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建立兔左心房高频起搏心房颤动(AF)动物模型,并进行电生理特性研究&#65377; 【方法】 16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起搏组两组&#65377;两组均在左心房外膜缝合固定一起搏电极,起搏组以1 000次/分的频率进行高频起搏;对照组不起搏&#65377;采用心外膜程序起搏技术测定心房肌的电生理特性&#65377; 【结果】 ①起搏组3周后房颤诱发率87.5%,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有差异(P < 0.01),其中持续性AF 3/8例;②起搏组经心外膜程序起搏,在高频刺激1 h&#65380;1周&#65380;3周后心房有效不应期(ERPA)均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 0.01);③频率适应性方面,起搏组表现为频率适应不良,在3周时最明显,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④起搏组3周后P波时限比对照组延长,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⑤起搏组1 h至3周,ERPA缩短&#65380;相对不应期(RRPA)延长,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有差异(P < 0.01)&#65380;早搏刺激的心房间传导时间(IACD)延长,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无差别(P﹥0.05)&#65377;【结论】 兔左心房高频起搏能有效建立慢性AF动物模型;主要电生理改变有:ERPA缩短&#65380;频率适应不良&#65380;P波时限延长&#65377;  相似文献   

2.
家兔急性房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快速肺静脉起搏方法制作家兔急性心房颤动(房颤)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64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32)及对照组(n=32),对照组为假手术组通过开胸植入食道调搏电极但不起搏,实验组通过开胸植入食道调搏电极(程序刺激与Burst刺激相结合)刺激肺静脉建立家兔急性房颤模型,监测房颤的发生情况、持续时间及房颤时心室率变化情况,同时测定起搏前及房颤发生后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的变化,并对心房组织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经程序刺激诱发出房颤15只,爆发刺激诱发出房颤8只,房颤总诱发率为71.88%;对照组2只发生房颤,房颤发生率为6.25%。实验组房颤持续时间(40.53±3.70)min,对照组(17.05±1.55)min,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房颤时心室率[(307.64±2.74)次/min]明显快于基础心率[(227.70±1.02)次/min],有显著性差异(P〈0.01);AERP缩短,AERP频率适应不良,与基础状态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光镜下左心房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到早期炎症表现。结论经快速肺静脉起搏方法制作房颤动物模型成功率高、重复性好,是建立急性房颤模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快速肺静脉起搏方法制作家兔急性心房颤动(房颤)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64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32)及对照组(n=32),对照组为假手术组通过开胸植入食道调搏电极但不起搏,实验组通过开胸植入食道调搏电极(程序刺激与Burst刺激相结合)刺激肺静脉建立家兔急性房颤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国产新型镍钛合金双盘状镍钛合金封堵器封堵犬左心耳,评估该封堵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生物相容性.方法 选取12只健康杂种犬,经股静脉途径穿刺房间隔封堵实验犬左心耳,于术后即刻和术后1、3、6个月通过心电图监测、房间隔穿刺造影、经食管超声、病理检查等方法检测封堵器的位置和植入效果.结果 术中即刻12只实验犬中11例成功植入封堵器,1例术后发生封堵器脱落.2例因术中封堵器大小不合适,回收后更换合适封堵器成功植入.术后即刻经食管超声和左房造影检查可见封堵器形态、位置良好,3例实验犬左心耳封堵后出现少量分流,余实验犬左心耳被完全封堵.术后1、3、6个月时造影结果可见封堵器无移位,无残余分流,且对冠脉血流无影响.术后6个月经食管超声复查和病理检查可见左心耳被完全封堵,封堵器表面与左心房内均无血栓形成,肝、肾、脾无栓塞或梗死灶,且封堵器表面完全被内皮细胞覆盖.结论 国产新型镍钛合金封堵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用该封堵器行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切实可行,中期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兔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心脏骤停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将兔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再分为模型Ⅰ组和模型Ⅱ组。用频率120Hz、波宽2.8ms、电流20mA的方波刺激,对照组时间3s,模型组时间5s。观察各组兔心脏骤停时间及自然或人工复苏后兔成活时间。结果 电刺激时间为5s的模型组,心脏骤停时间大于3min。模型Ⅱ组经自然复苏或经人工复苏后兔成活时间超过120min的占66.7%,不经人工复苏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电刺激迷走神经后发射性引起交感神经的持续兴奋,建立一种新型应激性心肌病(SIC)家兔模型.方法 选用2月龄雌性新西兰白兔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兔暴露迷走神经后利用电刺激法建立的SIC模型,并通过心电图、心脏解剖和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进行评价,对照组只暴露迷走神经,不进行电刺激.结果 成功暴露兔迷走神经并电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兔1d后心电图观察显示心率增快;1个月后心尖部心肌变薄(0.83±0.12mm vs 1.55±0.11 mm,P<0.05);心肌组织出现典型的SIC心肌改变.结论 利用电刺激迷走神经可以成功建立SIC兔模型.  相似文献   

7.
