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构建海洋科学技术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对海洋科学技术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根据测度与评价结果,建立了海洋科学技术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度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构建了海洋科学技术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关系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科学技术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性及其互动关系研究,为沿海地区制定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协调发展是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文章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考察中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字经济与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耦合协调关系;并基于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了两者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沿海地区数字经济与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两者的耦合协调度逐步向高水平迈进,呈现出“以上海和广东为中心逐渐扩散发展”的空间特征;耦合协调度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力资本、科技创新水平是重要驱动因素。因此,要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积极构建数字经济与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协同机制,促进海洋产业、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选择。文章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出发,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运用熵权-TOPSIS模型评价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能力并分析其区域差异。实证结果显示:(1)五大准则层指标按权重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海洋科技创新、对外开放、海洋经济结构、社会民生、海洋生态环境;(2)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考察期间为波动上升趋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间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差距在逐渐变小;(3)影响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各子系统中,北部海洋经济圈在5个子系统评分中均处于较低水平。为此,提出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路径: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协同发展、完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等。  相似文献   

4.
概述2010年浙江省海洋经济的发展情况,分析自2000年以来海洋经济发展历程,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对全国11个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测量模型,定量测度浙江省海洋经济建设水平及在全国沿海地区的地位。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实施区域联合发展、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促进绿色海洋建设等角度提出加快发展浙江省海洋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我国物流业和海洋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文章综合运用中立型交叉效率模型、熵值法、耦合评价模型和重心迁移模型,选取包括区位熵在内的多层次评价指标,系统评价2008—2018年我国11个沿海地区的物流效率和海洋产业集聚水平,分析二者协调关系的时空格局特征,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8年我国沿海地区的物流效率和海洋产业集聚水平均呈提高趋势,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物流效率和海洋产业集聚水平的整体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并由初级协调发展到中级协调,各沿海地区的耦合协调等级从濒临失调到良好协调不等,耦合协调度重心基本呈NE-SW的迁移趋势;改善物流效率和海洋产业集聚水平的协调关系应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陆海双向联动和促进资源要素流动。  相似文献   

6.
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以系统论为基础,构建由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科技5个子系统组成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得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排名,并将其分为4组。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各子系统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贡献情况有所不同,从计算变差系数看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变化幅度较小。运用R/S分析法预测在2012—2021年期间,沿海地区的差距先缓慢增大后缓慢减小。最后,从提高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协调能力、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科技进步,海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研究热点。江苏省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强省,但其海洋经济发展优势并不突出,为了对其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状态及耦合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文章在探析海洋经济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机理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耦合度函数构建了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对2006~2012年江苏及其他沿海省市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2年间,江苏省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逐步迈入了磨合发展的关键期,但海洋产业发展模式落后和海陆互动性弱等因素导致其与沿海其他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本研究能够为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互相影响。文章通过熵值-TOPSIS法构建我国数字经济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个子系统共21个二级指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得出我国2013—2019年11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以及耦合协调类型。研究发现:我国11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字经济发展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势则比较稳定;2013—2019年多数沿海地区数字经济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两大系统的耦合度表现稳定,保持良好的动态关联关系;在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互动性增强的同时,两大系统的整体发展水平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与海洋经济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二者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阐述耦合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江苏省城市化和海洋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综合评价函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发展水平、就业结构、交通运输能力、居民消费水平以及投资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海洋生态环境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2006-2019年江苏省城市化和海洋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均有所提升,耦合协调发展从濒临失调逐渐转为良好协调,但海洋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仍较低且严重滞后于城市化发展水平;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大力推动空间城市化、加快海洋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发挥陆海产业联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海地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取得竞争优势,在科学地把握蓝色经济竞争力的内涵,客观反映蓝色经济竞争力的基础上,初步构建蓝色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对我国沿海地区蓝色经济竞争力评价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理论框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海地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取得竞争优势,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准确把握其构成因素和特征是沿海地区提升其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是引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促进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形成创新驱动的绿色发展,文章利用2011—2019年中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基于熵值法分别评价科技创新与滨海旅游绿色发展的水平,随后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探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沿海地区科技创新和旅游绿色发展子系统呈现平稳上升的发展特征,三大海洋经济圈的科技创新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东部、北部、南部的分布格局,滨海旅游绿色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东部、南部、北部的空间特征;(2)沿海地区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处于不断优化的基本协调状态,三大海洋经济圈呈现东部耦合协调度高而南北协调度低的空间特征;(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科技创新与滨海旅游绿色发展的协调发展水平不断增强,并向基本协调和中度协调的方向发展。