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专利技术     
《化工进展》2007,26(10):1368-1368
一种天然气超音速脱水方法公开(公告)号:CN101037629公开(公告)日:2007.09.19这种天然气超音速脱水方法的特征在于用天然气自身能量进行换热脱水、稳压沉降脱水、超音速脱水、旋流脱水、湿气分离脱水,提高天然气干度直接达到外输的目的。未脱水的天然气从气源逐序进入换热器、稳压罐、过滤器、超音速分离装置,并通过旋流装置将气液分离。分离出的"干气"直接进入外输管线,而"湿气"进入二次分离罐,沉降分离出游离水后的气体与"干气"汇合进入外输管线。稳压罐及二次分离器分离出的水和轻烃进入轻烃回收装置,实现了轻烃回收。此脱水过程不需外部能源动力,无需注入任何药剂即可脱出天然气中的水分,避免了外输过程中水合物的形成,同时又避免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第三采油厂第四油矿自2011年改造,停运脱水器,外输含水油至北Ⅱ-1联合站脱水处理。该流程投运后,含水波动一直较大,无法计量外输油量,同时增加下游脱水控制难度。为降低外输含水波动,由厂规划所设计外输口缓冲放水工艺,并于2015年9月顺利投产,本文主要论述该工艺运行后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适应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辽河油田超稠油具有动力粘度大,密度高等特点,解决这种原油的粟输、脱水、外输等地面工艺设施的建设是一个新的攻关难题.根据超稠油开发的需要,对含水超稠油集输、超稠油脱水、脱水超稠油管输工艺技术和相关设备进行7攻关研究,形成了井口含水超稠油管道集输、两段大罐半动态、静态沉降脱水、脱水超稠油长距离管道输送的工艺流程,有效地实现了超稠油的集输、脱水等生产工艺需求.  相似文献   

4.
受处理液量增加和聚合物返出影响,渤海某油田外输含水上涨,严重影响到油田上下游安全生产。为降低外输原油含水,开展室内瓶试评价研究聚醚改性非离子型破乳剂BH-531在其生产流程中脱水效果,结果表明对于电脱水器入口低含水原油脱水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现场实验结果表明,在该油田电脱入口加注质量浓度为50 mg/L的破乳剂BH-531,可将外输含水从30%~36%降低至8%左右。该药剂的应用解决了现场生产瓶颈,有利于油田进一步释放产能。  相似文献   

5.
临盘采油厂采油一矿处理后在站内达标的污水经长距离外输后达到井口水质恶化严重,尤其是悬浮固体含量沿程严重增加。本文就采油一矿水质沿程恶化这一状况开展了分析,寻找出了恶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联合站高效分水器的投入使用解决了油田高含水期原油脱水成本高、效果差的难题,同时简化了生产工艺,保证了外输含水长期稳定,安全平稳高效运行,降低了能耗,节约了生产运行成本。八面河油田现有高效分水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目前分水器内换热盘管腐蚀严重,频繁穿孔,换热、脱水效果较差,对正常生产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东四联合站具有进站混合液分水、加热、油气分离、大罐沉降脱水、原油外输等功能,目前换热系统存在换热效率下降、管程压降升高等问题,影响联合站的正常运行。对比采用相同换热系统的东二联合站,分析其原因为冷介质物性较差及流速低等引起的结垢趋势强,基于此,提出采用"蒸汽原油混掺装置"作为换热装置的工艺改造方案,根本上解决了换热盘管壁结垢使得传热系数降低的问题,安装后可提高含水原油进出口温升,满足原油沉降脱水要求,原油处理费用可节省5.07万元/d,降低压降约0.1MPa,取得较好效果,可为存在相似问题的换热系统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原油从地下开采出来后,都不同程度的含有水,包括乳化水、溶解水、游离水等。含水原油不仅在集输技术上难度大,而且对以后的储运及油品加工也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为了使开采的原油含水达到商品原油的含水指标要求,原油在联合站外输前,必须对含水原油进行脱水处理,保证外输前原油含水控制在5‰以内,联合站进行原油脱水工艺一般采取重力沉降、加热、加药(破乳剂)、还有本文重点介绍的,也是最常用的电脱水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9.
油田污水在经过一次沉降罐、二次沉降罐沉降后,油水得到了一定分离,暂时分离后的污水进入过滤罐,过滤罐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外输污水水质,所以过滤罐是污水处理的关键设备,过滤罐的维护保养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过滤罐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对策解决,为污水站输出合格的滤后水做保障。  相似文献   

