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生物采油中微生物对原油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武平仓  巨全义 《油田化学》1998,15(4):362-365
长庆油田采用美国NPC公司的商品微生物,分两次在32口井上进行了116井次的微生物单井吞吐采油试验,效果显著。通过测定微生物处理前后油井产出的原油组成(含蜡量和烃组成)和物性(凝固点、粘度)、原油伴生水中有机酸含量和水的表面张力等的变化,以及在室内将油井产出的含水原油与微生物混合培养后测定生成气体的组成,研究了微生物对原油的作用:产生C6以下气态烃、少量CO2、N2和H2,使原油轻质化,产生有机酸和其他表面活性物质。本文报告了此项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采油中原油组分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在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胡19断块(油层温度为74℃,地层水矿化度为12×104mg/L)几口油井注入兼性厌氧混合菌液,进行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油井注入混合菌液仅1个月,微生物降解作用就使地下原油组分有较明显变化。对试验井注入菌液前、后产出原油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原油中碳数大于15的正构烷烃相对含量不同程度减少,碳数为10~15的正构烷烃相对含量相应增加。这使试验井产出原油凝固点降低了0.5~2.0℃、粘度降低了16.0~31.2mPa·s。现场试验证实,微生物采油技术是投资少而见效快且效益高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应该在适用的油田推广。图1表1参1(郭海莉摘)  相似文献   

3.
本源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在大港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特点、油藏适用条件。从区块选择、方案设计、现场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大港油田孔店二断块及港西三区一断块本源微生物驱先导性矿场试验的情况。孔店二断块共进行了15次施工,22口受益油井中有9口井见效明显,含水平均下降2%~5%,累计增油11192t。港西油田三区一断块共实施2口井,受益油井5口,有效率100%。矿场试验表明,采用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能激活油层中处于休眠状态的好氧和厌氧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增加了原油的流动性,使油井原油产量增加,含水下降,从而达到了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火烧油层干式燃烧物理模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验证辽河油田火烧油层现场试验的可行性,利用室内燃烧管物理模拟技术,对欢127块兴隆台油层原油进行了室内干式燃烧实验。实验分析了产出液性质及产出气体组成,研究了火烧油层温度场分布、注气参数对采收率的影响,提供了数值模拟研究所需的基本参数及控制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欢127块兴隆台油层能够在点火温度340℃下点燃,在一定的注气速度下,能够顺利进行燃烧,室内实验采收率可达83.1%。该研究为下一步现场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敢收率(MEOR)技术自1980年以来经历了从室内微生物方法评价到全球性现场应艇的过程。为了充分缓解某些地区的采油递减情况,对微生物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经济合理性研究必将是长期的。如今,许多(边际)井都急需兼价且有助于防止生产井报废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微生物提高水驱工艺在美国已被证明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技术。1995年9月召开了第五惭国际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及解决相关环境问题大  相似文献   

6.
文章讨论了油井微生物防蜡的机理,研究了油井微生物在原油中的生长特性及其性能,并对油井微生物在油田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在油层中的运移能力及规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为研究微生物在油层中运移的能力,进行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通过多孔介质的能力很强,这种能力可能来自于微生物菌体的柔性变形和动力定向性,微生物可用于渗透率在30×10-3μm2以上油层采油;发现微生物运移时具有对流扩散特征,且吸附滞留明显.在实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微生物运移的一维单向和径向扩散数学模型,并得到了包括吸附在内的解析解,可用于计算微生物驱油时的油井见效时间和油井中微生物产出时间.通过拟合实验曲线,得到了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对流扩散系数和最大吸附常数,计算结果表明,运移时微生物浓度下降很快,有效作用范围很小,因此选择在油层中有快速繁殖能力的微生物注入和适当补充注入营养液十分必要.图4表1参8(雷光伦摘)  相似文献   

8.
以高含水油田为目标,开展微生物深部调剖技术试验研究。在菌种及其代谢产出生物聚合物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岩心注入能力、聚合物产出能力、及其封堵调剖机理。在取得室内物模驱油试验提高采收率9%,现场油井微生物堵水增油647t后,对10口注水井进行了微生物深部调剖矿场试验,周围油井含水下降7.7%~64.5%,一年来持续有效。通过油井堵水、水井深部调剖矿场试验的跟踪监测和动态分析,明确了影响微生物深部调剖效果的主要环节及因素,为该项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大规模推广应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该项目应用微生物采油技术在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东部过渡带地区进行现场试验,针对东部过渡带的油层沉积特征和原油性质,首先优选出适合过渡带地区的微生物菌种,然后通过室内实验,对不同型号微生物菌种降粘情况、烃组份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该项目应用微生物采油技术在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东部过渡带地区进行现场试验 ,针对东部过渡带的油层沉积特征和原油性质 ,首先优选出适合过渡带地区的微生物菌种 ,然后通过室内实验 ,对不同型号微生物菌种降黏情况、烃组分变化情况、发酵液有机酸含量以及发酵液与原油间界面张力进行测定 ;同时 ,针对试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微生物菌种配伍时 ,以降低原油黏度和含蜡量为主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和混合菌液驱替实验 ,确定了最佳配伍配方 ,并对微生物驱油机理、选井条件、井组及中心井、高含水井受效特点进行了探讨。通过现场试验见到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