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梁荣亮  靳旗  谢晋中 《北京汽车》2010,(6):11-15,22
对ABS基本功能和控制原理进行阐述,并基于国标GB/T13594—2003从试验方法、试验项目、试验结果分析等方面对ABS整车道路试验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基于路面附着系数变化的ABS识别预测技术和修正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2.
张新  王群峰  吴志强  姜陵 《汽车工程》2004,26(3):306-310
对自主开发的汽车液压防抱制动系统 (ABS)按国家标准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研究工作 ,并与德国BOSCH公司的ABS5 3系统进行了性能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3.
摩托车ABS考     
张金生 《摩托车》1999,(6):17-17
  相似文献   

4.
运用谐波叠加法建立了C级路面模型,通过模拟迭代将路面不平时间历程转化为激振器的驱动信号,并应用于道路模拟的摩托车平顺性试验测试中。采用两通道轮胎耦合道路模拟试验机对摩托车系统进行了振动试验,分别对驾驶员座垫、脚踏、手把和行李箱位置的振动加速度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行李箱处的振动最大,手把位置和脚踏位置的振动次之,座垫处的振动最小。  相似文献   

5.
汽车ABS试验道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东风汽车公司汽车ABS试验道路的布置、路种设计、道路结构、路面材料、施工工艺以及路面附着系数测定方法等内容,还对方案进行了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6.
如今,国外摩托车ABS装车量已超过30%,主要应用于大排量与小排量车型,中排量车使用很少;而国内市场上带ABS制动器的摩托车相对较少,国内所谓的摩托车带有ABS系统多数为机械式和制动压力吸收式的简易ABS装置,效果比较差。目前,ABS技术已经很成熟,ABS在摩托车上使用的最大障碍是成本问题,如果能在成本上有所突破,ABS在摩托车上的使用前景还是很好的。  相似文献   

7.
8.
9.
新一代自制ABS系统的道路试验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将2款不同示功特性和速度特性的减震器分别安装在同一辆摩托车上,并在典型坏路面、石块路面和平直路面上进行了振动对比测试,并按ISO 2631标准要求,对摩托车脚踏位置、座垫位置进行了分析计算及舒适性评价;对立管中部的振动响应进行了对比,为摩托车道路振动的测试和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摩托车用机械式ABS功能分析与性能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中、低档摩托车的制动安全性能,根据摩托车防抱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简称ABS)的功能原理,设计出能有效地控制制动压力迅速上升的机械式防抱死控制器,对该控制器进行高、中、低三种路面状况输入输出端制动压力的静态和动态试验以及实际路况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目前该控制器已投入小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几次ABS测试不合格的试验数据,指出轮速差异过大是造成ABS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为两方面:左右轮速差异对车辆横摆有不利影响,易造成车辆滑出规定的车道宽度;前后轮速差异中的后轮过度制动则会恶化车辆的制动稳定性,易造成甩尾等严重事故。根据积累的各种数据和驾驶员主观感受,提出整车道路测试时的风险评估方法,并给出几起ABS不合格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摩托车用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简称ABS.它是摩托车上的一种主动安全装置,其作用是在摩托车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在路面上滑拖,以提高摩托车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转向控制能力和缩短制动距离,使摩托车制动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介绍雅马哈ABS 摩托车电路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ABS 装置的维修方法及安全骑乘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摩托车耐久性道路试验过程中,以车辆的动力性能、整车振动舒适性、整车噪声、轮胎磨耗量等为考核指标,开展了车辆性能的相关测试与研究.同时,利用先进的测试设备获取准确的测试数据,通过对比分析数据,逐步探索出车辆性能随耐久性行驶里程的变化规律,并进行相关评价研究,为企业进行整车及零部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雅马哈ABS摩托车电路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ABs装置的维修方法及安全骑乘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摩托车实际道路使用条件,利用道路载荷采集仪器进行实际道路载荷谱的采集,分析与试车场道路载荷谱的相关性后,最终形成短周期的、可等效实际使用预期寿命的耐久性试验规范,并进行相应试验,从而达到缩短摩托车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研发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