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煤矿顶板灾害事故的发生规律及预防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在分析目前我国煤矿顶板灾害事故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以顶板灾害事故的致灾因素为出发点,确定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及后果严重程度作为顶板灾害事故的评价指标,定义了各指标的具体量化计算方法,最终建立了煤矿顶板灾害事故安全分级评价体系,并结合现场工程实例进行了应用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安全分级评价体系能够准确、定量地描述顶板灾害的危险程度,可为煤矿顶板灾害事故的预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中煤协会支护〔2014〕1号各会员单位:2013年我国煤矿顶板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与上年相比,全国煤矿顶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员分别下降了24.5%和28.6%。为大力推进煤矿支护改革与科技创新,促进煤矿支护新装备、新材料研制和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强煤矿顶板安全管理工作,我会决定开展"2013年度全国煤矿支护先进企业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国煤矿顶板管理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煤矿伤亡事故中,顶板事故占相当大的比例,进一步研究国内外煤矿顶板管理现状,改变顶板管理方式,控制顶板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煤矿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加强顶板管理 有效遏制顶板事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板管理是煤矿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中的一项基础工作,部分区域乡镇煤矿顶板事故频发,影响了煤矿的正常运转和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以近年来黔南州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特点,分析区内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现状,提出如何加强顶板管理,有效遏制顶板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以促进区内乡镇煤矿顶板管理工作取得实效进展。  相似文献   

5.
《煤矿安全》2017,(5):228-231
为研究山西某地方煤矿事故的发生规律,应用SPSS软件和数理统计方法,从事故等级、伤害程度、事故类型、伤亡人员工种、年龄、工龄和时间方面综合分析了94起煤矿事故;结果表明:顶板事故、机电事故和运输事故是煤矿生产安全工作的重点;年龄在45岁以下、1~10年工龄的员工伤亡人数最多;每年的6、7、8、9月和每天的0:00-0:59、1:00-1:59、16:00-16:59事故发生次数多。通过分析原因得出该煤矿需要加强对一般事故的管理,煤矿应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顶板事故、机电事故和运输事故防范,针对特定人群和特定时间的安全监管力度,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  相似文献   

6.
游永德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34(B06):59-60,63
分析指出小煤矿顶板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是管理问题。小煤矿预防顶板事故必须从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上采取措施,以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煤矿安全》2016,(6):237-239
煤矿再生顶板安全事故是煤炭生产企业中发生最为频繁的安全事故。当前我国各大煤矿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逐渐加强了安全管理,再生顶板安全事故所占比重已经有所下降,但是依然属于事故多发环节。通过对煤矿再生顶板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的阐述,介绍了再生顶板事故的特点以及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煤矿再生顶板安全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8.
分析指出小煤矿顶板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是管理问题。小煤矿预防顶板事故必须从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上采取措施,以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煤》2016,(6)
近几年来,煤矿事故频频发生。在煤矿事故中,发生较多的事故类型为巷道顶板事故。基于此,现对巷道掘进顶板支护技术进行分析,从而加强顶板支护技术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煤矿顶板灾害重点指的是在煤矿进行开采期间,顶板发生坍塌现象,导致工人生命安全和机械设备受到严重破坏,煤炭生产工作被迫停止的重大事故。通过对近些年煤矿事故的调查发现,引发事故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水灾、运输、瓦斯爆炸、顶板以及火灾等,但是其中引发事故最多、造成后果最严重的当属顶板事故。基于此,以下对我国煤矿顶板灾害的特点及防控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大家好!煤矿支护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煤矿实现安全高效生产的前提和保证。近几年来,全国煤矿大力开展煤矿支护改革与科技创新,积极进行煤矿支护新装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和推广应用,促进煤矿顶板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据统计,2014年全国煤矿顶板事故共发生196起,死亡292人,与上年相比,事  相似文献   

