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剩余污泥处理处置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难点。要解决污泥产量大的问题,一个关键要素就是要提高脱水效率,改进脱水技术。探讨了电化学联合酸法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污泥含水率和毛细吸水时间来探究电解电压、极板间距、电解时间和极板插入深度对脱水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电化学联合酸法的最佳污泥脱水条件为极板间距6cm、极板插入深度6cm、电解时间30min、电解电压15V和pH为4。此时,污泥含水率降低9.04%,毛细吸水时间下降了42.6%。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解氧化法处理金矿废水中的氰化物与化学需氧量(COD),考查了外加电压、NaCl添加量、溶液pH值、电解时间及极板间距等因素对氰化物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并对电化学氧化过程及污染物氧化机理进行分析.在电压为6 V、pH值为9、电解时间为3 h、极板间距为1.5 cm、NaCl添加量为10 g/L的条件下,总氰(CN...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电化学法在工业循环冷却水阻垢处理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因素,本实验构建了电解槽的模型装置,采用自制的电解系统,通过调整电化学参数得出其阻垢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并深入分析其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极板间距为10cm、电解电压为7v、电解时间为6h时,对于循环水垢的去除具有良好功效,该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工艺。  相似文献   

4.
煤化工废水具有高浓度难降解的特性,预处理后出水水质难以达标,因此用DSA电催化氧化法对其进行深度处理的实验研究。在煤化工废水电解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得出正交实验的最佳条件,并且在该条件下研究了极板排列方式对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的影响,从而得到优化后的最佳实验参数:极板间距=1 cm,电压=5.5 V、电解质NaCl=2 g/L、pH=6、电解时间=3 h,复极式极板排列,该条件下出水水质与煤化工废水预处理后的水质指标进行对比,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2.83%,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测定出水的其余指标如氨氮、挥发酚和色度等,也分别达到废水的二级、三级和一级排放标准。该煤化工废水的最佳深度处理方案经济实用,为实际生产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不同固含量的污泥在可溶性化学需氧量SCOD、pH,以及上清液中多糖、TN、TP、TSS、VSS含量的变化,研究了电化学预处理污泥的细胞分解效果以及污泥性质的改变。结果表明,优化的电化学操作参数是电压为10 V、极板间距为6 cm、电解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SCOD、pH和氮、磷、多糖的含量都有所增加。固体(TS)的质量分数为1.7%的污泥其上清液中SCOD最大达到1 115 g/L,电解30 min后多糖的质量浓度达到最大290.4 mg/L;经电解后TN和TP的质量浓度分别提高到15.57 mg/L和37.01 mg/L;电化学处理VSS去除率为7.1%。均比TS的质量分数为2.7%和3.7%时的污泥电化学处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电压对采用三维电极处理TNT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电压对采用三维电极处处理TNT废水的影响比较了三维电极电解法和二维电极电解法处理TNT废水的效果,考察了采用三维电极电解法时不同槽电压对电解效果的影响。并对电解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实验表明,极板间距为4cm、电动搅拌器转速250r/min、电解时间为2h时,最佳的电解槽电压为15V,此工艺条件下的CODCr,TOC的去除率分别为77.6%、62.7%。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制的隔膜电解槽对渤海海水进行深度预处理研究,研究了该方法的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使用电解法可有效降低海水浊度、有机物、SDI、色度,电流密度、电解时间、极板间距等对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确定优化条件为极板间距2 cm,电流密度15.87 mA·cm-2,电解时间10 min,出水水质完全符合反渗透进水要求.初步探讨了电解法净化海水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双铝极板,利用电絮凝法对城市生活污水二级处理出水进行处理,以氨氮、总磷和COD的去除率等为指标,通过探索电解时间、极板间距、电流密度、pH值等参数的单因素影响分析,研究各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条件。实验表明,采用双铝极板电絮凝法深度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二级处理出水可有效的去除氨氮、总磷和COD。  相似文献   

9.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分散不易集中处理的特点,设计专用净化槽设备,将前期静态实验数据应用于净化槽中试中,通过研究进水pH、极板电压、极板间距、曝气量及电解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除磷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中试结果表明,在污水进水p H=7.5、电压11 V、极板间距2 cm、曝气量0.8 m~3/(m~3·min)以及电解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最终TP去除率达到97.8%,出水达到国家污水出水标准,对后续将电解除磷工艺应用于微生物一体式净化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油田污水的可生化性及生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油田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氧化工艺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考察了不同因素对除污效果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电化学氧化最佳工艺参数为:电解电压20 V,pH值5,极板间距2.0 cm,阳极为Ti/Ir形稳电极、双向脉冲电源,在此条件下电解30 min,油田污水COD去除率达到70%。利用BOD5/CODC r比值法和微生物呼吸速率法对污水的可生化性进行了研究,2种实验方法均表明处理前油田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差,而经电化学氧化工艺处理后的污水可进行生化处理,同时在微生物呼吸速率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微生物的呼吸速率都严格遵循一级动力学关系式。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三维电极电解实验研究实际线路板含铜废水的电化学氧化过程。考察了槽电压、极间距、极板材料、添加工作电极材料及电解质对铜的去除率的影响,并确定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极间距3cm,极间填充钢珠,槽电压10V,电解时间45min。在此反应条件下,铜的去除率达到82.3%,处理线路板废水的电费成本为1.11元/吨。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絮凝工艺处理石油裂化催化剂生产废水,考察了电解时间、电流密度、p H、极板间距等因素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参数(初始p H=9.0,极板间距为1.5 cm,电流密度为25 m A/cm~2,电解时间为25 min)条件下,废水经电絮凝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30%以上。电絮凝主要成本为铝阳极损耗,为0.093 5kg/m~3,占总处理成本的59.57%。电絮凝法可实现对石油裂化催化剂生产废水的预处理,减轻后续生物处理单元的负荷。  相似文献   

