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军 《铁道建设》2005,(3):66-68
建筑企业的危险源辩识应围绕易造成“五大伤害”的作业活动,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进行。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论述高层建筑施工各工序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源,指出在施工现场进行危险源辨识中常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从事房建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和体会,介绍了对房建施工安全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运用现代安全管理理论,结合工程施工实际,介绍利用施工安全危险源的辨识及其风险评价,优化设计施工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桥梁施工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风险辨识是避免桥梁事故的前提。针对施工行业常用的风险辨识LEC法缺点,提出采用最危险指标作为比较数列的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分值内在关系的处理,并针对人机环境危险源的多指标特性,引入最大离差赋权法进行关联度计算实现对LEC法的合理改进,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由施工升降设备问题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在近年的建筑施工生产事故中占很大比例.总结铁路高墩桥施工升降设备安全管理特点,指出应从危险源的系统辨识入手,以过程管理为主线,健全设备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升降设备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6.
重庆轨道交通2、3号线采用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其中70%线路为高架段,而大部分高架段采用汽车吊架设PC轨道梁。通过对架设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架梁过程中的占道施工和PC梁吊装为重大危险源。利用某学者提出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数学模型中的评分标准对其进行评价,重点对PC梁吊装中的重大危险源提出安全技术控制措施,主要包括选择满足安全要求的起重机、起吊危险源控制措施、PC梁定位安全技术措施等方面。这些安全技术措施,已成功应用于重庆轨道交通2、3号线11 000榀PC轨道梁架设,并为韩国大邱地铁3号线PC梁架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营,应当在信号系统投入使用之前,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和认证。安全认证首当其冲的就是辨识和分析系统中潜在的事故致因因素,即危险源。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条件或潜在原因。在北京轨道交通示范工程亦庄线信号系统安全认证过程中,从系统运行的具体场景出发,利用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辨识危险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地铁施工风险预控管理水平,以地铁施工阶段险兆事件的危险源为研究对象,从人-物-环境-管理4个方面对危险源进行分类,明确险兆事件的致因因素,基于解释结构模型法对地铁施工阶段险兆事件危险源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分析地铁施工阶段险兆事件危险源系统结构是可行的,分析结果与三类危险源理论相契合,并且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9.
就铁路行业如何推行风险预控,以及实现安全管理所涉及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危险源管控等技术方法和实施路径进行探讨,并有针对性提出具体的管控办法。  相似文献   

10.
铁路工程建设大型化、复杂化和系统化的发展趋势下,潜在的风险因素日益繁多,铁路工程建设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充满挑战。风险识别作为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应对和控制铁路工程建设风险的关键,受到项目内外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现有实践中没有系统的指导,导致风险识别工作易存在疏漏。基于此,通过文献研究和因子分析,提取铁路工程建设风险识别的核心影响因素,运用决策与试验评价实验室和解释结构模型的方法,构建对抗多级递阶结构模型(DEMATEL-AISM),计算铁路工程建设风险识别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及其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铁路工程建设风险识别的效果受到直接层、间接层和根源层3层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危险源监测分析、人员风险意识、风险调查措施、风险应对能力、铁路建设目标、预期风险后果和风险识别技术是影响风险识别结果的关键因素,在铁路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应重点关注和控制。基于模型结果,分析风险识别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及因果关系,并从风险内部控制、项目一体化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和动态风险预警机制设立3个方面,提出了铁路工程建设风险识别的建议和策略。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大型铁路工程建设风险辨识结果的全面性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