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控制理论与应用》第四届编委会会议于1998年9月ZI日至22日在98’中国控制会议期间于浙江宁波大学举行.来自全国20个学校和科研单位的32名编委参加了会议.副主编秦化淑研究员主持会议,上届主编李伯夭教授致开幕词并做了第三届编委会工作的总结报告.本届主编吴捷教授致词,本届主编陈翰苗研究员因故不能到会,委托秦化淑副主编向大会表示祝贺.与会编委对第三届编委会七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对今后工作的目标和设想进行了热烈地发言,并对以下各点取得了共识.卫.第三届编委会七年来的工作成绩显著,实现了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控制与决策》第三届编委会于 2 0 0 1年 5月 2 1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第三届编委会部分编委参加了会议 ,编委会主编张嗣瀛院士主持会议。会上介绍了编委会的调整情况 ,通报了期刊工作 ,与会编委对如何办好期刊发表了意见。  从第二届编委会成立至今的 1 2年间 ,自动控制学科领域有了很大发展 ,本刊编委人员也有较大的变化 ,因此有必要对第二届编委会进行调整。经过专家推荐和民主协商 ,确定了第三届编委会的人选。《控制与决策》第三届编委会由 5 6人组成 ,具体名单见封底。  会议充分肯定了前两届编委会的工作 ,认为在前两…  相似文献   

3.
《控制理论与应用》编委会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在广州举行了第二次会议,来自全国21个单位的34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华南工学院副院长、第二届编委会主编李伯天教授主持。并致开幕词。会议期间组成了第二届编辑委员会,秦化淑副研究员代表主办单位做了关于调整编委会成员的说明。第一届编委会主编许国志研究员,副主编涂其栵教授对第一届编委会的工作做了总结报告。会上有七位同志做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4月28日,《动力学与控制学报》第四届编委会在北京裕龙酒店召开了第一次编委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主编广西大学赵跃宇教授、副主编北京大学刘才山教授、石家庄铁道大学杨绍普教授,以及清华大学宝音贺西教授等23位编委专家和编辑部主要工作人员等。本次会议由主编赵跃宇教授主持,会议的主要议程包括:赵跃宇教授代表第三届编委会和编辑部向与会的新一届编委专家做学报工作汇报、第四届编委专家自我介绍、新一届编委会研讨《动力学与控制学报》未来发  相似文献   

5.
2021年5月8日,《计算机教育》杂志第六届编委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曲阜召开.编委会副主任 周立柱教授、王志英教授等杂志编委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计算机教育》杂志社主编奚春雁主持.本次会议成功举办,得到了编委们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6.
《自动化仪表》第三届编委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于1992年12月13日至14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21位编委,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过程检测控制仪表学会的17位理事列席了会议。编委会主任委员吴钦炜,副主任委员兼主编范建文,副主任委员杨振业、谭祖根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主任委员吴钦炜主持,会议审议、通过了《自动化仪表》编辑部1990年6月至1992年11月工作总结及近期工作安排,充分肯定了编辑部所做的工作,期望《自动  相似文献   

7.
2009年1月21日,《遥感技术与应用》第五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召开,会议由编委会主任姜景山院士主持,来自北京有关单位的部分编委以及京外单位的编委近2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信息与控制》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七日在北京香山别墅举行。会议由学部委员、《信息与控制》名誉主编张钟俊教授主持,编委会主编蒋新松同志代表编辑部在会上作了几年来办刊工作的总结报告,会议肯定了几年来的办刊成绩,指出了存在问题。 与会编委们进行了充分热烈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办刊的指导思想和读者对象,即把刊物办成理论与应用、普及兼提高相结合的学术刊物,主要读者应是初、中级以上研究技术人员、大专院校教师、研究  相似文献   

9.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2,10(2):192-192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第三届编委会会议于2012年4月14日在湖南大学集贤宾馆召开.与会人员有编委21人、编辑部成员3人及相关专家.会议由副主编张伟教授主持.会议的主要议程为: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编徐鉴教授致开幕辞;湖南大学校长、主编赵跃宇教授作“《动力学与控制学报》编委会工作报告”;第一、二届编委会副主编梅凤翔教授作“关于《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历史回顾与发展”的重要讲话;接着与会代表就《动力学与控制学报》进一步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和社会影响等进行讨论;最后,赵跃宇教授还作了总结发言.  相似文献   

