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M)是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致盲性眼病中占第2或第3位的眼底病。研究表明,DR的程度与DM的病程、血糖控制水平呈正相关。DR的眼底病变主要表现为微血管瘤、出血、渗出、水肿、毛细血管闭塞、新生血管增殖等缺血性微血管病变以及表现为视野缺损等神经病变。DM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DR属于中医“视瞻昏渺”、“暴盲”、  相似文献   

2.
柴键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10):671-671
眼底出血为多种眼底病的共症。如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湿性)等,属于中医“视瞻昏渺”、“暴盲”等范畴,可采用分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展有所不同,发病5年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为25%,10年后增至60%,15年后可高达75%~80%,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占25%[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目前尚无理想疗法,中医治疗亦仍在探索之中,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研究综述如下。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3]的中医病机及辨证论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征是外不见症从内而蔽之,属于中医眼科中“内障”、“视瞻昏痧”等范畴。其发病机制复…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是反映身体代谢内分泌及血液损害的典型微血管病变,由于其复杂多变的眼底病变及对视功能造成损害的程度,产生的视物模糊不清甚至突然视物不见等一系列的症状,中医眼科根据不同的症状将本病归入“暴盲”、“视瞻昏渺”、“云雾移睛”等症中。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作为并发症的DR也不断增加,由于患者视力障碍,生活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若失治误治、护理不当,会加重病人的病情。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证治八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会都 《山东中医杂志》1995,14(12):534-53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证治八法莒县中医医院(276500)宋会都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辩证论治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属中医的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暴盲、青盲等内障眼病范畴,其发病率随患者的年龄和病程的增长而提高。笔者参考古今治验,结合自己临...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P),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根据国内外文献报告,其患病率视病程及病情控制不同而异,平均约50%左右,其致盲率约占6~8%,是目前世界上四大致盲疾病之一,已为失明原因之首。本病的特征为:有糖尿病史,视力减退,眼底有渗出、微血管瘤、增殖、视网膜或玻璃体出血病变等。治疗较为棘手,预后不良。本病属于中医的“观瞻昏渺”、“暴盲”、“青盲”等范畴。近几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且能控制病倩。但近年我国糖尿病及DRP有增加的趋势,且随着糖尿病患者生命延长,DRP也就随之增多。因此,运用中医药研究治疗DRP已成为眼科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中医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就本病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治疗及专方加减等方面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治疗概况,并阐述了中医在治疗糖原病视网膜病变方面的优势及展望。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常见的致盲眼病,是糖尿病晚期并发症之一,中医古籍中有"暴盲"、"视谵昏渺"、"云雾移睛"等描述.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可防止或延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对于重症非增殖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应及时进行激光光凝(PRP)等综合治疗,同时中医的介入往往可明显提高疗效.笔者现将随师临证1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中 《辽宁中医杂志》1994,21(11):492-49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探李振中长春铁路医院(长春13005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下称“糖网病”)是糖尿病最早、最常见和严重的合并症,是致盲的首要原因,属祖国医学视瞻昏渺、暴盲、云雾移睛、青盲范畴。现代医学对本病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属于中医“视瞻昏渺”、“暴盲”等范畴。现代医学按是否发生新生血管这一标志,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非增殖型(NPDR)和增殖型(PDR)两类。愀表现为静脉扩张、静脉串珠样改变、微血管瘤、视网膜出血、水肿及硬性渗出、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棉絮斑,病变没有突破内界膜。继续发展即为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临床多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甚或失明,已成为成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疗法存在不良反应多、适应证严格等诸多不足,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理念有助于医者从多角度论治疾病。本文以络病学说为基础,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病机变化,并借此拓展临床治疗思路。“虚气”是病机之本,发病之因,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可分为气阴两虚、肝肾亏虚和阴阳两虚。“留滞”为病机之标,“虚气”之果,且“留滞”之瘀血、痰湿等病理代谢产物与现代医学的病理表现有一定相关性。