比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全瓷冠与常规烤瓷冠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修复方式不同分为CAD/CAM组(n=40)和常规组(n=40)。CAD/CAM组采用CAD/CAM全瓷冠修复,常规组采用常规烤瓷冠修复。以美国公众健康服务标准(USPHS)修复体评价标准评价其修复美观效果并比较两组修复效果和牙龈反应。结果:修复后6个月,CAD/CAM组后牙外形、颜色匹配及边缘适合性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表面质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6个月,CAD/CAM组修复体崩瓷发生率(4.76%)和基牙继发龋发生率(0)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9.05%、9.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CAM组修复体断折发生率(2.38%)与常规组(4.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个月,两组牙龈指数及菌斑指数均明显低于修复前(P0.05),且CAD/CAM组牙龈指数及菌斑指数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CAD/CAM全瓷冠稳定性好,强度佳,牙龈反应较小,修复后牙牙体缺损整体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9.
CAD/CAM氧化锆全瓷冠桥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氧化锆全瓷冠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6例患者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氧化锆全瓷冠桥进行修复,随访18-24个月对修复体的色泽、是否有崩瓷、瓷裂,牙周健康,边缘密合度进行临床评价,研究其生物相容性、美学性和边缘密合性。结果25例全瓷冠桥修复体色泽自然,无裂纹和脱落,边缘密合,牙周健康。结论通过CAD/CAM技术制作的氧化锆全瓷冠桥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全瓷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0.
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对患牙牙周组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和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的临床应用、生物相容性及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欲行全冠修复的患者18例(患牙30颗),其中15颗作为治疗组修复氧化锆全瓷冠,15颗作为对照组修复钴铬合金烤瓷冠,于修复前和修复后61、2个月分别进行常规龈沟出血指数(SBI)检查、龈沟液(GCF)称量及GC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结果治疗组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6个月、12个月其各项指标与修复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后6个月时,各项指标与修复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对患牙的牙周组织影响较小,有利于牙周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氧化锆全瓷冠和镍铬合金烤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门诊部收治的59例患者(患牙78颗),并随机分为二组,其中观察组29例(患牙39颗)行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对照组30例(患牙39颗)行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随访一年,通过对烤瓷冠色彩在口内的匹配度、有无崩瓷和折裂、修复体的边缘密合度和染色情况来对比研究二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边缘密合度分级高,修复体崩瓷、折裂少、颜色匹配一致度高,牙龈边缘染色情况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CAD/CAM技术完成的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增加了全冠的美学效果,是前牙理想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2.
顾延猛 《当代医学》2012,(32):139-140
目的探讨CAD/CAM二氧化锆全瓷在口腔修复中的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诊治的30例烤瓷冠修复前牙患者,给予CAD/CAM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平均随访6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0例烤瓷冠修复前牙患者的全瓷冠修复体没有出现变色、崩瓷,以及裂纹等现象,牙龈没有出现红肿、出血,以及牙龈黑线等情况.修复前龈沟出血指数3级者3例,龈沟出血指数为4级者4例,经过CAD/CAM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龈沟出血指数分别为0级和1级,牙龈健康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 CAD/CAM二氧化锆全瓷修复能够明显改善牙龈健康状态,并且修复效果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前牙金属烤瓷冠与全瓷冠修复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志刚  冷先文 《医学新知杂志》2009,19(4):213-214,217
目的 比较金属烤瓷冠与全瓷冠修复前牙的美学效果及牙周组织变化.方法 对160例患者的208颗前牙进行烤瓷冠修复,按修复方法分为2组:镍铬合金烤瓷冠组和氧化锆全瓷冠组(各104颗牙),1年后随访2组患者,观察修复初和1年后修复体外形、色泽,以及牙龈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修复1年后,两种冠修复体的外形和色泽无明显改变.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后,65.4%的患牙牙龈发生变色,30.8%患牙出现轻度牙龈炎;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无一例患牙发生牙龈变色及牙龈炎.结论 全瓷冠较金属烤瓷冠修复前牙美学效果更佳,且对牙周组织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氧化锆全瓷冠桥修复体对前牙缺损的修复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9月新乡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收治的36例氧化锆全瓷修复患者,52例钴铬合金烤瓷修复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56个牙位的氧化锆全瓷冠和84个牙位的钴铬合金烤瓷冠在外形、边缘适合性、继发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牙龈状况、边缘着色、颜色匹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氧化锆全瓷修复体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和生物相容性,近期临床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5.
