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CS患者260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58例患者治疗后发生对比剂肾病,作为观察组;另202例患者治疗后未发生对比剂肾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血肌酐、尿酸、血糖、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介入治疗情况(手术时间、造影剂使用量、支架长度、支架直径及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发生率),分析发生对比剂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血糖、WBC、TC、TG、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肌酐、尿酸及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DW大于对照组,Hb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支架长度以及支架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造影剂使用量、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肌酐水平升高〔OR=1.268,95%CI(1.004,1.025)〕、RDW增大〔OR=2.517,95%CI(1.687,3.826)〕及hs-CRP水平升高〔OR=1.314,95%CI(1.125,1.542)〕是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肌酐水平升高、RDW增大及hs-CRP水平升高是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需注意监测ACS患者介入治疗后血肌酐、RDW及hs-CRP水平,及时调控以预防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对比剂相关性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入院、行PCI治疗的31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前后患者的血清肌酐变化分为非对比剂肾病组275例和对比剂肾病组35例。对比剂肾病定义为PCI术后72 h内血肌酐水平较入院基线水平升高25%以上或术后肌酐增幅≥0.5 g/L。结果本次研究发现在同样的危险因素下,术前对比剂肾病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非对比剂肾病组相比明显偏高,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具备同样的危险因素情况下,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行PCI治疗的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的风险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分析对比剂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方法:回顾2013-06至2015-06在第二炮兵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的eGFR≥60 ml/(min·1.73 m2)的ACS患者254例。依据对比剂肾病定义[血清肌酐水平升高0.5 mg/dl(44.2μmol/L)或比基础值升高25%]分为对比剂肾病组(n=23)和非对比剂肾病组(n=231),记录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和手术指标,计算eGFR值。结果:254例eGFR≥60 ml/(min·1.73 m2)的ACS患者PCI术后23例发生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为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诊PCI(OR=0.370,95%CI:0.060~2.297)、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OR=4.209,95%CI:1.202~14.742)和既往未规律服用阿司匹林(OR=7.950,95%CI:1.108~57.034)是对比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害的ACS患者PCI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是急诊PCI、NT-proBNP升高和既往未规律服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患者术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发生率及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1 820例于我院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近期手术或创伤的患者。根据术前hs-CRP值分为3组:hs-CRP升高组(hs-CRP>3 mg/L,n=546)、hs-CRP轻度升高组(hs-CRP 1~3 mg/L,n=650)和hs-CRP正常组(hs-CRP<1 mg/L,n=624)。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与hs-CRP正常组相比,hs-CRP升高组术后CI-AKI发生率显著增加(10.9%vs.14.8%vs.23.1%,P<0.0001)。经过Logistic回归校正临床基线资料后,术前hs-CRP水平仍然是对比剂急性肾损伤发生率的独立预测因素。此外,男性OR=0.61;95%CI=0.45~0.82;P=0.001),糖尿病(OR=2.21,95%CI=1.67~2.93;P<0.0001),围手术期水化治疗(OR=0.50,95%CI=0.38~0.65,P<0.0001)也是患者对比剂肾病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术前hs-CRP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CI-AKI发生率显著相关。hs-CRP水平可以为患者术前危险分层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强化他汀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和预防对比剂肾病(CIN)的效果,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228例接受择期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标准他汀治疗组(SSG,n=115)和强化他汀治疗组(ISG,n=113)。于PCI术前7d开始,SSG组患者口服20mg/d辛伐他汀,ISG组患者则口服80mg/d辛伐他汀。于PCI术前、术后24、48h分别测定血清肌酐水平,按Cochcroft-Gault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于PCI术前、术后24h分别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结果 PCI后血肌酐水平显著升高,并于术后24h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术后48hISG组血肌酐水平显著回降(与术后24h比较P0.001)至术前水平(P=0.94),而SSG组血肌酐水平未显著回降(与术后24h比,P=0.11)。PCI术后24、48h,ISG组的血肌酐水平均显著低于SSG组(术后24h,P0.05;术后48hP0.001)。PCI术后,两组肌酐清除率均显著降低,最低值出现在术后24h,然后逐渐回升。