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展快照     
  安妮  J:GALLERY 《收藏》2013,(2):84-85
RTLINKART的统计,上海2012年有超过300个艺术展览。这些展览中有在商业画廊举办的展览、有在民营美术馆举办的艺术家回顾展、有商业机构出资举办的综合艺术展览、有政府支持与参与的文化艺术项目、有独立的策展团队邀请海外艺术家的驻地项目等等。虽然在规模上无法跟北京同日而语,但上海的青年艺术工作者还是"默默地"努力着。在拍卖市场,收藏爱好者们早已对青年艺术家开始格外关注,谁都希望作为伯乐而相中黑马。因此近年来一线的青年艺术大展也越发受到各界的关注。这种集合众多青年艺术家的大型群展在上海的确屈指可数,但每个项目都有着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张静 《收藏》2012,(8):106-111
艺术博览会不仅是艺术家们展示作品的绝佳平台,更成为收藏家们的盛宴。高规格(?)品质的艺术博览会吸引了大量顶级的收藏家,而收藏家们也愿意通过艺博会了解全球艺术品的最新动力(?)接触到世界级的艺术品,并与世界艺术圈里有声望的人们交谈。当世界第一个艺术博览会于1967年在德国科隆问世后,在短短30多年时间里,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群起仿效。如今各类艺术博览会层出不穷,那么,作为全球顶尖的艺博会的特色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中国藏家走向全球艺术市场,先从"世界(?)艺博会"开始。  相似文献   

3.
无用的力量     
何必 《收藏》2013,(6):18-20
艺术家成为知识精英、意见领袖之后,行动取向便有了明显的分野:一派认为艺术应该最大限度介入现实,甚至直接参与到改造社会的运动之中;一派则认为艺术需要拥有一个相对独立、闭合的场域,强调自身概念和技法的纯粹,不应被社会潮流所影响。按照大家熟悉的"旧时"分类法,前者属于有用的、战斗的艺术,而后者,则是无用的、象牙塔里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李欣宇 《收藏》2009,(12):88-91
古人认为,禅僧、女人等一旦写诗,就比一般的文人士大夫的作品容易流传。女艺术家们在语言的阁楼里修饰自己的人生理想,于是有了艺术,有了人们以为的“女性修辞”。在感受女艺术家们的悲欢离合中,艺术生命有了婉约的意味,于是使人有了喜而藏之的理由。  相似文献   

5.
肖雅 《收藏》2013,(8):38-39
北起36街,南至20街,从Ⅰ-95高速往东直抵东北第一大道,是全世界最大和最杰出的创意区之一。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自2002年在迈阿密开办以来,将此地打造成了艺术交易市场的黄金海岸,并顺手带动了迈阿密的艺术区蓬勃发展。像所有艺术区一样,Wynwood Art District以前是大迈阿密的仓库和厂房。早在2003年初,由一撮有着敏锐嗅觉的艺术经销商、艺评人、艺术家、策展人Mark Coetzee和Nick Cindric等建立。开发者们修复了这些被忽视的建筑,艺术家们在墙体上层层抹上各色涂鸦,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了一个相当繁华的区域。区内不仅有大小70余间画廊,5所博物馆,还有设计机构,艺术家开放式工作室,表演艺术空间,古玩店以及电音酒  相似文献   

6.
何必 《收藏》2013,(4):70-75
贫穷艺术(Arte Povera),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将一种艺术流派与艺术家们或者有意,或者无意的困顿生活状态等同起来。其实,贫穷艺术的兴起之初,的确带着"反消费主义"的倾向,但这绝不是贫穷艺术的全部价值。  相似文献   

