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限元分析可以通过实验条件仿真研究人体及动物体器官组织中的结构、内部场强等变化情况。本文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与求解脊髓表面电位,研究躯体运动控制和感觉处理中诱发的脊髓中间神经元兴奋在脊髓神经中的传播特性。建立了大鼠脊髓内电信号源三维模型,利用电信号在脊髓内的传导特性,分析和计算了脊髓内部兴奋中间神经元发放出来的电信号源沿脊髓横径方向、背腹方向变化对脊髓表面电位分布的影响,得到了脊髓表面场电位分布曲线,发现脊髓表面电位分布基本呈现单调特性,且个别记录点的电位值小于附近记录点电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脊髓诱发电位的特征及成份来源,用乌拉坦麻醉的大鼠,分别暴露背部皮肤、椎板或脊髓,记录电刺激坐骨神经诱发的脊髓电位,结果如下:一、脊髓诱发电位的分布及节段性电位的特征:刺激坐骨神经诱发的脊髓电位可分布在腰(L)段和下胸(T)段脊髓表面,由尾向头端电位幅度与持续时间逐渐降低,潜伏期延长,波峰数减少。在T_(13)~L_1之间可见明显的节段性反  相似文献   

3.
脊髓背表面慢电位的各成分仅映背角中间神经元的活动和初级传入末梢的去极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脊髓的机能状态。本工作以脊髓诱发电位为指标,观察脊髓局部缺血及其恢复过程中该电位的变化规律。 实验在异戊巴此妥钠麻醉的大白鼠上进行,观察时用箭毒制动,施用人工呼吸,刺激腓总神经后在脊髓背索表面用银球电极记录诱发电位,经过计算机TQ-19叠加16次后,由X-Y记录仪描记。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改良Allen's法,分别以50g/cm和100g/cm打击大鼠T213-L1脊髓,造成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分别观察伤后24小时内的SpEP和CMEP的变化,以了解不同程度损伤对SpEP和CMEP的影响及SpEP、CMEP的变化与脊髓继发性损伤发展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种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均可造成大鼠脊髓SpEP,CMEP的明显变化,尤以SpEP变化明显。损伤越重,电位改变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直接脊髓神经电刺激下场的分布规律,构建尽可能模拟脊髓在电刺激作用下的数学模型,本研究将硬膜外电刺激下的脊柱理想化为圆柱,理论推导了点电流源刺激下脊髓及被膜组织中场的分布模型,并利用Matlab对模型进行模拟,分析了刺激电极下电位场和电流密度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直接脊髓电刺激对脊髓神经通路的作用是局部的而非整体刺激,刺激的范围受电极摆放位置的影响,这将对直接脊髓刺激在临床中的正确使用起到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改良Allen’s法,分别以50g/cm和100g/cm打击大鼠T13~L1脊髓,造成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分别观察伤后24小时内的SpEP和CMEP的变化,以了解不同程度损伤对SpEP和CMEP的影响及SpEP、CMEP的变化与脊髓继发性损伤发展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两种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均可造成大鼠脊髓SpEP,CMEP的明显变化,尤以SpEP变化明显。损伤越重,电位改变越明显.②在脊髓损伤后1~24小时内,伤后10分钟SpEP,CMEP波幅却有明显降低,4~8小时进一步降低。两次降低有明显差异。SpEP峰潜伏时延长,以4~8小时显著。表明原发损伤后在受损部位存在继发性损伤,提示阻止继发损伤的时间应早于伤后4小时,并尽可能提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牛脊髓前角匀浆对豚鼠脊髓、前根及坐骨神经的影响。方法采用新鲜牛脊髓前角匀浆免疫豚鼠。观察脊髓、前根、坐骨神经光镜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豚鼠体重在第4次免疫后明显下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和丢失,有卫星、噬节及墓穴现象形成。电镜下最主要的表现是线粒体异常;其次神经元核周质内异常神经丝聚集,形成包涵体;轴突内异常神经丝聚集形成轴索球。前根及坐骨神经的变化,表现为轴索变性及继发的髓鞘改变。结论牛脊髓前角匀浆可以作为抗原引起豚鼠脊髓、前根及坐骨神经免疫所介导的损伤,为进一步研究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应用微血管造影技术对脊髓损伤后微血管变化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是令人满意的。脊髓损伤后的微血管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外力直接作用的损伤区域,微血管改变最为明显;显影中断、变细或浅淡。血管边缘的毛刺征及钡剂外渗是致伤区血管的主要病变特征;2.髓内边缘动脉系统对压迫区周边白质部有吻合替代作用,脊髓中央区的坏死取决于髓中央动脉系统的血循变化。  相似文献   