13.
电解法深度处理维生素C类发酵废水外排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水平下利用电化学氧化和电解絮凝2种方法对发酵废水的外排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实验。对影响电化学氧化去除TOC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参数:电解时间5 min、电流6 A、pH为7、极板间距25 mm。对比2种电解方法,电化学氧化法的综合处理效果最佳,其出水中TOC、COD、总磷等指标均达到《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3—2008)的排放要求,总氮全部转化为无机氮。  相似文献   

14.
使用电化学法处理某焦化企业实际循环水的实验,探究了循环水的硬度和碱度去除率随处理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电流密度、水力停留时间、极板间距等实验操作参数以及商用阻垢剂对电解效果和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硬度和碱度去除率随处理时间呈现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且碱度去除率总是高于硬度去除率;电流密度为70 A/m2、水力停留时间为6 min、极板间距为3 cm时电解效果最佳,硬度和碱度去除率可达27%以上,单位能耗低至13 kWh/kg;商用阻垢剂对电解效果具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处理甲醛模拟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处理模拟甲醛废水,考察了甲醛废水中有机物去除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效果,优化了试验条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甲醛去除率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电解时间〉pH4g〉电解电压〉极板间距〉甲醛初始浓度。最佳去除条件为:甲醛初始质量浓度为300mg/L,pH值为3,极板间距为2.0cm,电解电压为9V,电解时间为90min。在此条件下,甲醛去除率达到95.7%,COD。和TOC去除率分别迭91.5%和92.4%。三维电极一电Fenton法用于甲醛废水处理切实可行,效果明显,为实际废水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几种电化学法处理苯酚废水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苯酚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对几种电化学法处理苯酚废水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采用正交试验对pH值、电解电压、电解质浓度,电解时间等4个因素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确定最佳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电催化氧化法处理苯酚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值为6,电解电压为9 V,电解质的质量浓度为20 g/L,电解时间为120 min;电-Fenton法处理苯酚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值为3,电解电压为9 V,电解质的质量浓度为20 g/L,电解时间为120 min;在此基础上,三维电极法最佳活性炭投加量为150 g/L。4种电化学法处理苯酚废水效果的优劣顺序依次为:三维电极与电-Fenton耦合法三维电极法电-Fenton法电催化氧化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处理低浓度难生化降解的聚氯乙烯(PVC)离心母液废水,考察了温度、极板间距、电流密度、电解时间、初始pH值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8,废水温度为45℃,极板间距为10 mm,电流密度为10 mA/cm2的条件下电解60 min, COD去除率达到91.4%。由于PVC离心母液废水pH值在8~9范围内,温度在50℃左右,因此无需调节pH值和冷却,即可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其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8.
结合杭州市萧山区某印染厂现有工艺,采用BDD电极深度处理印染RO浓水,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分别探讨了电流密度、pH和电极间距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因素显著性顺序为:电流密度(B)>pH(A)>极板间距(C);同时各因素交互作用显著。建立了以COD去除率作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模型,在最佳反应条件pH=6.53,电流密度为20.68 mA/cm2,电极间距为2.09 cm的条件下,预测COD去除率为96.0934%,与实验值(97.16%)偏差仅为0.006%,表明该模型对电解处理印染废水工艺优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为印染RO浓水的深度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电化学氧化处理废水中的2,4,6-三硝基-1,3,5-苯三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Ti/IrO2为阳极,通过实验研究了电化学氧化法对2,4,6-三硝基-1,3,5-苯三酚(TNPG)的去除效果,同时考察了电流密度、极板间距、电解质浓度、TNPG初始浓度等运行参数对TNPG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化学氧化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TNPG,最佳运行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20 mA/cm2、极板间距10 mm、NaCl质量浓度0.3 g/L、Na2SO4质量浓度0.5 g/L。在最佳运行条件下,当TNPG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电解240 min,溶液COD去除率为65.4%;当TNPG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时,电解80 min,溶液COD去除率为100%。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电解法处理含镍废水,考察了初始pH值、铁炭比、极板间距、电解电压四个因素对镍降解率的影响。各影响因素的取值范围如下:初始pH值6~8,铁炭比1∶1~2∶1,极板间距1~3cm,电解电压30~50V。在此条件下电解1h,镍的降解率最高可达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