7.
胡筱潇  虫儿 《收藏》2013,(8):48-55
和邱志杰的对话中,谈到较多的是艺术收藏和双年展等展览体制,因为邱志杰的多重身份,从艺术家到策展人,到艺术批评到艺术教学,每一个前沿的艺术领域中都不乏其身影。而邱志杰却笑说自己不爱当策展人……ARTY:你好像和上海双年展蛮有渊源的,以前作为艺术家参展,现在又做了上海双年展的总策展人。邱志杰:有时候我不当艺术家不做策展人一样可以参加上海双年展专家委员会,因为上海双年展一开始就和我们中国美院很有渊源,实际上做画册的团队都是我们中国美院学策展的学生,上海双年展从一开始我们就介入得比较多。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80年代,当代艺术飘洋过海传入中国。于是,一个拥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再度迎来了思想意识领域的一次争鸣与抉择。艺术究竟是什么?艺术该如何发展?艺术该走向何方?只要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艺术家,都开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复地追问与探索。因为有这样一群善于思考并付诸实践的艺术家存在,中国的艺术开始由"直线"走向"分叉",由"单级"走向"多级"。从"圆明园"到"798",从"地下室"到"美术馆",从"乞丐"到"王子",中国的当代艺术终于以自己崭新的形象和姿态迎接着世纪的朝霞。西安有当代艺术吗?它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如何发展的?最终又走向何方?本刊记者对此进行了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9.
张静 《收藏》2012,(12):122-127
虽然是同样面对艺术商品化的时代,同样处于艺术与市场之间,但艺术家们的成长时代背景却有着巨大差异。那么,对于当代水墨来说,这些不同时代背景的艺术家们,到底有着怎样不同的艺术实践?在他们内心深处中又藏着怎样一个世界呢?我们分别采访了50后的李孝萱、60后的林若熹以及70后的徐加存,而无论是李孝萱的快意恩仇,林若熹的直指要害,徐加存的充满期待,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当代水墨背后所跳动的创作激情。  相似文献   

10.
线圈认知     
感谢波普艺术,人们不会在博物馆,一个传统意义上和每日生活毫无相干的地方,为看到一个罐头瓶而尖叫。事实上,波普艺术以及它对日常用品的应用让以往普通人望而生畏的高雅艺术有了更加广阔的观众群,不但对艺术的民主化起到了推动还给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灵感来源以及创作手段。棉线作为最普通的纺织材料可以织成棉衣或者缝合衣物,不过这都不是艺术家Devorah Sperber感兴趣的。她通过大量的线轴和缠在上面不同颜色的棉线重新构造艺术史上人们熟知的经典绘画,借助装置艺术产生的视觉错误来讨论艺术、科技,以及人类认  相似文献   

11.
3月1日,由雅昌艺术网联合《收藏界》等多家媒体举办的"AAC2007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颁奖典礼在北京首都博物馆落下帷幕。这次活动以"艺术激发生活"为主题,参考雅昌艺术网网友投票,媒体评选和专家评定的结果,通过三个月的评选和统计工作,在众多的提名中分别评选出年度艺术事件、年度艺术人物、年度艺术家、年度青年艺术家、年度艺术机构、年度画廊、年度出版物和拍卖公司等八个奖项。此外,胡润百富还在颁奖典礼上首次公布了胡润当代艺术榜。此次活动自举办以来在艺术界引起广泛关注,据了解,年度事件提名有37件,年度艺术家提名有包括蔡国强、周春芽等在内的11名艺术家;被提名为青年艺术家的有12人;被提名的年度画廊有12家;中国美术馆等11家艺术机构获得年度艺术机构提名;中国嘉德、北京匡时等10家拍卖公司被提名为年度拍卖公司;被提名的年度出版物,更是多达10种。本刊将重点刊发年度艺术事件、年度艺术人物及胡润艺术榜名单,并公布相关的《2008艺术市场信心度调查》及《2007年度拍卖市场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2.
当今画坛有这样一位奇才,他出身于理工科却最终跻身艺术界;他饱受争议却依然保持特立独行;从艺术到书法到文学,他无所不碰;他开创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先例";他是个艺术家,也是一个思想者。他就是书画巨匠范曾老师的开山弟子,崔自默老师。  相似文献   

