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所致呼吸衰竭及无创通气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回顾性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特点 ,探讨应用无创正压通气 (NPPV)治疗的策略。方法  2 0 0 3年 4月 2 2日~ 5月 1日 ,12 0例临床符合SARS诊断标准的患者入住北京地坛医院 (SARS专科医院 )的 4个病区 ,30例患者 (占 2 5 % )在病程中出现呼吸衰竭 ,达到急性肺损伤 (ALI)和 (或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诊断标准。 2 8例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主要观察指标 :(1)住院期间的血气分析、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 (SpO2 )及呼吸频率 ,特别是上机前、上机后 1h及撤机后的结果 ;(2 )放射学检查或临床提示住院后新出现的气胸、纵隔气肿、心包积气及皮下气肿 ;(3)应用无创通气的天数 ;(4 )需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的患者数 ;(5 )患者的病死率 ;(6 )一线医务人员因护理治疗无创通气SARS患者而感染SARS的情况。结果统计 30例患者在整个病程中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变化情况 ,16例 (5 3% )患者出现CO2 潴留 ,PaCO2为 4 5~ 5 6mmHg ,平均 (4 8± 4 )mmHg。NPPV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 (PaO2 )、SpO2 、氧合指数及呼吸频率均显著改善 (P均 <0 0 1) ,但pH及PaCO2 的变化并不明显。 18例患者成功撤机 ,应用NPPV的时间为5~ 30d ,平均 (10± 6 )d。除 1例不能耐受BiPAP  相似文献   

2.
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通常以急性缺氧性(Ⅰ型)呼吸衰竭为最主要的表现,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如果经过常规氧疗等治疗后缺氧和呼吸困难不能缓解时,气道内正压机械通气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治疗措施。在广州达到确诊标准[1] 的6 4 1例SARS患者中,有无创正压通气患者15 9例(2 5 % ) ,其中4 2例(2 6 % )因病情加重而转为有创通气,2例(1% )没有转为有创通气而死亡,115例(72 % )康复出院;有创通气患者5 7例,包括无创正压通气转入者4 2例(74 % )和直接有创通气者15例(2 6 % ) ,死亡30例(5 3% )。一、正压通气的重要性正压通气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前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传播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但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尚未阐明 ,治疗方案也存在较大争议。我们对 5 2例SARS病例进行观察 ,探讨本病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一、资料与方法1 对象 :5 2例均为 2 0 0 3年 4月份本院SARS重症监护室依据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收治的确诊SARS病人 ,男 2 9例 ,女 2 3例 ,年龄 11~ 88(37± 14 )岁。2 .分组和治疗 :(1)分组 :A组 :发病 (3 1± 1 6 )d入我院者 ,共 35例。B组 :发病 (8 9± 2 0 )d入院者 ,共 17例 ,入表 1  普通SARS病人病程中外周血象及T淋巴细…  相似文献   

4.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作为一种烈性传染病 ,目前已明确其病源体为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1] ,其传播速度极快 ,嗜肺 ,可导致严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如治疗不及时 ,可导致严重的呼吸衰竭而死亡。自SARS流行以来 ,对SARS的治疗没有统一的标准 ,各地的治疗以当地的经验性治疗为主。对于重症SARS患者使用无创间歇正压通气(简称无创通气 ,NIPPV)治疗意见不同。本研究旨在对重症SARS患者进行无创通气的时期、使用时间、通气条件、合并症、转归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评价无创通气在重症SAR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康复期肺功能变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通过观察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康复期肺功能的变化 ,了解SARS患者是否遗留有肺功能的长期损害。方法 对 82例SARS患者出院 3个月后进行肺功能检查 (实验组 ) ,并对肺功能异常者出院6个月后再次行肺功能检查 ,并以 2 8例健康人的肺功能做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肺功能检测发现一氧化碳弥散量 (DLCO % )为 (78 4± 17 4 ) % ,对照组为 (93 8± 13 6 ) % (P <0 0 1)。