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及暴露部位烧伤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磺胺嘧啶银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及暴露部位烧伤患者162例,其中男86例、女76例,年龄1~47岁,烧伤面积2%~91%,烧伤深度均在浅Ⅱ°--Ⅲ°之间。磺胺嘧啶银均在患者烧伤后第一天开始使用。结果对162例采用磺胺嘧啶银治疗的烧伤患者随访3个月至2年,患者创面愈合平整,早期应用感染率低,深Ⅱ°创面可痴下愈合。结论采用磺胺嘧啶银治疗大面积烧伤及暴露部位烧伤,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烧伤创面愈合快。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自磺胺嘧啶银问世及国内较普遍使用以来,在防治烧伤创面感染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用干热风结痂疗法处理二度烧伤创面,国外已有报告,但国内多用于大面积烧伤病人而用于中小面积烧伤创面的尚未见报告。我科从1979~1985年用磺胺嘧啶银(SD—Ag)糊剂涂擦创面吹干热风暴露结痂治疗中小面积烧伤206例,取得了较好效果,其优良率占92.7%,现就本组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性别:男145例,女61例,男女之比为2.2:1。二、年龄:1~3岁72例,4~6岁14例,7~12岁15例,13~18岁12例,19~55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活性银离子抗菌液Ⅱ型(商品名:银尔爽,Yingershuang)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活性银离子抗菌液Ⅱ型组35例(甲组)和磺胺嘧啶银组25例(乙组),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烧伤面积、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方式均为暴露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药物抗感染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甲组创面愈合时间较乙组提前(P<0.05),细菌检出率甲组小于乙组(P<0.05).用药后甲组未见加深现象,乙组出现加深现象,两组均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Ⅱ型治疗Ⅱ度烧伤安全、有效,可促进创面愈合,是一种理想的外用药.  相似文献   

4.
1980年Davies氏等报告用磺胺嘧啶银美蓝霜对烧伤创面坏死组织染色,作为判断削痂深度和范围的客观依据。1980年9月~1982年12月,我们在50例不同时期、不同深度的烧伤病人创面上使用了1%磺胺嘧啶银美蓝霜(以下简称蓝霜),其中削痂、切痂手术30例次,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一) 性别与年龄:男25例,女25例;成人37例,儿童13例。(二) 烧伤原因:火烧伤37例,热液烫伤  相似文献   

5.
近1年来收治30例烧伤病人。烧伤面积按九分法,深度按徐氏六分法。年龄0.5~70岁,平均31岁,其中15例采用温润暴露疗法,创面涂美宝烧伤湿润膏为对照组;余15例以磺胺嘧啶银锌软膏纱布外贴创面,并辅以红外线治疗仪照射,为治疗组。致伤原因:热液烫伤22例,火焰烧伤6例,化学烧伤2例。烧伤深度及烧伤面积见表1、2。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湿润烧伤膏与磺胺嘧啶银干性暴露法治疗深度面部烧伤的疗效。方法274例面部深Ⅱ度新鲜烧伤患者分为湿润烧伤膏组(140例)和磺胺嘧啶银组(134例),观察2组止痛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发生率。结果湿润烧伤膏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6.23±3.21)d,磺胺嘧啶银组为(25.36±3.25)d,湿润烧伤膏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磺胺嘧啶银组(P<0.01)。烧伤创面愈合后,湿润烧伤膏组创面瘢痕明显增生6例(4.29%),磺胺嘧啶银组18例(13.4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深度面部烧伤止痛效果好,创面愈合快,瘢痕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金因肽和磺胺嘧啶银联合应用治疗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Ⅱ度烧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清创、剪除水疱后,用金因肽喷湿烧伤创面再用磺胺嘧啶银涂于烧伤创面包扎换药治疗。对照组在清创、剪除水疱后直接用磺胺嘧啶银涂于烧伤创面包扎换药治疗。结果:观察组伤口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金因肽和磺胺嘧啶银联合治疗Ⅱ度烧伤能够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王磊 《吉林医学》2014,(14):194-195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悬液治疗大面烧伤的护理观察效果。方法:将6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纳入观察范围,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3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悬液,30例大面积烧伤创面外用碘伏纱布包扎,判断疗效和价格成本。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8.8±2.1)d,短于对照组,成本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磺胺嘧啶银悬液治疗大面积烧伤创面具有愈合快、成本低的作用,可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锌霜联合莫匹罗星治疗烧伤创面局部感染的有效性。方法选取70例诊治的烧伤创面局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均给予磺胺嘧啶银锌霜涂抹创面,观察组在以上用药基础上加用莫匹罗星软膏,每天与磺胺嘧啶银锌霜膏交替使用,创面不覆盖,观察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治疗1周及2周时创面大小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8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磺胺嘧啶银锌霜联合莫匹罗星治疗烧伤创面局部感染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改善创面愈合状况,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黄海 《广西医学》1998,20(1):96-97
磺胺嘧啶银与磺胺嘧啶锌软膏混合治疗72例烧伤创面疗效分析玉林地区人民医院黄海1995年1月至1996年1月,笔者用磺胺嘧啶银与磺胺嘧啶锌软膏混合治疗烧伤创面72例与单纯应用2%磺胺嘧啶银悬浊液外涂创面比较取得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 1998~ 2 0 0 0年将磺胺嘧啶银与阿米卡星溶液作为烧伤创面用药 ,对 60例病人进行临床对照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0例 ,男 4 4例 ,女 16例 ,年龄18~ 5 6岁。病人均在伤后 2 4小时内入院。烧伤深度为浅 °或深 °,烧伤面积 >2 % ,<5 0 % ,无严重心肝肾疾患者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纳入。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化原则 ,随机对照研究 ,纳入标准选择病人。1.3 药品与给药方法1.3.1 药品 :试验药阿米卡星溶液由成都制药四厂提供。磺胺嘧啶银由江苏盐城制药有限公司提供。1.3.2 给药方法 :…  相似文献   

