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 对轻中度哮喘患者氨茶碱进行血药浓度监侧,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方法 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78例轻中度哮喘患者氨茶碱血药浓度,对氨茶碱血药浓度与疗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以文献报道的5.0~20.0 ug/mL[1]为氨茶碱有效血药浓度范围,13例患者<5.0 ug/mL,其哮喘缓解率较低(20.2%),43例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患者哮喘缓解率较高(82.5%),>20.0 ug/mL的22例患者中毒反应发生率较高(65.1%).结论 对轻中度哮喘的治疗和预防应使用较小剂量(0.1g tid)维持血药浓度在5~10 ug/mL即可.  相似文献   

2.
3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林  吴雪  龚敏 《中国药业》2009,18(9):66-67
目的分析3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的结果,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方法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茶碱的谷浓度。结果30例中,血药浓度小于5μg/mL4例,5—10μg/mL14例;10—20μg/mL6例:20—30μg/mL5例;大于35μg/mL1例。结论老年COPD患者选用氨茶碱治疗个体差异大,临床使用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联合患者生理、病理、用药等影响因素合理选择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3.
环丙沙星对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王一玲,廖淑清,吴于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昆明650032)对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感染的患者同时给予环丙沙星及氨茶碱后,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表明,患者服氨茶碱0.1g,每日3次,同时服用环丙沙星0.2g,每日2...  相似文献   

4.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多索茶碱0.3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氨茶碱0.25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疗程为7d。结果治疗后患者咳嗽、喘息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或明显减少。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有良好疗效,是一种安全系数高的平喘药。  相似文献   

5.
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茶碱药物动力学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进行氨茶碱药物动力学测定。结果显示:慢性喘息支气管炎(喘支)消除速率常数K0.0934±0.014(h-1),消除半衰期T1/27.6±1.3;肺心病伴肺部感染或呼吸衰竭K0.065±0.02(h-1),T1/212.0±3.9(h);肺心病伴心、肝功能异常者K0.038±0.016(h-1),T1/221.5±9.5(h)。本文比较了3种给药方法的血药浓度并探讨适合我国老年COPD患者的氨茶碱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阻肺 )患者院前氨茶碱中毒的临床特征 ,为临床安全有效地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入院前氨茶碱浓度 >2 0ug ml,有毒性反应的老年慢阻肺患者 40例的临床表现、用药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即使在日剂量不超过极量的情况下 ,老年慢阻肺患者院前中毒发生率仍较高 ,中毒反应以厌食等消化道症状及心律失常、头晕、头痛多见 ,主要原因为脏器功能不全 ;联合应用抗生素、H2 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会减少氨茶碱的清除率 ,增加血药浓度。结论 :对于使用氨茶碱的老年人 ,应根据脏器功能状况和其他方面的个体差异、联合用药等严格掌握日剂量 ,并根据血药浓度的监测和细致的临床观察 ,及时发现和处理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儿童茶碱血药浓度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儿童茶碱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窄(5-15ug/ml)。本文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TDX)监测31例小儿茶碱血清浓度,其结果表明:在不在有效浓度范围内为20例(占64.5%),在有效血浓度范围内为11例(占35.5%)。提示氨茶碱临床应用血浓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尽可能做到用药个体化,并开展临床药物疗效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左氟沙星(LVFX)对人体茶碱药物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均相酶免疫法,通过测定8名健康志愿者、6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全用LVFX扯前后po氨茶碱片的血药浓度,对合用LVFX前后茶碱药物动力学进行对比。结果:合用LVFX前后除患者组茶碱tmax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LVFX不影响人体茶碱的分布和清除,临床上可与氨茶碱安全合用。  相似文献   

