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探讨白首乌对黑素合成的影响,从白首乌中提取分离了多糖、C21甾苷及磷脂,用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了白首乌含有的多糖、C21甾苷及磷脂对蘑菇酪氨酸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首乌含有的多糖对酪氨酸酶二酚酶活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IC50为31.8μg/mL,多糖是酪氨酸酶的可逆性抑制剂,抑制类型为竞争性抑制,磷脂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较弱,而C21甾苷对酪氨酸酶有激活作用。提示白首乌含有的多糖有可能被用作皮肤增白剂或作为色素沉着抑制剂,也有可能成为安全有效的食品褐变抑制剂。  相似文献   

2.
在30℃,pH 6.8的Na2HPO4-NaH2PO4的缓冲体系中,采用酶促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白藜芦醇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均有抑制作用,对单酚酶抑制活性的IC50值(抑制率达到50%时的白藜芦醇质量浓度)约为5.1mg/mL,对二酚酶抑制活性的IC50值约为5.6 mg/mL。此外,白藜芦醇可延长单酚酶的迟滞效应,8 mg/mL的白藜芦醇能使迟滞时间从22 s延长至62 s,而对二酚酶则无此迟滞作用。Lineweav-er-Burk图分析表明,白藜芦醇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为混合型抑制,对游离酶的抑制常数(KI)和对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常数(KIS)分别为3.4 mg/mL和35.98 mg/mL。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评价箭叶淫羊藿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含量及体外生物活性。方法: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箭叶淫羊藿提取物总多酚、总黄酮、总多糖及原花青素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提取物5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通过清除DPPH、OH、ABTS+自由基法评价了箭叶淫羊藿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测定了对胰脂肪酶、酪氨酸酶、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结果:箭叶淫羊藿提取物中总多酚、总黄酮、总多糖及原花青素含量分别为105.60±0.92、70.09±0.75、18.45±1.27、8.79±0.13 mg/g;HPLC测定5种黄酮类成分中淫羊藿苷含量最高、朝藿定C次之,分别为266.16±4.22和43.35±0.67 mg/g,宝藿苷I含量最少,为2.54±0.07 mg/g;箭叶淫羊藿提取物对DPPH·、·OH、ABTS+·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4.43±0.40、2.83±0.09、2.04±0.08 mg/mL,清除能力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同时,箭叶淫羊藿提取物对脂肪酶、酪氨酸酶、乙酰/丁酰胆碱酯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5.97±0.04、2.27±0.23、9.27±0.07、7.41±0.26 mg/mL。结论:箭叶淫羊藿提取物活性物质丰富,对DPPH、OH、ABTS+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对胰脂肪酶、酪氨酸酶、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异鼠李素是沙棘果实和美白类中草药白蒺藜、白鲜皮的主要黄酮类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酪氨酸酶是人体细胞产生黑色素和果蔬褐变的关键酶。本文研究了异鼠李素对蘑菇酪氨酸酶二酚酶活力的抑制机理。以L-多巴为底物,测定异鼠李素对酪氨酸酶二酚酶活性的IC50、抑制类型和抑制常数。抑制类型由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来判断,并计算相应的抑制常数(KI和KIS)。实验结果显示,异鼠李素对蘑菇酪氨酸酶二酚酶活力抑制效果显著,IC50为25μmol/L,是混合型可逆抑制,抑制常数KI为20.1μmol/L,KIS为108.6 mol/L。总之,异鼠李素对蘑菇酪氨酸酶二酚酶活力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美白类候选药物和防止果蔬褐变的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研究龙眼核多酚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用龙眼核多酚提取物,分别以L-酪氨酸、L-多巴为底物,在475 nm处测定溶液吸光度和吸光度的变化,观察龙眼核多酚对单酚酶、双酚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眼核多酚对酪氨酸单酚酶、二酚酶均有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12.68、11.81 mg/m L。龙眼核多酚为酪氨酸酶可逆竞争性抑制剂,抑制常数(KI)为0.538 mg/m L。  相似文献   

