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近2a收治的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肠外科手术后AKI发病率为2.1%.单因素分析筛选,又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急诊手术、严重感染与AKI的发生明显相关,结论 AKI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年龄>65岁、急诊手术、重症感染是AKI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老年人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手术效果。方法:将62例年龄≥70岁(老年组)和62例年龄<70岁(非老年组)已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术后并发症、术后早期死亡率及近、远期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老年组29.03%(18/62),非老年组32.26%(20/62);术后早期死亡率:老年组3.23%(2/62),非老年组1.6%(1/62);近、远期效果:老年组1年生存率74.19%(46/62),2年生存率54.84%(34/62),3年生存率38.71%(24/62);非老年组1年生存率80.64%(50/62),2年生存率67.74%(42/62),3年生存率32.26%(20/62)。结论:经严格选择病人,恰当及时的术前术后处理,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早期死亡率及近、无期效果无明显差异。对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积极行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王凤记 《中外医疗》2014,33(6):86-87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早期再手术的原因及临床死亡率,为临床预防早期再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胃肠外科早期再手术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手术原因主要有: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瘘、吻合口狭窄、急性腹膜炎、误伤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再穿孔、腹腔脓肿等,该组患者术后死亡共5例(19.23%);治愈21例(80.77%)。主要死亡原因在于患者再手术后感染及过多失血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结论胃肠外科手术早期再手术与前次手术密切相关,首次手术处理失误常会导致再手术。此外,手术术后并发症以及判断失误等原因均会导致再手术,因此,有效降低再手术的发生率以及再手术的死亡率的关键在于首次手术时的合理选择术式、术中严格规范操作,同时广大医务工作者应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端正手术态度。  相似文献   

4.
李静  柳斌  马行一 《西部医学》2012,24(7):1340-1342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27例肺癌手术患者,将发生AKI患者与非AKI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39例患者发生AKI,总患病率为7.4%。ASA分级、低FEVl、糖尿病、Hct和手术时间是肺癌术后并发AKI的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A分级、低FEVl和手术时间是肺癌术后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癌术后AKI的发生容易被忽视,谨慎选择手术患者,术中注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是预防肺癌术后AKI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是危重病成年患者发生严重AKI的第二大最常见病因,AKI同样是儿童患者心脏手术后的重要问题,尽管目前AKI的诊断及治疗方式有所改善,但儿童心脏手术后AKI的发生与患者死亡率仍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早期诊断及干预儿童心脏手术后AKI尤为重要。为评估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即刻的术后尿白蛋白(...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手术后急性肾损伤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手术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46例施行CPB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与肾功能相关指标。根据2005年急性肾脏损伤网络(AKIN)对于急性肾损伤(AKI)的定义,判断患者的发病情况,并比较AKI与非AKI患者的各项指标。采用简化的MDRD公式评估2组患者术前的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246例中,22例发生AKI,总发病率8.9%;Ⅰ、Ⅱ、Ⅲ期AKI分别为15例(6.1%)、5例(2.0%)、2例(0.8%)。与非AKI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结果显示:AKI患者年龄偏大(P〈0.05),而术前血压、血红蛋白、肾功能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R明显低于非AKI患者(P〈0.05);体外循环时间及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较非AKI患者延长(P〈0.05);术后24h内尿量较非AKI患者显著减少,而24h引流液量显著多于非AKI患者(P〈0.05)。结论患者年龄大、CPB及升主动脉阻断时间长是CPB手术后发生AKI的不利因素。术前评估eGFR可能有助于发现高危人群,利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AKI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合并不同程度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按AKI分期标准将脓毒症合并AKI患者分为A(AKI—Ⅰ期组)、B(AKI—Ⅱ期组)、C(AKI-Ⅲ期组)三组,比较三组患者CRRT后肾功能恢复及患者死亡率。结果A组CRRT后87.5%(14/16)患者肾损害平稳恢复,2例加重进入B组,但元死亡;B组CRRT后62.5%(20/32)患者肾损害稳定恢复,12例肾损害加重进入C组,死亡率18.7%(6/32);C组CRRT后30.4%(14/46)肾损害逐渐恢复,32例加重进入ARF期,其中18例死亡,死亡率39.1%(18/46)。A、c及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脓毒症合并AKI患者早期行CRRT有可能阻止肾损害加重并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魏栋  张卫东 《中原医刊》2009,(23):40-42
目的对比青年人食管癌和老年人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疗效差异,为食管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98年6月至2008年6月某院收治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青年组(≤35岁)88例和老年组(〉165岁)375例食管癌患者为对象,比较他们的症状、临床病理、治疗及预后关系。结果青年组术前和术后合并症均低于老年组;青年组食管癌Ⅲ期和未分化癌的发病率高于老年组;食管癌手术切除率老年组高于青年组,青年组患者放射治疗效果较好;食管癌发病部位在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组食管癌恶性程度高,转移早,初诊时分期晚,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是青年人食管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争取及早行根洛陛手术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AKI)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生存率、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并与间断性血液透析(IHD)对比,为有效早期预防和治疗该病提供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AKI伴MODS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患者的年龄、治疗前APACHEII评分,需要机械通气和治疗前后肾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AKI伴MODS病人经CVVHDF治疗病死率为24.4%,年龄越小、治疗前APACHEII评分越低、需要机械通气比例越低及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介入时间越早的病人存活率较高。治疗前尿素氮、血清肌酐越低,存活率越高。结论 AKI伴MODS临床表现重,病死率很高,尤其重症感染、休克、心衰、应用呼吸机及手术患者,单用药物治疗及间断血液透析难以奏效,强调早期介入以CVVHDF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更安全有效,提高危重症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尿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载蛋白(uNGAL)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重症监护室(ICU )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102例,入住 ICU 后7 d 内符合AKI 诊断标准的43例为 AKI 组,选择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手术方式等匹配的43例为非 AKI 组,检测比较两组入住 ICU即刻(15 min 内)、第24、48、72 h uNGAL 和血肌酐(Scr)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 uNGAL 和 Scr 对 AKI 诊断价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重症颅脑外伤 AKI 发生率为42.16%(43/102)。 