术后48h,SSG组肌酐清除率显著回升(与术后24h相比,P=0.03),但仍低于术前水平(P0.001),而ISG组术后48h显著回升(与术后24h相比,P0.001)并恢复到术前水平(P=0.87),在术后24、48h,ISG组肌酐清除率的回升程度均显著高于SSG组(均P0.001)。虽然PCI术后血清hs-CRP、P选择素和ICAM-1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01),但ISG组低于SSG组(均P0.001)。结论与标准剂量他汀治疗相比,PCI前使用强化剂量他汀治疗可进一步保护PCI术后肾脏功能,降低CIN的发生率。这种益处伴随有血清hs-CRP、P选择素和ICAM-1水平的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合并心力衰竭(HF)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生情况。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563例诊断为ACS的住院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心功能正常组(n=379)及HF组(n=184)。比较心功能正常组和HF组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及PCI使用对比剂后CIN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评估HF是否为CIN的独立危险因素。肾功能不全定义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CIN定义为:暴露于碘化对比剂后48~72 h血肌酐水平≥0.5 mg/dl(≥44μmol/L)或较基线升高≥25%。结果:HF组中肾功能不全患病率为30.11%,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组(8.44%,P0.001)。HF组PCI术后CIN发生率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组(5.98%vs 2.37%, P0.05);射血分数降低型、射血分数中间值、射血分数保留型HF患者中CIN发生率分别为6.45%、5.56%、5.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F(OR=2.867,95%CI:1.003~8.191,P0.05)是PCI术后CIN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ACS合并HF患者中肾功能不全患者比例及PCI术后CIN发生率均较高,HF是PCI术后CIN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出现对比剂肾病进行研究,探讨其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2年5月-2015年7月本院接诊的3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70例出现对比剂肾病,作为观察组;另230例未出现对比剂肾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生化指标的检查,分别观察红细胞分布宽度、高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尿酸、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指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造影剂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慢性完全闭塞的发生率3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性分析,血肌酐、尿酸、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其中血肌酐、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为对比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现对比剂肾病的情况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两者均为对比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该疾病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离子型造影剂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影响,筛选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PCI治疗的13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ACS患者(年龄≥65岁),选择同期无糖尿病的145例老年PCI患者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脑钠尿肽、射血分数、25-羟维生素D、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白蛋白等。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134例老年糖尿病PCI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17例,发生率为12.6%,无糖尿病的145例老年PCI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13例,发生率8.9%,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性别、围手术期用药中ACEI/AR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术前BNP、纤维蛋白原、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高于非糖尿病组,25-羟维生素D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对老年糖尿病合并ACS患者PCI后发生造影剂肾病行Lo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纤维蛋白原、25-羟维生素D进入回归方程,为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前纤维蛋白原升高增加造影剂肾病的发病风险(OR=3.403,95%CI:1.353~6.845,P=0.007),25-羟维生素D降低使造影剂肾病发生风险显著增加(OR=0.485,95%CI:0.282~0.833,P=0.009)。结论术前纤维蛋白原升高、25-羟维生素D下降使老年糖尿病合并ACS患者PCI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介入术前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术后肾功能改变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270例ACS患者根据术前hs-CRP值分为3组:hs-CRP升高组(hs-CRP≥3 mg/L,n=176)、hs-CRP轻度升高组(hs-CRP 1 ~3mg/L,n =60)和hs-CRP正常组(hs-CRP<1 mg/L,n=34)。根据术前阿托伐他汀的用量,将176例hs-CRP升高组患者进一步分为阿托伐他汀10 mg组(n=49)、20 mg组(n=66)和40 mg组(n=61)。