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12-2019年流感监测结果,为全省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贵州省2012-2019年度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贵州省2012-2019 年度哨点医院共报告ILI 728970 例, ILI 占门急诊就诊病例比例为6.49%(4.34%~7.25%)。儿内科急诊ILI%最高,为65.52%,ILI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的儿童,占90%。随着年龄的增长,ILI 比例逐渐递减,6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所占比重最低,为2.69%。ILI%呈现冬春季和夏季2个流行高峰。完成核酸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90380份,核酸阳性12090份,阳性率为13.38%(10%~20%)。核酸阳性时间和地区分布呈现交替升降,黔东南和黔西南每个年度核酸阳性率都高。2014-2015年度和2016-2017年度以季节H3流感为主要优势毒株,2013-2014年度和2017-2018年度以甲型H1N1流感和B型流感共同流行,2015-2016年度以季节H3流感和B型流感为优势株,2018-2019年度以季节H3型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为主。结论 儿童和学生是重点防控对象,流感病毒流行优势株交替出现,应加强流感防控工作,及时做好流感监测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3-2018年济源市流感病毒流行特征,为济源市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济源市人民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咽拭子标本进行荧光PCR检测,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8年济源市报告ILI病例18491例,ILI比例为1.8%,呈逐年上升趋势,各监测年度和各年龄组的ILI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共采集3512例ILI病例标本,检测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878例,总阳性率为25%,2017-2018监测年度阳性率最高,为42,23%。2013-2014和2017-2018监测年度的优势毒株为B型和甲型H1N1亚型,2014-2015和2016-2017监测年度为H3N2亚型,2015-2016监测年度为B型,共检测出212例甲型H1N1、314例H3N2、349例B型和3例混合型流感病毒阳性。5个监测年度均为冬季流行高峰,2015-2016监测年度还出现了夏季流行高峰。结论 济源市不同年度流感流行株交替出现,每年元旦达到流行最高峰,15岁以下儿童是流感防控的主要人群,应加强对此人群的流感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新乡市流感哨点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流感流行规律,改进流感监测工作质量,进一步科学控制流感。方法采用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新乡市的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PCR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狗肾细胞和鸡胚进行病毒分离,然后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7年度(本文年度指监测年度,即4月至次年3月。下同)与2017-2018年度ILI比例分别为1.89%、5.83%。两年度共报告ILI 35 962例,占门诊百分比为4.26%,发病年龄5岁以下居多。采集咽拭子标本1 509份,核酸阳性273份,阳性率为18.1%;阳性标本中甲型H1N1、季节性H3N2、B型分别占31.5%、40.3%、28.2%。分离鉴定流感毒株92株,分离率为38.8%。2016-2017年度流行优势毒株是季节性H3N2,2017-2018年流行的优势毒株是甲型H1N1和B-Yamagata亚型,核酸阳性率在12月、1月和2月份集中出现。结论流感亚型交替流行,15岁以下年龄组高发,冬春季高发,建议针对高危人群在流感季前进行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镇江市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2017年镇江市流感监测资料及病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7年镇江市3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ILI)95 042例,ILI平均就诊百分比(ILI%)为2.77%,发病最多的年龄组是0~4岁组,占42.47%,其次是5~14岁组,占26.35%;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12 700份,检测阳性率为12.32%。冬春季和秋冬季为阳性检出高峰,冬春季流行毒株主要为新甲H1和B型,秋冬季流行毒株主要为季节性H3N2。结论流感防控重点人群为儿童和青少年,流行毒株呈现季节性和交替流行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06-2018年荆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防控建议。方法 收集荆州市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2006-2018年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2010-2018年病原学监测资料和暴发疫情资料并分析。结果 2006-2018年荆州市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平均为1.94%;5岁以下ILI数占总数的62.45%。2010-2018年荆州市共分离检测流ILI标本14650例,阳性标本2008例,阳性率13.71%;ILI%与标本核酸阳性率高峰时间吻合,二者呈正相关(rs=0.50,P<0.05);全年出现冬春季3~10周和夏秋季30~37周两个流行高峰;分离毒株以季H3型(49.10%)和乙型为主(33.22%),各型别毒株交替成为优势毒株。报告流感暴发疫情68起,均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 2006-2018年荆州市流感疫情整体平稳,有明显冬春季和夏秋季高峰,5岁以下儿童和学校是流感防控的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14-2016年淮安市流感流行趋势和病原分布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流感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流感样病例(ILI)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哨点医院采集的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实时荧光PCR核酸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淮安市监测ILI病例28 774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的2.69%,检测标本4 817份,其中阳性标本591份,阳性率为12.27%;2014-2015全年及2016年1-40周ILI周报告数维持在较低水平,2016年41-52周周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多,0~4岁组ILI病例最多,占59.46%。