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莉 《现代保健》2011,(1):103-104
目的探究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FUS)护理方法。方法将1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采取本次透析血液回收后利用血路管内残余血液将治疗组患者下次使用的新透析器进行闭路循管15~20min。结果治疗组FUS发生2例,发生率3.2%;对照组FUS发生19例,发生率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在使用或更换不同类型透析器前利用本次透析结束前血液回收后血路管内残余血液将该患者下次使用的新透析器进行闭路循管15~20min的预处理方法增加血/膜生物相容性,让自练血包裹纤维减少致敏物质的释放,能明显减少FUS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透析器复用不仅可以降低治疗费用,节约物品,还可以提高膜的生物相容性,减少透析反应。1999年3月~12月我们引进美国伦拿创透析器复用系统机,复用透析器1850例次,没有出现透析不良反应,降低了透析成本,使病人有能力接受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不同透析膜材料透析器对透析过程中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使用两种不同透析膜材料透析器(三醋酸纤维膜或聚砜膜)进行血液透析,透析前、透析过程中及透析后分别检测颈动脉-股骨头距离动脉脉冲速率(PWV)值,并进一步分析透析过程中体重增加小于1 kg患者透析过程和单纯超滤过程两种透析膜材料透析器对动脉PWV值的影响.结果 使用聚砜膜透析器时,动脉PWV值相对较低,在透析75min时下降14%,135min时下降16%(P<0.05);对11例患者(透析过程中体重增加小于1 kg)使用三醋酸纤维膜透析器,动脉PWV值持续显著性增高,在75 min时达到最大(增加40%)(P<0.01).使用三醋酸纤维膜透析器,透析前动脉PWV值与透析过程中动脉PWV值的变化存在显著负相关性(r=-0.60,P<0.01).对随机选取的9例患者单纯超滤1 h,透析膜只有血液灌注而无传质过程时,使用三醋酸纤维膜透析器患者动脉PWV值显著增高(P<0.01),而使用聚砜膜透析器患者动脉PWV值无明显变化.结论 三醋酸纤维膜透析器透析时能迅速改变动脉弹性,可能与透析器膜材料生物不相容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透析器残血原因及应对措施,为减少透析患者在透析中血液丢失,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引起透析器残血量增多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预防护理方案。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及个体化的透析方案,患者无1例出现透析器残血,均顺利完成透析。结论掌握透析患者详细的病史资料,加强工作责任心,密切观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细化操作的各个流程,可使透析器残血量减少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5.
吴靖 《药物与人》2014,(12):250-250
目的:探讨应用输注少量生理盐水的无肝素血液透析时透析器有无凝血及透析效果.方法:对我科30次活动性出血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透析时,用肝素盐水预冲血管路和透析器,并在透析时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和透析器,以减少凝血. 结果:30次无肝素血液透析中,28次透析器及管路基本无凝血现象,2次透析器有部分凝血.结论:少量输注生理盐水的无肝素血液透析方法能成功地完成透析,保证了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白蛋白涂布透析器行无肝素透析治疗伴有出血的肾功能衰竭患者.方法:用白蛋白25ml~50ml涂布透析器,保留10~15分钟,透析过程每隔30分钟夹住A端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及透析器.结果:管路及透析器无凝血,血液透析顺利.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对伴有出血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透析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在我国的迅速发展,透析器(又称人工肾)的复用已成为血透析临床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透析器复用,可大幅度降低透析费用,并能在生理上提高透析器的生物相容性。特别在中国,透析器的复用,可以使许多原无条件治疗的病人得到救治。鉴于血透事业的需要,我们于一九九二年研制了透析器复用机。一、以适应我国国情为设计思路国外的复用机多为自动控制,国内有些医生也主张采用电磁阀控制。利用电磁阀、自动控制有许多优点:如开关不用手动;可定时冲洗;国外的复用机还可检测破膜、堵塞等。作为北京医疗器械研究所,立项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器相对低通量透析器在辅助治疗牛皮癣时的效果。方法通过观察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工人医院)收治的1例尿毒症并发牛皮癣患者,在一定时间内使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规律透析,配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透析前、中、后的护理以及饮食,皮肤护理等观察其透析效果,对牛皮癣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患者在使用高通量透析器透析4个月左右,牛皮癣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通量透析对牛皮癣患者有很大的帮助及改善,规律使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透析利于尿毒症毒素的排出,阻止中小分子毒素的积存,减少及减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牛皮癣的体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家庭幸福感,并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液的细菌学监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血液透析系统包括血液透析机、水处理系统、透析液、透析器及其他辅助装置,合格的透析液是高质量的透析治疗的保证,该系统的污染可直接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和热原反应.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医院感染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HD)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将170例透析前无肝炎病史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一次性管道透析器及分机透析,对照组使用重复透析器及共用透析机进行治疗,并调查透析次数与感染肝炎病毒的关系。结果实验组乙、丙肝感染率为13.8%,对照组感染率为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透析次数的增加,感染率也明显上升。结论重复使用透析器、共用透析机及透析次数多等是透析患者感染病毒性肝炎的重要因素,严格消毒隔离措施,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分区隔离及专机透析等是降低HD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反渗机废弃软化水重新利用的控制装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段晨波 《医疗卫生装备》2005,26(4):59-59,66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的主要方法。为了保证透析安全可靠,减少合并症,大多数的医院使用了反渗机制造透析用水,这类型机每制出1份透析用水,要损失3-4份的软化水,使大量的软化水白白浪费。而大量用于冲洗透析器、管路等透析器械的水源,直接来源于软水器组后的软水。那么能不能利用反渗机废弃的软化水,经过水处理控制装置,直接提供给需要大量软化水冲洗透析器、管路之用呢?为此,我们在原有血透水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反渗机废弃软化水重新利用的控制装置(以下简称FWMAC装置)。  相似文献   

12.
