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活力是营造有吸引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因素。面对当前城市公共空间中社会活力渐渐消失的现象,借鉴哥本哈根中心城区改造的启示,关注人的因素,侧重从人的活动与城市空间的分析出发,初步探讨营造富有社会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社会活力是营造有吸引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因素.面对当前城市公共空间中社会活力渐渐消失的现象,借鉴哥本哈根中心城区改造的启示,关注人的因素,侧重从人的活动与城市空间的分析出发,初步探讨营造富有社会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李翊  傅诚 《华中建筑》2010,28(7):70-72
对于城市的感知因个体而不同,城市的公共空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因此好的公共空间能够让使用者产生共鸣,而环境行为学是营造良好公共空间的有效手段。该文从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入手,探讨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营造,并结合案例分析,指出公共空间活力营造应当以人的行为和需求为本,对创建更具活力和大众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现状引发的思考,研究对于公共空间活力的营造的需求,了解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各个要素,深入理解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内涵的表达及人性化设计原则的重要性。呼吁人们重视对公共空间的营造,以丰富整个城市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纪金喜  高祝敏 《居业》2023,(1):98-100
随着我国各地城市化建设水平越来越高,久居城市的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也越来越区域多元化。水作为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城市居民对滨水空间的需求与渴望也越来越强烈。纵观我国城市滨水空间营造现状,很多城市对滨水空间的营造也从一开始的忽视到现在的越来越重视。基于此,本文从城市滨水空间概念以及营造价值出发,阐述了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营造的具体原则,随后分析了当前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营造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6.
街道是城市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是城市活力的发生器,塑造街道活力是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北京世贸天阶,以塑造街道活力的两个条件,营造空间形态良好的街道场所和创造丰富多样的街道生活为切入点,对世贸天阶如何塑造街道空间活力进行了研究和思考,以期为现代城市街道空间活力的塑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最富活力的场所,本文提出了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原则,论述了营造城市最富变化地带的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聪 《建筑与文化》2016,(12):144-145
校园公共活力空间是学校公共活动开展的载体,其品质的高低、活力的大小,深刻影响着校园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文章针对当今校园公共活力空间在表达方面所暴露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城市设计相关理论,对校园公共活力空间的主要特征因素进行简要阐述。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结合空间活力营造原则,对重庆大学B区校园的主要活力空间进行表达评析,并给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梳理街道设计标准及导则界定街角空间概念,分析商业街角空间组成并整理街角空间要素。对天津市47个商业街角空间开展实地调查并提取街角空间要素。基于物种均匀度指数测度,构建街角空间活力指数计算体系,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空间要素对街角活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人行道宽度、建筑前面积显著负影响街角空间活力,空间开敞度、售卖设施密度、休息座椅密度显著正影响街角空间活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街角空间活力优化策略,以期为城市小微空间活力提升及空间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唐霞  汪德操  崔志亮 《山西建筑》2009,35(11):28-29
对当前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陵县东方广场公园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探讨了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手法,从而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连市庄河青少年宫的设计过程,分析了建筑的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建筑的统一性与特殊性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桃坪羌寨文化空间纹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笑 《山西建筑》2010,36(8):16-17
对桃坪羌寨文化空间进行了研究,了解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对文化空间的使用历史进行把握,对其发展脉络进行归纳和提炼,探寻灾后重建中所应遵循的文化空间纹路。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乡村住宅空间的分化动因、分化机理和发展趋势,发现:乡村社会分层和农户居住需求的复杂化使乡村住宅空间系统中各功能空间的性质和边界越来越清晰。住宅空间作为乡村区域空间的最小单元,其分化后的多种空间类型会影响整个乡村的空间形态。因此,基于不同空间结构要素与农户类型相匹配产生的住宅空间模式,针对乡村社区的城镇化特点,将乡村的居住点空间和社区空间进行重构,并提出若干乡村住宅的建设思路,为乡村住宅规划和社区规划的内涵式、服务式发展提出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邹兆颖 《山西建筑》2006,32(1):29-30
根据环境心理学的内容,以上海老城厢为例,从公共活动的中心、居民生活空间、交通空间三方面探讨了人们的行为习惯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具体情况,得出环境与人类生存行为模式有密切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建筑"Y"空间的释义和分类,探讨了建筑内部该类空间的形态、功能和空间意义。其间,列举并分析了当代几个著名建筑师的代表建筑作品,以期能对建筑设计,乃至城市设计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覃朗 《重庆建筑》2014,(2):12-15
存在于城市中的负空间是在建筑物之间起着过渡与衔接作用的空间,是设计师在定义了各种功能空间之后所遗漏的空间,也是藏有各种消极因素与隐患的空间。该文按照其不同的位置和特点对负空间的种类做了归纳与分析,并且从设计层面上提出了多个改善的要点与策略,有助于降低消极负空间的影响,提升城市空间质量与居住舒适度。  相似文献   

17.
洪源 《山西建筑》2010,36(21):15-16
详细介绍了查尔斯.柯里亚设计的斋普尔艺术中心,并从精神空间、传统空间和传统的仪式空间三方面对其传统空间要素进行了分析,从新的视角解读建筑师对地方传统空间的认识、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蓓  张胜松 《福建建筑》2011,(12):22-24
城市美化运动暴露出的唯视觉化倾向使城市空间失去亲民性和生活性,本论文在兼顾美学的前提下,从建筑与城市相辅相成的关系出发,引入“中介空间”的概念,还原城市生活的本原以及建筑空间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利用空间界面丰富空间轮廓、在结构线网中分割空间和在结构线网上开放空间三个方面,阐述了建筑结构构思与空间创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构造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世丹 《华中建筑》2003,21(1):63-66
着重探讨了建筑构成对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影响,并分析了建筑参与构造城市公共空间的三种途径,表明建筑既能作为公共空间的定义者,亦能成为公共空间的策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