实验室检测的591份阳性标本中,季节性H3型222份,占37.56%;新甲H1型141份,占23.86%;Yamagata亚型183份,占30.96%;Victoria亚型45份,占7.61%。不同性别、年龄组间流感检测阳性率差异不明显。结论 流感流行具有季节性,0~4岁组为主要易感人群,流感优势毒株在各型别间交替变化,幼儿园、小学是疫情暴发的主要场所,建议对高发人群进行流感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09-2010年度流感流行趋势及其病毒株变化特点,为本地区防控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哈尔滨市流感监测信息系统>统计21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数据及18家流感监测哨点学校ILI数、囚感冒缺课人数,采集哨点医院部分ILI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子生物学方法和鸡胚或狗肾细胞(MDCK)培养方法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实验对分离的流感毒株进行型别鉴定.结果 2009-2010年度,哈尔滨市21家哨点医院门(急)诊共报告ILI数27 524例,ILI就诊率为9.57%;18家哨点学校共报告ILI数4 239例,ILI占总监测人次百分比为0.23%,因感冒缺课人数17 132例,占0.94%;采集ILI咽拭子标本929份,分离出阳性毒株84份,阳性率为9.04%,其中甲型H1N1型59株、B型22株、季甲H3型3株,分别占70.24%、26.19%、3.57%;2009-2010年度哈尔滨市ILI出现2个高峰,分别是2009年10月份第43周,ILI%峰值为21.06%和2010年1月份第4周,ILI%峰值为9.76%.2009年第49周之前甲型H1N1型流感毒株为优势株,第50周开始B型流感毒株为优势株.结论 ILI流行高峰与流感毒株检出高峰基本一致;流感流行高峰与2009年全球性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4—2020年度三亚市流感流行趋势及病原学分布规律,为三亚市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三亚市2014—2020年度国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es,ILI)数据进行分析以及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20年三亚市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70 407例,占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比例(ILI%)为3.42%,0~4年龄组在ILI总数中比例最高,占51.85%,60岁以上年龄组比例最低,占3.33%; 网络实验室共收到7 474份标本,流感核酸阳性标本为599份,核酸阳性检出率为8.01%,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48,P<0.001),5~14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10.34%),男女性别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3,P=0.879); 2014年、2016年有短暂的冬春季流行(1—4月),其它年度没有很明显的季节性流行,2014—2017年3个监测年度流感优势株为A型(H3N2),2018年流感优势株为A型(H1N1),2019年流感优势株为B型(Bv),2020年优势株为季节性H3N2型。结论 三亚市流感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病毒优势型别随年度交替出现,应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加强密集场所流感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湖北省荆州市2016—2021监测年度的流感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相关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荆州市2016—2021年6个监测年度的流感样病例(ILI)报告及病原学监测数据。【结果】2016—2021年,荆州市2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46 272例ILI,ILI构成比在各年龄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采集标本12 812例,检出核酸阳性1 513例,年均阳性检出率为11.81%。核酸阳性标本中B(Victoria)占比最大,为39.33%,不同监测年度的阳性率和流感流行型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州市流感流行大致呈冬春季和夏季双流行高峰,以新A(H1)、A(H3)、B(Victoria)、B(Yamagata)4种型别相互交替、混合流行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3-2017年盐城市流感样病例(ILI)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流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3—2017年盐城市ILI及实验室检测信息,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7年共报告ILI 62 999例,各年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17年每年均存在冬春季(第1~10周)和夏秋季(第30~36周)两个流行高峰,2013年和2015年秋季流行高峰较为明显。ILI发病人群以<15岁婴幼儿及儿童为主(占88.8%),各年度年龄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行毒株以甲H1N1型、乙型和甲H3型中的两型交替出现为主。ILI标本阳性率为8.14%,其中甲H1N1占29.85%,季H3占38.20%,B型占30.69%,病毒阳性率峰值与ILI%高峰存在正相关(r=0.562,P <0.001)。≥60岁龄组阳性率(11.62%)高于5~岁组(7.75%)、15~岁组(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感染流感核酸型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ILI暴发疫情共报告25起,主要集中在2017年(14起)、2016年(7起),其中2017年以乙型为主,2016年以季H3型为主。结论 ILI流行时间分布与病毒阳性率趋势一致,流感病毒流行毒株存在年度变异,建议发病高峰期对中小学及托幼机构、老年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相似文献   

11.
