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内质网应激对代谢状态失衡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内质网应激可以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发生发展。但是内质网应激引发肝脏脂肪堆积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1)是催化甘油三酯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对肝脏脂质合成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前的研究中,尚未有人报道过DGAT1在内质网应激诱导NAFLD中的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给小鼠腹腔注射衣霉素,成功诱导了小鼠肝脏内质网应激,发现衣霉素处理的小鼠肝脏有更高的甘油三脂含量并出现较为明显的脂滴堆积。然而,转录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应激并没有上调脂质从头合成关键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反而是下调了这些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分析发现内质网应激导致小鼠肝脏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同时引起肝脏DGAT1表达上调,但并不影响DGAT2的表达。综上,我们的结果表明衣霉素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并非通过引发肝脏脂质的从头合成导致肝脏脂肪堆积,而是通过上调肝脏脂肪酸含量以及提高DGAT1的表达,从而促进甘油三酯的合成,导致肝脏脂滴堆积。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RT-PCR和RACE方法扩增出三角褐指藻二酰基甘油转移酶(Ptdgat)全长cDNA,其完整编码框(ORF)为1587 bp,编码528个氨基酸.基于克隆所得Ptdgat的ORF构建了反向互补RNA干扰载体,并用基因枪PDS-1000/He转化野生型三角褐指藻,筛选到了所需的阳性转基因藻.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结果揭示:含Ptdgat RNA干扰结构的转基因藻的二酰基甘油转移酶的表达水平比野生型三角褐指藻该酶的表达水平有显著降低;野生型藻和转基因藻的油脂含量定量分析结果揭示:含RNAi干扰结构的转基因三角褐指藻油脂含量也明显低于野生型三角褐指藻.另外本文也揭示了适当浓度的外源培养因子铁、硅和脱落酸(ABA)提高了三角褐指藻Ptdgat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油脂含量.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双酰肼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抗炎活性,以水杨酸甲酯和水合肼合成了水杨酰肼,通过傅克酰基化反应合成了3-苯甲酰丙烯酸,再与二氯亚砜反应获得了相应的3-苯甲酰丙烯酰氯,最后用水杨酰肼与3-苯甲酰丙烯酰氯反应得到N-(3-苯甲酰丙烯酰基)水杨酰肼.并对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 NMR和13C NMR表征,应用爪掌肿胀法进行了生物体抗炎活性测试.结果表明:N-(3-苯甲酰丙烯酰基)水杨酰肼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油葵DGAT2基因的功能,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新葵杂5号"未成熟种子中克隆了1个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DGAT)基因HaDGAT2。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全长1387 bp(GenBank登录号为HQ248185),包含99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30个氨基酸;氨基酸比对表明该基因编码产物与其他植物DGAT2蛋白序列的相似性较高(66%-71%);进化树分析表明HaDGAT2与油桐和蓖麻DGAT2亲缘关系较近,并与蒺藜苜蓿、拟南芥、油菜等植物聚为一支;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HaDGAT2在油葵根、叶、花和未成熟种子中均有表达,且在未成熟种子中表达量最高。在烟草中过量表达HaDGAT2基因能提高烟草叶片含油量以及油酸(C18:1)、亚油酸(C18:2)的含量,推测HaDGAT2在调控TAG的积累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合成4个8-位有取代基的有代表性的硬脂酰肉毒碱衍生物,并检测了它们对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与母体化合物硬脂酰肉毒碱相比,8-正丁基和8-苯基取代的衍生物在低浓度时抑制活性较低,在高浓度时抑制活性增强。8-甲基硬脂酰肉毒碱则在所测定的浓度范围内均比母体化合物抑制活性明显增强,IC_(50)为7.7μmol/L。动力学测定表明,这几个硬脂酰肉毒碱均与磷脂酰丝氨酸(PKC的磷脂辅助因子)和二油酰甘油(内源型PKC脂类活化剂)相竞争。实验结果显示8-甲基硬脂酰肉毒碱为PKC强抑制剂,预示8-甲基硬脂酸有可能成为一个抗癌制剂。  相似文献   

