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对热痹症(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常采用大黄粉调鸡子白外敷。一般用药2~4剂,即可痊愈。少数患者外敷药后出现皮疹,可用生姜汁擦拭后,继续外敷药料。用法:大黄粉末与鸡子白适量调和后外敷患处关节,每日一次。尚××,男,59岁。1986年5月28日诊。三天前,患者关节疼痛,发热恶寒,继而左膝关节出现红肿灼热,疼痛加剧,步履艰难。症见左膝关节红肿胀热,触之痛甚,伸屈不利,舌红苔黄,脉滑数。证属风湿热痹。治以上方外敷左膝关节,每日一次。两天后关节红肿明显消退,疼痛减轻。继用2剂,诸症皆失,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2.
1资料1.1张某,男,45岁,1999年夏天夜间因突然右踝关节、趾关节红肿热痛,疼痛较甚,触之发热而来我院求诊。给西药抗感染、止痛治疗,效果不明显。次日查血沉30mm/h,抗O<500u,类风湿因子阴性,血尿酸450μmol/L。症见发热烦渴,溲赤便秘,舌红苔薄黄  相似文献   

3.
坐骨风症是以坐骨板里深处疼痛,痛连脚肚子,脚后跟扯痛,遇劳疼痛加重,得卧稍减为临床表现。多属于现代医学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梨状肌综合症范畴。自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笔者以土家医瓦针放血疗法配合方药治疗该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们采用中草药配制成虎牛痹康贴治疗行痹、痛痹、着痹、妍痹、痿症963例,效果满意,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963例,男351例;女612例;年龄8~82岁,其中力31~5O岁占55%。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7年。2薄证辩证2.三风寒湿痹2.1.亚行痹(风痹):证见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肢体关节重着、肿胀、麻木和仲屈不利或恶寒发热等。舌脉:舌质正、苔白薄或腻;脉象多浮。2.1.2痛痹(寒痹):肢体关节或肌肉疼痛较剧,有定处,得热则减,迁寒痛增,痛处皮色不红,触之不热;或自觉冷感,患处冰凉;或关节不可伸屈。舌脉:…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蒙医称之为图例病。 蒙医学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四型:赫依型、琪苏型、希拉型、巴达干型,每种类型的病变不相同。赫依型:病变关节痒痛,肿势变化无定,时而缩小,表面呈青黑色;琪苏型:局部肿赤,甚热,重者可有渗出物;希拉型:病变关节肿痛甚热,赤红,拒触;巴达干型:患部发麻、痒。图例病则是南于长期生活在寒冷、  相似文献   

6.
风湿性关节炎,古称痹证,它包括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关节周围炎,纤维织炎,腱鞘炎,骨刺等多种筋骨关节疼痛性疾病。另有一种热痹,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但一般以风寒湿痹最为多见,因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后,气血运行不畅,闭阻肌肉骨节经络而引起筋骨肌肉关节酸痛麻木,甚至伸屈不利或关节肿大等症,当以疏风散寒,除湿通络为治。  相似文献   

7.
中药治愈风湿热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资料本组 1 2例中男性 5例 ,女性 7例 ;年龄 1 5岁~ 36岁 ,平均 2 3岁 ;病程 50天~ 6年 ,平均 2 .5年。临床主要症状为心悸、乏力 ,关节红肿疼痛 ,多发生在大关节 ,如膝、踝、肩、腕、髋、肘等 ,常呈多发性、对称性和游走性 ,严重者有关节内积液。血沉较快 ,抗“O”>50 0 U。按中医辨证 ,全部患者可分为 3个类型 :1热痹型 :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较甚 ,遇寒则痛减 ,伴有周身发热等 ;2寒痹型 :表现为关节肿痛 ,红热较轻 ,遇热则痛减 ,游走性较显著 ;3湿痹型 :表现为关节肿胀较甚 ,固定 ,微有红热 ,遇热痛减 ,伴肢体沉重或双下肢浮肿、乏…  相似文献   

8.
<正> 一、目痛症主要表现为目外无形迹可辨,不赤不肿,惟自觉目珠疼痛。疼痛有轻有重,有胀痛;有刺痛;有日间痛甚;有夜间痛甚;有痛而干涩常时不适;有痛而拒按。凡外有赤肿障翳,内有形症可辨者,均不属本症范畴。  相似文献   