陈斌    张俊君  王士峰  秦龙  史伟  张蕾  余鹏博 《现代预防医学》2021,(10):1729-1733
目的 分析陕西省咸阳市近4个监测年度流感型别分布和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制定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对《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咸阳市2016—2020监测年度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LI)和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4个监测年度共报告ILI 26 822例,总流感样病例比例(ILI%)为3.66%,ILI%流行趋势呈明显的冬春季流行高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共检测ILI标本6 045例,检出阳性标本835例(阳性率为13.81%),阳性标本以A(H3N2)最多,共计362例(43.35%);各监测年度的优势流行株在A(H3N2)、A(H1N1)pdm09与B(Yamagata)之间交替出现,其中2016—2017和2019—2020监测年度优势流行株为A(H3N2)亚型,占比分别为78.32%和88.50%,2017—2018监测年度以B(Yamagata)(45.98%)和A(H1N1)pdm09(32.59%)为主,2018—2019监测年度优势流行株为A(H1N1)pdm09(62.69%);4个监测年度流感流行高峰均以冬春季(10月—次年4月)为主;流感阳性病例在性别、年龄和职业分布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结论 咸阳市流感流行具有明显季节性和特定人群高发,流行期主要分布在冬春季(10月—次年4月),0~14岁儿童和学生为重点防控对象,且男性占比高于女性。今后的防控工作中应继续加强流感监测,密切关注优势流行株的变化趋势。高发季节,应针对高发人群,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9年7月-2013年6月宁夏流感流行状况及毒株的型别分布进行监测分析,探讨其流行特征,为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家级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ILI)样本,采用荧光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宁夏流感哨点医院共采集ILI标本17 785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3 325份,总阳性率为18.70%。在阳性标本中,甲型H1N1占49.41%,季节性H3N2占26.02%,季节性H1N1占0.72%,B型占23.85%。5岁~和15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22.28%和24.20%。4个监测年度的流行高峰均出现在冬季、春季。结论 2009年-2013年,宁夏流感流行主要以甲型为主,尤其是甲型H1N1,高发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和学龄儿童,流行季节为冬季、春季。2009年甲型H1N1大流行后,流感流行毒株的亚型构成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漳州市2012-2015年流感的流行特点及规律.方法 对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漳州市医院、市中医院常规监测点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5年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ILI)12.61万例,ILI%为3.7%;ILI占门急诊就诊病例的比例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ILI病例数0~岁组最多(54.2%),≥60岁最少(6.1%);发病高峰季节在冬季和夏季;ILI标本核酸阳性率15.0%(1 072/7 127).接种ILI的标本分离病毒阳性率39.6%(512/1 294);2011-2012年ILI%较高(5.6%);不同亚型中,BY与甲型H1N1阳性率较高;病毒型别变化频繁,各型病毒交替流行.结论 漳州市2012-2015年流感流行态势相对平稳,建议在流感流行季节前,<15岁及≥60岁人群应接种流感疫苗.漳州市H7N9流感有明显增加趋势,应加大职业暴露人群、禽类以及外环境的监测力度,提高人禽流感的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07-2016年湖南省流感流行规律,为今后的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6年湖南省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 ILI)数据、流感毒株分离数据和流感暴发疫情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007-2016年哨点医院共报告ILI病例1 520 652例,占就诊病人总数的百分比(ILI%)为4.82%。0~岁、5~岁、15~岁、25~岁和60~岁五个年龄组的ILI人数分别占ILI病例总数的65.98%、20.77%、4.49%、6.68%和2.08%;湖南省流感流行呈现冬春季和夏季双高峰;共分离到流感病毒8 788株,分离率为5.99%,毒株分型为H1N1 476株、 新甲型(H1N1)pdm09(新甲H1) 2 422株、H3N2 2 985株、B型 Yamagata系(BY)1 361株和Victorian系(BV)1 532株、未定型12株,不同型别毒株每隔1~2年成为优势毒株;共报告ILI暴发疫情264起,230起发生在中、小学校,占总疫情的87.12%。结论 冬春季和夏季是湖南省的流感流行高峰;H3、新甲型H1和B型流感毒株每隔1~2年交替成为优势毒株;中小学校是流感暴发疫情的高发场所,应重点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西宁市流感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布特征,为今后流感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2014-2018年西宁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病原学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8年西宁市四家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21617例,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为2.14%;ILI%在每年12月至次年2月达高峰;ILI中,0~4岁组人群所占比例最高(51.05%),其次为5~14岁组(21.27%);网络实验室共检测ILI标本12272份,核酸阳性标本1620份,阳性率为13.20%;西宁市不同年度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型别不同,整体上以甲型流感(69.81%)为主;乙型流感在2015、2017年度所占比例较其他年度有所增多,且B-Victoria与B-Yamagata交替流行。 0~14岁年龄组采样比例较15岁以上人群更低;阳性检出率最高为5~14岁组,0~4岁组最低。结论 西宁市流感流行高峰主要出现在冬春季,且夏秋季出现一流行小高峰。不同年度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型别不同,整体上以甲型流感为主,乙型流感在冬末春初时会出现小幅流行。