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倡导旅游低碳发展,探索滨海旅游绿色创新发展模式,制定差异化绿色旅游发展战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揭示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及其影响机理,促进我国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文章构建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经济发展2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辽宁为实例,利用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的协调度及其演化趋势,进一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海洋科技创新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驱动路径,以此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影响效应,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997-2016年辽宁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分为中度失调衰退、严重失调衰退、中度协调发展和良好协调发展4个主要阶段;海洋科技创新通过海洋资源水平、海洋经济规模和海洋经济结构对海洋经济发展产生直接效应,同时通过海洋经济规模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间接效应,即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未来应统筹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的协调发展,扩大海洋科技的投入和产出,积极培育海洋科研人才和新兴海洋产业,注重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和发展港口经济。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国内外沿海地区实现经济振兴的重要举措。辽宁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对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辽宁”,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辽宁省为例,在分析海洋经济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海洋经济在振兴东北中重要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判断我国海洋经济-社会-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态势对促进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决策参考价值。文章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2006—2019年我国海洋经济-社会-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水平,并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其主要障碍因子。研究发现:我国海洋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均呈显著上升趋势,生态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最高但未表现出显著增长态势;2006—2019年我国沿海地区整体耦合协调度水平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等级由勉强协调上升为中度协调,三大海洋经济圈耦合协调度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海洋经济圈、北部海洋经济圈和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劳动生产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海洋专业专科及以上在校学生数和治理废水项目完成投资额等是制约我国海洋经济-社会-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国内外沿海地区实现经济振兴的重要举措。辽宁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对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辽宁”,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辽宁省为例,在分析海洋经济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海洋经济在振兴东北中重要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开发和利用海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缓解资源"瓶颈"、拓展发展空间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国家和沿海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海洋经济规划和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增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国家和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缺乏统筹协调,在海洋经济总量、海洋产业的发展重点和产能规模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匹配、不协调的现象,这将影响到未来我国海洋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区域,随着海洋经济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东部地区的城镇化趋势不断加快。文章从东部沿海地区城镇人口总量、城镇化率和就业结构的发展变化情况入手,分析了沿海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研究了海洋经济发展对于沿海城镇化的影响,并对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这对于各沿海区域制定合理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检验规划目标与规划成效,制定沿海人口政策与城镇发展战略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构建了沿海地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沿海地区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以评价结果为基础,选取人口、海洋产业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管制4个影响因素,以沿海经济区为基本研究单位,利用变系数固定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文因素对沿海地区生态安全时空差异影响。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所选取的4个人文因素对沿海经济区生态安全时空影响都比较显著,其中人口增长对沿海地区生态安全具有负向影响,环境管制对各经济区生态演变具有促进作用,而海洋产业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经济区生态安全演变的影响比较复杂。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节能减排措施,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政府管制水平,特别是提高外商进入的环境标准是未来实现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海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构建了沿海地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沿海地区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以评价结果为基础,选取人口、海洋产业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管制4个影响因素,以沿海经济区为基本研究单位,利用变系数固定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文因素对沿海地区生态安全时空差异影响。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所选取的4个人文因素对沿海经济区生态安全时空影响都比较显著,其中人口增长对沿海地区生态安全具有负向影响,环境管制对各经济区生态演变具有促进作用,而海洋产业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经济区生态安全演变的影响比较复杂。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节能减排措施,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政府管制水平,特别是提高外商进入的环境标准是未来实现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海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