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颅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35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观察颅骨缝针刺(颅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的效果。方法:取病灶侧颅骨缝的颞缝、矢状缝、人字缝、冠状缝为针刺部位;体针取患肢缺盆、肩髑、天井、手三里、三间、血海、足三里、太冲穴位。每日针1次,30次为1个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35例患者,基本痊愈1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19例,无变化2例,总有效率91.43%。结论:颅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有效。  相似文献   

2.
头针结合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兆才  马融  李瑞仕 《山西中医》2011,27(11):31-32,48
观察头针结合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头针结合推拿手法治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对治疗前后足背屈角差值、临床痉挛指数以及改良Ashworth分级进行分析。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30例患儿下肢痉挛指数均有明显降低,足背屈角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法评定有效率为82.6%,结论:头针结合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痉挛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张某某,男,56岁,2011年6月10日初诊.言语不利伴右上肢无力2月余.患者1个半月前突发右上肢无力,行头MRI检查时示左侧基底节腔隙性梗死灶人院治疗.住院其间,静脉点滴奥扎格雷等药物,口服阿司匹林,降压,降脂等进行对症治疗,症状得以缓解,2周后出院.近两月来,患者自觉上臂僵直感加重,下臂活动不能自如,故来我科就诊.西医查体:神志清楚,言语稍含糊,对答切题,高级神经活动可,双瞳孔(圆形)L:R=3:3 mm,光反应(+),闭目有力,右侧鼻唇沟浅,伸舌稍右偏,软腭上抬对称有力,悬壅垂居中,转颈耸肩有力,右上肢肌力Ⅱ级,肌张力高,呈痉挛状,Ashworth评级为Ⅱ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儿科以及针灸科就诊的脑性瘫痪患儿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自理能力、认知力、运动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70%,对照组有效率为4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郭严 《河南中医》2015,35(2):278-280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结果:观察组上肢、下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疗效显著,并显著改善患者Barthel指数。  相似文献   

6.
马振宇  许美飞  余小锋 《新中医》2019,51(1):182-185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头针+镜像疗法+常规康复治疗)与对照组(镜像疗法+常规康复治疗)各20例,治疗4周后应用Fugl-Meyer量表评价上肢运动功能,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价痉挛情况,改良Ba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上肢Ashworth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Fugl-Meyer、Ba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且治疗组上述2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头针结合镜像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上肢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疗效优于单纯镜像治疗。  相似文献   

7.
头穴不同留针时间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对照观察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袁青  王琴玉  靳瑞 《中国针灸》2006,26(3):209-211
目的:观察头穴不同留针时间治疗脑性瘫痪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厦靳三针疗法,进行头针留针1小时与30分钟治疗脑性瘫痪的疗效对比观察。结果:经治2个月后,留针1小时组对运动功能的改善优于留针30分钟组。结论:延长头针留针时间以达到足够刺激量是针刺治疗脑瘫取得较好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头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骅 《上海针灸杂志》1993,12(4):150-150
小儿脑瘫是由于出生前后或出生过程中多种原因造成脑部病变而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多伴神经精神改变,语言、视力、听力和智力障碍,属祖国医学“五迟”“五软”“五硬”范畴。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头皮针对小儿脑瘫确有较明显疗效。现将头皮针治疗脑瘫18例总结如下。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9.
甘俊鹤  王峰  崔向武 《新中医》2023,55(13):160-164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对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肌张力、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互动式头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肌张力、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5.42%,高于对照组68.09%(P<0.05)。治疗后,2组综合痉挛量表(CSS)、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10 m步行时间减少(P<0.05);观察组治疗后CSS、MAS评分、TUGT低于对照组(P<0.05),10 m步行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积分肌电值(iEMG)、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评分及神经营养素-3 (NT-3)、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增加(P&l...  相似文献   

10.
头脊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媛 《河南中医》1997,17(1):38-38
头脊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刘媛黄委会黄河中心医院(450003主题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针灸疗法头针疗法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又称“脑性麻痹”。系指小儿脑部在发育完成之前,在胎儿期或婴儿早期因某种原因使尚未成熟的大脑受到损伤所留下来的后遗症。也可...  相似文献   

11.
针刺“五泉穴”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五泉穴"对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采用单盲法依随机数字表分为针刺"五泉穴"组(极泉、天泉、曲泉、阴陵泉、涌泉)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穴位(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大椎、肩髃、曲池、外关、手三里、合谷)30例。结果:两组比较,针刺"五泉穴"组对改善痉挛性瘫痪疗效较好。结论:针刺"五泉穴"治疗痉挛性瘫痪疗效好,起效快,是治疗痉挛性瘫痪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综合近十几年来针灸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中的运用情况,认为针灸及其综合疗法,对本病均有良好的疗效;指出了针灸治疗本病研究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头针配合肌肉定位注射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1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莉  翟红印  苏春娅 《河南中医》2009,29(7):660-662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肌肉定位注射治疗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运用基础治疗+头针配合肌肉定位注射方法;对照组60例,采用基础治疗+上田法。连续治疗3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3月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CDCC智力评分、修订的Ashworth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针配合肌肉定位注射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头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珮 《辽宁中医杂志》2012,(6):1137-1139
目的:探讨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11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54例和头针组5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头针组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应用头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评级标准进行评定。做两组治疗先后House-Brackmann分级比较及临床有效率的比较。结论:头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本病对面神经功能恢复及其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西医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7 d为1个疗程,2组患者分别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综合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肌张力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筋刺法结合穴位注射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共30例,采用经筋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治疗组取鱼际、尺泽、通里、大陵、曲泽、血海、阴陵泉、照海、三阴交、太溪等穴,实施经筋刺法。针刺结束后,选取34个穴位,用维生素B12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运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来测定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通过Barthel指分级法来评定;参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状态标准》(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值、积分值进行评定。结论:经筋刺法结合穴位注射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能够有效地减轻中风偏瘫痉挛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头、体针并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体针组200例、体针组100例,分别采用头体针及体针治疗,1次/d,连续治疗30次。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麻痹指数、麻痹程度。结果:头体针组患者的麻痹指数、麻痹程度明显改善,优于体针组(P〈0.05)。结论:在传统针刺穴位(体针)的基础上配合头针治疗面神经麻痹比单纯体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合性评价头面针联合闪罐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入组病例均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应用单纯头面针刺治疗;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闪罐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及临床有效率变化情况。结果经临床治疗,试验组面神经功能评分(81.33±11.41)分,临床有效率93.33%,对照组面神经功能评分(69.83±18.86)分,临床有效率80.00%,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面针刺联合闪罐法可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特发性面神经麻木症状,提高患者面部动静态及联动总体功能,疏通经脉,鼓舞气血运行,濡养筋肉,修复神经传导障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治瘫针刺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深圳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治瘫针刺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41±5.57)分,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37±4.16)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修订Barthel指数为(60.47±10.86)分,对照组治疗后修订Barthel指数为(69.53±15.08)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瘫针刺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甚佳,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