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德育法治化,是指将一定的德育理念和德育规范上升为法律并予以实施的过程。它至少应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立法者将一定的德育理念和德育规范,借助于立法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指法律化后的新德育规范的实施,包括德育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序和过程。德育法治化是一个内容丰富、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德育法治化是个相对的范畴,并不是泛德育主义,把所有德育规范都上升为法律,赋以强制性,而主要是将反映社会基本要求,将一些基础性的、在德育规范中居于低层次的道德规范加以法律化。因为“法律不曾…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经济转制,教育战线进行重大改革。高校德育也面临着新课题,要在“三个认同”、“三个进入”上狠下功夫。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高校德育进入什么样的新境界 高校德育如何搞?当今并没有形成人们一致认可的规范,需要探讨的问题很多。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生的德育认同问题。所谓认同,是某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也是社会同化人、人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就某一基本社会问题取得共识的  相似文献   

3.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保障条件,高校德育队伍的建设也不例外,不仅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支撑条件(包括国际形势、国内社会制度与法律、社会舆论、政策导向等),而且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条件(包括人财物的投入,德育工作者的基本生活、工作条件等)。能否提供一定的社会支撑条件和物质保障条件,并使之发挥应有的效能,还有赖于社会、学校对德育和德育队伍建设的观念认同。一个事物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功能之能否得到发挥或较充分的发挥,则有赖于人们主观上对于它的认识。只有正确地认识德育工作者的价值,才能把德育队伍…  相似文献   

4.
开放德育:开放社会条件下的德育理论和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推动着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转变,现代社会的开放性特征传统封闭型德育提出了构建开放型德育的要求.开放德育对封闭型德育的取代,是我国社会转型的现实在德育领域的反映,也是德育适应当今社会和世界文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本质特征要求的表现,是我国传统德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古往今来,教育历来以德育为本,并伴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德育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当今时代,大学生德育需要体现四个方面:一是要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二是理论素质,三是思想素质,四是道德素质。这是当今大学生德育的新规格。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科学的公共关系 ,汲取了多学科的营养 ,以人为主体出发点 ,以组织形象为核心理念 ,以优化市场经济环境为目标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与德育科学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德育的现代化 ,离不开对市场经济冲击波的化解 ,也离不开对现代信息高速公路和传媒技术的研究。公共关系学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传媒技术诞生的一门科学。德育的现代化可以汲取公共关系学的营养 ,并借鉴其的发展 ,不断拓展德育科学的新内涵。一、公共关系以组织形象为核心理念 ,为德育开拓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新内涵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市…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德育的地位和作用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从属和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更应是通过其独特的主导作用,引导人们的思想行为在更高的层次上来服务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这在理论上是由德育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在客观上是市场经济的健康全面发展所要求的。在德育所要实现的目标来看,要普遍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先进思想体系,树立起我国人民的精神支柱;确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价值观,建立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生活新秩序;逐步形成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彼此信任、合作的基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稳定的良好环境等等,都需要摆正德育的位置,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德育的内涵夯实必然需要德育外延的拓展给予支持 ,提供保障 ,同时新时期也给德育外延发展提出诸多挑战 ,这些要求与挑战是基于德育的特性 ;基于德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 ;也基于现代社会和学科领域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需要我们在新时期在正视德育的特殊使命、科学把握德育特点的基础上 ,重构德育的外延 ,发挥德育过程的开放性和可控性 ,以充分拓展与提升德育的功能领域。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高校德育面临的环境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何适应新环境,优化和选择环境中的有利因素,隔离消极因素,这是当前和今后高校德育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德育具有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随着现代社会德育领域的不断拓宽,德育功能亦全面拓展。  相似文献   