6.
紫娟茶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从蘑菇中提取的酪氨酸酶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探讨。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活性的最适反应条件。结果显示单酚酶最适反应条件为:底物L-酪氨酸为10.0mmol/L,酪氨酸酶为0.30g/mL,反应时间为15min,反应温度为30℃;二酚酶最适反应条件为:底物邻苯二酚为7.5mmol/L,酪氨酸酶为0.035g/mL,反应时间为15min,反应温度为15℃。然后对紫娟茶的3种提取物的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活性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含有花青素和茶多酚混合物的提取物I的抑制作用最强;3种提取物对单酚酶和二酚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85×10-4、8.21×10-4、16.29×10-4g/mL和6.37×10-4、7.62×10-4、13.53×10-4g/mL。  相似文献   

7.
研究辣木叶多酚对酪氨酸酶二酚酶活力的抑制作用及对苹果切片的抗酶促褐变效果。在多巴测活体系中,通过改变底物浓度和酶量,研究辣木叶多酚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机制及类型。结果表明,辣木叶多酚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明显,半抑制率IC_(50)为6.67μg/mL,其对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抑制作用为可逆的混合竞争型抑制,其抑制常数K_I、K_(IS)分别为1.51 mg/mL和7.82 mg/mL。通过对多项指标的检测和方差分析,发现辣木多酚对苹果的保鲜有差异显著(p0.05)。在苹果低温储藏期间,辣木多酚能调控POD活性,降低苹果切片的褐变程度,同时能有效提高蔗糖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而对蛋白含量和GSH含量影响不大。研究有望为开发新式辣木叶多酚高效酪氨酸酶抑制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茶多酚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生化分析法,测定茶多酚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并分析其抑制动力学;采用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和分子模拟技术,剖析茶多酚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 茶多酚对酪氨酸酶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其单酚和多酚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66mg/mL和1.76mg/mL,为竞争性抑制;茶多酚可使酪氨酸酶出现明显的荧光淬灭和最大发射波长红移,并使酪氨酸酶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结构显著增加, 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结构显著减少,显著改变酪氨酸酶的三级和二级结构。结论 茶多酚主要通过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与酪氨酸酶进行结合,从而改变酪氨酸酶的空间结构并阻碍其与底物进行结合,进而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李娜  鲁晓翔 《粮油加工》2010,(10):147-150
研究红花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L-酪氨酸为底物,对红花黄酮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红花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均具有抑制性,且当红花黄酮提取物浓度为3.0mg/mL时,抑制率达到最大值78.03%;IC50值为0.834mg/mL,抑制常数KI为0.036mg/mL,KIS为0.0064mg/mL。研究表明,红花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酶抑制类型为可逆的混合型抑制。  相似文献   

10.
研究羊栖菜浸提液中α-淀粉酶抑制剂对猪胰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实验用乙醇溶液对羊栖菜进行浸泡得到羊栖菜浸提液,将浸提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后,采用透析法及动力学方法研究其对猪胰α-淀粉酶的抑制机制。结果表明羊栖菜对猪胰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可逆抑制,抑制常数为10.07 mg/m L。  相似文献   

11.
三种植物提取液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苦瓜、大蒜、辣椒的提取液对几种常见的食品微生物进行抑茵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辣椒的乙醇提取液抑茵效果最好,最低抑茵浓度(MIC)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大肠杆茵1.0%,大蒜的乙醇提取液MIC值金黄色葡萄萄球茵2.1%,大肠杆茵4.2%,提取剂对苦瓜的抑茵成分的提取影响小。三者都具有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生姜油树脂的抗菌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技术制备的姜油树脂为试材 ,采用管碟法结合MIC液体稀释法 ,对其抑菌性分别作了定性与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生姜油树脂对试验中几种测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尤其对真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食品常用防腐剂山梨酸钾。其MIC值分别为桔青霉 3.91mg/mL ,酿酒酵母 7.81mg/mL ,金黄色葡萄球菌 15.6 3mg/mL ,大肠杆菌 6 2 .50mg/mL  相似文献   

13.
酪氨酸酶是合成黑色素过程的关键酶,通过测定酱油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来确定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酱油对酪氨酸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酶抑制率达到50%时(IC50)酱油固形物含量浓度为19.8g/L。酱油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动力学行为表现为可逆混合性抑制类型。  相似文献   