出院后 3及 6个月实验组中分别有 4 6例和 30例存在弥散功能障碍 (DLCO % <80 % ) ,37例和 16例有小气道功能障碍 ,2 8例和 11例残总比增加 (RV/TLC >35 % ) ,9例和 5例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按照患者住院期间胸片肺部阴影的范围 ,将患者分为轻、中、重 3组 ,其轻重程度与出院后 3个月及 6个月肺弥散功能损害呈正相关。重症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组与未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组肺功能损害差异不明显。结论 SARS患者治愈出院 3个月及 6个月后 ,部分患者遗留有肺功能损害 ,主要以弥散功能障碍为主 ,少数有小气道阻塞、残气增加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佛山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首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广东省佛山市首例SARS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和治疗过程,以及使用SARS患康复期血清SARS抗体检查确定回顾性诊断。结果 该病例具有以下特征:(1)有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史;(2)有持续高热、咳嗽、痰少和呼吸困难等症状;(3)白细胞(WBC)不高;(4)双肺弥漫性浸润;(5)病情迅速发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6)传染至与其密切接触的4名亲属;(7)患康复期血清抗冠状病毒抗体(IgG)阳性,经过抗病毒、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有创机械通气和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44天后治愈出院。结论 佛山市首例完全具备SARS诊断标准的主要特点,有很强的传染性,经过机械通气和多脏器支持等治疗,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及死亡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51  
目的 探讨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世界卫生组织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治疗方法以及预测死亡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以 2 0 0 2年 12月至 2 0 0 3年 3月临床诊断重症SARS37例患者为对象 ,通过回顾性分析 ,比较 33例应用持续气道内正压的方式进行无创通气前后的呼吸频率和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 (SpO2 ) ,并对其中 18例吸氧 5L/min、安静下SpO2 只有 90 %~ 93%的患者 ,进行无创通气前轻微活动、安静状态及无创通气 1h后SpO2 的比较 ;对年龄、基础疾病、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 5个因素预测死亡的可能危险性采用Mantel Haenszelχ2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例患者无创通气 1h后较通气前呼吸频率明显减慢 (P <0 0 1) ,分别为 (2 9 6±10 0 )次 /min和 (34 6± 8 4 )次 /min ;SpO2 明显提高 (P <0 0 1) ,分别为 (96 1± 2 4 ) %和 (89 9±3 5 ) %。 18例吸氧 5L/min、安静下SpO2 只有 90 %~ 93%的患者 ,轻微活动后SpO2 明显下降 ,无创通气 1h后SpO2 明显提高 ,SpO2 分别为 (91 7± 0 9) %、(88 5± 1 4 ) %和 (96 9± 1 8) % (P均 <0 0 1) ;以血小板减少、年龄 >5 0岁、基础疾病、血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 5个因素预测死亡的可能危险性 ,其相对危险度 (RR )分别为 2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即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se 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 ,是一种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其病原体为变异的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 [1] 。由于SARS是一种新出现的传染病 ,目前还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为了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 ,对于重症SARS的治疗尤为重要。我院 (北京市“非典”定点医院 ) 2 0 0 3年 4月 30日至 6月 5日集中收治了 10 9例确诊的SARS患者 ,其中 4 9例为重症 ,我们对 4 9例重症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分析 ,供大家探讨。