10.
2011年5月26日,《遥感技术与应用》第六届编委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召开。会议由第六届编委会主任姜景山院士主持,编委吴季研究员、蒋兴伟研究员、张志强研究员,刘和光研究员、王超研究员、李新研究员、高峰研究员、黄铁青研究员、董晓龙研究员、文军研究员、鲁安新研究  相似文献   

11.
《遥感技术与应用》于1991年7月转为公开出版发行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编辑部于1991年11月11日在北京适时地召开了刊物公开之后的第一次编委会会议,这是第二届编委会成立之后的首次会议。到会编委22人,北京地区大部分编委都到了会,其他则分别为兰州、上海、长春、合肥、乌鲁木齐和成都的编委,几位热心读者、作者也列席了会议,会议开得圆满成功。会议由主编杨生主持,首先由副主编苏华池代表编辑部作了几年来刊物工作的汇报,然后编委们围绕如何提高刊物质量这一主题发表了看法,就刊物的发展方向、性质以及其他具体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十三日,《自动化仪表》第二届编委会在广东省肇庆市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机械工业部仪器仪表局副总工程师、机械工业部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所长吴钦炜同志出席并主持了这次会议。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机械工业部仪器仪表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良楣同志担任第二届编委会名誉主任委员的提案。会上,产生了第二届编委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听取并审议了编辑部1983~1984年工作汇报,对今后办刊方针、报导重点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讨论,通过了编辑部1985年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3.
《数据采集与处理》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于1989年11月5日—9日在苏州举行。本届编委共47人,实到30人,其他编委来信或来电请假。副主任委员唐鸿宾教授抱病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始,由编委会主任委员何振亚教授致开会词,讨论结束时,新任副主任委员主厚枢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会议期间,编辑部倪则中副编审代表编辑部主任孙平凡副编审作了题为  相似文献   

14.
“庆祝《数据采集与处理》创刊十周年暨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四川联合大学召开“庆祝《数据采集与处理》创刊十周年暨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1996年7月26-29日在四川联合大学召开。7月27日上午举行了开幕式。出席会议开幕式的有编委,川大校、系领...  相似文献   

15.
《控制理论与应用》2008,25(3):596-596
《控制理论与应用》第六届编委会会议于2008年5月23日至26日在广州举行.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陈翰馥院士、北京大学黄琳院士、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处处长章熙春博士、EI中国信息部吕萍主任、德国Springer出版公司中国办事处赵际南主任,以及《控制理论与应用》历任顾问、编委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5月 1~ 3日 ,《数据采集与处理》第 4届编委会在徐州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北京、上海、陕西、湖南、江苏等 8个省市的 2 0余位编委、编委代表及特邀专家出席了会议。编委会主任何振亚教授主持会议 ,他首先代表编委会 ,向远道而来的编委、编委代表及特邀专家表示欢迎 ,并高度赞扬了由编委会和徐州师大联合举办的“2 1世纪信息科学技术研讨会”将对徐州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 ,肯定了《数据采集与处理》编辑部的工作 ,认为进步显著 ,质量不断提高 ,但还需继续努力 ,争取再上新台阶。《数据采集与处理》编辑部副主任朱德培副…  相似文献   