15岁以下少年儿童为流感防控重点人群,应加强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暴发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地区流感变化趋势和病原学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前瞻性调查2014年-2018年4个流行年度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illness,ILI)占门急诊就诊比例,以及样本流感病毒分离结果。结果筛选出ILI 10403例(0.49%),ILI百分比在夏冬两季达峰值;采集ILI咽拭子3031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600份(19.80%),其中季节性H3型297株(49.50%),新甲H1型147株(24.50%),B型Yamagata型94株(15.67%),Victoria型60株(10.00%),混合型2例(占0.33%);冬季(26.92%)和夏季(23.29%)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秋季(10.72%)和春季(1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岁~14岁、15岁~24岁、25岁~59岁和60岁~年龄组人群样本的阳性率分别为14.29%、20.32%、20.52%和17.43%;2014年-2017年3个流行年度以季节性H3型和B型流感病毒为优势毒株,2017年-2018年以新甲H1型、季节性H3型和B型流感病毒为优势毒株。结论本地区流感高发季节为冬季和夏季,各流行年度优势毒株不同,且同一流行年度冬、夏2个流行高峰优势毒株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张玲 《华南预防医学》2019,45(5):475-477
目的 分析2015—2018年宿州市流感样病例流行情况及流感病毒检出情况,为制定流感防控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15—2018年宿州市哨点医院所有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样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及鉴定,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描述。结果 2015—2018年共检测宿州市哨点医院所有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4 082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640份,总阳性率为15.7%,各年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5.0%、18.0%、14.8%、14.7%,各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样病例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51.9%,不同年龄段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率最高人群为16~22岁(为25.8%)。流感样病例中男、女性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5.6%、1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病毒株以H3N2和Yamagata为主,分别占32.2%、34.8%。不同年份流感病毒分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和2017年以H3N2(分别占54.4%、30.8%)和Yamagata(分别占40.8%、35.7%)为主,2016年以H1N1(占31.3%)、H3N2(占34.9%)、Yamagata(占29.4%)为主,2018年以H1N1(占60.1%)和Yamagata(占34.8%)为主。检出病毒核酸阳性数发生在冬春季节(12月至次年3月)。结论 2015—2018年宿州市流感流行趋势基本平衡,病毒优势株交替流行,流感样病例人群主要为5岁及以下儿童,冬春季节是流感高峰期,应注意做好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13-2017年平顶山市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报告情况,对符合采样要求的ILI采集鼻咽拭子,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亚型,开展病原学监测。结果2013-2017年共上报ILI 35979例ILI,平均为2.88%;主要集中5岁以下儿童(50.61%);共采集ILI标本3299份,检出阳性标本575份,阳性率为17.43%;其中季节H3型占45.57%,B型占33.04%,新H1N1占21.22%。男女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标本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学生和幼托儿童。结论某市近几年流感流行处于较低水平,无明显高发趋势;在流行季节,季节性H3型,B型和新H1N1型交替出现,以季节性H3型为主;学生和托幼儿童防控流感暴发疫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湘西州2013年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趋势、病原学变化特点,为今后的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对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及辖区8个县、市的流感聚集性病例进行监测。采集的咽拭子标本送至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结果 2013年哨点医院共监测门急诊就诊病例212 052例,ILI 3 239例。流感样病例以0~4岁组为主,占70.21%,其次为5~14岁组和25~59岁组,分别占ILI总数的12.07%和11.33%。儿科门诊就诊的ILI数最多(1 856例),占全院ILI总数的57.31%。检测哨点医院咽拭子标本1 014份,分离出流感病毒14株,其中新甲H1流感7株,H3流感3株,乙型流感4株,分离培养阳性率1.38%(14/1 014)。检测18起ILI聚集性疫情咽拭子样本130份,11起流感暴发疫情分离出流感病毒23株,其中新甲H1流感4起,甲型H3流感1起,乙型流感6起,分离培养阳性率17.69%(23/130)。结论湘西州哨点医院就诊的ILI以15岁以下人群为主,哨点医院的病原学监测结果与暴发疫情监测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随州市流感的流行趋势,为随州市的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随州市2010-2013年度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共检测ILI咽拭子标本2 138例,其中流感病毒核酸阳性375例,总阳性率为17.86%。其中,B型占36.53%,新甲H1型占19.73%,季H3型占42.67%。流感哨点医院病原学监测结果呈现多种流感病毒交替或混合流行的特点,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点。结论随州市2010-2013年每年引发流感的病毒优势株不同,且一年中不同季节引发流感的病毒优势株也不同,15岁以下年龄组为流感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