6.
具有除草活性的甘氨酰肼二酰基衍生物的构效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化合物的物理化学参数,如空间构象参数、油水分配系数等,对已合成的18个甘氨酰肼二酰基衍生物进行了结构与活性关系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8个化合物的亲脂性和空间结构对其除草活性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对甘氨酰肼类化合物的改性或新类似物的合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许多N-取代酰肼化合物具有和金属离子形成稳定螯和物的能力,减缓重金属离子对高分子化合物的催化、老化作用称为金属减活剂。同时在已开发的该类减活剂中-NHNH-封端多为芳环,而我们所研究的两种化合物的封端为脂肪链,其应与聚烯烃有更好的相溶性,具有更高的金属减活效率。本利用了戊二酸二乙酯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合成戊二酰二肼。并以此为原料,用酰氯作为酰化剂制备N,N’-二辛(二月桂)酰基戊二酰二肼。对N,N’-二辛酰基戊二酰二肼的合成分别进行了反应摩尔比、溶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实验,探索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质谱对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酰基二茂铁肟,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质谱对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研究了它们及前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酰基二茂铁及其肟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活性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随着烷基碳链的增长,抗氧化活性递减,酰基二茂铁肟的抗氧化活性比酰二茂铁的抗氧化活性弱.  相似文献   

9.
在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在以聚乙二醇-600(PEG-600)为催化剂、通过芳酰氯、硫氰酸铵以及甘氨酰甘氨酸反应,以良好的产率合成了N-芳酰基氨硫羰基甘氨酰甘氨酸,初步生物活性试验表明,N-芳酰基氨硫羰基甘氨酰甘氨酸衍生物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壳寡糖在体外对肝脂质积累的抑制效果及潜在作用机制,选用油酸钠诱导HepG2细胞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通过油红O染色及各试剂盒检测胞内总脂质积累、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脂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4.0mg/mL的壳寡糖对肝脂质蓄积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降低了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肝X受体α(LXR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孕烯醇酮X受体(PXR)和分化簇36(CD36)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壳寡糖可以通过调节脂肪酸吸收和甘油三酯合成通路从而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中的脂质积累。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利用壳寡糖开发具有降脂护肝功能的膳食补充剂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多肽固相合成中,分别采用酰氯法和活化酯法,研究了20种Fmoc氨基酸与Wang树脂的连接反应.除精氨酸外,其他氨基酸与树脂的连接效率均能达到80%以上.酰氯法反应速率快、操作简便,优于活化酯法.在酰氯法中,对于精氨酸,选择弱极法溶剂如DCM,延长反应时间至20h,连接效率接近80%.  相似文献   

12.
卡门柏青霉-PG3脂肪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卡门柏青霉-PG3为出发菌株,提取其总RNA,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860bp左右的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其与甘油单-双酰酯脂肪酶(MDGL)基因(mdlA)一致。将此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诱导后,重组的脂肪酶(rMDGL)在宿主菌中得到表达,表达量可达菌体总蛋白量的45.2%。重组蛋白包涵体溶解、复性后用Ni2+组氨酸结合树脂螯合层析柱纯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为单一区带,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1 000。以橄榄油为底物时没有检测到酶活性,以单硬脂酸甘油脂为底物时酶活性达到225nmol/s。该基因在原核系统中表达仍具有酶活性,说明MDGL的糖基化对其生物学活性并不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3.
以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能耗, 均衡网络能量负载为目标, 通过动态构造以节点间通信能耗为权重的最小生成树及调整节点通信概率的方法, 提出一种基于拓扑的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算法DGAT, 改造了网络服务过程中节点的通信模式及能量消耗方式. 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DGAT算法不仅大幅度提高了网络的生存时间, 且使网络的能耗更均衡.  相似文献   

14.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是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重要催化限速酶,通过抑制HMGR的活性可以降低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HMGR抑制剂(他汀类)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最佳药物之一.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方法,综合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和分子对接分析研究已合成的HMGR抑制剂的结构与抑制活性之间的关系.根据最优3D-QSAR模型,再结合分子对接分析,设计出新型活性高的HMGR抑制剂分子.  相似文献   