14.
L-半胱氨酸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凝胶过滤色谱法研究了L-半胱氨酸抑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机理。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PPO酶促反应产物与L-半胱氨酸结合生成的无色硫氢化合物在295nm处有最大吸收,可作为测定PPO活性的检测波长;分别在410nm和295nm波长下检测醌类物质和硫氢化合物时,已生成的醌类物质可迅速与L-半胱氨酸结合,使410nm处的吸光度迅速降低,而295nm处的则迅速升高;经50mmol/LL-半胱氨酸处理30min的PPO酶液经凝胶过滤色谱分离之后其活性基本没有变化。研究认为:L-半胱氨酸并不是通过对PPO活性中心的结构性修饰,或是发生共价结合来抑制其活性,而是直接与其酶促反应产物——醌类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的硫氢化合物,从而抑制褐变的发生。利用这一抑制原理,可改进PPO酶活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Stilbenes contained in various foods are associated with health beneficial effects. In this study six natural and one synthetic stilbene were tested for their potential to regulate the activity of lipoxygenase and cyclooxygenase in vitro. The most potent inhibitor of 5-lipoxygenase was pterostilbene (IC50 = 9.32 μM), whereas the strongest inhibitor of cyclooxygenase-1 and cyclooxygenase-2 was pinostilbene (IC50s = 1.90 and 0.35 μM, respectively). Pterostilbene (IC50s = 11.70 and 27.04 μM for cyclooxygenase-1 and cyclooxygenase-2, respectively) and oxyresveratrol (IC50s = 18.49; 2.79 and 14.71 μM for 5-lipoxygenase, cyclooxygenase-1, and cyclooxygenase-2, respectively) were capable to inhibit catalytic activity of all three tested enzymes. Isorhapontigenin (IC50s = 8.81 and 24.00 μM for cyclooxygenase-1 and cyclooxygenase-2, respectively) and rhapontigenin (IC50s = 24.55 and 36.12 μM for cyclooxygenase-1 and cyclooxygenase-2, respectively) were only moderate or weak inhibitors of both cyclooxygenase forms. In summary,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esides the known cyclooxygenase inhibitor resveratrol also other natural stilbenes could be potent inhibitors of the arachidonic acid pathway and deserve further attention as compounds with promising health benefi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丹宁酸(TA)对糜蛋白酶(chymotrypsin)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苯甲酰-L-酪氨酸乙酯(BTEE)为底物测定糜蛋白酶的活性,根据Lineweaver Burk方程计算米氏常数Km,判断TA对糜蛋白酶的抑制类型。结果将TA加入底物,测酶液活性时,TA对糜蛋白酶无抑制作用;将不同浓度TA加入酶液中,随着TA浓度升高,糜蛋白酶活性降低,说明此时TA对糜蛋白酶有抑制作用;Lineweaver Burk方程和双倒数作图,表明其抑制类型为反竞争抑制。结论丹宁酸对糜蛋白酶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类型为反竞争抑制。  相似文献   

17.
关于尼泊金酯等防腐剂对3种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用滤纸圆片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尼泊金酯等防腐剂在中性条件下对3种常见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在中性条件下对细菌的抑制很弱,双乙酸钠和脱氢醋酸钠的抑菌效力也较弱,尼泊金酯的抑菌性较好,尤其是丁酯和庚酯。  相似文献   

18.
利用造纸污泥制备木素系缓蚀阻垢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造纸污泥中提取的木质素进行磺化改性,将所得木质素磺酸盐与丙烯酸进行接枝共聚,确定优化工艺条件为:K2S2O8作引发剂,m(木质素磺酸钠):m(丙烯酸):m(K2S2O8)=10:4.8:1.2,pH=9,80℃下反应3 h.改性后所得产品的缓蚀阻垢性能明显提高,缓蚀率和阻垢率分别可达63.5%和40.5%.  相似文献   

19.
红酒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研究红酒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发现红酒对该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红酒中的多酚成分是抑制酪氨酸酶的重要活性物质,对酪氨陵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0.14mg/L~0.18mg/L,抑制动力学类型为非竞争型.同时,通过测量红酒面膜原液中多酚含量及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对市售红酒面膜产品的真伪及功效进行了鉴别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益生菌对黄曲霉毒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益生菌的功能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介绍益生菌对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作用的研究情况,包括益生菌对黄曲霉毒素产生的抑制作用及对黄曲霉毒素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