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用双向薄层层析检测红曲中的桔霉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双向展开薄层层析检测红曲中的桔霉素,第一相分离红曲中除桔霉素外的其他成分,第二相主要分离桔霉素。第一相展开剂选择氯仿:丙酮=9:1,第二相展开剂选用苯:乙酸乙酯:甲酸=6:3:1。结果表明,最小检出量为0.1μg,可检测出红曲中的桔霉素,方法简单易行,容易掌握。(庞晓)  相似文献   

2.
高色价低桔霉素红曲色素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超临界CO2法对提取红曲色素和提取桔霉素的影响,并以乙醇为溶剂对提取红曲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显示:超临界CO2提取对红曲色素提取率低,仅为5%左右,但对红曲米中桔霉素的提取率很高,达到83%以上,因此可先以超临界CO2法提出红曲米中桔霉素,再用乙醇法提取红曲色素,便可得到高色价极低桔霉素的优质红曲红色素。  相似文献   

3.
臧晋  赵蓉  李杰  孟大印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0):284-286
以红曲米为原料采用两步提取法提取红曲色素,第一步提取去除桔霉素,第二步提取红曲色素。实验结果表明,第一步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溶剂乙酸乙酯、提取溶剂pH2.5、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1:15(g:mL)、提取次数3次。第二步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85%、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50min、料液比1:20(g:mL)、提取次数2次。采用上述最佳条件两步提取可得到低桔霉素高色价的红曲色素产品,红曲色素得率8.31%、色价18625U/kg、桔霉素含量1.37mg/kg,桔霉素含量低于红曲色素中桔霉素最低限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高色价低桔霉素红曲色素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超临界CO2法对提取红曲色素和提取桔霉素的影响,并对溶剂法提取红曲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显示:超临界CO2提取对红曲色素提取率低,约为5%,但对红曲米中桔霉素的提取率很高,达到83%以上,因此先以超临界CO2法在红曲米中提出桔霉素,再以溶剂提取法提取红曲色素,便可得到高色价极低桔霉素的优质红曲红色素。  相似文献   

5.
浅谈红曲霉桔霉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红曲产品中可能存在真菌毒素(mycotoxin)———桔霉素(citrinin)。根据国内外对红曲桔霉素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桔霉素的有关性质,如桔霉素的产生菌种(株)、桔霉素的代谢途径、桔霉素的有关理化性质、如何控制桔霉素的产生。作者认为,桔霉素问题的出现,对我国红曲生产及应用领域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红曲生产行业对红曲桔霉素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生产菌种及红曲的发酵工艺技术要进行系统的考察,以便生产不含桔霉素或桔霉素含量低的红曲产品。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菌株中桔霉素生物合成基因与其发酵产品红曲中桔霉素含量的相关性,本实验以25株不同来源的红曲菌为研究对象,以桔霉素合成的关键基因为标靶,设计6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同时采用传统生产工艺制备红曲,采用免疫亲和柱纯化与UPLC结合的方法测定红曲中桔霉素的含量。对比PCR扩增结果与UPLC检测结果表明,PCR方法得到的结果与UPLC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即PCR扩增桔霉素合成关键基因为阳性的菌株,其发酵制备的红曲中桔霉素含量超过了QB/T 2847-2007功能性红曲米(粉)的桔霉素限量标准50 μg/kg,而PCR结果中桔霉素合成关键基因为阴性的,桔霉素含量均低于仪器检测限15.92 μg/kg,远低于QB/T 2847-2007功能性红曲米(粉)的桔霉素限量标准。结果表明,本研究采用的PCR方法可以作为判断传统工艺条件下生产的红曲产品中桔霉素是否超标的依据,也为了解菌株分泌桔霉素的能力提供了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大米红曲中的桔霉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大米红曲色素中桔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并研究了影响红曲中桔霉素含量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红曲色素经预处理后以2%冰醋酸水和甲醇为流动相(2%冰醋酸水:甲醇=70:30)时,桔霉素能很好地与其他红曲色素成分分开;选育得到的15株红曲菌种中,11号和14号菌株产生的红曲色素中没有检测到桔霉素;液体发酵产物中桔霉素含量显著低于固体发酵法;干燥方法对桔霉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双向薄层层析测定红曲中Monacolin K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双向薄层层析法,对红曲产品中Monacolin K的提取方法以及第1展开剂和第2展开剂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乙酸乙酯为提取剂,以正己烷:乙酸乙酯:无水乙醚:甲酸(20:1:5:0.5)为第1展开剂,以正己烷:氯仿:无水乙醚(30:1:5)为第2展开剂,红曲产品提取液的:Monacolin K能很好地分离和检测。在此基础上对22个红曲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中12个样品均高低不一地含Monacolin K。  相似文献   

9.
桔霉素是红曲霉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具有肾毒性的真菌毒素,普遍存在于我国红曲产品中。随着其毒性和代谢机理研究的逐渐深入,近年各国纷纷提出了对红曲产品中桔霉素的限量标准。而红曲产品成分复杂、色素含量高,桔霉素因含量微量而定量检测困难,如何建立准确、可靠、灵敏、快速的红曲产品桔霉素定量检测技术就成为食品安全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对红曲产品桔霉素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浅变红曲霉桔霉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赣荣 《酿酒科技》1999,(3):20-22,19
红曲产品中可能存在真菌霉素(mycotoxin)--桔霉素(citrinin).根据国内外对给曲桔霉素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桔霉素的有关性质,如桔霉素的生产菌种(株)、桔霉素的代谢途径、桔霉素的有关理化性质、如何控制桔霉素的生产。作者认为,桔霉素问题的出现,在我国红曲生产及应用领域来说,即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红曲生产行业对红曲桔霉素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生产菌种及红曲的发酵工艺技术要进行系统  相似文献   

