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肠缺血 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作用,考察茶多酚对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影响,探讨茶多酚防治肠源性肺损伤的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8只:I/R组:暴露腹腔后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1 h,开放再灌注2 h;茶多酚预处理组(P1组):肠缺血前10 min给予茶多酚;茶多酚治疗组(P2组):肠再灌注前10 min给予茶多酚;假手术组:仅暴露SMA,不行肠I/R及茶多酚输注。茶多酚剂量为首剂10 mg·kg 1,然后以10 mg·kg 1·h 1持续输注。所有大鼠于再灌注2 h处死,检测血浆与肺组织MPO、TNF α含量,制作肺与空肠病理切片。结果肠I/R后大鼠血浆、肺组织MPO、TNF α表达明显增加。而茶多酚可以抑制上述改变,以P1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MPO、TNF α在肠I/R后肺损伤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肠I/R早期应用茶多酚可明显减少血浆和肺组织MPO、TNF α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2.
芦丁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东  高峰 《安徽医药》2015,(8):1458-1461
目的:研究芦丁对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胃黏膜细胞形态学变化;测定胃壁黏液含量、胃黏膜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髓过氧化物氧化酶(MPO)活性、总 NOS (TNOS)、诱导型(iNOS)和结构型 NOS (cNOS)活性。结果芦丁能显著降低胃黏膜损伤指数,维持胃黏膜缺血再灌注期 SOD 活力,降低 TNOS 和 iNOS 活性,上调 cNOS 活性,减少 MDA 含量,降低 MPO 活性,增加胃壁黏液分泌量,减轻缺血再灌注后胃黏膜病理损伤。结论芦丁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 NOS 活性,抑制淋巴细胞在胃黏膜组织中浸润,清除和抑制胃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产生,促进胃壁黏液分泌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厄多司坦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硫化钠与氯乙酸乙酯反应得3-硫代戊二酸二乙酯,再经水解、缩合得到3-硫代戊二酯酐(3),进而与高半胱氨酸巯内酯盐酸盐反应制得厄多司坦,总收率34.3%。其中,3的制备工艺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 (LIR)损伤模型上 ,研究内源性一氧化氮 (NO)在IR后肺损伤发生中的作用 ,观察牛磺酸对NO的影响 ,探讨牛磺酸防治LIR后肺损伤的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即 :对照组 (control)、缺血再灌注组 (IR)、牛磺酸 +缺血再灌注组 (Tau +IR) ,分别测定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和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 ,肺系数 (LI)和肺通透指数 (LPI) ,肺组织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牛磺酸 (taurine)含量及血浆、肺组织丙二醛 (MDA)、NO和内皮素 (ET)含量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动物肺组织NOS表达的变化。结果 牛磺酸可明显改善LIR后肺呼吸功能 ,减轻肺水肿的发生 ;降低血浆和肺组织ET的含量 ,提高血浆及肺组织NO含量 ,促进NOS的表达。结论 外源性牛磺酸可减轻LIR后肺损伤的发生 ,其机制之一与增加内源性NO含量和减少E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马传荣  汪燕  贺国芳  方建国  杜光  姜汉英 《中国药师》2007,10(11):1051-1053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的川芎嗪(tertramethylpyrazine,TMP)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川芎嗪对肾脏组织发挥保护作用的最佳浓度。方法: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检测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用药组(川芎嗪15,30,45,60,90 mg·kg~(-1))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观察肾组织形态并测定其中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d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活性。结果:15 mg·kg~(-1)和30 mg·kg~(-1)组川芎嗪显著降低肾组织内iNOS的活性,降低血浆Cr和BUN水平,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程度,以15 mg·kg~(-1)最为显著;45 mg·kg~(-1)组血Cr和BUN水平及肾小管坏死程度低于模型组,但高于假手术组,且均有显著性差异;60 mg·kg~(-1)组和90 mg·kg~(-1)组血Cr和BUN反而上升,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比模型组明显加重,肾组织内iNOS较模型组变化不明显。结论:合适剂量(15~45 mg·kg~(-1))的川芎嗪可以通过降低iNOS活性,保护缺血再灌注肾功能,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以15 mg·kg~(-1)最为显著,随剂量增加保护作用减弱。而较高浓度(45~90 mg·kg~(-1))川芎嗪失去对缺血再灌注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厄多司坦胶囊对慢性支气管炎祛痰疗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厄多司坦胶囊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祛痰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试验方法。以安溴索(ambroxol)片作对照药,对比研究厄多司坦胶囊对慢性支气管炎祛痰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试验组105例,厄多司坦胶囊300mg,每日二次;对照组93例,安溴索片30mg,每日三次;两组疗程7-10d。