9.
甘温除热法治疗红斑性肢痛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温除热法治疗红斑性肢痛症1例湖北省长阳县中医医院(443500)皮后炎【关键词】红斑性肢痛,甘温除热法,医案邓某,女,69岁。1992年12月11日就诊.患者近2周来双手双足掌面出现红斑,灼热、胀痛,关节屈伸不利,患处不敢触物,尤以双手为甚.伴心烦...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中医杂志》2016,(6):551-553
王镁老师认为痛风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脾脏。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不节,皆可损伤脾胃,致脾虚湿盛,郁而化热;若仍嗜食醇酒肥甘或复感外湿,内外湿邪胶着关节,湿热阻络,气滞血瘀,造成肢体关节红肿热痛,日久甚则变形失用。治当除湿清热,活血通络,调理脾胃。王老师以四妙散为基础方,自拟痛风方,分期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并适时应用西药,重视改良患者生活方式,在缓解疼痛及减少复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主要症状与分型:主要症状为心悸、乏力.多发生在大关节红肿疼痛(如膝、踝、肩、腕、髋、肘关节等),呈多发性、对称性和游走性.(严重者关节腔有积液.但并不溃破化脓).化验血沉一般较快.抗“0”在500单位以上等.根据症状,临床可分为三个类型。“热痹型”、“寒痹型”、“湿痹型”.热痹其主要症状为;关节红肿热痛较甚,遇寒则痛减。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本组27例,其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ZO~45岁16例,45岁以上11例。病程最短2周,最长10年。病位,四肢关节疼痛者9例,上肢肩臂痛者8例,下肢关节疼痛或伴腰痛者10例。2治疗方法分5型论治:①行痹(6例):临床以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伴关节屈伸不利为特征。方用防风汤加减。治以祛风通络,散寒除湿。②涌痹(7例):临床以肢体关节疼痛较剧,通寒痛增,得热痛减,关节拘急屈伸不利为特征。治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方用挂枝汤加味。③着痹(5例):临床以肢体关节重着疼痛,手足沉重,活动不便甚则肌肤麻木不仁为特征。治以除湿…  相似文献   

13.
马龙 《河南中医》2003,23(4):48-48
热痹以局部关节红肿热痛 ,得冷则舒为特征 ,可伴有发热 ,汗出 ,口渴 ,舌红苔黄 ,脉数等全身症状。关节的热痛与冷痛是区别热痹与风寒湿痹的关键。其治疗随病机和阶段不同而异 ,现将我们的临床体会介绍如下。1 热痹初起即用凉血解毒热痹有因素体阳气偏盛 ,复感外邪 ,邪从热化 ,内壅关节而成 ;亦有直接感受风湿热毒所致。热痹初起或急性发作阶段 ,症见局部关节红肿灼热疼痛 ,痛不可触 ,得冷则减 ,并见有汗出 ,恶风 ,口苦 ,口渴 ,烦躁不安 ,溲黄 ,便干等全身症状。治疗首拟清热解毒凉血为主。例 1:某患 ,女 ,5 8岁 ,工人。因体温 3 8.8℃ ,全…  相似文献   

14.
解毒清痹方配合葛根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峥  周彩云  房定亚 《中医杂志》2003,44(11):838-838,86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周身小关节红肿热痛、晨僵、关节功能障碍,甚则骨质破坏,关节功能丧失。我院风湿免疫科从1999年10月~2001年12月共收治类风湿住院病人60例,运用中药解毒清痹方加减并配合静点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8.热郁胸膈证 (1)热郁胸膈型:[临床表现]主症:身微热,心烦懊(忄农),坐卧不安,甚则胸中窒塞或疼痛,虽痛而脘腹柔软,舌苔微黄,脉数。从症:少气、呕逆。 [分析] 此为风热表证己解,邪热入里,扰于胸膈,郁而不达,故见身热、心烦懊(忄农)、坐卧不安。邪虽传里而里热不甚,所以身微热、舌苔微黄。较重时,热郁胸膈,气机被阻,失其调畅,故少气、胸中窒塞或疼痛,虽痛而脘腹柔软。邪热乘胃,胃失和降,故呕逆。脉数为热郁之表现。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1岁,干部。86年春因突发右拇趾、蹠趾关节红肿疼痛伴发烧来我院就诊。证见体胖,身热心烦,右蹠拇关节肿痛,周围肤色发红发亮,得冷则舒,不能行走,甚则连及足跟痛,时周身酸痛,右耳轮处有一花生米大小痛风石,舌质红而偏暗,苔薄,脉沉细数。  相似文献   

17.
肩周炎是发生在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滑膜囊等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病变。以疼痛和关节障碍为特点,临床多见肩部疼痛、酸痛或跳痛,夜间痛甚。本病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属中医学五十肩、漏肩风、冻结肩、肩凝症范畴。笔者自1996山东中  相似文献   

18.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双足跖趾关节或双平拇指关节等呈不对称性红肿,灼热疼痛,夜间痛甚,活动受限,或伴发热、口渴,全身关节疼痛,心慌头晕,恶风自汗,尿黄便秘等症。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中药内服配合针灸治疗本病,收到满意效果。现将2007-5~2007-12月治疗的5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标本诊治法在肢体痹证中的运用上海中医药大学余安胜3602工厂卫生科倪明皎(200032)肢体痹证是痹证中最多见的一种,其特征是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不仁,甚则关节肿大,活动受限。肢体痹证发作因风邪甚时,呈游走性疼痛;风寒甚时,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得...  相似文献   

20.
寒热证治验     
莫飞智 《新中医》2001,33(5):16-17
邓铁涛教授临证非常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现介绍邓教授验案2则以资佐证。l 亚急性败血症 邹某,女,16岁,1988年7月15日初诊。反复发作游走性关节疼痛14月,加重伴持续高热2月余。患者去年6月,因感冒后出现咽痛,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局部红肿,不能行动。服消炎痛及蛇胆酒后,痛减,但未行系统检查及治疗,天气变化及冬季为甚,气候转暖症减,病情反复不愈。今年5月初感冒,咽痛,继之发热,体温波动于38.4℃-40.3℃,发热不规则,汗出热不解,无寒战及明显畏寒。曾在当地医院住院2月余,行B超、腰穿、骨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