15.
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FJU-512是高产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一株海洋真菌,其细胞内油脂占细胞干质量的18.3%.细胞油脂的总脂肪酸组成为45.7%DHA,12.5%DPA和41.8%棕榈酸.总油脂由26.4%极性脂和73.6%中性脂组成.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分析表明该菌株还能合成强抗氧化剂虾青素.采用均匀设计获得高产DHA的最优培养基(g/L):葡萄糖109.7,蛋白胨19.2,酵母膏20.0,海水晶10.4,DHA产量高达2.10 g/L.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讨论了氨基酸的两种测定方法──PICO·TAG反相色谱法和柱后衍生离子交换色谱法(IEC),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总结出PICO·TAG法测定氨基酸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Illumina和Pacbio测序技术对扬子鳃蛭(Ozobranchus jantseanu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测序及注释,并与NCBI数据库中蛭纲(Hirudinea)其他物种的线粒体全序列的排列方式和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比较,以确定其系统学地位.结果显示:获得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4 868 bp,蛋白编码基因存在2种起始密码子,分别为ATG和ATT;终止密码子共有4种,分别为TAA,TAG,TA和T;蛭纲10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基因排序可分为2种类型,其差异表现在tRNAs的互换和长非编码区的长度的不同;扬子鳃蛭所属的吻蛭目(Rhynchobdellida)均为b型,绝大部分无吻蛭目(Arhynchobdellida)的排列方式为a型.基于蛭纲物种的13个蛋白编码基因(PCGs)的Neighbor-Joining(NJ)树进化分析显示,扬子鳃蛭与其他吻蛭目物种聚类.  相似文献   

18.
利用Illumina和Pacbio测序技术对扬子鳃蛭(Ozobranchus jantseanu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测序及注释,并与NCBI数据库中蛭纲(Hirudinea)其他物种的线粒体全序列的排列方式和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比较,以确定其系统学地位.结果显示:获得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4 868 bp,蛋白编码基因存在2种起始密码子,分别为ATG和ATT;终止密码子共有4种,分别为TAA,TAG,TA和T;蛭纲10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基因排序可分为2种类型,其差异表现在tRNAs的互换和长非编码区的长度的不同;扬子鳃蛭所属的吻蛭目(Rhynchobdellida)均为b型,绝大部分无吻蛭目(Arhynchobdellida)的排列方式为a型.基于蛭纲物种的13个蛋白编码基因(PCGs)的Neighbor-Joining(NJ)树进化分析显示,扬子鳃蛭与其他吻蛭目物种聚类.  相似文献   

19.
酶催化合成维生素C脂肪酸酯的反应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维生素C(Vc)和若干种脂肪酸为底物,采用自制假丝酵母Candida sp. 99-125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维生素C脂肪酸酯。结果表明,在该酯化反应中,油酸为最佳脂肪酸底物,丙酮为最佳反应介质。同时研究了各反应因素对Vc转化率的影响,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为:当Vc浓度为006mol/L时,温度40℃,固定化酶量1.5g,油酸与Vc物质的量比为5∶1,反应时间48h,分子筛添加量0.5g,底物Vc分4次流加,Vc转化率可达91%,批次实验表明该固定化酶在重复使用10次后仍具较高活力.  相似文献   

20.
庄河产薏米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市售庄河产薏米的成分进行分析。薏米的水分、灰分、脂肪、纤维、蛋白质的质量分数应用国标法进行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薏米中Zn、Na、Mg、Fe、Ca、Cu、Mn、Sr等8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薏米的水分、灰分、脂肪、纤维、蛋白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73%,1.64%,5.56%,0.44%,14.26%。Zn、Na、Mg、Fe、Ca、Cu、Mn、Sr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3.24,118.64,1 193.60,212.90,749.00,11.07,36.06,0.64μg.g-1。各元素在实验范围内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均较好,加标回收率为95%~10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