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陆剑锋 《海峡药学》2009,21(8):114-115
目的了解本院外科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7年5月的部分腹股沟疝修补术病例共135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时机、种类、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及用药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为8例(5.9%),抗菌药物总应用率为94.1%,其中单一用药108例(80.0%),二联用药18例(13.4%),三联用药1例(0.7%)。抗菌药物用药时间偏长,选用品种及用法用量存在不当之处。结论我院腹股沟疝外科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主要问题是用药时间过长,用药品种偏高档,存在无指征用药等不合理现象。有待临床药师到临床一线,帮助参与临床医师正确合理用药,使外科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12月104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价围手术期抗茵药物预防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病例占56.73%;使用的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单一用药率92.30%,二联用药率7.70%,无三联及以上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术后用药时间长、给药时机不当、选药档次高、用法用量不当等。结论:我院围手术期抗茵药物应用存在明显不合理现象,医院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抗菌药物的培训管理,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骨外科患者围手术过程中应当如何应用抗菌药物,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6月接诊的53例骨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应用实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使用过程中的使用标准、类型、时间以及频率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抗菌药物的使用.结果: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12例;抗菌药物使用量不合理2例;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以及频率不合理15例;抗菌药物选择不当5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9例.结论:在骨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上,一定要坚持合理的使用标准以及时间控制,强化用药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促进本院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3年9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73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上述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①361例患者围手术期使用1种抗菌药物,374例患者围手术期联合使用2种抗菌药物,无患者围手术期联合使用3种或3种以上抗菌药物。②735例患者共使用1109例次抗菌药物,其中青霉素类居首位,其余依次为硝基咪唑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类等。③10例患者术前〈30 min给药,3例患者术前〉120 min用药。④2例手术时间超过180 min的患者术中未追加抗菌药物,1例患者失血量〉1500 ml时术中未追加抗菌药物。⑤从术后给药时机分析,137例患者用药合理,470例患者用药基本合理,128例患者用药不合理。⑥87例患者围手术期有超剂量应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在药物选择、药物用法、联合用药、用药变更、不良反应处理等环节均未出现不合理现象。结论超时限用药、超剂量用药是本院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性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西梧州市中医医院骨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评价我院骨科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758例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758例骨科手术患者有721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的药品主要为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他定等。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预防性给药时间与持续用药时间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用法与用量不合理及更换抗菌药物不合理。结论:我院骨科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应加强质量监控,规范用药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外科手术病例120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全部手术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单用药占92.5%,二联用药占7.5%,不合理用药71例次,主要表现为预防用药时机不当、预防疗程过长、药物选择不当、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无指征用药。结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临床医师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建立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术前及围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标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参考相关指南、共识及相关文献,建立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术前及围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标准,对我院2019年7月1日~12月31日行腔内碎石术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分类,术前及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用法用量、给药时机、用药疗程、用药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2例腔内碎石术中清洁-污染手术42例(45.65%),污染手术50例(54.35%);术前应用抗菌药物41例(44.57%),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92例(100.00%),合理率分别为94.57%和64.13%。主要不合理类型为围术期给药时机不合理16例(18.47%),用药疗程不合理14例(17.39%),用法用量不合理7例(7.61%)。结论:我院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术前及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指征把握较好,但在用法用量、给药时机与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仍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8.
解放军第291医院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院各科室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其用药合理性,以提高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方法:回顾性随机抽查2006年1月—2011年4月全院各科室的218份手术病例资料,了解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从适应证、药物选择、各类切口围术期用药时间及持续时间、联合用药等,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各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18例病例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216例,使用率为99.0%,2例未使用药物,占0.92%。216例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药物选择不当、药物选择起点高、手术前多日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不当、频繁更换药品、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结论:我院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现象较多,应加强管理,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1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21例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清洁手术全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未见1例患者进行细菌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同时,存在预防用药选择不当、初次给药时间不当、预防用药疗程过长、用法与用量不当、溶剂选择及剂量不当等问题。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范用药。药师应发挥积极作用,加强本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在骨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情况,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70例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基本资料、用药情况、应用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为100%;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品种繁多,其中头孢菌素类使用率最高;单一药物使用率为75.7%,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率为18.6%,三种药物或者以上使用率为5.7%;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0例,占14.3%,基本合理45例,占64.3%,不合理15例,占21.4%。结论骨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较为合理,但是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用药疗程上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要强化用药管理,以保证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张斌  杨微  于卫江  赵秀莉 《中国药房》2012,(10):870-872
目的:评价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12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归档病历171份,制定围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评价标准,对抗菌药物的药品选择、给药时间、用法用量、用药疗程、更换药物等项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率占78.9%(135/171),其中合理者57例(42.2%),不合理者78例(57.8%)。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疗程过长26例(33.3%)、药品选择不当25例(32.1%);预防用抗菌药物主要以第1、2代头孢菌素为主,选用头孢唑林60例(44.4%)、头孢硫脒35例(25.9%)。结论:我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药率较高,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选择不当、使用时间较长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2.