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57.1%和58.1%;祛痰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3.8%和83.9%;综合临床疗效(临床疗效与祛痰疗效的结合)有效率分别为60.0%与60.2%。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6%和5.4%。两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厄多司坦胶囊对慢性支气管咳嗽、咳痰的临床疗效明显,特别是痰液粘稠、排痰困难患者其祛痰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SD大鼠研究厄多司坦的致畸作用。方法:SD大鼠于妊娠第6~15d灌胃给予厄多司坦,剂量为1g/kg和0.1g/kg,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与孕第20d处死动物,进行各项检查。结果:各剂量组孕鼠增重、活胎率、胎鼠体重、身长及尾长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皆无显著性(P>0.05);各剂量组胎鼠外观、内脏和骨骼均无畸形发现。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厄多司坦对SD大鼠无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国产厄多司坦祛痰作用的疗效.方法 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锄=38),治疗组口服国产厄多司坦胶囊300 mg,一日2次:对照组口服溴已新片16 mg,一日3次.疗程均为7天.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7.5%和57.9%,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祛痰有效率分别为85.0%和63.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和7.9%,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国产厄多司坦胶囊用于祛痰治疗疗效和安全性与溴已新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机制.方法 SD大鼠50只均分为假手术组(A组)、I-R(B组)、缺血预处理组(C组)、缺血后处理组(D组)和联合处理组(E组).缺血45 rin再灌注24 h后取肾,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并进行中性粒细胞(PMN)计数和Paller's评分;TUNEL法观察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B组比较,C、D、E组的SCr、BUN显著降低、肾组织MDA含量显著减少、肾组织SOD活性和肾NOS、NO水平显著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阳性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 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均能够减轻肾I-R损伤,可能与其增加NOS在肾脏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厄多司坦与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如戒烟、抗感染、镇咳等。观察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联合厄多司坦,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联合氨溴索,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祛痰总有效率为79.5%,对照组为82.1%,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c=0.05,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94.9%,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c=0.2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c=0.14,P>0.05)。结论厄多司坦与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相当,且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硫氢化钠(NaHS)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大鼠单肺原位肺缺血-再灌注模型。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成3组:假手术对照(Sham)组,肺缺血-再灌注(LIR)组,肺缺血-再灌注+硫氢化钠(LIR+NaHS)组。各组大鼠实验结束后取肺组织,观察肺组织bcl-2、bax蛋白的表达、凋亡指数(AI)、肺系数(LW/BW)、肺组织肺泡损伤率(IAR)及光镜、电镜下的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在肺小血管内膜、肺泡上皮及细支气管上皮,LIR+NaHS组bcl-2蛋白表达及bcl-2/bax的比值显著高于LIR组(均P〈0.01),bax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LIR组(均P〈0.01);AI、LW/BW、IAR值显著低于LIR组(P〈0.05);肺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变不同程度减轻。结论:硫化氢供体(NaHS)可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bax蛋白的表达,调控bcl-2/bax之间的平衡而减轻细胞凋亡,对LIRI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东  卫栋  陈静瑜 《江苏医药》2013,39(12):1368-1370
目的 研究下肢缺血预处理在大鼠肺组织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1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A组)、I-R(B组)和下肢缺血预处理十I-R(C组)三组.实验结束时,取肺组织测定湿/干重比(W/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含量.结果 与B组比较,C组肺组织W/D、MPO活性和MDA、TNF-α、IL-1β、IL-6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升高(P<0.05).光镜下C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 下肢缺血预处理可以通过抑制大鼠肺组织I-R后炎症细胞的聚集、氧自由基的产生和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释放而减轻肺I-R损伤.  相似文献   

13.