材料和方法病例  4 9例均为我院集中收…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250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坛医院 2 50例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 5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 (3 6± 16)岁 ,男 110例 (44 0 % ) ,女 14 0例 (56 0 % )。潜伏期平均 (8± 7)天。主要临床表现 :发热 (10 0 0 % )、咳嗽 (72 8% )、乏力 (70 0 %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者占 2 7 2 % ,淋巴细胞比例降低者占 64 2 %。CD+ 4和CD+ 8计数降低者分别占 91 4%、80 6%。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低于 97%者162例 (64 8%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升高者 45 2 %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升高者 2 9 4% ,乳酸脱氢酶 (LDH)升高者 42 1% ,肌酸激酶 (CK)升高者 18 3 %。恢复期血清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IgG阳性率 69 9%。采用综合治疗 ,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激素及免疫增强剂。需要呼吸支持者 196例 ,气管插管或切开机械通气支持治疗者 8例 ,重症患者 81例 (3 2 4% ) ,死亡 2 5例。结论 SARS传染性较强 ,中青年人群患病为主 ,有特征性临床表现 ,采用综合治疗 ,多数患者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患者不同程度的呼吸急促或呼吸窘迫感 ,尤其是重症患者轻微体力活动就出现明显气喘、胸闷 ,甚至呼吸困难 ,不能平卧 ,同时伴有心率加快 ,血氧饱和度下降 ,酷似心力衰竭。此时 ,对其心脏功能做出正确评价是指导进一步治疗的关键。我们对 1 0例重症SARS患者合并低氧血症时心功能与 1 0例轻型患者的心功能进行了评价和比较。一、资料与方法确诊的SARS患者 2 0例 ,诊断标准为卫生部部颁标准 (试行 )。其中符合重症标准 1 0例 ,年龄(41 6± 1 2 7)岁 ,男 4例 ,女 6例。重症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其主要病变表现亦在肺部。在 SARS的急性期 ,患者多表现为低氧血症 ,重症 SARS患者出现呼吸窘迫症 (ARDS)。因此对 ARDS的救治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机械通气是治疗 ARDS的重要措施 [1 ] 。由于 SARS是一种烈性呼  相似文献   

12.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前无创通气应用于急性左心衰的治疗较少。现将我们收治的18例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男11例,女7例,年龄46~75岁,平均60·5岁。冠心病5例,急性心机梗塞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2治疗方法2.1经常规治疗半小时后病情无明显改善,给予经口(鼻)面罩机械通气治疗。2.2机械通气的方法(1)患者均神志清楚,有较稳定的自主呼吸和咳嗽能力;(2)上机前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取得其充分的配合;(3)选择好合适的口(鼻)面罩,防止漏气和不适;(4)嘱患者通气期不要做吞咽动作,以防止胃胀气;(5)采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世界卫生组织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 93例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5 0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患者及 6 4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 93例患者中 ,男4 0例、女 5 3例 ;年龄 17~ 88岁 ,平均 4 4岁 ;重型 35例、普通型 5 8例。结果 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 3 、CD+ 4 、CD+ 8分别为 (15 2 7± 4 70 )、(787± 2 5 7)、(6 33± 2 80 )个 / μl;93例急性期SARS患者分别为(72 2± 5 33)、(438± 35 3)、(30 7± 2 17)个 / μl,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P值均 <0 .0 1) ,重症病例下降尤其明显 ,5例死亡患者外周血CD+ 4 均低于 2 0 0个 / μl;SARS患者恢复期CD+ 3 、CD+ 4 、CD+ 8多数恢复正常。而AIDS患者以CD+ 4 降低为主 ,为 (2 96± 2 98)个 / μl;且CD+ 8升高 ,为 (818± 5 6 6 )个 / μl。 结论SARS患者有明显的细胞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14.