电或化学刺激家兔蓝斑复合核对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蓝斑复合核在呼吸调节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在42只乌拉坦麻醉,制动,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人工呼吸的家兔上进行。结果:用5V恒压电流刺激一侧蓝斑复合核,引起呼吸频率明显增加,平均增加值为17.89±4.20次/min,与刺激前及刺激Lc-Sc邻区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玲  白原  何涛  任志亮  刘晓云 《医学综述》2005,11(4):377-379
目的 采用食管起搏技术揭示心房电生理特性,探讨食管心房调搏对阵发性房颤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对32例阵发性房颤者及2 8例健康成年人进行程序刺激并做心脏电生理测定,包括:P波时限、心房有效不应期、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及房间传导时间等。结果 阵发性房颤者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及房间传导时间延长与正常人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房颤组中有8例患者程序期前收缩刺激诱发房颤发作,诱发房颤率为2 5 %。结论 ①房颤患者这些电生理异常有利于房颤时微小折返的形成,可能是房颤发作的重要电生理基础。②食管心房调搏对确定临床症状与房颤关系以及房颤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③食管电生理检查可部分替代心内电生理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急性家兔胆囊炎模型.方法:家兔禁食24 h,戊巴比妥钠麻醉,向胆囊内注入大肠杆菌,正常饲养7 d.结果:家兔胆囊内注射大肠杆菌菌株105 CFC/mL,0.2 mL/只,可以导致家兔白细胞、胆道降速和内压明显增高,胆汁流量明显减少,胆囊壁大量白细胞浸润.结论:向家兔胆囊内注射标准ATCC 25922大肠杆菌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一种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与临床接近且造模周期短的房颤小动物模型,并探讨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在房颤发生中的变化.方法 20只健康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房颤组和阴性对照组,房颤组经食道快速心房起搏后,观察房颤诱发的情况,并记录房颤诱发前后心电图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IL-17A、CRP的浓度,Masson三色染色法观察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的改变.结果 房颤组大鼠经食道快速心房起搏后,均造模成功,总诱发率为96%,持续时间为(45.52 ±60.88)s.与对照组比较,房颤组大鼠心率显著加快,QRS间期及QT间期均显著延长(P<0.05).房颤组血浆中IL-17A、CRP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且随房颤发生次数的增多浓度有上升趋势,房颤组心房纤维化程度较对照组严重,胶原容积分数显著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食道快速心房起搏方法构建房颤大鼠模型成功率高、重复性好、周期性短,是较理想的造模方法之一;IL-17A、CRP可能在房颤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腋下小切口开胸术建立犬慢性心房颤动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取健康比格犬14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7只)与对照组(7只).应用左侧腋下小切口微创技术开胸植入起搏器,实验组犬以400次/分连续起搏8周诱导心房颤动,对照组不起搏.术后观察犬的一般情况,定期监测心电图,记录犬的肢体导联心电图变化,观察心房颤动的发生情况. 结果 14只犬均顺利完成实验.应用左侧腋下小切口微创技术开胸,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减少.实验组7只犬经连续起搏8周,均出现典型的心房颤动心电图改变.结论 应用腋下小切口微创技术开胸制作犬慢性房颤模型是安全可行的,犬术后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恢复快.说明与常规切口开胸手术相比创伤明显减小,值得在犬慢性房颤模型建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治疗慢性心房颤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詹贤章  廖洪涛 《循证医学》2006,6(3):147-150
4 背景 1994年Haisaguerre等首先报道了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近几年来,随着对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机制研究的深入,各种各样的心房颤动消融策略不断涌现出来并应用于临床,导管消融的适应证也从阵发性心房颤动扩展到所有类型的心房颤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环肺静脉消融术(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vein ablation,CPVA)是目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最常用术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患者术后常需要接受短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一次或多次的电复律以恢复窦性心律,而且有无症状性心房颤动复发存在。这些混杂的因素可能会使手术疗效被高估。  相似文献   

13.