孙洁  刘东  卫栋  陈静瑜 《江苏医药》2015,41(1):18-21,2
目的探讨二甲基乙二酰甘氨酸(DMOG)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24只均分为三组。采用阻断左肺门60min、再灌注120min制备肺IRI模型(IRI组)。DMOG组予腹腔注射DMOG 60mg/kg后制备肺IRI模型,假手术组(S组)仅游离左肺门,但不阻断。处死大鼠,计算肺组织肺湿干重比(W/D),分光光度法检测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S组相比,IRI组肺组织W/D、MDA、MPO及TNF-α、IL-1β、IL-6、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而SOD降低(P<0.05)。与IRI组相比,DMOG组W/D、MDA、MPO及TNF-α、IL-1β、IL-6水平均降低(P<0.05),而SOD、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 DMOG预处理可以减轻大鼠早期肺IRI,其调控作用主要发生在HIF-1α基因转录后的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时肝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舒芬太尼组(SF组)三组.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h后再灌注6h建立肠I-R损伤模型,SF组在夹闭前10 min给予舒芬太尼1 μg/kg,继之以0.05μg·kg-1·min-1的速率泵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肝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SF组Bcl 2和Bax蛋白含量均升高(P<0.05),I-R组Bcl-2/Bax比值降低(P<0.05),SF组Bcl-2/Bax比值升高(P<0.05).与I-R组比较,SF组Bcl-2蛋白含量和Bcl-2/Bax比值均升高(P<0.05),Bax蛋白含量降低(P<0.05).结论 舒芬太尼可能通过调节Bcl-2和Bax蛋白表达减轻肠I-R时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寻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诱发肺损伤的信号机制。方法 1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n=6):心肌缺血再灌注组(C组)和假手术组(S组)。采用活结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C组阻断LAD45min后再灌注3h;S组缝合针仅穿过LAD下方,不结扎。分别于实验结束时放血处死大鼠,提取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液和血清;进而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计算肺通透性指数(PPI)、蛋白印迹法检测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的含量。结果与S组相比,C组CK-MB和PPI明显升高;同时TGF-β1和TNF-α蛋白含量增加。结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TGF-β1和TNF-α蛋白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一氧化碳对长时间低温保存的供体肺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肺移植离体肺灌注试验模型,SD大鼠24只,按照有无CO吸入分为空白对照组、CO吸入组,每组均取6对分别作为肺移植的供体鼠和受体鼠。空白对照组大鼠供肺移植全程吸入100%氧气直至再灌注后1h;一氧化碳组移植全程吸入500ppm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并且供体肺在冷保存的12h期间肺内仍充盈着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余同对照组。于供体肺循环灌注1、20、40、60min测定供肺静脉流出血氧分压、平均肺动脉压、气道峰压:灌注结束后切取供体肺组织,在光镜和电镜下比较肺组织细胞学改变,测定肺组织湿干比、丙二醛含量、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白细胞介素8的含量,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比较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实验选取大鼠24只,作为受体的12只(每组6只)进入结果分析。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一氧化碳组供体肺的PaO2在再灌注20分钟之后明显高于对照组;mPAP、PawP分别在再灌注20分钟和40分钟之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一氧化碳组供体肺再灌注后湿干比、丙二醛含量、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白细胞介素8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③CO组肺组织细胞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吸入低剂量CO可以减轻供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供体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组)、EA组、EB组和EC组,其中除了S组外,其余大鼠均夹闭双侧肾蒂45min、再灌注24h制成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缺血前和再灌注即刻,EA组、EB组、EC组分别经尾静脉给予依达拉奉1mg/kg、3mg/kg、6mg/kg,S组和I组经尾静脉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24 h取股动脉血检测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尿素氮(BUN)、肌酐(Cre),取左肾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肾脏细胞凋亡。结果(1)EA组、EB组的MDA随依达拉奉剂量增大而降低(P<0.05),但EC组的MDA高于EB组(P<0.05);上述三组的MDA均低于I组(P<0.05)。(2)在SOD活力方面,EA组和I组之间、EB组和E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EB组和EC组均高于EA组和I组(P<0.05)。(3)EA组、EB组的BUN、Cre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明显低于I组(P<0.05);而EC组的BUN、Cre与I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免疫组织化学显示,I组中肾脏细胞凋亡指数较S组上升,EB组则较I组下降(P<0.05)。结论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依达拉奉能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肾脏细胞凋亡,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齐帅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7):869-870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的方法建立大鼠MIRI模型,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IRI组、EPO组(rHuEPO3000U/kg)。肢体Ⅱ导联心电图记录再灌注心律失常情况,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MIRI组和EPO组心律失常评分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EPO组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的持续时间明显低于MIRI组(P〈0.05)。MIRI组和EPO组血清MDA、CK、LDH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EPO组明显低于MIRI组(P〈0.05)。结论EPO对心肌MIRI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I-R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再灌注2 h)、七氟醚后处理组(心肌缺血27 min后吸入2.5%七氟醚5 min)、苍术苷组(心肌缺血前15 min静脉注射苍术苷5 mg/kg)和苍术苷联合七氟醚后处理组(联合组).灌注结束时测定心肌梗死范围;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Westen blot法测定活化型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细胞色素C(CytC)表达水平;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含量;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与I-R组和联合组比较,七氟醚后处理组心肌梗死范围缩小,AI降低,心肌病理学损伤减轻,活化型Caspase-3和CytC表达下调,NAD+含量升高(P<0.05).结论 七氟醚后处理可通过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对大鼠I-R心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1 (aquaporin1,AQP1) mRNA在七氟烷后处理中对兔肺组织的作用.方法 选择新西兰大白兔12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Ⅰ组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S组为七氟烷后处理组.所有实验动物于阻断左肺门前(T1)、阻断左肺门60 min(T2)、实验结束时(T3)3个时间点分别检测肺组织AQP1 mRNA表达及病理改变,实验结束时检测肺湿/干重比.结果 两组肺组织AQP1 mRNA表达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T3时点,S组AQP1mRNA表达高于Ⅰ组,肺湿/干重比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后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AQP1 mRNA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