血液透析对游离肉碱的清除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血浆游离肉碱 (FC)水平以及透析对FC清除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法检测MHD组血浆和透析液中FC水平及对照组尿中FC水平。结果 MHD患者透前血浆F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 (P <0 .0 1)。透析后 ,血浆FC水平较透析前下降 70 %。每周MHD患者透析所致的FC丢失量远远超过对照组尿液排出量 (P <0 .0 1)。透析过程中 ,FC在第 1小时清除最多。透析中FC的清除量与血浆FC浓度呈正相关 (R =0 .5 1,P =0 .0 1)。应用不同透析器及其复用对FC的清除无显著差异。结论 透析中丢失是MHD患者肉碱缺乏的重要原因。应用不同透析器及其复用对FC清除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肝炎是血液透析患者严重血源性感染并发症之一,因此,透析中心内严格的预防和控制,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重要环节.现将我科预防、控制的方法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5年1月-2007年8月在我科透析的患者84例.其中男47例,女37例,年龄19~70岁,透析时间8~72个月.未划分普通区和隔离区,大多有输血史、手术史,透析器为重复使用,作为历史对照组.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透析患者105例.男57例,女48例,年龄23~82岁,透析时间3~98个月.已完善各种制度并实施了预防和控制,规范应用铁剂,杜绝复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透析器Ⅲ级及以上凝血的原因与预防。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武汉市海工医院别科透析中心的2例透析器Ⅲ级以上凝血临床资料,探讨透析器内凝血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结果有效控制了透析器Ⅲ级及以上凝血的发生。结论造成透析器Ⅲ级及以上凝血的原因有医务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操作方法及环境因素,但主要因素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业务素质及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采用单片机控制的自动透析器复用机的工作原理,仪器构成及主要功能,比以信的透析极器复用方法更具有实用性,可靠性,操作简便,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血液透析仪的重要参数与维护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之一。虽然透析过程在透析器中进行,但是透析器仅提供一层半透膜,所有的透析条件均由血液透析仪供给,血液透析仪的工作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透析质量的好坏。  相似文献   

17.
瑞得林在透析器复用灭菌中临床应用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行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器复用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有效的灭菌方法。方法 对血液透析患者热原反应发生率与透析器出、入口的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并对30例透析患者使用3.5%瑞得林(Renalin)连接瑞得冲(Renatron)复用机与0.3%过氧乙酸手工复用透析器,比较两者尿素氮、肌肝的清除率。结果 使用3.5%瑞得林灭菌复用透析器时,细菌培养种类明显比0.3%过氧乙酸和1%甲醛少(P<0.001);3.5%瑞得林机器消毒透析器10次与用0.3%过氧乙酸手工5次复用的透析器肌酐清除结果相同,尿素清除明显优于手工(P<0.001)。结论 3.5%瑞得林消毒液具有高效灭菌作用,在清洗透析器的同时,保护了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怀和毒素清除率,与瑞得冲合用可以增加透析器的使用次数,减少透析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无肝素透析治疗高危出血肾功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7月至2010年6月我院应用无肝素透析治疗并护理30例高危出血肾功能衰竭患者病例。结果无一例发生凝血或大出血,均透析成功并安全度过危险期。结论透析器凝血的预防是高危出血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无肝素透析中应重点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9.
曲哲  林国庆 《医疗装备》2000,13(9):55-55
透析器重复使用问题目前在学术界有很多争论,本文介绍了透析器重复使用的利与弊,旨在为透析机的使用者提供一点参考意见,在保证透析病人透析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透析费用,以使我国肾病患者尽可能多的接受这项治疗。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肝炎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原因为患者抵抗力低、潜在的血液污染及透析器材污染等。强化血液透析工作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意识,重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加强对透析环境的管理,规范使用透析设备和用品,操作中遵循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原则能有效控制血透患者病毒性肝炎的发生。而行业法治、使用一次性使用高通量透析器、加强病人登记和病历管理等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