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鞍山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尾气排放量带来的污染愈加严重,已经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源。通过对鞍山市不同道路、不同车型的调查,根据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因子,初步估算了鞍山市城区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分析了鞍山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扬州市机动车及其尾气污染物排放的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调研和客观分析,提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的系统性控制措施。该研究对城市发展绿色交通,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机动车尾气污染分布规律,开展了机动车尾气对金华市空气质量影响的专项调查.结果表明,城市空气中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浓度大小与车流量、车辆类型、大气温度和扩散高度相关,交通干线两旁的机动车尾气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越秀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及其分担率的变化以及对该区主要大气污染物超标情况的调查分析,阐述了机动车尾气排放是该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探讨了简捷、快速地估算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系数的方法,并计算了鞍山市机动车尾气中CO的排放系数。  相似文献   

6.
炭黑工业尾气净化及余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炭黑工业生产过程尾气中的可燃气态污染物CO、H2、及CH4等,采用直接燃烧法,是目前我国炭黑尾气净化和回收利用的最佳控制方法。直接燃烧法,不仅可将尾气中可燃气态污染物转变为CO2和H2O,且可回收利用其热量,余热利用率可提高40%以上。经济技术评价表明,采用直接燃烧法和炭黑尾气发电,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7.
机动车尾气的产生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较详细的介绍了机动车燃料和尾气的关系,全面论述了尾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对防治尾气的污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和污染物产生环节,详细阐述了生产废气、废液和废渣的特性和种类,从污染物综合治理的角度分析了“三废”治理的技术路线,重点阐述了煅烧尾气、酸解尾气和酸性废水治理措施以及废酸和硫酸亚铁的综合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对机动车尾气有害气体的排放的检测,在严格把关控制的同时,能够利用有效防控措施,减少机动车因大量排放有害尾气,是保障我国环境减少被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前提。由于机动车车型的不同,其尾气排放中所包含的污染组成复杂,性质各异的特点,故此所包含的有害污染物都有其特定的检测和校验方法。而我国目前主要检测尾气污染物的检测仪器,是利用非分散红外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尾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而使用NDIR传感器,对机动车尾气进行检测的研究工作,一直是机动车尾气检测中的一项新型开发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城市垃圾焚烧尾气污染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焚烧是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该法产生的焚烧尾气中含有多种大气污染物,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本文分析了垃圾焚烧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形成及特点,并阐述了废气中各污染物的控制、净化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焚烧尾气净化工艺,并对三种工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高吸油树脂的新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高吸油树脂的发展历史及最新进展,介绍了其吸油机理。讨论了高吸油树脂在含油废水治理及其他领域的应用。指出高吸油树脂是一类性能优异的新型环保材料。提出了高吸油树脂应在原料的选择、性能的改进、结构分析、再生利用、开拓新的应用领域、新聚合工艺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氯气吸收装置工业化试验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最终开发出氯气污染治理的新技术:既治理氯气污染又将氯气变废为宝。该技术的关键因素为吸收介质——“阳极泥料浆”的选取,不仅实现了对含氯烟气的最有效净化和吸收,还彻底杜绝了吸收液二次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两种改性膨润土对含油废水吸附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壳聚糖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作为改性剂,对钠基膨润土进行改性,制得两种改性膨润土.通过实验研究了其吸附的机理,并根据范德霍夫方程计算了吸附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改性膨润土对含油废水的吸附过程较好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在吸附过程中,既有物理吸附,也有化学吸附.当温度小于10℃时,以物理吸附为主,当温度大于10℃时,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4.
燃煤烟气脱硫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燃煤脱硫采用钠碱吸收与石灰再生在经济上最有优势,但一直停留在理论可行的阶段。对该工艺进行应用性研究,确定了反应条件、脱硫效率、吸收终点和再生效果等。  相似文献   

15.