11.
德育作为一种特殊社会实践活动,是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价值选择多元化,以规范为主要形式的传统德育必然要被以包容和疏导为手段的发展型德育所代替。建议立足社会教育发展与大学生个性发展要求,依靠制度建设鼓励德育方法与手段创新,在实践中构建新型德育。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是一个重要课题。要加强这项工作,必须对高校德育实施科学管理,其内涵包括德育管理的特性、职能和目的以及内容。其途径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受主知主义的影响,品德发展主要变成道德知识的教学、德育概念泛化、德育与生活疏离、"条块"分割的德育实施方式,使道德教育变得无根、无趣、效果低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德育理论发展滞后,使德育应对新情境无力、无措。多元文化社会的出现、社会道德滑坡,使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挑战。突破德育困境,需要在遵循德育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德育理念与方式的创新,实现认知式德育、信仰式德育与生活德育的有机整合;需要做好传统道德资源的传承,夯实核心价值观教育,建立健全社会制度伦理体系及监督执行体系,净化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1、从探讨德育功能入手,是德育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可是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历史的影响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需要,我们只注重德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德育的其他功能,甚至将德育等同于政治思想教育。近几年来,有论者提出了德育的经济功能,并分析了德育在经济生活领域中的多方面作用①,这是一大进步。但仅以德育的社会功能来强调德育的地位和加强德育理论建设的重要性,这种思维方式就值得考虑。这里,笔者将这一思维方式称为功能分析法。其特征是以突出主要功能来建构理论体系,强调德育的工具价值,忽视了自身学科结构体系的稳固性,…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育并举,德育为首。道德低下的大学毕业生即使有优秀的专业成绩,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政治抱负,一样不会被社会推崇。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是一切素质发展的起点和根基。我国正处于现代社会的建设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服务型社会转化,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化,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信息社会、学习型社…  相似文献   

16.
实际道德水准与社会主义道德评价标准之间的现实反差很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疑惑: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否排斥了社会道德进一步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与法律应如何发挥自身的规范作用?在当前情况下应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等等。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一、道德建设是现代市场经济必然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是根据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经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本质上说,是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社会目标。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表明,市场的发展不是无主体的运动。在现代社会条件下,…  相似文献   

17.
创新德育论     
创新德育是现代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旨在培养创造性人格。建构创新德育体系是一个包括德育观念、原则、内容和方法等在内的革新过程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中,德育理论占很大的比重。然而,实际情况表明,这部分理论比之教育理论的其他部分,在科学性上处于更为幼稚、更为不成熟的状态。谈到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首先必须肯定德育是十分重要的。德育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巨大的社会作用。因为通过德育,在社会后代身上形成合乎社会需要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9.
试论秘书职业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时代发展了的新情况下,如何赋予秘书职业道德以新的科学内容,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一、秘书职业道德建设是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完善、调整和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道德体系.市场经济是一种新的运行机制,新的经济制度的建立,客观上要求建立新型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新的伦理道德体系.在新的伦理道德体系中,作为规范职业行为的职业道德,在现代社会职业化发展日益明显的形势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西方著名德育思想家的德育模式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袁锐锷 《学术研究》2000,6(5):64-74
探讨西方著名德育思想家各自构建的学校德育模式,有益于构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德育理论和精神文明建设。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德育的目的就是使个人在道德上社会化,懂得社会观念和社会规范并认为有责任在行动上坚持不懈地遵循它们,德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就是教授道德原则,这既非说教也非灌输,它需要的是解释,但他并不笼统地反对强制和濑输;英国哲学家威尔逊把道德视为处理道德问题的过程,而不是一套用来灌输给年青一代的特定的道德标准,他进而把这一过程和处理道德问题时的有关因索分解成道德构件,揭示了德育是一个多维的、多程序的、长期的过程科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性发展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强调道德判断、自律等心理成份的作用,因此其德育模式尊重儿童的思考和选择能力,要求学校必须根据儿童道德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德育,让教师成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促进者;价值澄清学派把道德问题看成是价值观问题,认为价值教育的核心是让儿童学会评价过程而非传递具体的价值观,试图培养出一种能合理地自行决定价值取向的人,其德育方法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