稳心颗粒普罗帕酮治疗快速房颤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快速心房纤颤的疗效。方法:收集快速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接受稳心颗粒9g,口服1日3次,美托洛尔12.5~25mg,1日2次,共4周;对照组20例接受普罗帕酮150mg,口服1日3次,地高辛0.125~0.25mg,口服1日1次,共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90%,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美托洛尔、普罗帕酮+地高辛治疗快速房颤疗效相当,但治疗组改善心悸、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乏力、头晕、睡眠不安等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不良反应少,几乎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快速心房纤颤的疗效。方法:收集快速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接受稳心颗粒9g,口服1日3次,美托洛尔12.5~25mg,1日2次,共4周;对照组20例接受普罗帕酮150mg,口服1日3次,地高辛0.125~0.25mg,口服1日1次,共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90%,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美托洛尔、普罗帕酮+地高辛治疗快速房颤疗效相当,但治疗组改善心悸、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乏力、头晕、睡眠不安等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不良  相似文献   

15.
稳心颗粒与乙胺碘肤酮联用治疗慢性房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与乙胺碘肤酮联用治疗慢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8例慢性房颤病人随机分为稳心颗粒加乙胺碘肤酮组(A组)57例、乙胺碘肤酮组(B组)55例、稳心颗粒组(C组)56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观察对比:A组总有效率为91.22%(52例),B组总有效率为69.09%(38例),C组总有效率为69.64%(39例)。A组与B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与C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B组与C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A组与B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与C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B级与C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稳心颗粒与乙胺碘肤酮联用治疗慢性房颤明显优于各自单用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探讨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脱髓鞘的动物模型。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10只制备脊髓匀浆。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n=10)用PBS代替免疫原做成匀浆进行注射,实验组(n=10)后足垫一次性皮下注射混匀的匀浆1.5mL。观察2组新西兰大白兔的体质量及下肢痛阈、坐骨神经髓鞘的组织病理的改变等情况。结果实验组体质量从致敏后至恢复期明显减轻。实验组发病高峰期(28d)、恢复期(40d)体质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轻(均P<0.01)。实验组发病初期(21d)、发病高峰期(28d)下肢痛阈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实验组恢复期(40d)下肢痛阈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接种同种异体脊髓匀浆加弗氏佐剂可成功制备家兔外周神经脱髓鞘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对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介导的心房颤动的影响和心房电重构机制?【方法】 16只家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 = 8)和去肾交感神经(RSD)组(n = 8),RSD组进行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对照组行不消融肾交感神经的假手术,通过左侧星状神经节电刺激(LSG) +快速心房起搏(RAP)3 h建立交感神经介导的房颤犬模型?【结果】 LSG刺激联合RAP使左心耳?右心房?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部位的房颤诱发率升高,有效不应期缩短(ERP),有效不应期离散度增大,均较基础值有统计学差异(P < 0.05),RSD组消融后各部位房颤诱发率降低?ERP显著延长?ERP离散度显著缩小,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 0.05)?LSG刺激联合RAP引起各检测部位的R-R间期?SDNN缩短,LF?HF和LF/HF降低,均较基础值有统计学差异(P < 0.05);RSD可逆转LSG刺激联合RAP引起的这些心率变异性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使房颤易于诱发?恶化急性心房电重构,RSD可有效降低房颤的诱发率,抑制心房电重构?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提示RSD对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介导的房颤的发生具有潜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食道心房调搏诱发房颤21例的心房生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道心房调搏对阵发性房颤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食道心房调搏诱发的阵发性房颤的心房电生理特性。结果:程序刺激、分级起搏诱发10例房颤,均有明确房颤史,猝发电脉冲诱发的11例中5例有明确的房颤史。房颤组21例与正常对照组19例相比,心房有效不应期偏短,相对不应期区域扩大。最大房间传导时间延长。结论:食道心房调搏确定临床症状与房颤关系以及房颤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