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析冠心病情志因素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情志因素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关系的分析 ,从血管内皮功能角度探讨情志因素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为冠心病的发病因素提供新的客观依据 ,并提高人们对情志因素在冠心病发病中的认识 ,进而控制和降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凤兰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0):805-806
目的 :观察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变化。方法 :应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 98例血管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 ,与正常人 30例 (正常对照组 )进行对照。结果 :冠心病各中医证型患者血管依赖性扩张功能较正常组明显下降 (P <0 0 0 1 ) ,其中心血瘀阻型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较痰浊壅塞型和气阴两虚型降低明显 (P <0 0 0 1 ) ,痰浊壅塞型和气阴两虚型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明显受损 ,血管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 :血管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异常可能是冠心病中医证型形成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的始动环节并贯穿其全过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已成为冠心病研究和治疗的重要方向。中医药治疗以其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在该领域具有独特优势。研究表明,中药提取物、汤剂、中成药等不同形式的中医药疗法均可有效防治内皮功能紊乱,缓解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但是,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60 例冠心病患者应用丹篓片及常规治疗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以及血清NO、ET 水平的变化,探讨丹篓片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 年4 月-2011 年12 月我院心内科收治及门诊冠心病患者共60 例,年龄40-85 岁,均对实施方案知情同意,将入选的60 例患者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30 例,对照组30 例,治疗组在按照心血管病治疗指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篓片一次3 粒,早中晚饭后各一次,连用一个月;对照组按照心血管病治疗指南常规治疗一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TCH、LDL)、血凝三项等各项安全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右肱动脉彩超等疗效指标.结果:1 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性别、年龄分布、各项生命体征、病情严重程度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治疗组治疗后ET、NO、FMD 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或P<0.01).结论 ;丹篓片治疗冠心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5.
探讨血管内皮损伤致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机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易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或损伤,在各种致病因素的刺激下诱发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中医认为“胸痹”的发生是由于“痰瘀互结,阻塞心脉”。痰瘀互结证的物质基础可能是脂质过氧化,氧自由基增多,脂性物质附着在血管内皮上,逐渐损伤血管内皮的病理过程,此假设为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麦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参麦组患者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50 m L,每天1次,疗程10天。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及用药10天后采用肱动脉血管超声测定其反应性充血时和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采用生化技术检测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_2(TXB_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以30例经冠脉CT或造影排除冠心病的非冠心病患者作为非冠心病组。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反应性充血时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值明显降低(P0.05,P0.01),且NO、6-keto-PGF1α及SOD水平降低,ET、TXB_2水平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参麦组患者用药后肱动脉血管超声反应性充血明显改善,NO、6-ketoPGF1α水平升高,SOD浓度明显升高,血浆ET、TXB_2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直接上调冠心病患者NO及6-keto-PGF1水平,提高SOD活力,降低ET及TXB_2水平,提高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7.
白花丹参饮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血管内皮功能的角度探讨白花丹参饮治疗冠心病(CHD)的作用机制。 方法: 88例患者随机按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参照“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常规予抗凝、降压、调脂、改善冠脉供血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白花丹参饮,1剂/d。两组疗程均为12周。采用超声评价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检测治疗前后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血栓素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la(6-Keto-PGFla)水平,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 结果: 治疗期间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C,TG及LDL-C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HDL-C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ET-1,TXB2及ET-1/NO均比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NO和6-Keto-PGFla均比治疗前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FMD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白花丹参饮能改善CHD患者心绞痛,调节脂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失衡的ET/NO和TXB2/6-Keto-PGFla状态,改善CH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活血降脂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相关因子的影响以及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2月~2009年8月以来的冠心病患者93例+31例正常对照组,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采用活血降脂胶囊、辛伐他汀、活血降脂胶囊+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并观察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变化水平;结果:三组经不同药物治疗后,各项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活血降脂胶囊+辛伐他汀治疗组在NO、vWF、GMP-140、Fg等血清学指标上均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各项指标都显著低于辛伐他汀和活血降脂胶囊治疗组.此外,在心绞痛发生频率以及强度上均出现明显减少和降低;结论:活血降脂胶囊对于治疗冠心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辛伐他汀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血瘀证Gensini积分与血管内皮因子的关系。方法:将96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辨证分为气虚血瘀证和痰瘀互阻证各48例,进行冠脉造影及血管内皮因子的测定,同时采用血瘀证积分评定血瘀证程度,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价冠脉造影的结果。