10.
原油破乳是指利用破乳剂的化学作用将乳化状的油水混合液中油和水分离开来,使之达到原油脱水的目的,以保证原油外输含水标准.  相似文献   

11.
油田生产过程中,油井产物为油气水三相的混合物,经过三相分离处理,将原油中的游离水和乳化水脱除,达到外输原油的质量标准后,进行外输,完成油田生产任务。对原油脱水工艺技术进行研究,采取最优化的处理方式,提高原油脱水的效果,满足油田节能降耗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喇二联合站是第二油矿原油生产的最后一环,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喇二联合站脱水岗电场的生产状况直接关系整个二矿的原油外输。由于采出液的含聚浓度不断上升,其成分更加复杂,原油乳化严重;同时,破乳剂技术发展滞后,破乳剂与采出液配伍性不高,容易造成电场波动,导致外输油含水超标,对完成原油产量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本文具体分析了几种造成电场波动的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和三次采油技术的广泛应用,油井采出液综合含水不断上升。为保持合适的油藏能量及采油速度,注水驱油是油田开发的必要措施。然而注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原油产量的高低,甚至对油田的后续开发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滤罐的反冲洗的效果则直接影响着外输污水的质量。本文主要从反冲洗方式入手,经过现场试验寻求最佳的反冲洗参数,保证外输污水水质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4.
联合站担负着整个采油四矿的油气处理及原油外输任务。出矿原油计量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年产量任务的完成。本文分析了原油管道输送中影响原油计量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对流量计、温度、压力、密度、含水等造成计量误差的主要因素通过原油质量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分析计量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管输原油交接计量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原油的含水率增长速度快,葡萄花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后期,随着油层注水量的增加,原油含水不断上升,为了确保原油外输的质量,必须进行原油脱水处理。通过对葡一联合站的原油脱水工艺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原油脱水过程的了解有助于发现解决脱水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外输原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濮城油田目前已经建成投产联合站4座,分别于1979年、1983年、1985年、2001年投产,主要担负濮城油田四个采油矿的油气集输任务,完成油气分离、原油脱水、稳定、原油即天然气外输工作。站内主要采用了分队计量、电-化学两段原油脱水、负压闪蒸原油稳定、密闭集输、微机监测等工艺技术。目前联合站站内主要有油气水三相  相似文献   

17.
莫立源  彭松梓  崔新安 《当代化工》2014,(3):317-319,323
通过静态实验分析双电场电脱水工艺下温度、电场强度、组合不同电场各自停留时间对原油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根据静态实验结果确定不同电场的极板布置并优化各项操作条件。设计制造双电场电脱水器,在动态试验装置上对静态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压4 500 V、温度90℃、双电场停留时间分配各为15 min时,该脱水器对含水70%和80%原油乳化液脱后含水率分别为0.44%和0.38%,通过一级分离即可满足原油脱后含水小于0.5%的外输指标,脱水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前采油外输计量系统中普遍采用容积式流量计进行计量,随着油田的开发与发展,油田生产进入中后期,开采难度逐渐增大,综合含水逐年提高,机械式流量计误差大、易卡、维修困难、费用高等缺点逐渐暴露出来.LZYN型质量流量计采用科氏力原理进行计量,具有计量准确、连续计量、多种数据采集等优点.在外输计量系统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荆襄王集矿选矿厂脱水系统生产装置改造成功荆襄磷化学工业公司王集矿选矿厂脱水系统生产装置经技术改造后,已生产出合格的精矿产品,生产效果非常理想。该厂是具有年选矿150万t能力的大型选矿厂,设备属于60年代的产品,陈旧老化,导致滤饼水分高,过滤强度低,选...  相似文献   

20.
注水开发油田采出的地下原油到达地面后,不同程度的含有油、气、水三相物质。为了顺利的对原油进行脱水、储备、运输以及后期的石油加工,必须进行油气水三相的初期分离。三相分离器是油田中常用的油气水分离设备,它是连接采油井和脱水原油外输的重要中间环节。其运转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和运行,为此,在进行分离器使用前,必须对其承压性能、密封性能、防腐性能、分离性能等进行严格的技术检验和检测,只有达到技术指标要求的产品才能投入生产环节使用,确保整个油田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分离器的设计制造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