13.
杜曦云 《收藏》2013,(8):94-95
"人人都是艺术家",意味着"职业艺术家"和"非艺术家"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要成为佼佼者的难度越来越高。艺术是一种表达方式,表达者通过它来表达自己的生存体验和文化认知。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如果表达者宣称自己是"艺术家",宣称自己的表达是"艺术作品",并在艺术传播渠道(如艺术空间和艺术媒体)里展示,这时他的表达就可能被受众视为艺术作品。如果他所要表达的生存体验和文化认知获得受众的认同,而目他的表达方式被受众认为是准确、到位的,他所宣称的"艺术家"身份和"艺术作品",就可能获得确认或进一步的赞赏、推崇。  相似文献   

14.
范静雯  仁庐 《收藏》2013,(22):74-75
艺术从来没有固定的语言,尤其在当代。仅仅是材料上的拓展和跨界,就已经能源源不断给艺术家们带来无尽的新鲜和刺激了。余友涵先生也是如此。201 2年,他在新材料上继续自己的"新艺术",往返洛杉矶,研磨色彩,几经调试,得到仁庐中这几幅"像外之象"。  相似文献   

15.
王晶 《收藏》2012,(24):106-109
艺术与市场紧密相连,那么市场对女性艺术的态度如何?女性艺术家在男性话语权独大的艺术市场又表现如何呢?75岁高龄的中国当代女画家欧洋说,女人很容易成为"废墟",要想成为"常青藤",就得比人家付出更大的代价,一偷懒就落后了。对于女艺术家来说,这句话真实得可怕。有不少女艺术家在结婚、怀孕、生子后就会暂停甚至终结自己的艺术生命,成为"废墟"。华人收藏市场对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并不太热衷,这当然与女性要结婚生子,事业具有不确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王平 《收藏界》2013,(6):152-152
王平:今天下午这个研讨会我们开得时间非常长,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坚持到这个时候还没有走。我跟谢老师几次接触下来,觉得谢老师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也是有一个有理想的人,是一个有个性追求的艺术家,也是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我觉得这样一个"四有"画家,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今天  相似文献   

17.
Odie 《收藏》2013,(16):104-107
把看似琐碎的日常生活抽丝剥茧,重新提炼成让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元素,是新锐艺术家们越来越愿意倾注热情的重点。在凯迪拉克携手Bose 30年主题巡展中,新媒体艺术家楼南立就特地制作了一部"城市之音Ⅱ",分别展示了北京、上海、重庆和广州的"城市声景线"。在独立听音室里,凯迪拉克XTS内置的Bose车载音响,传出人与城市朝花夕拾的真实声音交响,让听众感受到了平凡听觉的不凡魅力。  相似文献   

18.
刷花艺术被誉为陶瓷艺坛中的一枝奇葩,以其色彩明艳,层次分明,渐变过渡自然,民间艺术韵味浓厚,题材贴近生活而一直被人们所喜爱。刷花艺术家们也通过不懈的努力,将刷花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赢得广大藏家的青睐。笔者的《民国刷花瓷赏析》一文发表于《收藏界》2008年第12期,时过一年,  相似文献   

19.
LAIN 《收藏》2013,(6):94-101
艺术的"主义",有时候也可以不那么严肃,不那么难以构造。"艺术"与我们并不遥远。"线体主义"(Linism)这个名称,开始的时候只是饭桌上一个"拍脑袋"的点子,但是随着之后接二连三的展览和微博的经营,"线体主义"成为一个面目越来越清晰的艺术流派。光诸说:"像之前的所有美术流派一样,都是先有艺术家和作品,才有流派,所以流派会受已经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汪湛杰 《收藏》2013,(8):96-97
我们学习西方,却不理解西方,学习传统,也不理解传统,既然不理解历史,也必然不理解当下,更不会理解未来,这才是艺术家真正需要努力的。刚结束的两会对于文化的讨论显得前所未有的热烈,而参政议政的艺术家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夙愿和期望,其中有久居两会的老将,也有当代艺术的代表人物,有意思的是,除了个别资深代表,几乎没有人能就如何成就艺术,如何成就文化本身,提出合理的意见。艺术市场的制度的完善,是这次代表们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向,包括纠正拍卖市场的某些现象,完善艺术品市场的标的的优劣,完善国家收藏制度等等。比如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提出:"近年来,艺术品拍卖屡屡拍出天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