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手段.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以课本知识体系为依托,充分发挥课本例题和习题的作用,不断编拟一些富有灵活性、综合性、应用性的习题,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增强思维的教学功效.我在数学教学中有这样一些体会.一、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须咬文嚼字  相似文献   

2.
让课本生辉     
钟革辉 《广东教育》2007,(7):138-139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数学教学应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课本突出数学教科书的"数学味",注重以现实情境引入数学知识,用数学处理具体的实际问题等等.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课本,全面、系统地抓好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的教学,充分发挥课本的功能,就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抓住课本这个"纲",重视课本教学,让课本生辉.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理论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没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自然而然地增强了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使自主创新、解决实际的能力于潜移默化中增长。  相似文献   

4.
初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突破体现了数学学习的精妙之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在充分教授知识点之余,着重强调初中生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提高,通过大量习题演练,把知识归纳衔接与学生共享.以这种快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促进解题能力的提高,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一、充分利用课本,牢固掌握概念课本知识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考试题目的基本来源,具有客观属性,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对象.因此不能丢开课本.教师要在平日的教学中教好课本,用好课本,就是到了复习阶段,也要以课本为主,充分发  相似文献   

5.
廖华 《考试周刊》2009,(35):79-80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我在此谈谈对数学活动课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数学观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践行教学改革的理念,把握好课堂教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的思维,教师要进行自身的继续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魅力.  相似文献   

7.
“减负”并非彻底摒弃课外作业。什么样形式的课外作业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这是数学科实施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极受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学要有创新,得益于教有创意。教师要转变观念,积极探索课外作业新路子,通过自编习题、自择练习、不定时收交作业,更新作业形式,焕发课外作业的生命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数学、用数学的主人。 一、自编习题——给学生作业的“自主权”。 传统教学中,教师设计好习题让学生完成,学生疲于消极被动应付,主体性得不到发挥。为此,让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自编习题,即围绕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践,尝试编拟习题,发挥个体智慧。并比一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推广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于数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除了教授课本基础知识以外,还要特别注重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在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积极探究数学相关知识的教学,有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效率。主要对数学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制定相对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初中数学内容都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跳脱于书本上的情境,以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课本题目相结合的方式,创设出更加真实可感的情境。反思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习惯,深层次影响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更是让学生主导课堂的有效方法。多媒体教学实践中,学生变得乐于学习,积极自信,在游戏中开发学习潜能,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数学思维,逐渐爱上数学、迷恋数学。  相似文献   

10.
严志源 《学子》2014,(3):43-43
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近学生的生活,是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一些看法。一、让小学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小学数学课本中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感受到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起学生探求  相似文献   

11.
1问题的提出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受探究式教学的影响,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和其他数学资料的时间和空间,久而久之,便削弱了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和习惯,致使教学效率不高.导致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觉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陈晓穗 《广西教育》2007,(7B):48-48
数学自学能力,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数学课本或有关的参考书、资料,深入理解和领会其精神实质,解答相应的练习或问题等实践而逐步形成的。从1997年到现在,我一直关注着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在教学中进行着实验和尝试。实验方法和步骤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中提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与我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要使这一理念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教师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当前教师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生活实际,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如何运用新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是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会要求学生提前进行课本预习和尝试练习,而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用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后,引入讨论环节,实现了超前尝试自学的教学方法.本文拟以一节"分式的意义"的教研听课活动对基于超前尝试自学的数学教学实践作些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时,有时会发现自己教授学生数学知识时,学生貌似已经全部都理解了,可是让学生结合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却拿不出一套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使得有些数学教师开始感叹:数学教学没有效率啊!那么什么是有效率的教学呢?要怎样教学才有效率呢?本人认为数学教学有它独到的特点,只有从它的特点着手引导学生学习,才能使数学教学变得有效率.一、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数学知识有高度抽象性的特点,这种抽象性体现在高中数学课本的所有数学知识领域中.比如高中数学课本中  相似文献   

18.
数学探究性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数学.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在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而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本文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情境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却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学生学了数学知识后,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增强创新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0.
黄晓宏 《辅导员》2014,(15):107-108
正数学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感受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而要让数学课堂洋溢着"生活味",则要从多方面入手。一、由实际,创情境,培养意识拉近书本和生活的联系。要调动学生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用课本中的例子为背景,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到学习材料与生活很贴近,以积极主动的"我要学"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在教学"数的读法"时,我就提前布置:"从明天开始将认识我们可爱可爱的家乡——大庆油田,同学们上网查查我们家乡的几点情况。"第二天同学们带来了各种数据:大庆油田半个世纪以来累计向国家贡献原油,每年向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