9.
前一阶段的工作已经表明,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支,可在脊髓背柱引出顺行突触电位。根据电位性质分析,初步判断运动神经元的背丛树突在背柱与肌向心纤维形成单突触联系。本实验根据逆行电位传导的范围判断运动神经元树突向背侧延伸,并用顺行刺  相似文献   

10.
网状巨细胞核(NGC)是延髓网状结构的一个重要核团,它在感觉传递中的作用已得到充分的肯定,但它是否参与对脊髓伤害性信息的下行抑制,研究结果不很一致。本实验的目的在于以脊髓背表面电位(CDP)为指标,观察NGC对脊髓伤害性信息的调制作用。 实验用水合氯醛浅麻醉和麻痹的Wistar大鼠。在左侧脊髓背表面(L_1  相似文献   

11.
大鼠脊髓全横断后脊髓内BDNF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大鼠脊髓全横断后不同时相(3、7、14、21d)脊髓内BDNF表达的变化,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阳性神经元计数,来检测脊髓全横断后不同时相BDNF的表达。结果发现:(1)BDNF免疫阳性产物主要位于腹角运动神经元,胞浆着色;(2)脊髓全横断后脊髓腹角BDNF阳性细胞数3d开始增多,7d达高峰(P<0.05),14d恢复正常(P>0.05)。提示BDNF表达的变化可能与脊髓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刺激犬左踝胫后神经用双极表面电极,在下胸段、腰段(T9-L6)棘突间隙记录脊髓体表诱发电位的正常波形,以及对不同记录节段的电位潜伏时,幅度值进行的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刺激胫后神经在下胸段与腰段记录出以负(N)、正(P)双相为主的电位反应。整个记录节段的N波较稳定,P波在胸段变化较大;电位反应幅度在L_1-L_4节段较大,其中L_3-L_2节段幅度最大,N波为0.89μv、P波为0.91μv,反应持续时间也较长,而在L_1-L_4节段上、下各节段电位反应偏低,并且越向头侧端电位幅度递减至消失。峰值潜伏期变化较有规律,差异小,即越向头侧端潜伏期越长。  相似文献   

13.
大鼠脊髓全横断后脊髓内NGF、NT3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全横断后不同时相(3、7、14、21天)脊髓内NGF,NT3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及阳性神经元计数,来检测脊髓全横断后不同时相NGF、NT-3的表达。结果(1)脊髓全横断后脊髓腹、背角NGF阳性细胞数均较正常增多(P〈0.05),尤以7天明显;脊髓全横断后脊髓腹、背角NT-3阳性细胞数均较正常增多(P〈0.01),尤以7天明显。结论NGF、NT-3表达的变化可能与脊髓可塑性有关。(2)NGF、NT-3阳性细胞数在各时相均比正常增多,说明NGF、NT-3在脊髓全横断后呈持续性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4.
脊髓下丘脑束在从脊髓向间脑和脑干的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对脊髓下丘脑束是否参与了大鼠内脏痛信号传导过程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被检测的腰段和骶段脊髓下丘脑束和脊髓丘脑束神经元中,随着对结肠、直肠和(或)阴道的强制性扩张刺激强度的增加,三分之一以上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逐级增加.在所检测的下位胸段脊髓神经元中,约二分之一的脊髓下丘脑束神经元可通过逐级扩张胆管被激活,且这些神经元的反应高度符合加速函数曲线.结果 提示,在应对内脏器官伤害性扩张的微小变化时,这些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明显增加.同时表明,脊髓下丘脑束在从脊髓到大脑广泛区域伤害性内脏感觉信息的直接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有关皮质脊髓束受损后损伤附近及远处超微结构的整体变化的报道甚少。 目的:观察大鼠皮质脊髓束半横断损伤后皮质脊髓束超微结构的变化。 方法:选择性切割SD大鼠延髓左侧锥体,建立皮质脊髓束半横断损伤模型,于造模后4,14,28 d取受损皮质脊髓束,制备电镜标本。 结果与结论: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受损皮质脊髓束髓鞘和轴索发生肿胀,形态不规则。随着时间的延长,溃变进行性加重,受损皮质脊髓束主要表现为髓鞘破坏、溶解及轴索脱髓鞘病变、胞浆浓缩、细胞器增多及空泡样变性。脊髓颈、胸、腰段受损皮质脊髓束的溃变比损伤部位严重。  相似文献   