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分别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 C)及hs-CRP,根据Scr计算出肌酐清除率(CCr),据Cys C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以术后发生对比剂急性肾损害(CI-AKI)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肾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结果 (1)与hs-CRP正常组相比,hs-CRP升高组术后Cys C和Scr较高,而GFR较低(P<0.05),hs-CRP轻度升高组术后Cys C较高、GFR较低(P<0.05),而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70例患者中106例发生CI-AKI,总发生率39.26%。Hs-CRP升高组76例(43.18%),hs-CRP轻度升高组23例(38.33%);hs-CRP正常组7例(20.59%),3组间CI-AK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3,P<0.05)。(3)在hs-CRP升高患者,40mg阿托伐他汀组术后GFR高于10 mg与20 mg阿托伐他汀组(P<0.05),Cys C与hs-CRP低于10 mg阿托伐他汀组(P<0.05),20 mg阿托伐他汀组术后hs-CRP也低于10 mg阿托伐他汀组(P<0.05)。(4)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使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是术后发生CI-AKI的保护因素(20 mg阿托伐他汀:OR =0.15,95% CI:0.06 ~0.33,P=0.001;40 mg阿托伐他汀:OR =0.10,95% CI:0.04 ~0.23,P=0.001),而术前高水平hs-CRP(OR=2.06,95% CI:1.01 ~4.23,P=0.048)、糖尿病(OR=10.71,95% CI:5.29 ~21.70,P=0.001)、高龄(OR=2.64,95% CI:1.05 ~6.63,P=0.038)、肾功能不全(OR =5.14,95% CI:1.13 ~ 23.39,P=0.034)是CI-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比剂对ACS患者可造成肾功能损害,特别是对术前hs-CRP升高患者,高hs-CRP是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CI前给予40 mg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术后炎症水平,并减少对比剂对肾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关系。方法:随机入选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PCI的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存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分为观察组(冠状动脉存在钙化病变,n=62)即对照组(冠状动脉无钙化病变,n=138),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术前即术后36~48 h血肌酐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水平及CIN的发生率,对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及PCI术后CIN发生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12例(21.0%)发生CIN,对照组患者中14例(10.1%)发生CIN,观察组CIN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46)。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是PCI术后患者发生CIN的危险因素(OR=1.046, 95%CI:0.307~3.565,P=0.042)。结论: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PCI术后CIN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11.
背景对于对比剂肾病(CIN),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早期识别并干预CIN高危患者对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后CI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PCI的ACS患者482例,根据PCI后CIN发生情况分为CIN组(n=52)和非CIN组(n=430),根据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四分位数间距分为Q1组(≤39.5 g/L,n=120)、Q2组(39.6~42.7 g/L,n=121)、Q3组(42.8~45.3 g/L,n=120)和Q4组(>45.3 g/L,n=121)。比较非CIN组和CIN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剂用量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比较不同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患者PCI后CIN发生率;ACS患者PCI后CIN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ROC曲线以评价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对ACS患者PCI后CIN的预测价值。结果(1)非CIN组和CIN组患者年龄、男性比例、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吸烟率、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及使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患者AMI发生率、使用利尿剂者所占比例、使用低分子肝素者所占比例及对比剂用量高于非CIN组(P<0.05)。(2)非CIN组和CIN组患者术前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血肌酐、血尿酸、血尿素、胱抑素C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患者术前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及术后eGFR低于非CIN组,术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术后血肌酐、血尿酸、血尿素、胱抑素C高于非CIN组(P<0.05)。(3)Q3组患者PCI后CIN发生率低于Q1组,Q4组患者PCI后CIN发生率低于Q1组和Q2组(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OR=0.765,95%CI(0.700,0.837)〕、血红蛋白〔OR=0.981,95%CI(0.967,0.996)〕、PLR〔OR=1.005,95%CI(1.001,1.010)〕是ACS患者PCI后CIN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5)ROC曲线显示,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预测ACS患者PCI后CIN的曲线下面积为0.790〔95%CI(0.751,0.826)〕,最佳截断值为40.8 g/L,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70.2%。