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的肝切除范围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起源于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胆管上皮的肿瘤。由于其解剖部位特殊,且肿瘤具有沿胆管生长和向胆管外侵犯的生物学特性,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及长期生存率一直均较低。手术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全国40多家医院综合统计表明,胆管癌手术切除率11.1%~33.3%[1].上段胆管癌多见并且手术难度大,尤其当病变侵犯左右肝管、特别是肝内二级胆管时.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当胆管癌只侵犯左或右肝时,行肝门胆管癌骨骼化清除联合左或右肝切除,有望达到根治性治疗.我们在肝门部胆管癌侵犯左右肝叶时行肝门、肝叶切除胆管癌根治术.4例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惟一有效的方法。由于肝门部解剖关系复杂,胆管、肝动脉、门静脉紧密毗邻,且肝门部胆管癌具有沿淋巴管、神经、血管转移的生物学特性,故肝动脉、门静脉易受肿瘤侵犯,也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根治切除率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关血管侵犯问题已经引起了外科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肝门部胆管癌又称KLatskin瘤,是指发生在肝总管,肝内左右二级胆管及其汇合部的胆管上皮恶性肿瘤,约占胆管癌的40%~50%,根治性切除仍然是目前可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手段~([1])。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周围毗邻肝动脉,门静脉系统,且肿瘤常常蔓延至肝内胆管和胆总管,部分可超越U点和P点,伴有周围血管侵犯,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因此术前精确评估对手术决策、术后康复以及远期效果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肝门部胆管癌术  相似文献   

5.
肝门部胆管癌又称高位胆管癌或近端胆管癌 ,指胆总管起始部以上的胆道肿瘤 ,约占胆管癌的5 6% [1]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 ,未经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自出现临床症状起 ,平均存活时间约为 6个月。肝门部胆管癌生长缓慢 ,沿胆管壁上皮下生长为主要扩散方式 ,较少发生远处转移。外科根治性切除仍然为首选的治疗方式。根据 Bismuth和 Cor-lette分类法 , 、 、 及 型胆管癌的切除率分别约为 1 0 0 %、1 0 0 %、47%和 1 5 .8% [2 ] ,后二型肝门部胆管癌的切除率明显偏低 ,主要原因是肿瘤侵犯肝内胆管范围广 ,完全切除困难 ,或肿瘤侵犯门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2月期间采取手术治疗的16例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中行手术切除13例,切除率为81.3% (13/16).其中行根治性切除术(R0切除)7例,非根治性切除术6例;行左半肝+尾叶切除+右肝管成形、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行右半肝切除+尾叶切除+左肝管成形、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行肝方叶切除及围肝门切除+胆管开口肝门区-空肠盆式吻合术7例;其中2例因总胆红素>400 μmm.l/L而先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后再手术.3例患者无法完成手术切除,其中2例肿瘤侵犯门静脉左右支,1例术中发现肝脏多发转移瘤,3例均行肝内扩张胆管的术中置管引流术.所有患者的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降低或恢复至正常,术后引流有效率为100%.1例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对于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应力争切除肿瘤,解除胆管梗阻.对肝门区胆管解剖的熟知、娴熟的手术技巧和胆大心细的操作,有望提高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7.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现状黄志强肝门部胆管是肝外胆管癌的好发部位,近10年来在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但仍有不少问题需待进一步解决[1]。1手术切除率肝门部胆管癌处于肝外胆管的特殊部位,一经诊断往往已属晚期,所以手术切除率较低。重庆西南医...  相似文献   

8.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率低^[1-6],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是提高切除率、减少或延缓术后复发的主要措施。半肝切除创伤大,有些患者难以耐受。局部扩大切除肝断面胆管很难成型和进行胆管-空肠吻合;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复发率高,局部复发的肿瘤压迫、阻塞胆管空肠吻合口,患者可能再发阻塞性黄疸。肝门-空肠吻合使肝门部胆管癌局部扩大切除、胆汁充分引流成为可能,并可能延缓肿瘤复发后黄疸再发时间。该手术方式精度高、风险大。本研究在一定数量患者的基础上,尝试肝门部胆管癌切除、肝门-空肠吻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肝门部胆管癌(Hilarcholangiocarcinoma HC)或称近端胆管癌于1965年由Klatskin首先描述,是一种发生在左右肝管汇合处的恶性肿瘤,又称Klatskin's瘤,为胆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当然来自肝内大胆管癌也会侵犯肝门胆管,两者有时很难区分,因此美国癌症联合会的定义是"累及胆囊管开口以上1/3的肝外胆管并扩展至胆管汇合和一侧或双侧肝管的癌".肝门部胆管癌易侵犯胆管周围的血管和向肝内扩散,早期诊断困难,50%以上的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患者在确诊时往往存在血管侵犯[1,2],当侵犯邻近的门静脉、肝动脉、肝实质与尾叶时,往往难以达到治愈性切除[3,4],故而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低,预后较差[5].  相似文献   