SARS患者的低钙血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5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入院时血清钙水平 (2 .13± 0 .0 8)mmol/L低于正常。SARS患者低钙血症发病率为 60 .0 %。重症SARS患者低钙血症发生率 (88.9% )明显高于普通SARS患者(4 3 .8% ,P <0 .0 5 )。  相似文献   

15.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1 ] 易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研究表明其病原体为冠状病毒变异株。我们病区从 2 0 0 3年 4月 30日~ 5月2 0日收治 14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诊断依据依据卫生部颁发的 SARS患者的诊断标准及 SARS重症患者的诊断标准判断 SARS病例的轻重 [2 ] 。2 .一般资料14例中男 3例 ,女 11例 ;年龄 2 3~ 73岁 ,平均 38.3± 10岁。工人 4例 ,护士 2例 ,个体 2例 ,退休 2例 ,大学生、职员、农民及司机各 1例。有明确接触史 7例 ,潜伏期 3~ 5日。我们根据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16.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心肌损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通过对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心肌酶变化的研究 ,探讨SARS患者的心肌损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依据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临床诊断标准 (草案 ) ,选择SARS患者 37例和健康体检者 35例 ,检测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AST、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结果 SARS组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AST(单位均为U/L)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2 85 4 9± 2 6 6 2 1比 10 6 71± 4 3 38;388 5 6± 198 80比 2 0 0 83± 4 4 86 ;71 0 3± 36 14比 2 9 4 3± 8 89,P值均 <0 0 1) ;死亡者均值较存活者高。SARS组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阳性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5。病理显示心肌细胞局部变性。结论 SARS患者易合并心肌损害 ,临床收治该病患者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密切监测心脏功能 ,对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未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临床经过。方法 作者对 2 9例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的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 1) 2 9例中 ,男 6例 ,女 2 3例 ,平均年龄 ( 2 7 8± 8 6 )岁。潜伏期 ( 6 0± 3 4 )d ,平均住院时间 ( 12 1± 3 3)d ,全部患者康复出院。 ( 2 )所有患者均有发热 ,初始体温 ( 38 3± 0 6 )℃ ,最高体温 ( 39 0± 0 7)℃ ,持续发热时间 ( 7 3± 3 2 )d。 ( 3)入院时受累肺野数目 ( 1 0± 0 6 )个 ,病程中最大受累肺野数目 ( 1 8± 1 0 )个 (P <0 0 0 1) ,37 9%患者双侧肺部受累。72 4 %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 ( 4 ) 10 0 %患者使用抗生素 ,主要是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31 0 %使用干扰素α ,4 4 8%使用丙种球蛋白 ,10 0 %使用口服抗病毒药物。结论 中毒症状不重、病变范围相对局限、且无氧合障碍的SARS患者可以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8.
呼吸衰竭时经鼻气管插管通气治疗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995年以来 ,我们应用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呼吸衰竭 58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 58例 (男 33,女 2 5)年龄 14~ 81岁 ,平均 34 .5±12 .3岁 ,机械通气时间 1~ 12 6d ,平均 14± 8.4d ,原发病见表 1。直接经鼻气管插管 2 4例 ,先经口气管插管后改经鼻气管插管 34例 ,其中 1例后改气管切开。表 1 本组 5 8例原发病及转归原发病例数治愈死亡自动出院治愈率 (% )有机磷中毒 2 82 5 12 89.9COPD 9 5 2 2 5 5 .6ARDS 8710 87.0重症哮喘 5 5 0 0 10 0 .0低钾麻痹 5 5 0 0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 2 0 0 1- 6~ 2 0 0 3- 12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 4 2例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呼吸兴奋剂、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及常规治疗 ;对照组采用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和常规治疗。通气前、通气 3h及通气结束病情稳定后复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治疗组 16例患者中 14例治疗成功 ,另外 2例病情加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对照组 2 6例患者中 14例治疗成功 ,12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 0 2 5 ) ,人机同步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 0 0 4 )。治疗组 14例治疗成功患者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为pH 7. 2 7± 0 . 0 4、PaCO2 为 (85± 10 )mmHg (1mmHg =0. 133kPa)、PaO2 为 (6 .3± 15 )mmHg ,在平均无创通气治疗 10d后pH为 7 .39± 0. 0 5 (P <0 . 0 1)、PaCO2 为 (6. 2± 8)mmHg(P <0 .0 5 )、PaO2 为 (77±13)mmHg(P >0. 0 5 )。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人机同步性 ,提高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 ,减少患者的气管插管率 ;但对于气道分泌物粘绸不易咳出的患者 ,则应尽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肺损伤的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在治疗期间病情进展程度和死亡率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究其原因 ,机械通气造成的肺再损伤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对 8例急性肺损伤患者早期行保护性肺通气治疗 ,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文急性肺损伤患者 1 0例 ,男 4例 ,女 6例 ,年龄 2 6~ 6 5岁 ,平均 3 8.8岁。神经源性肺损伤 4例 (颅内出血 3例 ,脑外伤 1例 ) ,感染性肺损伤 4例 (肺部感染 2例 ,腹部感染和盆腔感染各 1例 ) ,药物中毒性肺损伤 2例 (均为有机磷农药中毒 )。均按中华医学会呼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