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对颅内表皮样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做回顾性分析,17例均行MRI常规平扫(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DWI检查,其中9例加做增强扫描,然后分三组阅片,计算各组的检出率和准确率。结果 17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内见不同数量的絮状稍高信号,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所有病灶均无灶周水肿,增强无强化。常规序列组、FLAIR组、DWI组的检出率和准确率依次为76%、59%;88%、82%;100%、100%。DWI组的检出率和准确率最高,具有明显优势。结论 DWI对颅内表皮样囊肿的诊断更敏感、准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颅内表皮样囊肿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对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表现做回顾分析,其中20例做CT及MRI平扫加增强,6例只做CT平扫加增强.结果 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区16例,鞍区7例,颅骨内2例,脑实质内1例.CT呈低密度25例,混杂高密度1例.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者16例.T1WI及T2WI高低混杂信号4例.增强仅2例边缘轻度强化余未见强化.1例脑组织受侵,轻度水肿表现.17例FLAIR上信号略有增高,3例信号明显增高.结论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尤其MRI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然对于不典型表现的表皮样囊肿有待于进一步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皮样囊肿和7例颅内表皮样囊肿病例,对其MRI表现、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其中8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5例颅内皮样囊肿病例中,3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2例T1WI及T2WI均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的3例均表现为厚壁中等强化.7例颅内表皮样囊肿病例中,4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2例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1例T1WI及T2WI均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的5例中4例表现为薄壁轻微强化,1例壁无强化.结论:颅内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均有较典型的MRI表现,可实现术前正确诊断,MRI鉴别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颅内表皮囊肿的MRI影像特征。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表皮样囊肿患者16例,全部行MR检查。结果典型表现者12例(75%),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有时不均匀,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或高等低混杂信号,非典型表现者4例(25%,T1WI上表现为短T1的高信号。T2WI上表现为高等低混杂信号。16例均行增强扫描。9例肿瘤无强化,6例边缘强化,1例呈肿瘤周边及内部条索样强化。结论典型常见的表皮样囊肿呈T1低信号,有时欠均匀,T2高信号或高等低混杂信号。非典型表皮样囊肿呈T1高信号,T2高等低混杂信号。信号形成的原因是高浓度蛋白质所致,并非脂类物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磁共振(MR)扫描技术在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的MR扫描技术及MRI表现。结果 12例中1例T1WI呈高信号,其余T1WI呈低信号。所有病例T2WI均呈高信号,稍高于脑脊液。9例FLAIR囊内见不同数量的絮状稍高信号影,其中有2例仅在边缘出现少量絮状等高信号影。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结论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价值,联合应用DWI和T2 FLAIR有利于桥小脑角皮样囊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皮样囊肿和7例颅内表皮样囊肿病例,对其MRI表现、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其中8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5例颅内皮样囊肿病例中,3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1WI为高信号,2例T1WI及T2WI均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的3例均表现为厚壁中等强化。7例颅内表皮样囊肿病例中,4例表现为T,WI低信号,T2WI高信号,2例TlWI及T2WI均为高信号,l例T1WI及T2WI均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的5例中4例表现为薄壁轻微强化,1例壁无强化。结论:颅内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均有较典型的MRI表现,可实现术前正确诊断,MRI鉴别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颅内胆脂瘤的低磁场MRI表现.