“虚气”与“留滞”相互影响,形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临床治疗中应以“补虚通滞”为法,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采取益气通络、滋补肝肾、健脾补中、调肝通络、活血化瘀、祛湿化痰等治法,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概况湖南省湘潭市二医院吴刚花(411100)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根据国内外文献报告,其患病率视病程及病情控制不同而异,平均约50%左右[1],其致盲率约占6-8%,是目前世界上四大致盲疾病...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相当于中医学的“视瞻昏渺”、“萤星满目”、“血灌瞳仁”、“暴盲”等。本病常可出现玻璃体出血 ,黄斑水肿 ,继发青光眼或视网膜剥离 ,严重损害视力 ,甚则失明 ,给病人生活工作带来困难。因此 ,防止 DR的发生是糖尿病治疗中亟待解决的课题。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大进展 ,现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不少医家认为本病是因虚致瘀变生而来。如李氏等认为糖尿病初起多阴虚燥热 ,久则气阴两虚 ,瘀血阻络 ,失其常度 ,而成本病。且有视网膜内新生血管形成〔1~ 3〕。祝氏认为其病机主要…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以视网膜毛血管闭塞为特征,多出现视网膜微血管瘤、水肿、出血等,导致患者视物不清甚至失明。目前西医的治疗手段时效性差,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中医在治疗上更注重整体观,调畅全身气血,改善患者视力,《黄帝内经》中认为水与血均由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亏虚不以奉养全身则精气无法上注于目导致多种目病。本文基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病因病机结合现有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阐述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西医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因糖尿病病程进展,长期高血糖并高血脂、高血压等对眼视网膜微血管造成长期的慢性损害所引起的并发症,易造成眼部组织、神经、血管微循环改变以及眼部营养和视功能的损坏。中医对此病也早有记载,称之为“消渴目病”,认为其发病的主要病机为阴虚内热,耗气伤津,导致痰瘀互结,进一步加重病情的发展。文章主要基于“痰瘀虚”理论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原则,为该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病是全世界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虚损夹血瘀形成的血管并发症,以微循环障碍并伴有透明样物质沉积为基本病理改变特征,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最为常见。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可追溯到糖尿病前期,随着糖尿病发生发展动态演进不断加重,需及早干预。临床在降糖、降脂、降压的基础治疗上,多选择抗氧化应激、抗炎、改善微循环和抗血管新生的药物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属于中医“络病”的概念,中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核心是在降糖的基础上保护“孙络-微血管”,组方多为补气滋阴、清热活血药味配伍而成。该文基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中西医认识及治疗原则,简要概述针对不同证型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常用方剂,如白虎加人参汤、玉液汤、四妙勇安汤、葛根芩连汤、六味地黄丸及一些现代制剂,同时概述方剂常用药味,如人参、黄芪、地黄、枸杞子、三七、丹参、金银花、葛根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提供临床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临床上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根据不同程度的症状将该病称为“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暴盲”等,现代中医眼科学将其命名为“消渴内障”。本文以络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络脉生理病理以及与目关系的阐述,从理论和临床2方面确立了络脉在DR过程中的作用。针对DR患者在临床上进展至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或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视网膜激光术后加剧阴虚内热、血瘀水停等病理特点,陈向东教授基于整体辨证与眼底微观辨证相结合的理念,提出“养阴清热、活血利水”的治疗方法,使亏虚之目络得以补、热灼之目络得以清,瘀滞之目络得以通,从而达到改善症状、降低血糖、提高视力、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观察廖述坚赵凤霞(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九江332000)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血栓通注射液三七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中浆病”)相当于中医的视瞻昏渺或视正如曲,是一种常见...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致盲眼病之一,本文就近几年来中医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治疗,基本方加减,针灸治疗,以及配合现代化技术治疗的研究进展,实验研究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分期辨治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tic reti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为影响成人视力和致盲的主要原因。自1992-06~1998-06,我们根据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的原则,应用糖网胶囊Ⅰ、Ⅱ、Ⅲ号相应治疗Ⅰ、Ⅱ、Ⅲ期DR(统称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BDR)共10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符合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DR的诊断、分期符合1983年我国眼底病学会制订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Ⅰ胡-视网膜有微血管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