AKI 组 uNGAL 水平随着入住 ICU 时间延长而升高,非 AKI 组升高并不明显。入住 ICU 24 h 时,AKI 组 uNGAL 水平(720.32±684.25)ng/mL 明显高于非 AKI 组(421.92±351.20)n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 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入住 ICU 24 h 时 uNGAL 和 Scr 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95% CI :0.807~0.949)和0.612(95% CI :0.493~0.731)。 uNGAL 截取值为180 ng/mL 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90 和0.823,敏感性高于 Scr 。结论 uNGAL 早期诊断重症颅脑外伤患者 AKI 的作用优于 Scr ,可以作为早期诊断 AKI 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脓毒症是重症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急性肾损伤是脓毒症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肾损伤病死率高,因此早期预防和及时发现脓毒症所致的急性肾损伤尤为重要。本文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进行阐述,并就非特异性炎性标志物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从2006年6月到2013年6月接受微创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2例,分为钻孔引流组以及小骨窗开颅组,回顾性总结微创术后并发症的种类,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相关防治措施.结果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常见并发症有肺部感染、颅内再出血、消化道出血、颅内积气、颅内感染、电解质紊乱、急性肾损伤、泌尿系感染.对两组患者微创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钻孔引流组发生颅内再出血大于小骨窗开颅组(P<0.05),小骨窗开颅组发生颅内积气大于钻孔引流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微创术后两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颅内感染、急性肾损伤、泌尿系感染诸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应尽早发现和预防,有重点地积极给予治疗,以改善预后,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3.
肝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术后急性肾损伤(AKI)与患者的预后及长期生存密切相关,因此肝移植术后AKI的早期识别与预防尤为关键。由于血清肌酐(SCr)水平易受肾功能损伤以外因素的影响,常在测得血清SCr升高前肾功能早已发生了损伤。近年来在肾损伤评估中比SCr更灵敏、更准确的新型生物指标不断被报道,使肝移植后AKI早期有效的干预成为可能。文章就肝移植术后早期AKI的新型预测生物指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生长抑素八肽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对 3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观察组 ) ,除常规的神经外科治疗外 ,同时给予生长抑素八肽制剂 0 .1mg快速静脉滴注 ,每 8h 1次 ,连续治疗 1周 ,观察 3周。对照组为 86例同期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给予常规抑酸治疗。结果 :观察组仅 4例 ( 1 3.3% )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均在 2 4h内停止出血 ;对照组 1 6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占 1 8.6%。结果提示 :生长抑素八肽能有效地预防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而对于已经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满意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儿中的应用及治疗体会。方法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于2011年9月-2013年9月对15例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儿进行血液透析加滤过治疗,监测治疗前后患儿白细胞计数、肝功、肾功、PCT、CRP、血气分析等生化指标以及患儿尿量、水肿程度、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15例患儿均顺利进行了中心静脉置管及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平均治疗时间为7.5 h (2~30 h),治疗48 h 后患儿尿量增加,水肿减轻,肝、肾功能、心肌酶、血气及 CRP、PCT 等炎症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儿选择合适时机给予连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可有效改善肾功能,增加尿量,改善各项炎症指标及脏器功能,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因此在2012年欧洲重症监护医学学会腹部问题工作组对危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进行了规范化阐述。本文就急性胃肠损伤(AGI)的定义、诊断、新型生物学标记物、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AGI的提出对早期急性胃肠损伤患者的及时干预及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一些新型生物学标志物能否应用于临床尚需进一步验证及临床观察研究。中医药从患者整体观出发,防治AGI具有其一定的特色,中医内服及外治疗法对于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其近期和远期的存活率、减少患者个人和社会的医疗费用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家瑞  乔佑杰 《医学综述》2009,15(12):1817-1819
急性肾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随着血液净化的广泛应用,患者病死率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是危重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急性肾损伤的营养治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急性肾损伤患者病因的多样化和基础疾病、营养状况的差异,给临床救治带来较大的困难;然而,通过充分的营养评估,对不同患者制定针对性的营养治疗方案,避免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将有助于改善急性肾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使老年患者住院及接受手术的比例逐年上调.老年患者的生理情况、基础疾病及腹部手术是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病率及病死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尽早诊断和干预治疗对预防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急性肾损伤及降低社会、家庭医疗开支有着长远的意义.该文就如何降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病率、如何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手术后早期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心血管外科接受主动脉夹层手术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KDIGO分级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组和非急性肾损伤组,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48h内发生急性肾损伤78例(75.0%),12例(11.5%)术后需肾替代治疗,住院死亡5例(4.8%)。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体外循环时间、高血压和深低温停循环时间〉40min是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概率高。体外循环时间、高血压和深低温停循环时间〉40min是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中脾脏损伤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中脾脏损伤的病例资料27例,按照我科制定的标准将其分为Ⅰ、Ⅱ、Ⅲ三类,针对三类不同程度的损伤,分别采用电凝法、缝合修补法、脾门损伤修补缝合法进行处理。结果该组27例发生于胃部手术20例,结肠手术5例,直肠手术2例,其中Ⅰ类损伤患者15例,Ⅱ类损伤患者8例,Ⅲ类损伤患者4例,经过相应的处理方法,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愈,无脾脏切除病例,且术后均未出现与脾脏损伤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医源性脾损伤的预防很重要,根据脾脏损伤情况分类,选择相应的处理方式,保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