方法 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胆脂瘤13例,分析其MRI表现.本组13例患者中,年龄11-54岁,扫描序列:SET1WI,SE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FLAIR),扩散加权像 (DWI),12例做增强扫描.结果 T1WI 6例呈低信号,4例低等信号,3例呈高低信号.T2WI 13例呈高信号且信号密度不均.FLAIR 13例病灶内见多个不规则的等高信号颗粒及乱麻团样稍高信号.DWI 均呈高信号 (均匀或不均匀).12例增强扫描检查,3例边缘轻度强化,9例不强化.结论 MRI是诊断颅内胆脂瘤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好发部位、生长特点以及MRI表现,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脑实质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脑实质内表皮样囊肿的MR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实质内表皮样囊肿4例(男3例,女1例),结合文献综合分析脑实质内表皮样囊肿的MR检查方法及影像表现。4例均平扫后增强,辅以FLAIR及DWI(b=1000)序列扫描。结果 4例病灶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T1WI上表现为较均匀高信号,FLAIR序列像呈高信号,DWI均匀或欠均匀高信号,增强后病灶不强化或周边轻度强化。结论 脑实质内表皮样囊肿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MR影像特征,MR检查能有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李志红  张辉  苏晋生  吴伟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3):1103-1104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9例表皮样囊肿和12例蛛网膜囊肿MRI平扫及DWI表现。结果表皮样囊肿形态不规则多呈分叶状,4例位于桥小脑角区,3例位于鞍上,2例位于纵裂池,7例表皮样囊肿T1WI呈混杂信号,2例呈低信号,T2WI及DWI均呈高信号。蛛网膜囊肿形态较规则,6例位于枕大池,3例位于环池附近,3例位于大脑凸面,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低信号。结论根据病变的发病部位、形态、生长方式、MR信号特点及DWI表现可有效鉴别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9例表皮样囊肿和12例蛛网膜囊肿MRI平扫及DWI表现。结果表皮样囊肿形态不规则多呈分叶状,4例位于桥小脑角区,3例位于鞍上,2例位于纵裂池,7例表皮样囊肿T1WI呈混杂信号,2例呈低信号,T2WI及DWI均呈高信号。蛛网膜囊肿形态较规则,6例位于枕大池,3例位于环池附近,3例位于大脑凸面,T3WI呈均匀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低信号。结论根据病变的发病部位、形态、生长方式、MR信号特点及DWI表现可有效鉴别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  相似文献   

11.
颅内表皮样囊肿MRI扫描序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FLAIR)以及常规平扫(T1WI、T2WI)在颅内表皮样囊肿诊断中的作用,比较各序列在病灶检出以及诊断特异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术前MR常规平扫、T2-FLAIR以及DWI资料。结果:33例T1WI呈低信号,1例T1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像未能抑制。T2WI呈高信号,稍高于脑脊液。T2-FLAIR囊内见不同数量的絮状稍高信号影,其中有4例仅在边缘出现少量絮状等高信号影。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结论:无论在颅内表皮样囊肿病灶检出还是在信号特异性方面,DWI均优于MRI平扫以及T2-FLAIR,是颅内表皮样囊肿最具诊断价值的扫描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FLAIR)以及常规平扫(T1WI、T2WI)在颅内表皮样囊肿诊断中的作用,比较各序列在病灶检出以及诊断特异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术前MR常规平扫、T2-FLAIR以及DWI资料。结果:33例T1WI呈低信号,1例T1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像未能抑制。T2WI呈高信号,稍高于脑脊液。T2-FLAIR囊内见不同数量的絮状稍高信号影,其中有4例仅在边缘出现少量絮状等高信号影。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结论:无论在颅内表皮样囊肿病灶检出还是在信号特异性方面,DWI均优于MRI平扫以及T2-FLAIR,是颅内表皮样囊肿最具诊断价值的扫描技术。  相似文献   

13.
DWI在颅内表皮样囊肿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FLAIR)在颅内表皮样囊肿诊断中的价值,着重比较二者在病灶检出以及诊断特异性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术前MR常规平扫、增强和T2-FLAIR以及DWI资料。结果 39例T2W1呈低信号,1例T1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像未能抑制。T2WI呈高信号,稍高于脑脊液。T2-FLAIR 囊内见不同数量的絮状稍高信号影,其中有4例仅在迫缘出现少量絮状等高信号影。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多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其中1例发生恶性变者局部囊壁呈花环状明显强化。