某市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富集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某市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对该区土壤和野生的主要四种植物,用原子吸收的方法测定了金属Cr、Cu和Ni的含量。结果表明:土壤中三种金属的X含量是533.14mg/ks,923.252mg/kg,310.928mg/kg。是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的533.1、2.3和1.55倍,说明污染严重;植物体内的金属含量高出正常土壤环境下的含量,经过对植物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分析,蒲公英Taraxacum ohwianum Kitam.对三种金属积累和富集最强;其次菊芋Hellanthus tuberofus L.对Cr能力较强;龙葵Solarium nigrum L.对Cu能力较强;小蓟Cirsium segetum Bunge对Ni能力较强。使利用植物积累和富集还原和净化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植物去除空气污染物的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植物去除空气污染物的研究现状及机理,主要包括:通过叶表面的气孔和表皮吸收、吸附;植物体内代谢或者分泌酶催化氧化还原进入体内的污染物;通过植物联合根系微生物降解由于干湿沉降进入土壤或者水体中的污染物等.提出了在植物空气去除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需要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渐变性水源水质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引黄水库水质渐变性特点,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建立了水质分析模型并对山东省某市某水库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和预测。选取温度、pH、氨氮、浊度、化学耗氧量、亚硝酸盐作为预测变量。水库水质的模拟结果表明除浊度外其余项准确率均达到了80%以上,所建立的水质模型能够合理地反映渐变性水库中水质的动态变化趋势,预测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ceous aerosol(CA) and its light absorption properties are limited in Karachi,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polluted metropolitan cities in South Asia.This study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measurement of seasonality of CA compositions and mass absorption cross-section(MAC) of elemental carbon(EC) and water-soluble organic carbon(WSOC) in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TSP) collected from February 2015 to March 2017 in the southwest part of Karachi.The average TSP,organic carbon(OC),and EC concentrations were extremely high with values as 391.0±217.0,37.2±28.0,and 8.53±6.97 μg/m~3,respectively.These components showed clear seasonal variations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occurring during fall and winter followed by spring and summer.SO_4~(2-),NO_3~-,K~+,and NH_4~+showed similar variations with CA,implying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atmospheric pollutants from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Relatively lower OC/EG ratio(4.20±2.50)compared with remote regions further indicates fossil fuel combustion as a primary source of CA.Meanwhile,sea salt and soil dust ar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sources for TSP.The average MAC of EC(632 nm) and WSOC(365 nm) were 6.56±2.70 and 0.97±0.37 m~2/g,respectively.MAC_(EC) is comparable to that in urban areas but lower than that in remote regions,indicating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local emissions.MACwsoc showed opposite distribution with EC,further suggesting that OC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local fossil fuel combustion.In addition,dust might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creasing MACwsoc particularly during spring and summer.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8年浙江省嘉兴市14个环境国控站点的O3历史资料与气象要素,研究O3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并结合差分吸收臭氧雷达的垂直臭氧探测资料,分析近地层O3廓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嘉兴地区发生高浓度O3污染的关键气象要素为24~36℃的大气温度和36%~77%的相对湿度,24℃以上的大气温度与77%以下的相对湿度可作为启动预警O3污染的气象指标.差分吸收臭氧雷达监测结果显示,无论O3超标天与清洁天,在垂直方向上其浓度随高度先升后降,在600~800m范围出现峰值;O3污染时段,在中午到午后低空形成持续向下的O3输送带,这种低空O3与地表O3的叠加机制加重地表O3污染程度,导致地表O3超标与低空高浓度相伴出现;其廓线日变化规律表现出800m以下浓度在夜间和凌晨梯度不显著,日出后近地层O3随时间快速增加,中午和午后持续高值,傍晚随时间逐渐下降的特征.后向轨迹分析表明,10,500,1000m高度层的气流后向轨迹聚类有相似性,500m处沿闽浙海岸线的轨迹簇对应O3较10m处来自海上的轨迹簇高,这与500m处前体物输送堆积和紫外线辐射增强有关.污染过程近地层气流来向紧贴地面,但中高层有明显下沉气流使得O3前体物在500m附近堆积,是造成2个典型污染过程中垂直方向上O3高值出现在500m左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8年浙江省嘉兴市14个环境国控站点的O3历史资料与气象要素,研究O3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并结合差分吸收臭氧雷达的垂直臭氧探测资料,分析近地层O3廓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嘉兴地区发生高浓度O3污染的关键气象要素为24~36℃的大气温度和36%~77%的相对湿度,24℃以上的大气温度与77%以下的相对湿度可作为启动预警O3污染的气象指标.差分吸收臭氧雷达监测结果显示,无论O3超标天与清洁天,在垂直方向上其浓度随高度先升后降,在600~800m范围出现峰值;O3污染时段,在中午到午后低空形成持续向下的O3输送带,这种低空O3与地表O3的叠加机制加重地表O3污染程度,导致地表O3超标与低空高浓度相伴出现;其廓线日变化规律表现出800m以下浓度在夜间和凌晨梯度不显著,日出后近地层O3随时间快速增加,中午和午后持续高值,傍晚随时间逐渐下降的特征.后向轨迹分析表明,10,500,1000m高度层的气流后向轨迹聚类有相似性,500m处沿闽浙海岸线的轨迹簇对应O3较10m处来自海上的轨迹簇高,这与500m处前体物输送堆积和紫外线辐射增强有关.污染过程近地层气流来向紧贴地面,但中高层有明显下沉气流使得O3前体物在500m附近堆积,是造成2个典型污染过程中垂直方向上O3高值出现在500m左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