12.
<正> 我们自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应用磺胺嘧啶银治疗褥疮5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56例中,男23例,女33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9岁。均为Ⅱ、Ⅲ期褥疮。治疗采用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糊。 1.2 临床表现:56例患者中,31例为Ⅱ期褥疮—炎症浸润期,局部表现为静脉淤血,表皮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形成水泡,甚至破溃,表皮脱落,出现潮湿红润的创面。此时可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进  相似文献   

13.
2004年2~9月,我院采用磺胺嘧啶银与人工细胞愈合膜联合包扎治疗浅II度~深II度烧伤创面50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选择同期住院的烧伤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1~76岁,平均34·5岁;烧伤面积2%~40%TBSA(总体表面积),平均18%TB-SA。其中沸水烫伤22例,火焰烧伤12例,蒸汽烫伤2例,酸性液体烧伤3例,碱性液体烧伤1例,摩托车排气管烫伤5例,电弧烧伤5例;浅II度12例,深II度8例,浅II度并深II度30例。对照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4个月~63岁,平均30·2岁;烧伤面积4%~70%TBSA,平均22…  相似文献   

14.
复方桐叶烧伤油在烧伤创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桐叶烧伤油与紫草油、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复方桐叶烧伤油与紫草油、磺胺嘧啶银粉纱条覆盖组织治疗烧伤创面进行比较.48例患者通过随机抽取分成3组,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组20例,紫草油对照组14例,磺胺嘧啶银对照组14例.结果: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12.55±5.5)天,紫草油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20.33±5.59)天,磺胺嘧啶银对照组愈合时间(19.58±8.2)天,治疗组比对照组至少提前7天,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具有明显的改善局部疼痛及肿胀、渗液等症状功能,具有抗感染、避免Ⅱ度创面进一步加深、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的功效,加快可以在烧伤创面上推广使用,尤其是Ⅱ度烧伤创面.  相似文献   