232例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院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2例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232例围手术期患者100%应用抗菌药物,品种选用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占66%;Ⅰ类切口手术应用抗菌药物达100%,联合应用2种抗菌药物者78%;不今理用药占调查总数的45%,其中用法、剂量不合理者35%,用药时机不合理者13%,术后用药者59%,用药疗程过长者22%,药物选择不当者10%,作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者4%。结论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加强规范化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3.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调查分析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评估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各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从适应证、药物选择、用量用法、联合用药、围手术期用药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处理等方面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360例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存在某些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药物选择起点高,部分用药超量,未按药物的药动学特征分次给药,药物联用不合理,围手术期用药时间不规范,尤其是在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结论:我院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严重,应加强管理,规范应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3~2004年围手术期病历254份,对预防用药的抗菌药物种类、品种、用药频度、联合用药、使用方法等调查分析。结果254例共用抗菌药物6类28种,使用合理53例,基本合理108例,不合理93例。结论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存在扩大使用范围、用药起点高、用药时间过长、联用不当和用法不妥等问题,必须进一步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以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评价。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1日~31日出院的193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99.5%,其中合理56例(29.0%)、基本合理43例(22.3%)、不合理94例(48.7%)。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为术后用药时间过长、药物选择不当、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机不当。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仍有不合理现象存在。因此,应加强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促进预防用药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某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2008年下半年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评估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7至12月份的住院手术病历每月60份,总共360份,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我院抽查的360例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以下问题:①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达96.11%;②药物选择起高点过高;③术后用药时间过长;④用药时机不规范;⑤无指征预防用药;⑥在药物的用法用量、药物更换以及联合用药指征的掌握、药物配伍等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普遍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和分析我院Ⅰ类切口同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高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下半年67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78例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7%,头孢菌素类是使用最广泛的抗菌药物,其次为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不合理用药表现主要为围手术期给药时机不当、术后用药时间过长及药物选择不当等。结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围手术期用药的管理,限制Ⅰ类切口清洁手术的抗菌药物使用,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方法:调查我院2009年5-9月期间273例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3种清洁手术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273份患者病历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达100%,无指征用药为81.7%;术前应用t〉2h者26例(9.5%),0.5h≤t≤2h者241例(88.28%);术后应用t≤24h者61例(22.3%),24h〈t≤48h者42例(15.4%),t〉48h者170例(62.3%);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涉及8类,使用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存在无指征用药、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联合用药不规范、用法用量不合理、应用时间过长、更换药品无依据等不合理、不规范使用情况。结论:我院清洁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促进用药合理化,保障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随机抽取外科系统各科的病例,对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表现形式。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为: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不当;选用抗菌药物不当;抗菌药物术后用药时间过长;术前术后随意更换抗菌药物品种;联合用药不当等。结论通过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病例分析,使抗菌药物使用更加合理化,对保障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水平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8,(3):293-297
目的:评价采取专项处方点评模式干预对我院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效果。方法:通过采取成立专家组和处方点评小组、统一制订的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点评表、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和相关药品说明书设立点评标准、借助行政干预和质量考核等干预措施,建立专项处方点评模式,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按科室、手术种类分层)抽取我院2015年1-6月(干预前)与2016年1-6月(干预后)的清洁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各180份,制订统一的清洁手术围术期专项处方点评表,分别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用药指征、给药时机、药品选择、用法用量、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对纳入的每份病历进行点评。结果:我院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从干预前的96.7%下降至干预后的25.0%(P<0.05),无用药指征率、术前给药时机不合理率、药品选择不合理率、用法用量不合理率、用药疗程不合理率、联合用药不合理率分别从干预前的71.3%、72.4%、65.5%、23.0%、97.1%、17.8%下降至干预后的4.4%、0、8.9%、11.1%、22.2%、0(P<0.05)。干预前,我院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共涉及8大类20个品种,有86例患者使用了2种及以上的抗菌药物,其中31例为联合用药,55例为前后更换药品。干预后,我院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共涉及3大类4个品种,无联合用药和前后更换药品。结论:专项处方点评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我院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