10.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16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方法 和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9月至2006年9月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162例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结果 应用MR多种显像技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100%(86/86).16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探查术12例,内、外引流术56例,均于术后2~15个月死亡.切除术94例,手术切除率为58%(94/162),行根治性切除62例(17例联合肝动脉重建),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姑息性切除32例,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结论 应用MR多种显像技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高,能较准确地评价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手术可切除性.根治切除是改善肝门部胆管癌疗效的重要措施;肝动脉重建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仅保留门静脉血供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适应证和方法,以进一步提高肝门胆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6例肝门部胆管癌,均采取左半肝切除、肝外胆管切除、肝动脉切除、右肝管空肠吻合术. 结果6例均顺利恢复,术后发生胆漏1例、无肝功能衰竭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0~23个月,均存活.结论 仅保留门静脉血供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是可行的,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切除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肝门部胆管癌约占肝外胆管癌的50%~75%,大多数胆管癌为腺癌.沿肝外胆管的淋巴分布及流向转移,并沿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神经鞘浸润是肝门部胆管癌转移的特点;由于肝门区的神经纤维主要是分布在肝动脉周围,肝门部胆管癌常累及肝动脉和门静脉.在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中,联合切除肝门部血管并予以重建,增加了肿瘤的切除率和根治率,保护了剩余肝脏的功能,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笔者报道1例Bismuth Ⅲb型肝门部胆管癌,肿瘤侵犯肝右动脉、门静脉分叉部;采用左半肝联合肝右动脉、门静脉整块切除的方法治疗该病人,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肝门部胆管癌为最严重而常见的肝外胆管癌,本病生长较慢,转移较晚,在胆管未被肿瘤完全阻塞以前,常无特殊临床症状,由于肝门胆管癌解剖部位的特殊性,易于侵犯肝门区重要血管和肝实质,手术切除率很低,癌肿根治切除率更低。全国调查1977~1989年间肝门胆管癌的切除率为10.4%。作者于早  相似文献   

14.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选择与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肝门部胆管癌目前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成熟,近年来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率和根治性切除率均有显著提高,胆管癌病灶切除或肝外胆管连同患侧半肝及尾状叶整块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连同腹腔干周围及胰头后方的骨骼化区域淋巴清扫已逐渐成为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的规范步骤.  相似文献   

15.
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累及胆囊管开口及以上的 1/ 3肝外胆管 ,并常扩展至肝管汇合部和一侧或双侧肝管的恶性肿瘤 ,约占肝外胆管癌的 6 0 %~ 70 % ,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和不同程度的慢性消耗征象 ,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 。由于肝门部胆管癌特殊的解剖关系及生物学特征 ,易早期侵犯肝门区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及邻近的肝组织 ,故手术切除率低 ,约为 4 8 5 % [2 ] 。可见发病率高和手术切除率低影响着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效果 ,为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就其治疗展开了深入广泛的研究 ,本文就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 肝门部胆管癌…  相似文献   

16.
肝门部癌无论是原发于肝门或侵犯到该部位,手术切除率均很低,主要原因是肿瘤侵犯大血管,特别是门静脉受累。作者对肝门部癌侵犯门静脉患者采用肿物切除、右侧肝三叶切除及门静脉切除,从而提高了切除率。作者对68例胆管癌包括胆囊癌患者中的31例行切除手术,切除率为45.6%,其中8例行右侧肝三叶切除和门静脉汇合处切除术,包括肝内胆管癌3例,上段胆管癌2例、胆囊癌3例。术中证实肿瘤均广泛  相似文献   

17.
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中肝动脉重建九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中肝动脉重建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 9例合并肝动脉侵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联合肝动脉重建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结果 联合肝动脉重建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的患者术后 3 0d无并发症发生。 2例 2 3个月内复发死亡 ,7例术后恢复良好 ,重建肝动脉通畅。结论 联合肝动脉重建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可以达到肉眼根治的目的 ,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切除率 ,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位于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和左、右肝管的胆管黏膜上皮癌.由于肝门部特殊的解剖学位置及肝门部胆管癌生物学特性,其极易早期侵犯肝门区血管、神经、淋巴结组织及邻近肝组织,因此,手术难度大,患者预后差.在现代影像学指导下的扩大肝切除术可能给这个凶险的疾病予以希望.但国内外学者就扩大肝切除术存在诸多争议,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因此,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亟待规范化,以提高其根治性切除率,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肝门部胆管癌放、化疗均不敏感,只有通过手术切除才有可能治愈.然而,由于肝门部胆管癌位置特殊,易侵犯邻近的门静脉、肝动脉和肝脏实质,手术难度和风险相当大.目前,国内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为54%~83%,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30%~50%;国外手术切除率为28%~95%,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14%~95%,5年生存率为25%~40%[1-12].  相似文献   

20.
肝门部胆管癌放、化疗均不敏感,只有通过手术切除才有可能治愈.然而,由于肝门部胆管癌位置特殊,易侵犯邻近的门静脉、肝动脉和肝脏实质,手术难度和风险相当大.目前,国内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为54%~83%,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30%~50%;国外手术切除率为28%~95%,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14%~95%,5年生存率为25%~40%[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