12.
《煤矿安全》2017,(10):243-245
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对"十二五"期间煤矿事故的数据进行统计,从数量、类型、比例等因素对主要生产事故进行分析。其中,我国煤矿事故发生次数减少了856次、死亡人数减少1 385人、百万吨死亡率降低76%,但顶板事故和瓦斯事故仍然是导致煤矿灾害死亡的主要事故类型。分析煤矿行业现状并从国家法规、政府监察、煤企管理、员工素质及主要事故预防上提出对策,对促进"十三五"期间煤矿的安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开展重庆市煤矿事故风险管理工作为目的需求,选取中梁山北矿8大类主要煤矿事故中的顶板事故为分析对象,开展煤矿事故风险评估研究。列出“煤矿顶板事故风险目录”,用“煤矿顶板事故风险采集表”计算了“煤矿顶板事故风险损害后果”和“煤矿顶板事故风险可能性”,绘制“煤矿顶板事故风险矩阵图”,得出了煤矿顶板事故风险等级值;根据煤矿顶板事故风险评估的汇总结果,提出采用综合分析和历史比对方法,形成动态煤矿顶板事故风险动态监测机制,提出风险的管理标准、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应急准备。该研究为重庆市区域内典型顶板事故风险管理提供了一种示范案例。  相似文献   

14.
顶板事故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隐患,开展顶板灾害事故安全评价,识别顶板灾害危险性是煤矿安全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影响顶板灾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三个方面构建了顶板灾害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意见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采用K-均值聚类与贝叶斯判别的方法对我国顶板灾害安全水平进行评价,以我国煤矿实际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K-均值聚类与贝叶斯判别的煤矿顶板安全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能够用于定量化描述煤矿顶板灾害危险,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2006—2009年贵州煤矿顶板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板事故是煤矿的多发事故,发生频率高,总体死亡人数最多。文章通过2006~2009年贵州煤矿顶板事故的统计分析,总结了贵州煤矿顶板事故的变化趋势,分析了不同类型煤矿、不同作业场所、不同月份顶板事故发生情况,找出贵州煤矿顶板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和时间特点,对贵州煤矿的顶板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大兴煤矿的技术管理为例简要讲述采煤技术管理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的重要性。多年来煤矿事故的原因虽然多是由"水、火、煤尘、瓦斯、顶板"等灾害引起的,但归根结底是由于技术管理不善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河北省煤矿事故的一般规律,减少事故发生。本文从时间、事故等级、事故类型进行煤矿事故特征分析,并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防治措施。结果表明:2004-2013年河北省煤矿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呈下降趋势;煤矿事故在4、7、11月份前后发生次数较多,在1、2月份发生次数较少;顶板事故发生次数最多,瓦斯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该结果对今后的事故预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煤矿安全网公布的2012—2021年间我国煤矿事故数据,从事故等级和类型、事故发生时间和地区4个方面进行统计并综合分析,揭示我国煤矿事故的规律,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2012—2021年我国煤矿安全态势持续向好发展,较大及以上事故的防治成效显著,但一般事故多发且数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因此煤矿事故总数量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煤矿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呈现波浪式下降趋势。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均表现出季节性和时间性差异。各省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也存在明显区域性差异。一般事故大部分为顶板、机电、运输和其他事故;较大和重大事故中瓦斯事故占比接近一半,其次是顶板和水害事故;特大事故全是瓦斯事故。瓦斯和顶板事故是煤矿安全防治的重点。研究结果可为煤矿事故防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煤矿采掘装备、支护技术的改革以及中小煤矿的逐步退出,我国煤矿顶板管理形势得到了根本好转,顶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但顶板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所占比例依然较大,顶板灾害防治形势依旧严峻。基于此,从支护装备、支护技术的改进及特殊复杂条件巷道的支护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煤矿顶板管理现状。根据2000—2015年我国煤矿顶板事故的统计分析,得出了近年来煤矿顶板事故发生的总体分布情况与灾害特点,并对传统顶板事故和新型顶板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结合当前煤矿客观实际和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强我国煤矿顶板管理的防治建议与对策,以期为煤矿监管部门及煤炭企业加强顶板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蔡宝金 《煤炭技术》2003,22(5):72-73
在煤矿生产建设过程中 ,安全隐患与地质技术工作密切联系 ,加强煤矿地质技术工作 ,对于防瓦斯、防火灾、防顶板等事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