11.
红曲色素高产菌株的诱变筛选及液态发酵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不同的红曲样品中分离纯化获得红曲霉菌株 5株 ,以此为菌种液态发酵制备红曲 ,选出发酵后菌丝体色价与发酵原液色价都相对较高的编号为M3的菌株为出发菌株 ,进行了6 0 Co γ射线的诱变 ,获得了编号为M 3 2相对高产的色素菌株 ,其发酵后菌丝体总色价和发酵液总色价分别提高了 2 7 0 8%和 2 5 90 %。并对其液态发酵制备的红曲色素进行了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红曲霉菌的代谢产物和酯化酶等对促进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的风味和品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为制备适合白酒酿造生产的酯化红曲,该研究对红曲霉菌进行液体培养,再分别以大米、麸皮及混合料等为原料进行纯种培养,选取种子液添加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曲料含水率等作为影响因素,制备高酯化力的酯化红曲。结果表明,混合料明显优于大米或麸皮等单独作为原料制备酯化红曲,在培养温度35 ℃、培养时间3 d、曲料含水率55%、乳酸添加量4‰条件下,混合料成品酯化红曲的酯化力为716 mg/100 mL,糖化力为1 065 mg/(g·h),发酵力为2.01 g/(0.5 g·72 h),表明该菌株制备的酯化红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红曲抑菌物质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举例说明红曲在中国的应用,介绍红曲霉抑菌物质的研究进展,对已经发现的几种抑菌物质:红曲色素、莫纳斯叮、安卡内酯、几丁质酶和糖肽类物质等的抑菌作用作了综述.对红曲抑菌物质实现工业化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红曲作为食品防腐剂方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红曲霉是我国传统发酵用微生物,从古至今都在发酵领域广泛应用,红曲发酵工艺是古代人民宝贵智慧与经验的传承。如何将传统红曲米生产方法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充分发挥红曲霉在发酵酿造等方面的优势,是目前行业研究的热点。该文总结了酿造红曲产业目前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酿造红曲品质提升、新型酿造工艺研发、企业规范化生产、活性物质及其功效应用拓展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为充分开发福建本地资源优势,促进红曲产业的技术提升和行业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红曲与桔霉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因红曲中含有桔霉素 ,将使我国的红曲出口受到很大影响。本文介绍了红曲中桔霉素的产生及合成途径 ;桔霉素的分子式、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毒性、抑菌性和检测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沙见宇  裴欢  刘曦  闫雪秋 《中国酿造》2023,42(2):189-192
为提高红曲中莫纳克林K含量,以实验室保藏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MY-11为原始菌株,利用紫外诱变筛选红曲霉,并进行固态发酵制备红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红曲中的莫纳克林K含量进行测定,选出高产莫纳克林K突变株,并与食源性菌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进行共酵。结果表明,通过紫外诱变筛选出2株高产莫纳克林K突变株M7和M8,固态发酵25 d后莫纳克林K含量分别为12.42 mg/g、12.49 mg/g,分别比原始菌株MY-11提高了26%、27%。将诱变菌株M7、M8分别继续与不同添加量的酿酒酵母共酵培养,结果发现加入酵母菌液添加量3%时莫纳克林K含量最高,分别为9.35 mg/g、8.94 mg/g,比对照组提高了2.63%、16.41%。紫外诱变筛选结合共酵培养方法可提高红曲中莫纳克林K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红曲菌发酵辣木叶的产物作为主要原料制备颗粒剂,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系统考察红曲菌发酵过程中各因素对莫纳可林K(Monacolin K,MK)产量的影响;同样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可溶性颗粒剂工艺配方;比较发酵前后产品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并对发酵后的产品进行桔霉素检定。结果:红曲菌发酵辣木叶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8%、辣木叶添加量20%、发酵温度28 ℃、初始含水量40%,MK的产量为6.92 mg/g;最佳颗粒剂工艺配方为:发酵产物与辅料比1:1.5、乙醇体积分数90%、乙醇用量0.9 mL/g、乳淀比2:1,综合评分99.72分;发酵后产品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56.69%,均高于空白对照和未发酵产品;发酵后产品未检测出桔青霉素。结论:红曲菌发酵辣木叶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深加工方式,可明显提高产品的抗氧化活性,该方式有利于红曲菌和辣木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8.
红曲霉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红曲霉的应用历史悠久,红曲霉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得到人们广泛研究。文中从专利、研究报告、生产应用几方面综述了红曲霉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并分析其应用及市场开发前景,提出红曲保健食品市场亟待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9.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纯化福建各地区红曲样品中的红曲菌,得到17株红曲菌纯菌株。经菌落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17株红曲菌被鉴定为变红红曲菌(M.serorubescens Sato)、橙色红曲菌(M.aurantiacus)、新月红曲菌(M.lunisporas)、血红色红曲菌(M.sanguineus)和高粱红曲菌(M.kao-liang)五大类。通过液态发酵法研究红曲菌产糖化酶,产色素以及产生理活性物质莫纳可林(Monacolin K)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红曲菌菌株特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被鉴定为高粱红曲菌的B6菌株具有最高的产色素能力和产莫那可林K(Monacolin K)能力,其醇溶性总色价为3373.12U/g,酸式和内酯式莫那可林K产量分别为25.928mg/L和12.114mg/L,产淀粉酶酶活力为543.21U/g。B6菌株是可用于红曲黄酒酿造的优良红曲菌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