17.
暨庆祝创刊15周年读者座谈会在香港召开 2001年4月30日~5月5日,香港2001年多媒体、视频和语音信号处理国际会议在香港九龙香格里拉酒店召开.此次会议由IEEE信号处理香港分部、香港理工大学多媒体处理中心联合主办.来自世界14个国家和地区10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并作学术报告.会议的主要议题为:图像分割、图像分析、图像理解;语音信号的分析与处理;视频传输、编码与处理;多媒体信息的存储、检索与管理;多媒体在Internet上的应用等相关技术.学术报告的内容新颖且精彩纷呈,其中很多都是学科前沿的课题.本刊编委沈兰荪教授、杨绿溪教授在会议上作了学术报告.这次会议的召开,促进了各国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对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将起到推动作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第5届编委会也同时在港举行.赴港的21名编委及编辑部代表参加了会议,本刊名誉编委香港理工大学萧允治教授及林建文副教授,本刊名誉编委香港城市大学梁树雄教授也应邀参加了会议,他们对《数据采集与处理》第5届编委会在港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数据采集与处理》杂志越办越好.会议由编委会副主任唐鸿宾教授主持.以下编委作了学术报告: 何振亚教授(东南大学):混沌神经信息处理; 朱淼良教授(浙江大学):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 刘国岁教授(南京理工大学):随机雷达信号的进展; 崔平远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空探测及其关键技术; 于洪珍教授(中国矿业大学):煤矿多媒体安全生产综合调度指挥系统的研究. 香港和内地的专家学者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展开了学术讨论,有的还达成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 《数据采集与处理》编委会还在香港理工大学召开了庆祝创刊15周年读者座谈会,本刊名誉编委、香港中文大学程伯中院长及香港理工大学10余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座谈会.本刊主编、国家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东南大学何振亚教授首先回顾了《数据采集与处理》杂志发展的历史,肯定了已经取得的成绩(已被美国Ei Page one数据库收录),对15年来各级领导对该杂志大力支持表示感谢,特别对南京航空航空大学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谢意.与会专家、学者对杂志的发展献计献策,归纳起来如下.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S Y Kung教授:杂志应该尽快建立自己的网站,并和作者的网站相连接(link);香港理工大学萧允治教授:编委会会议要经常和International Conference一起开,这样有助于扩大期刊的影响;能否把杂志的名称改一下,使之更modern;香港城市大学梁树雄教授:杂志要适当刊登英文稿件,这样有助于增加国际影响;澳大利亚悉尼大学David Dagan Feng教授:每期最好有special issue,有报道重点,可以和一些国际会议联系,从其论文集中挑选最好的稿件刊登在杂志上;澳大利亚悉尼大学Jesse S Jin 博士:如果预先公布下一期的主要Title,可以吸引一些读者、作者阅读和投稿的兴趣;考虑增加大陆外的编委,特别是香港特区的编委. 在港期间,编委们先后考察了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在中文大学,各位编委参观了图像处理研究室、语音信号处理研究室、无线电研究室及生命科学研究室等,中文大学的有关研究人员作了现场讲解,有的还做了实验演示;在香港理工大学,各位编委饶有兴致地参观了他们的多媒体信号处理中心,并和他们的研究人员交换了研究心得. 5月5日,《数据采集与处理》第5届编委会及其读者座谈会圆满结束.这次会议是其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数据采集与处理》杂志在迈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前进了一步. 《数据采集与处理》编辑部  相似文献   

18.
《数据采集与处理》2007,22(2):149-149
2007年5月16日—5月21日,《数据采集与处理》第五届编委会换届会议暨第六届编委会在深圳隆重召开,来自全国30所高校(包括香港地区)45名代表出席了大会。新老编委济济一堂,共商如何办好杂志。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第6届编委会为契机,总结经验,群策群力,进一步办好《数据采集与处理》,为创造精品期刊而努力。会议由名誉主编、国家首席科学家何振亚教授主持。会议首先由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长张基宏致欢迎词并对该校的情况作了介绍,接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黄志球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南航讲话并…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电子工业部微型计算机专业情报网网刊《微型机与应用》首届编委会工作会议于1984年2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由微型机情报网领导小组和电子计算机学会微型机分会推荐、经与编委所在单位协商产生并由微型机情报网聘任的36名编委会编委出席了这次会议。电子工业部计算机工业管理局顾问郭平欣、总工程师陈力为、信息处负  相似文献   

20.
《遥感信息》编委会议,1987年11月2日在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召开。陈述彭主编主持会议,国家遥感中心负责人何昌垂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在京编委22人及编辑部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编辑部作了《遥感信息》创刊两年来在编辑、出版、发行、稿源、经费开支及读者反映等方面的工作汇报。编委会对编辑部的工作表示满意。为了加强对编辑部的领导和有利于开展工作,会议同意增补若干名编委和副主编,为此重新公布编委会的名单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