9.
王秋  周文君  奏继山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3):3608-3609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茶碱治疗组和氨茶碱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程度、肺功能改善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有无差别.治疗组40例,用多索茶碱0.2 g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用药7d;对照组40例,用氨茶碱0.25 g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用药7d.同时两组常规使用抗生素.结果:多索茶碱组在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及肺功能改善状况上均优于氨茶碱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多索茶碱是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效果,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死亡率。方法将1998年12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65例慢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23例用呼吸机治疗,42例未用呼吸机治疗,并比较分析。结果123例用呼吸机组患者缓解出院率为72%,死亡率为28%;42例未用呼吸机组缓解出院率为36%,死亡率为64%(P<0.01)。结论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能改善通气,治疗呼吸衰竭、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何瑛 《海峡药学》2013,25(3):209-210
目的比较多索茶碱和氨茶碱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茶碱组和氨茶碱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静脉滴注,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多索茶碱组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治疗有效率高于氨茶碱组,两组患者在心悸、心律失常以及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疗效优于氨茶碱,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孙祥 《江西医药》2010,45(4):332-333
目的探索异丙托溴铵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07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0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为异丙托溴铵雾化组,B组为联合治疗组,C组为对照组。A组: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500μg/2ml+生理盐水4ml治疗,每日3次,连续14d;B组:依次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500μg/2ml+生理盐水4ml及沙丁胺醇200μg/1ml+生理盐水2ml,每日3次,连续14d;C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4ml,雾化方法同A组。观察雾化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和FEV1变化情况。结果雾化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和FEV1显示:(1)异丙托溴铵治疗组在雾化吸入后30min,1h,3d,14d结束时心率、呼吸频率均有显著好转(P〈0.05);(2)异丙托溴铵治疗组在雾化吸入后,1h,3d,14d结束时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较对照组增高明显,PaO2升高、PaCO2降低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而联合用药组则优于单纯异丙托溴铵治疗组,两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联合组较对照组及单纯异丙托溴铵组高(16.7%vs3.6%,P〈0.05),主要为心悸、手抖,均为一过性,且轻微。结论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对缓解喘息症状方面疗效明确,尤其是与受体联合应用效果更佳,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评价多索茶碱治疗矽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矽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茶碱治疗组和氨茶碱治疗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气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多索茶碱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氨茶碱治疗组,且不良反应率低(P〈0.05)。结论多索茶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矽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2月~2010年2月在本院呼吸内科共收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组和泼尼松治疗组各50例,布地奈德混悬液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3mg,5L/min雾化吸入,3次/d;泼尼松治疗组口服泼尼松龙40mg,每天1次;两治疗组的疗程均为7d。结果:两治疗组接受治疗后的PEF、PaO2和FEV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PaCO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治疗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混悬液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泼尼松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严重,将两组的不良反应率进行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代替口服泼尼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恬心心静脉滴注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喘息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4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卢急性发作的患者应用恬尔心50mg置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以5~15μg/(kg.min)的洋速静注,每日1次,连续5天为一疗程。观察喘息太、肺部体征和肺功能的改变情况。采用用药前后自身对照方法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恬尔心静脉滴注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喘息急性发作有效率为71.43%,其中  相似文献   

16.
徐倩华 《海峡药学》2013,25(5):61-62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给予地塞米松1日1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组40例给予50μg沙美特罗和100μg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治疗,每次1吸,每日2次;两组患者分别给药7天后观察症状和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1.6%,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喘息缓解、咳嗽、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等方面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氨茶减为茶碱与乙二胺的复盐,其药理作用主要来自茶碱。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疾病。氨茶碱在体内迅速降解成茶碱。临床上茶碱的有效血药浓度大致是10~20μg/ml,>20μg/ml时,可出现心律失常、心率增快、肌肉颤动或癫痫等中毒症状。现将此药在静脉推注过程中出现惊厥、死亡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50岁,因支气管哮喘,长期服用茶碱控释片。因感冒,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30ml,静脉注射,1次/d,对照组仅予常规用药。分别治疗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作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在慢性阻塞性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取98例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多索茶碱组49例使用多索茶碱治疗,氨茶碱组49例使用氨茶碱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结果:多索茶碱组的临床疗效明显比氨茶碱组好(P<0.05),多索茶碱组不良反应明显比氨茶碱组少(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临床上无多索茶碱使用禁忌症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林珠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0):2863-2864
目的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64例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吸氧、抗感染、静脉注射氨茶碱及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0.5%沙丁胺醇2 ml雾化吸入,2次/d,连用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x2=5.38,P<0.05).结论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确切.而充分做好雾化吸入的各项护理是确保治疗有效,减少副作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