结果:气虚血瘀证血瘀证积分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于痰瘀互阻证;血清VEGF、ET-1水平随血瘀证积分及Gensini积分增高而增高;IGF-1水平随血瘀证积分及Gensini积分增高而降低。结论:冠脉Gensini积分与血管内皮因子及血瘀证积分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血瘀证Gensini积分与血管内皮因子的关系。方法:将96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辨证分为气虚血瘀证和痰瘀互阻证各48例,进行冠脉造影及血管内皮因子的测定,同时采用血瘀证积分评定血瘀证程度,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价冠脉造影的结果。结果:气虚血瘀证血瘀证积分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于痰瘀互阻证;血清VEGF、ET-1水平随血瘀证积分及Gensini积分增高而增高;IGF-1水平随血瘀证积分及Gensini积分增高而降低。结论:冠脉Gensini积分与血管内皮因子及血瘀证积分相关。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中医辨证与血脂脂蛋白关系的探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首先对90例冠心病和55例正常人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其比例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冠心病组的TG、LDL-C、TC/HDL-C、LDL-C/HDL-C、TC-HDL-C/HDL-C均升高,而HDL-C则降低。接着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表明,血TG、TC/HDL-C、LDL-C/HDL-C、TC-HDL-C/HDL-C在本虚证型之间及标实证型之间,分别按气虚、阳虚、阴虚、血瘀、痰浊、痰瘀型排列依次升高,而HDL-C则依次降低。其中以痰瘀型血脂异常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痰证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关系的探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通过对86例冠心病患者辨证分型后血清SOD及MDA水平检测分析表明,痰证组患者血清SOD水平显著低于非痰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MDA含量显著高于非痰证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SOD减少及自由基增高与冠心病痰证证型密切相关,自由基可能参与了痰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围身高比值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86例疑为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2 d内,患者抽血完成相关的检查,以找出腰围身高比值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腰围身高比值>0.50的患者与腰围身高比值≤0.50的患者比较,TG、TC、HDL-C、LDL-C、TG/HDL-C、LDL-C/HDL-C和UA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男性、LDL-C/HDL-C高和异常腰身指数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腰围身高比值可作为冠心病重要简易体表测量指标,同时外加简易生化指标能够更好地预测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PCHD)中医证型与纤维蛋白原及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19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男<55岁,女<65岁),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证(58例)、痰浊闭阻证(55例)、非痰瘀证(83例),另选健康对照组57例,检测三组Fg、UA含量。结果:①血浆Fg含量的比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CHD组血浆Fg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血瘀阻证及痰浊闭阻证组与非痰瘀证组比较血浆Fg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闭阻证组与心血瘀阻证组比较血浆Fg含量无差异(P>0.05)。②血尿酸含量比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CHD组血浆UA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HD三组之间U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Fg含量变化可能与PCHD中医证型可存在相关性,PCHD心血瘀阻证及痰浊闭阻证的病理基础可能与血液高凝高粘状态有关。Fg、UA水平升高可能是PCHD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耳垂皱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耳垂皱褶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12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耳垂皱褶深浅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耳垂皱褶预测冠心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0%和68.83%;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临床准确度分别为80.65%、67.95%和75.74%;女性患者特异性高于男性;双侧耳垂皱褶显著的患者几乎全部提示前降支病变。结论把耳垂皱褶作为冠心病的一个皮肤表现是可行的,这将为临床提供一个便利的参考指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SXBXP)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入选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SXBXP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SXBXP组加服SXBXP.2丸/次,3次/日,至少6月。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评价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分别在入选时,随访3个月、6个月、18个月时检测FMD,并同时检测血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ET)等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结果:随访期间SXBXP组FMD、NO、NOS、SOD、ET均较对照组改善,FMD、SOD水平于随访3个月时达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NO、NOS、ET水平于随访6个月时达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随访18个月时,SXBXP组中继续服用SXBXP的患者FMD、NO、NOS、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6个月可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7.
张燕  韩旭 《环球中医药》2012,(12):893-896
本文在循证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近年来有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中医证候学的相关报道进行总结,探讨了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血瘀、痰浊、气虚、阳虚、阴虚、内热、血虚、气滞与现代医学客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标准化、疗效评价客观化提供初步理论基础,进一步提出现代冠心病中医证候研究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引入系统生物学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更新颖、更深层次以及更加具有综合性的研究,寻找到特异性更强的现代化客观指标,将之定量化、标准化,使冠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更加有理有据,最终阐明其辨证本质,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痰、瘀体质与冠心病痰、瘀证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418名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心血瘀阻证(150人占35.89%)、痰浊内阻证(109人占26.08%)为多见,冠心病痰、瘀证除了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可能与痰、瘀体质有关,运用中医体质学说对指导防治冠心病痰、瘀证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功能不同分级下,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中医四诊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采集200例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中医四诊信息,应用一般统计学方法和熵聚堆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心衰心功能Ⅱ级至Ⅳ级的转变中,水停类、痰浊类、血瘀类、阳虚类症状呈递增趋势,且变化显著;心功能Ⅱ级以气虚和气虚阴虚为主,兼夹血瘀或水停,证候要素组成较为单一;心功能Ⅲ级时常见气虚、阴虚的基础上兼夹痰浊、血瘀、水停;心功能Ⅳ级多见阳虚兼夹痰、水和瘀,证候要素构成最为复杂。结论:冠心病心衰不同的心功能阶段的证候要素具有一定的演变规律,临床诊治时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