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债转股是国家为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三年改革和解困目标,优化企业资产结构,促进国有企业增资减债工作而推出的一项政策性措施。债转股作为一种资本运作方式,对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债转股的含义及目的   债转股,是以商业银行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做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将原来商业银行与企业部分债权、债务关系,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实施债转股企业之间持股与被持股、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将原来的还本付息转为按股…  相似文献   

2.
一、正确认识债转股的范围和目的 债转股就是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债务转为股权.银行与企业之间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并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控股分红.债转股是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3.
债权转股权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转为金融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对企业的股权,由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与实施债权转股权企业之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但是,并非所有国有企业都符合债转股条件,债转股对具体企业也不是都有利。对于符合条件,能考虑实施债转股,并对企业长期发展有利的企业,需要利用现代财务分析评价方法来分析评价债转股。  相似文献   

4.
债转股是指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控股(或持股)与被控股(或被持股)的关系,债权转为股权后,原来的还本付息也就转变为按股分红。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际上成为企业阶段性持股的股东,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重大事务决策,但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在企业经济状况好转以后,通过上市、转让或企业回购形式回收这笔资金。按照债转股的思路,资产管理公司在完成债转股后必须尽采取市场手段实现退出机制,然而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短期内实现股权的退出机制是不容乐观的。因此,在目前条件下尝试进行金融创新作为债转股的退出机制,不失为一种好途径。笔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债转股作为一种国际流行的资产运作方式,曾在80年代解决拉美国家债务危机中大显身手,在我国,所谓债转股,是指国家在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良资产的基础上,将国有企业欠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的一部分,转化为对企业的投资,即股权,债转股的事实是原来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持股预备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原来的还本付息变为按股分红,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实施债转股是当前帮助国有企业与银行脱困的一项重要举措,债转股,对企业而方,能切实解决国企的债务负担,使企业轻装上阵,同时实现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国企的监督,提高国企的经营效率与竞争力,加快企业走出困境的步伐,对银行而言,银行将不良贷款和坏账出售后,可以提高银行资产负债表质量,提高资本充足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6.
债转股认识上的三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辉 《广西财政》2000,(1):24-24
所谓债转股,就是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的主体,将银行对部分企业的债权转换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对的股权,从而把原来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债转股政策正式出台后,人们在认识上常常存在三大误区。  相似文献   

7.
汤斌 《上海财税》2001,(8):17-19
债转股是指国家组建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把原来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债权转股权后,原来的还本付息就转变为按股分红。债转股属于债务重组中的“债务转为资本”。  相似文献   

8.
“债转股”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债转股”是目前经济事务中的一个热点 ,不仅具有很强的政策性 ,而且有时间上的紧迫性。如何正确认识“债转股”的现实意义 ,如何正确掌握“债转股”的相关政策 ,如何确定“债转股”的转让价格 ,如何有效防范“债转股”的负面效应 ,值得每个关心国有企业改革的有识人士认真思考。一、“债转股”的必要性及有效性“债转股”是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关系 ,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际上成为企业的阶段性持股股东 ,依法行使股东权利 ,参与公…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债转股,债转股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减轻国有企业绩务负担和减少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而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国家组建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理银行原有的不良资产,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股权,其主要目的是解决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帮助国有企业摆脱困境,促进国有企业转换机制,随着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相继建立,债转股与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债 转股的重要性,必要性,债转股的出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债转股是把企业的债务转成权益资本,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转为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它不是将企业的债务一笔勾销,而是由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持股与被持股的关系。国家通过债转股,处置了银行不良债权,帮助国有企业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1.
2000年是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的最后一年。在千头万绪的国企改革难点中,“巨额债务”是一道绕不开的关隘。攻坚时刻,政府打出的“王牌”之一即是议论已久的“债转股”方案付诸实施。“债转股”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化解金融风险、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促进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  “债转股”是指把原来银行与国有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国有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从而达到削减债务、增强国企竞争力的目的。这对于背负上万亿元债务的国有企业来说,无疑是久旱之后的一场…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专业化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采取分离体制来处罚不良资产,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防范金融风险;有利于集中处理和管理不良资产,保全国有资产;有利于加快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为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三年改革与脱困的目标,国务院批准组建的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对部分企业实行债权转股权,一方面可盘活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加快不良资产的回收,增强信贷资产的流动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可使企业增资减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实现企业扭亏为盈.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实施债转股,是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在当今经济生活中产生着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债权转股权就是将国有商业银行原有的对企业的贷款,转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对企业的股权,实际上是将企业对银行的债务转化为国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金.它不是把企业的债务一笔勾销,而将原来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关系,将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  相似文献   

15.
债转股是指将原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控股(或持股)与被控股的关系。我国财政出资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来负责四大国有银行的债转股业务。债转股政策一经颁布,就有数百家企业提出了申请,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的母公司北京建材集团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签订了债权转股权的协议书,自此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我国首家债转股试点企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债转股的作用不能被过分夸大,它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以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为对象,通过对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债转股运作过程和结果的探究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得出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债转股的意义和仍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防范国有企业债转股现存一些的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相继成立 ,使为了转换企业机制、优化经济结构而进行的债权转股权进入了实施阶段。“债转股”是在国家政策法规的许可下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购买商业银行对企业以前年度形成的债权 ,对这部分债权实行重组 ,转变为股权 ,并在阶段性持股过程中对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或债务重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引进先进的管理机制,使企业走出困境并得以良好的发展。最后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各种手段变现股权 ,收回投资。在“债转股”实施的过程中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进与…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为化解国有商业银行多年经营中积累的不良资产,促其稳健经营,我国设立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目前,我国已停止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如何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银行不良资产入手,从贷款源头上分析了不良贷款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的内部防范化解和外部转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目前国内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出发点,其与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国外专业投资银行共同设立SPV,将不良资产划转、估算、重新组合。“捆绑销售”组建资产池,试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相似文献   

19.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1999年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面对商业银行多年积累的大量不良资产,借鉴各国处置不良资产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银行业的现实状况,采取“好银行坏银行”模式,通过组建新的中介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并专门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专业化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采取分离体制来处罚不良资产,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防范金融风险;有利于集中处理和管理不良资产,保全国有资产;有利于加快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