结论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ACS患者PCI后CIN的影响因素,且对PCI后CIN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有助于早期识别CIN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胸痛住院的患者220例,根据病史、体检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67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70例)和ACS组(83例)。检测患者血脂、外周血白细胞、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抵抗素水平,并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血管数目。结果ACS组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1.18±0.48)μg/Lvs(0.66±0.40)μg/Lvs(0.49±0.40)μg/L,P<0.01],仅在ACS组中,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水平(r=0.347,P=0.001)和hs-CRP水平(r=0.262,P=0.004)呈显著正相关。血清抵抗素水平随狭窄>50%的冠状动脉数目的增多而升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抵抗素水平是ACS强的危险因素(OR=29.132,95%CI:10.939~77.581,P=0.000)。结论血清抵抗素水平与炎性反应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ACS强的危险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诺莫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确诊ACS并接受PCI的患者551例,根据1年内随访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176例和非MACE组375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构建诺莫图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MACE组Gensini评分、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明显高于非MACE组,预后营养指数明显低于非MACE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期吸烟(OR=2.222,95%CI:1.361~3.628,P=0.010)、高脂血症(OR=1.881,95%CI:1.145~3.089,P=0.013)、预后营养指数(OR=4.645,95%CI:2.788~7.739,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OR=5.177,95%CI:3.160~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行急诊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CIN定义为应用对比剂48~72 h内血清肌酐较基础值升高≥44.2μmol/L,或较基础值升高≥25%。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前和术后尿素氮、血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对比剂用量、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危险因素。结果 261例AMI患者急诊PCI术后有43(16.5%)例发生CIN。NAFLD组发生CIN的比例显著高于非NAFLD组[23.93%(28/117)比10.42%(15/144),P=0.003]。院内不良事件比较,NAFLD组急性心力衰竭发生比例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OR=2.18)、糖尿病(OR=2.42)、对比剂用量(OR=2.44)是PCI术后发生CIN的危险因素。结论 NAFLD可能增加A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龄冠心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6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生化数据。多排螺旋计算机体层扫描(MDCT)冠状动脉成像评估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情况,Agatston法计算钙化积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龄冠心病伴冠状动脉钙化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钙化组患者收缩压水平、血肌酐及血尿酸水平、糖尿病发生率及吸烟率均高于非钙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32,P=0.035)、收缩压(OR=1.546,P=0.024)、吸烟史(OR=1.328,P=0.029)、血肌酐增高(OR=1.325,P=0.025)、糖化血红蛋白(OR=1.697,P=0.031)、血尿酸水平(OR=1.732,P=0.015)为冠状动脉钙化性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Spearman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和尿酸水平与钙化积分呈线性相关。结论:老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程度与其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和尿酸水平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肌酐相对正常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入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拟行PCI术且肌酐相对正常(≤1.5mg/dl,1mg/dl=88.4μmol/L)患者972例,观察此类患者CIN的发生率、临床危险因素及院内死亡率。CIN的诊断标准为:接触对比剂后48~72h内血清肌酐浓度升高>0.5mg/dl(>44.2μmol/L)或者较原基础值升高25%以上,并排除其他诱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结果 972例患者中,CIN发生率为13.9%。CIN(+)组与CIN(-)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在年龄>75岁(χ2=28.91,P=0.005)、女性(χ2=5.500,P=0.019)、低蛋白血症(χ2=11.953,P=0.002)、LVEF<45%(χ2=4.103,P=0.043)、急诊PCI(χ2=39.874,P<0.001)、使用利尿剂(χ2=23.654,P<0.001)、MehranCIN积分(t=-2.419,P=0.016)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肌酐相对正常患者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5岁、急诊PCI、使用利尿剂、术后低血压(分别是OR=2.3,95%CI1.4~3.8,P=0.001;OR=2.8,95%CI1.8~4.2,P<0.001;OR=1.8,95%CI1.1~2.8,P=0.016;OR=2.5,95%CI1.1~5.6,P=0.025)。CIN(+)组比CIN(-)组院内死亡率显著增加(5.1%比0.3%,χ2=17.590,P<0.001)。