15.
我们自 1998年 1月~ 1999年 9月对 5 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路路通注射液静脉滴注 ,并以 5 0例维脑路通注射液静脉滴注作为对照 ,现将治疗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甲组 (路路通注射液治疗组 )男 2 8例 ,女2 2例 ;乙组 (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组 )男 31例 ,女 19例。年龄 :甲组最大 76岁 ,最小 35岁 ,平均 5 6 7岁 ;乙组最大78岁 ,最小 32岁 ,平均 5 8 6岁。两组具有可比性 (P >0 0 5 ) ,见表 1。表 1 年龄分布组别例数 年龄分段 (岁 )4 0岁以下 40~ 50 51~ 60 61~ 70 71岁以上甲组 50 3 7 1 81 5 7乙组 50 2 91 5 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湿润烧伤膏与磺胺嘧啶银糊治疗深Ⅱ度烧伤的疗效和抑菌作用.方法75例深Ⅱ度烧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另一组用磺胺嘧啶银糊.观察两组的止痛效果、抑菌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发生率.结果深Ⅱ度烧伤使用湿润烧伤膏止痛效果优于磺胺嘧啶银糊,创面愈合时间和瘢痕发生率与后者相似,但抑菌作用较差.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深Ⅱ度烧伤疗效并不比磺胺嘧啶银优,应慎重选用.  相似文献   

17.
金因肽治疗60例难愈性创面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金因肽治疗乳腺癌术后残余创面、烧伤合并糖尿病病人植皮后创面、烧伤后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乳腺癌术后残余创面、烧伤合并糖尿病病人植皮后创面、烧伤残余创面随机分为2组,金因肽治疗组60例,采用金因肽喷洒创面,外敷一层磺胺嘧啶银霜纱布;磺胺嘧啶银霜治疗组56例,采用1%磺胺嘧啶银霜涂抹创面厚约0.2mm,外用无菌敷料包扎,观察2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及有无局部刺激性、有无过敏反应、致热作用。结果:金因肽治疗组、磺胺嘧啶银霜治疗组治疗乳腺癌术后残余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5.2、23.4d,烧伤合并糖尿病病人植皮后创面平均皮片红润时间分别为3、6d,烧伤后残余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7、21d。金因肽治疗组治疗后各创面均无局部刺激性、过敏反应、致热作用。结论:金因肽有促进难愈创面愈合的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96年 5月— 2 0 0 0年 6月 ,我院根据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创面的启示 ,且根据磺胺嘧啶银的药物性能 ,治疗褥疮 2 0例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褥疮患者 2 0例 ,男 16例 ,女 4例 ,年龄 5 7~ 92岁 ,其中患脑梗死 9例 ,脑出血 3例 ,老年痴呆 6例 ,一氧化碳中毒昏迷 2例。按基础护理学褥疮分期标准[1] ,Ⅱ期褥疮 15处 ,Ⅲ期褥疮 10处。2 治疗方法与结果2 .1治疗方法 用 0 .5 %碘伏液消毒褥疮周围皮肤 ,清除疮面脓性分泌物或坏死组织 ,用生理盐水清洗疮面。疮面干燥者 ,将磺胺嘧啶银粉用蒸馏水搅拌成糊状 ,直接涂于疮面 ;疮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红要子烧伤酊的毒理作用,评价其临床效果及应用前景.方法:烧伤面积1%~20%Ⅱ度伤为主的烧伤患者40例,外用烧伤酊与磺胺嘧啶银(SD-Ag)作对照,观察用药反应,愈合时间.同时选择豚鼠及家兔分别进行烧伤酊的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皮肤长期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及皮肤过敏试验.结果:烧伤酊组与SD-Ag组治疗Ⅱ度烧伤有效率均达100%.在创面反应、愈合时间上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毒理实验结果表明烧伤酊对皮肤仅有轻微的刺激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红要子烧伤酊是一种副作用小、使用安全可靠的中药类烧伤创面外用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锡类散在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面积深度烧伤后 ,晚期残余创面迁延不愈 ,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难题。常规磺胺嘧啶银霜换药 ,创面多水肿、潮湿、肉芽易老化 ,效果不显著。本科于 1 998年以来 ,对 2 8例迁延不愈的残余创面应用锡类散治疗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烧伤创面残余 2 8例 ,男 2 0例 ,女 8例 ,年龄 2 8~ 6 5岁 ,平均 38.5岁 ,总烧伤面积 6 0 %以上。起始用药时间均为烧伤 1个月以后 ,用药面积最大 3% ,大部分为散在于背臀部、双下肢受压部位的残余创面。用药方法 残余创面先用 1‰洗必泰棉球清洗 ,再在创面上均匀撒锡类散药粉 ,外敷凡士林纱布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