林海书  谢莉莉 《海南医学》2014,25(1):110-111
目的观察氧化锆全瓷冠在后牙修复上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颗后牙进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观察018个月。结果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48例,2例戴牙12个月后出现牙合面崩瓷,拆除冠后重新修复;1例患者6个月后出现卡探针,但无可探人的间隙;2例患者6个月牙龈轻微炎症治疗后好转;l例患者戴牙12个月出现牙髓炎症状,根管治疗后再行修复。结论氧化锆全瓷冠有较佳的美学效果及生物相容性,还有较高硬度、强度,能够承担后牙咀嚼猞力,是一种兼顾美观与功能的后牙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铸瓷贴面与全瓷冠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愿接受前牙美学修复治疗的82例(225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选择的修复方式分组,分别采用IPS e.max铸瓷贴面修复法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法,依据Ryge标准对两组修复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效果进行评价。随诊2年,比较两组修复体完整性。结果: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的龈缘密合性、术后敏感、修复体完整性、龈边缘变色和牙龈反应方面均表现出优异的效果,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年后,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组的修复体完好率明显优于IPS e.max铸瓷贴面修复组(P<0.05)。结论:铸瓷贴面与全瓷冠用于修复前牙均具有理想效果,形态与色泽接近于天然牙齿,材质强度好、硬度佳、抗磨损、边缘粘结紧密,但全瓷冠远期修复体完整性更好,临床仍应根据具体牙体情况和修复者意愿对方案选择进行综合评定,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与钴铬合金烤瓷冠两种修复类型的返工原因,以降低返工率,提高修复体质量.方法:通过义齿加工管理软件,分别收集CAD/CAM氧化锆全瓷冠返工记录181条,钴铬合金烤瓷冠返工记录179条,根据不同的制作类型及返工原因将其分类,比较修复体的返工率.结果:在181条CAD/CAM氧化锆全瓷返工记录中,瓷崩脱所占的比率最高,占38.7%,其次为边缘不到位,占25.4%.179条钴铬合金烤瓷返工记录中,边缘不到位排在首位,占35.2%,其次为瓷崩脱,占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种修复体单连冠和前后牙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与钴铬合金烤瓷冠返工原因分布有差异,临床医生应正确选择适应证,严格遵循基牙设计原则,细致进行临床及技工制作,才能降低返工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成年人前牙分别以镍铬普通烤瓷冠和二氧化锆全瓷冠进行临床修复,各为34例,分别比较解剖外形、颜色匹配、边缘适合性、牙龈状况、龈缘灰线五方面。结果:对于从颜色匹配、边缘、外形、牙龈反应以及龈缘灰线合格率比较氧化锆全瓷冠的41个牙位和镍铬合金烤瓷冠49个牙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考虑到健康还是美观,作为患者前牙缺损或缺失的修复体,可优先考虑氧化锆全瓷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作(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对牙周组织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56例择期进行全冠修复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8例.观察组(32颗牙)采用CAD/CAM氧化锆全瓷冠进行修复.对照组(30颗牙)采用镍铬合金烤瓷冠进行修复.对比两组患者修复前后牙的边缘密合性及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结果:观察组修复前后龈沟液(GCF)、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介素6(IL-6)无明显改变;对照组修复后GCF、TNF-α、IL-6显著高于修复前的水平,且显著高于观察组修复后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修复前后探针深度(PD)、附着丧失(AL)、龈沟出血指数(SBI指数)、菌斑指数(PLT指数)无明显改变;对照组修复后PD、AL、SBI指数、PLT指数显著高于修复前的水平,且显著高于观察组修复后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D/CAM氧化锆全瓷冠具有良好的边缘密合性,对牙周组织影响较小,不会引起明显的牙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CAD/CAM氧化锆全瓷冠桥因其制作便捷快速、美观,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口腔修复领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CAD/CAM氧化锆全瓷修复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