结论 无论在颅内表皮样囊肿痛灶检出还是信号特异性方面,DWI均优于MRI平扫以及T2-FLAIR,是首选扫描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15例,重点分析肿瘤的好发部位、大小形态及MRI扫描与增强扫描的信号特点.结果 在本组病例中,桥小脑角区8例,鞍旁2例,斜坡区2例,枕骨1例,侧脑室三角部、第四脑室各1例.肿瘤在T1加权像上呈不均匀低信号,T2加权像、FLAIR图像上呈不均匀高信号,所有病例均行增强扫描,肿瘤均无强化.结论 典型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检查可以作出准确诊断,并能与其他类似的颅内囊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与MRI表现。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颅内表皮囊肿的CT与MRI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区13例,鞍上或鞍旁5例,松果体区和第四脑室内各2例,小脑延髓池1例。肿瘤大小不等,形态多不规则,轮廓光整或呈分叶状。CT平扫15例呈均匀低密度,3例呈稍不均匀的低密度,CT值在-20~10Hu之间。在MRI T_1WI上肿瘤呈不均匀的低信号,在T_2WI、FLAIR图像上都呈不均匀的高信号。增强后扫描肿瘤均无明显的强化。结论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与MRI表现较具特征性,通过CT、MRI检查可以作出准确诊断,并能与其他类似的颅内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皮样囊肿破裂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颅内皮样囊肿并破裂病例,均行MRI SE序列T1WI、T2Wl、T2Wl Flair及DWI序列扫描,其中3例行T1WI压脂增强扫描,4例行脑CT平扫。结果 12例中,皮样囊肿位于桥小脑角区5例,桥前池2例,颞极1例,鞍旁2例,鞍上2例,病变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CT表现为低密度,T1WI为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T2Wl Flair为不均匀高信号,DWI扩散受限,压脂增强扫描不强化。皮样囊肿破裂CT、MRI表现在脑沟、脑池或脑室内有低密度脂肪滴影,CT值-70-140HU,或短T1的脂肪滴影,T2WI信号略有衰减,压脂T1Wl增强呈极低信号。2例侧脑室内见脂滴,3例位于大脑纵裂池,3例位于侧裂池,2例位于侧裂池及大脑纵裂池,2例脂滴位于环池。结论颅内皮样囊肿破裂具有较特征性CT、MRI表现,能较好地显示病变的生物学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及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睾丸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睾丸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8例全部行MRI检查,其中5例并行增强检查。结果1T1WI序列显示:2例病灶信号均匀,呈等信号。6例信号欠均匀,其中5例表现为病灶以高信号为主,中心伴点片状低信号,呈“靶征”,所有病灶均边界清晰,均可见线样低信号环。2T2WI序列显示:3例病灶信号均匀,呈均匀的高信号;5例病灶信号不均匀,在高信号的基础上中心可以见到点片状低信号,即表现为“靶征”。所有病例在T2WI序列上均显示病灶边缘可见完整低信号环,病灶边界清晰。3增强扫描显示:5例病灶均未强化,表现为低信号囊性团块。结论 睾丸表皮样囊肿的MRI具有较特征性的表现,有助于该病的鉴别诊断、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常见及特殊影像表现,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本组均行MRI扫描,23例CT平扫且4例增强检查。结果病变位于小脑桥脑角及斜坡20例,小脑半球及蚓部3例,桥脑和鞍上池3例,第四脑室3例,大脑半球1例,颅骨板障内2例。其中19例通过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能清晰显示病灶,6例T1WI呈高信号,7例MRI增强后有弧线形强化,4例CT上呈高密度。结论颅内表皮样囊肿在CT和MRI检查中均有特征性的表现,通过CT和MRI检查,术前可准确诊断此病,为手术方式和入路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岗  刘文义 《黑龙江医学》2007,31(4):297-298
目的 分析脊柱结核的MRI表现,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的MRI资料。结果(1)28例患者69个椎体受累,单椎体4例,2个椎体11例,3个椎体10例,4个椎体以上3例。T1WI呈均匀低信号31个,混杂低信号38个。T2WI及T2-TIR呈均匀高信号33个,混杂高信号36个。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2)21例32个椎间盘受累。T1WI呈低信号,T2WI及T2-TIR呈不均匀高信号。(3)椎旁寒性脓肿19例。T1WI呈稍低信号,T2WI及T2-TIR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称不均匀强化或环形强化。(4)6例8个椎弓根受累;6例脊髓受压。结论 MRI多平面成像有利于观察脊柱、脊髓及周围软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综合分析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鉴别颅内表皮样囊肿与蛛网膜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以来30例颅内轴外囊性病变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资料。结果表皮样囊肿9例(手术病理证实);蛛网膜囊肿21例。二者均常规行头颅横轴位T1WI、T2WI、T2WI-FLAIR序列扫描,信号变化相同,而DWI图像差异显著,表皮样囊肿DWI为高信号而蛛网膜囊肿DWI为低信号。结论 DWI能准确鉴别颅内表皮样囊肿与蛛网膜囊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