结论术前肌酐相对正常患者行PCI术后仍可能发生CIN,且增加其死亡率;这些患者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5岁、急诊PCI、使用利尿剂、术后低血压;对于此类患者应给予充分的肾脏保护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超敏-CRP的变化,分析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并探讨RDW与hs-CRP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的ACS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的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同期收集冠脉正常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临床资料,应用改良Gensini积分评估冠脉病变程度,分析RDW、hs-CRP与Gensini积分的关系,及RDW与hs-CRP的关系。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ACS患者的RDW、hs-CRP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F=31.39,P<0.01;F=38.52, P<0.01);②RDW和hs-CRP水平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③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hs-CRP (OR=2.265,95%CI:1.817-3.621,P<0.01)、RDW与冠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OR=1.988,95%CI:1.162-3.399,P=0.012);④ACS患者hs-CRP、RDW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785,P<0.001;r=0.69,P<0.01); RDW与hs-CRP呈显著的正相关(r=0.659,P<0.01)。结论 RDW与hs-CRP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预测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PCI且基础肾功能正常的ACS患者共596例,根据尿酸水平将血尿酸水平正常的患者设为对照组(343例),将高尿酸血症患者设为高尿酸组(253例)。分析两组患者PCI后CIN的发生情况,并对CIN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冠心病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尿酸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18.2(7.6,98.5)mg/L比15.9(5.2,68.7)mg/L,P=0.038]、CIN发生率(19.8%比11.4%,P=0.00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血尿酸水平作为连续变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OR 2.57,95%CI 1.11~5.91,P=0.027)、血尿酸(OR 1.06,95%CI 1.01~1.11,P=0.015)、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OR 0.98, 95%CI 0.95~0.99,P=0.040)、血细胞比容(HCT)(OR 0.96,95%CI0.82~0.99,P=0.031)、糖化血红蛋白(HbA_(1C))(OR 1.51,95%CI 1.05~2.60,P=0.023)、对比剂剂量(OR 2.60,95%CI 1.45~4.67,P=0.001)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以高尿酸血症作为分类变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VEF50%(OR 2.53,95%CI 1.10~5.78,P=0.028)、血尿酸水平(OR 1.77,95%CI 1.21~3.40,P=0.009)、eGFR(OR 0.98,95%CI 0.95~0.99,P=0.041)、HCT(OR 0.96, 95%CI0.81~0.99,P=0.034)、HbA_(1C)(OR 1.49, 95%CI 1.03~2.72,P=0.028)和对比剂剂量(OR 2.57, 95%CI1.44~4.58, P=0.001)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肾功能正常的ACS患者,高尿酸血症是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等渗对比剂和低渗对比剂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比剂肾病(CIN)及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院所有接受PCI的患者9903例,根据使用对比剂类型分为等渗对比剂组(n=1691)和低渗对比剂组(n=8212)。分析使用等渗对比剂对CIN的发生率及2年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等渗对比剂组和低渗对比剂组患者的CIN发生率分别为6.2%和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充分校正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应用等渗对比剂始终是CIN的独立预测因素(OR=0.629,95%CI:0.495~0.799,P<0.001)。经Cox回归分析显示,相比于低渗对比剂,等渗对比剂并不是2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0.744,95%CI:0.438~1.263,P=0.273)。结论:与低渗对比剂相比,使用等渗对比剂能显著降低PCI后CIN发生率,但对2年全因死亡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6个月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 39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按照随访6个月内的住院次数分为病例组(住院≥2次)和对照组(住院1次),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再住院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男性比例、吸烟史、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糖尿病、肌钙蛋白Ⅰ水平、心电图ST段改变、心功能、病变血管、Gensini评分、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等均有明显差异(均为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 50,95%CI:1. 08~2. 08)、年龄> 65岁(OR=1. 48,95%CI:1. 08~2. 03)、白细胞计数>10×109/L(OR=3. 03,95%CI:1. 55~5. 91)、多支血管病变(OR=2. 83,95%CI:1. 88~4. 26)、糖尿病(OR=1. 73,95%CI:1. 21~2. 47)、心电图ST段改变(OR=3. 91,95%CI:2. 86~5. 34)和右冠状动脉病变(OR=2. 07,95%CI:1. 41~3. 02)是ACS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和年龄分层后发现,不同年龄的男性和女性的再住院危险因素不同。结论年龄和性别是影响再住院的危险因素,需结合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对ACS患者PCI术后6个月再住院的危险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