16.
妊14脊髓植入成鼠损伤脊髓前后的发育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光电镜下观察了E14胎鼠脊髓及其被植入成鼠损伤脊髓后7,15,30,60,120和240天时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E14胎鼠脊髓主要由神经上皮细胞和神经母细胞构成。前者的超微结构特征是胞浆内富含游离核糖体,后者是在游离核糖体的基础上出Golgi丛,仙质网等细胞器。  相似文献   

17.
脊髓下端位置的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成人脊髓下端的位置 ,以及根据坐高推算脊髓长度 ,确定脊髓下端的位置 ,为临床应用提供资料。方法 在 10 0具成人尸体上 ,打开第 12胸椎至第 3腰椎的椎管后壁 ,观察脊髓下端的位置。同时测量坐高、脊髓长、身长等指标。并由坐高推算脊髓长的回归方程。结果 脊髓下端位置分布于第 1腰椎上部至第 3腰椎上部之间 ,多数位于第 1腰椎与第 2腰椎间的椎间盘。由坐高推算脊髓长的回归方程 (男女合并 )为Y =0 4 8X - 0 2 8。结论 脊髓下端的位置变化较大 ,但多数位于第 1腰椎间盘。由坐高推算脊髓长的回归方程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脊髓压迫性损伤后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方法用自行设计的方法制作脊髓压迫模型,免疫荧光检测BDNF在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和上下行轴突的表达;WB检测BDNF在大鼠海马及脊髓的表达。结果随着时间延长,受损部位的BDNF+-GFAP荧光强度逐渐增强;BDNF+-Tuj1荧光强度逐渐减弱;受损部位相邻上下段的BDNF+-NF200比受损部位的明显增强。海马和脊髓受损中心相邻的上、下段的BDNF蛋白表达在损伤后1d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P0.05);而脊髓受损中心的BDNF蛋白表达逐渐下降(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BDNF的表达下调,随伤后时间呈一定规律变化,是引起受损部位神经元表达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对轴突损伤的应答特点,进一步探讨神经损伤修复的细胞分子机制,我们在脊髓半横断动物模型上观察了皮层感觉运动区脊髓皮层神经元中α-Tub、NF-L、NF-M和NF-HmRNA的表达变化。损伤后1天皮质脊髓神经元中α-管蛋白mRNA明显降低,至损伤后2个月仍处于较低水平。管蛋白mRNA表达的下调与坐骨神经、面神经损伤后外周神经元的变化结果截然相反。因此,神经损伤后管蛋白的上调与有效再生关系密切。损伤后3天~2月皮层脊髓神经元内NF-L、-M和-HmRNA的含量明显降低。虽然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轴突损伤后均引起神经丝m…  相似文献   

20.
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通透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脊髓挤压伤后血-脊髓屏障(BSCB)的通透性变化,本研究选用体重180~200g成年雄性SD大鼠39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3)和脊髓损伤组(n=6)。后者又分为伤后0、8、24、72h以及1周、2周等6组,每组6只,再分为A组、B组,每组各3只。脊髓损伤组A组的组织切片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脊髓损伤后的形态学变化。对照组和B组动物股静脉注射30g/L伊文思蓝,30min后,以温生理盐水及4%多聚甲醛灌注动物,取出脊髓,行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观察到,脊髓挤压伤术后72h内,损伤区周围均可见伊文思蓝染色,至1周后损伤区周围未见伊文思蓝染色。本研究结果提示,脊髓损伤72h内可能为有效给药时间窗,1周后给药,药物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将难以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